刘禄,杨娜,张薇珊,夏娟,罗璇,刘智,李林丰,夏勤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短篇报道·
Kikuchi病一例并文献复习
刘禄,杨娜,张薇珊,夏娟,罗璇,刘智,李林丰,夏勤
(遂宁市中心医院,四川 遂宁 629000)
Kikuchi病;临床特征;病理确诊;鉴别诊断
Kikuchi病(Kikuchi's disease,KD)又称为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NHL),最早由日本学者Kikuchi及Fujimoto分别提出,以日本等亚洲国家常见。该病在我国近年来的发病率有所上升[1],该病以颈部淋巴结无诱因肿大为临床表现,极易误诊为淋巴瘤。KD的确诊需要依据组织病理活检并辅助其他相关检测。本文以一例年轻女性KD为报道内容,复习相关文献来介绍KD的临床、病理等特征。
1.1 一般资料 患者,女,22岁,因“畏寒发热伴咳嗽1+个月”,于2016年1月9日入院,1+个月前患者受凉后开始出现畏寒、发热,发热无规律,最高温度达39℃以上,伴有咳嗽咳少许黄脓痰,清晨稍重,伴有乏力、咽痒、流涕,于当地输液及口服药物治疗(具体治疗不详),咳嗽较前好转,乏力、咽痒、流涕等症状消失,体温反复升高,无心累气促,无腹痛、腹泻,近10 d月经紊乱,颈部出现大片红色皮疹,伴有少许脱屑,体温升高时瘙痒,发病以来,精神、睡眠、食欲尚可,大小便无明显异常,体重无明显变化。查体:体温(T)36.5℃,呼吸(R)20次/min,血压(BP)96/60 mmHg(1 mmHg= 0.133 kPa),神清,精神差,口唇无发绀,皮肤巩膜无黄染,浅表淋巴结未扪及肿大,双肺呼吸音清,闻及少许湿鸣音,心率(P)92次/min,律齐,无杂音,腹软,无压痛、反跳痛、肌紧张,肠鸣音可,肝脾未扪及,双下肢不肿。彩超示双侧颈部查见多个弱回声结节,较大约3.4 cm×1.2 cm,边界清楚,形态规则,CDFI:其内可见点状血流信号。
1.2 病理检查
1.2.1 肉眼观 灰红结节一枚,大小约为3.5 cm× 1.5 cm×1 cm,切面灰红实性,质软,包膜完整,对剖后全选活检。
1.2.2 病理切片制作 所选组织于4%中性甲醛固定10~12 h,组织经脱水、透明、浸蜡、包埋、切片、HE染色后,由三名病理医师在光学显微镜下镜检,描述病变病理特征。
1.2.3 免疫组化检测 根据肿瘤镜下特征,选取具有代表性组织进行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查,所用一抗、二抗及缓冲试剂采购自福州迈新公司,采用En-vision两步法,所有操作均严格按照操作说明书进行。抗酸染色及EBER1/2原位杂交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病理科完成。
2.1 镜检 该例病变镜下淋巴结结构可辨,具有正常完整淋巴结结构。图1示淋巴结完整淋巴滤泡,在病原刺激下呈现出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图2示增生的滤泡间区内见中等大小或中等偏大的转化淋巴样细胞增生,呈灶性或片状分布,并见明显细胞凋亡现象。图3示Kikuchi病淋巴结病变区:该例病变位于皮质区,镜下为小片状区域,散在分布,并具有以下5种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浆样T细胞、免疫母细胞及小淋巴细胞。图4示交界区:该区镜下见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样T细胞、免疫母细胞。
图1 正常淋巴结的完整结构(淋巴结内完整的淋巴滤泡,×40)
图2 淋巴结淋巴滤泡间区内细胞凋亡现象(×100)
2.2 免疫表型 前述细胞呈CD3ε(+)、CD30(-)、CD20(-)、GB(-)、MPO(+)。
2.3 特殊染色 抗酸染色未查见阳性杆菌。
2.4 原位杂交 EBER1/2原位杂交(-)。
2.5 病理诊断 结合形态学及免疫组化染色结果,病理诊断考虑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即Kikuchi病。
图3 Kikuchi病淋巴结病变区(×100)
图4 Kikuchi病淋巴结移行区(×40)
3.1 致病因素 目前,Kikuchi病的病因尚不明确,但鉴于多数患者有发热、淋巴结肿大、白细胞下降、抗生素治疗无效等临床特点,有学者认为其发病病原体为病毒性感染可能性大[2]。国内有报道,检测30例Kikuchi病患者活检组织中HBsAg、HSV-2、EB、HPV四中病毒类型,其结果显示Kikuchi病中未检出HBsAg,HPV在Kikuchi病中有较高表达,HSV-2及EBV也有部分表达,说明Kikuchi病的致病因子可能是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3]。也有学者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手段检测淋巴结凋亡基因产物Fas及Fas配体主要表达于抑制T细胞,而Th(辅助性)细胞较少表达,所以他们认为Kikuchi病病因为由于Fas和穿孔素(perforin)两种途径诱导细胞独行T细胞凋亡造成[4]。另有学者报道采用PCR技术进行淋巴结结核分枝杆菌DNA检测,结果为38例患者中检出15例阳性[5-6]。本例患者还进行了结核分枝杆菌检测,将淋巴结石蜡组织进行抗酸染色,未查见阳性分枝杆菌,提示该患者无结核感染。综上提示Kikuchi病可能是一多病因因素疾病。
3.2 临床特征 Kikuchi病以青少年女性多发,发病年龄多在30岁以下,临床表现为持续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或肿大淋巴结相互融合,白细胞降低,抗炎治疗效果不佳。徐立勤等[7]总结52例病变,女性41例,平均年龄27岁,体温均高于38℃,发热持续时间10 d~2个月不等。本例患者即为年轻女性,发热39℃,持续1个月以上,左颈部扪及肿大淋巴结。颈部出现大片红色皮疹,伴有少许脱屑、体温升高时瘙痒等特点。以上症状在临床极易误诊为淋巴瘤,该病的确诊需行病理活检并辅助免疫组织化学及基因检测等手段。
3.3 病理特征 淋巴结活检大体检查大小多数<3 cm,质地中等硬度,切面可呈灰白或灰红,部分区域可见坏死。镜下特点:病变淋巴结可分为三个区域:①病变区:该区域多位于皮质,镜下为浅色斑点或小片状区域,单个或散在,有些病变可融合呈较大不规则片状区域,大小不一,该病变区域内含有5种细胞:巨噬细胞、组织细胞、浆样T细胞、免疫母细胞及小淋巴细胞。②交界区:该区又称移行区,即病变与正常淋巴组织的交界,该区的组成细胞为淋巴细胞、组织细胞、浆样T细胞、免疫母细胞等。③正常区:即正常的淋巴结组织,该区镜下呈淋巴组织反应性增生,常常见色浅的组织细胞呈“星空”状。
3.4 鉴别诊断 由于该病为良性呈自限性病程与恶性淋巴瘤有着截然不同的治疗方式及预后,所以需要将Kikuchi病与恶性淋巴瘤进行鉴别。国内外学者均提出本病有以下易误诊的原因:淋巴结病变的区域较大或较多病灶融合而表现为病变侵蚀淋巴结的大部分,淋巴窦消失或减少,淋巴细胞不成熟、细胞核不规则、变形而误判为T曲核细胞或裂核细胞,有大的免疫母细胞、浆样T淋巴细胞等多种细胞,并且核分裂象易见,加之临床表现为年轻患者持续发热伴颈部淋巴结肿大,抗炎治疗无效等从而导致误诊为T或B细胞淋巴瘤[8-9]。Kikuchi病交界区可见免疫母细胞散在分布,易被误认为L/H型R-S细胞。该与霍奇金淋巴瘤鉴别:后者镜下组织呈弥漫一致性分布的肿瘤细胞,正常组织结构不见,无含有核碎屑的病灶,且霍奇金淋巴瘤的L/H型R-S细胞体积大于Kikuchi病的免疫母细胞。
总之,Kikuchi病为一种临床相对常见的病变,在临床工作中极易误诊,其诊断需及时行淋巴结活检,病理诊断确诊。
[1]宋兰英,赵彤.Kikuchi病研究若干进展[J].诊断病理学杂志,2001, 8(14):232-233.
[2]Kubota M,Tsukamoto R,Kurokawa K,et al.Elevated serum interferon γ and iterleukin-6 in patients with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Kikuchi's disease)[J].Br J Haematol,1996,95(7):613-615.
[3]肖家诚,金晓龙,陆建波.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的病毒学免疫表型[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03,19(5):496-498.
[4]Ohshima K,Shimazaki K,Kume T,et al.Perforin and Fas pathways of cytotoxic T-cell in histiocytic necrotizing lymphadenitis[J].Histopathology,1998,33(5):471-478.
[5]马鸿达,张乃鑫,朱钧,等.淋巴结非肿瘤性碎屑性坏死与结核杆菌感染的PCR检测[J].中华病理学杂志,1998,27(2):304-305.
[6]肖雄.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1例并文献复习[J].临床肺科杂志,2013,18(9):1740.
[7]徐立勤,韩咏梅,李永伟,等.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52例临床病理表现[J].中华内科杂志,2006,45(2):127-129.
[8]Chamulak GA,Brynes RK,Nathwani BN.Kikuchi-Fujimoto disease mimicking malignant lymphoma[J].Am J Surg Pathol,1990,14(9): 514-523.
[9]秦晓月,季一如,吴丽.组织细胞坏死性淋巴结炎[J].中华皮肤科杂志,2013,46(10):742-743.
R551.2
D
1003—6350(2016)20—3426—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6.20.055
2016-04-22)
四川省遂宁市市级科研项目(编号:2015s02);遂宁市中心医院科研课题(编号:2015y02)
刘禄。E-mail:liulubb@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