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域下的《赎罪》

2016-03-07 19:05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尤恩赎罪罗比

花 娟

(安徽建筑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合肥 230601)



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视域下的《赎罪》

花娟

(安徽建筑大学外国语学院,安徽合肥230601)

当代著名的英国作家伊恩·麦克尤恩的力作《赎罪》,描述了一个颇具才华的少女布里奥妮因年少时的一个错误致使姐姐塞西莉娅和其情人罗比从此分离,此后逐渐意识到自己的罪行并在忏悔与赎罪中度过余生的故事。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有助于探寻布里奥妮背后隐含的策略体系。本我、自我与超我平衡下的布里奥妮才能展现出健康的人格;自我被过于强大的本我所控制导致了布里奥妮的“犯罪”;自我被过于强大的超我所控制导致了其背负着负疚感走上了赎罪之路。

《赎罪》;本我;自我;超我

伊恩·麦克尤恩(Ian McEwan),是当代英国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和马丁·艾米斯、朱利安·巴恩斯并称为英国“文坛三巨头”。 伊恩·麦克尤恩的作品写作手法犀利而又细腻,在深刻揭露并探讨着社会中有关爱欲、暴力、善恶等严肃问题的同时,更生动地描摹和再现了主人公微妙的内心世界和外在表现。伊恩·麦克尤恩对青少年心理这一重要而严肃的社会问题也极其关注,在其作品《水泥花园》、《时间中的孩子》和《赎罪》中,都对青少年的心理状态有着细致入微的刻画,为我们塑造了多个跃然纸上的孩子形象,展现了青少年的人格特征和成长变化轨迹。其中《赎罪》发表于2001年,被认为是伊恩·麦克尤恩最具成就的小说之一,获得了2002年布克奖的提名,美国国家书评人奖文学奖,并被时代杂志誉为100大英文小说之一。《赎罪》中的主人公布里奥妮自小是一个充满想象、颇具才华的少女,年少时因为无知和嫉恨而犯下了一个终身无法弥补的错误,她错误地指认了姐姐的情人罗比为强暴其表姐的罪犯,致使罗比“蒙冤”入狱。由此,姐姐和罗比这对原本两情相悦的一对情侣硬生生地被拆散。之后由于二战的爆发,罗比参加了战争,姐姐因为思念情人而与家人闹翻,于是追随情人去了战地医院。然而不幸的是,姐姐和罗比至死也未能重聚,遂成终身之憾。随着年岁增长,布里奥妮逐渐意识到了自己当初犯下“罪行”的严重性,带着深深的自责、悔恨和遗憾开始走上了自我赎罪之路。

弗洛伊德指出:人格结构由本我(id),自我(ego)和超我(superego)所组成。本我是一种与生俱来的动物性的本能冲动,按照快乐原则行事。中间一层是自我,是受现实陶冶而渐识时务的一部分,它的职责在于根据现实状况来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决定自己行为,自我按照“现实原则”行动。超我指的是能进行自我批判和道德控制的理想化了的自我。超我的主要职责是指导自我以道德良心自居,去限制、压抑本我的本能冲动,按至善原则行事。弗洛伊德认为三者保持平衡,就会实现人格的正常发展,如果三者失调乃至破坏,就会导致神经症。

布里奥妮当初为何会犯下如此严重的错误?后来又是如何走上了自我赎罪之路?这种变化,往往是青少年心理和人格成熟过程的外在表现,是本我、自我、超我间的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结果。本文将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探寻其背后隐含的策略体系,以期阐释布里奥妮从犯罪到赎罪的心理历程和人格成长规律,并引起对青少年人格健康的关注和重视。

一、 本我、自我与超我平衡下的布里奥妮

小说从布里奥妮的童年开始,那时她13岁。布里奥妮家境殷实,教育良好,她是一个很有秩序感并讲究整齐的孩子。她的房间“俨然是她遏制恶习的一个圣殿” ,所有的动物、小人们规规矩矩,整齐地排列着。“她对于和谐而有秩序的世界的向往使她不可能做出任何鲁莽的错事。”从布里奥妮的家庭环境来看,我们会觉得这是一个稳重的规矩的小女孩。然而伊恩·麦克尤恩却为我们展现了这个小女孩不为人知的或更确切地说,是被众人所忽视了的女孩成长中的心理世界。

布里奥妮生活在相对与世隔绝的塔利斯庄园,又是家里唯一的一个未成年孩子,她的床底下藏着一块松鼠头盖骨,把其当做自己的秘密,可是在这个家里,却没人想要知道这个秘密。可以说,小布里奥妮的内心是孤独和无助的,为其人格健康成长埋下了隐患。

布里奥妮爱好写作,十分具有想象力,她的作品描述了很多个有关爱情的故事,展露出了她日渐萌发的情愫,一种对爱的向往。可是周围的所有人在夸赞她的写作天赋时,并没有人真正关心过她的心理世界,没有人注意到她初露端倪的爱欲。一直到小说第二部中罗比回想起10岁时布里奥妮与自己相处的一个片段后,我们才意识到布里奥妮埋藏在心底不为人知的爱意。就连当事人之一的罗比也未曾在意过这个小女孩的内心世界。那年罗比19岁,他们在河边玩水,突然布里奥妮问他:“如果我落水了,你会救我吗?” “那当然。”[1](P259)罗比刚说完,布里奥妮便跳进了河里。罗比救起她后,布里奥妮便表白了:“你知道为什么我要你救我吗?”

“不知道。”

“不是很明显吗?”

“不,看不出来。”

“因为我爱你。”[1](P(260)由此可以看出,爱欲在布里奥妮身上已经展露无疑了。根据弗洛伊德人格结构理论,这是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这种很强的原始冲动力量,称为力必多(libido),来自于本我,是由先天的本能、欲望所组成的能量系统。本我旨在追求快乐,满足自身的欲望。然而罗比并未当真,未曾关注过布里奥妮的这份情感,甚至都未觉察到她愈发强烈的情愫。在此情形下,布里奥妮并未受控于本我,她所受的教育不容她做出出格之事。于是她便压抑着本我,压抑着对罗比的爱恋。以致于周围所有人都没有察觉。为了调节与生俱来的本我冲动与充当道德规范的超我之间的矛盾,布里奥妮找到了一个自我调节的方式,即创作。弗洛伊德称之为“升华”:“性的精力被升华了,就是说,它舍却性的目标,而转向他种较高尚的社会的目标。” “升华是一条出路,这条出路能够满足‘自我’的欲望,而不使‘自我’感到压抑。” 由于本我的欲望长期得不到满足,经过自我的调节,布里奥妮便试图在文学创作中得到感情的宣泄,受压抑的力比多便可以通过社会道德允许的途径得到满足。

在布里奥妮创作的剧本《阿拉贝拉的磨难》中,一个叫做阿拉贝拉的女孩不顾家人的反对和一个邪恶的外国伯爵私奔,不可避免的遭到了厄运的惩罚。在命运提供的第二次机会中,一位假扮成贫穷医生的王子挽救了她。阿拉贝拉作出了明智的选择,最终和王子喜结良缘。在现实生活中,布里奥妮的情感得不到满足,因此在其创作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感受到她的宣泄以及借此得到的满足。可以说,此时的布里奥妮是人格健全的,其自我很好地处理了本我与超我这一对矛盾,至少是暂时达到了本我、自我和超我的平衡和协调。

二、 本我、自我与超我失衡下的布里奥妮

(一) 本我控制下的自我

年少的布里奥妮是如何犯下不可饶恕的罪行的呢?尽管布里奥妮的自我在很长一段时间调节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可是周围的成人们却从未给予她心理上的关怀与疏导,也即是说,前文提到的人格健康成长的隐患并未彻底消除。在弗洛伊德看来,由于本能需要释放而文明又压抑本能,这一冲突持久得不到解决最终会导致神经症。事实也果真如此,终于,当罗比钟情于姐姐的事实被布里奥妮发现后,布里奥妮便不知所措了。布里奥妮许久得不到满足的本我似乎再也得不到满足时,便再也控制不住了。她的超我已不知到底该如何约束异常强大的本我。自我完全倒向了本我一边。

弗洛伊德指出,爱欲本能和死亡本能是人的两种基本本能。其中“施虐症”也就是一种死的本能,最重要的衍生物是攻击,是一种破坏本能。“爱欲本能的目标在于不断地建立更大的统一体,并极力维护他们——简而言之,是亲和。相反,破坏本能的目标是取消联结,故而带来毁灭。就破坏本能来说,我们可以设想它的最终目标是使勃勃生机变成无机状态。由于这个原因,我们也可以称它为死的本能” ,而施虐行为旨在从损害对象中获得快感,是死亡本能的发泄。此时布里奥妮得不到满足的本我已经由爱生恨,破坏本能占据了上风。对罗比的爱恋也转变成了憎恶。

在阴差阳错中,布里奥妮偷看了罗比写给姐姐塞西莉娅的充满情色味的信件,紧接着又在藏书阁撞见了正在亲热的罗比和姐姐。罗比爱的是姐姐,而不是自己!长久压抑着的本我因为罗比不爱自己而怒火中烧,不在压抑中灭亡便会在压抑中爆发。自我该如何处理得不到满足的本我呢?就在怒火充斥了布里奥妮的大脑时,双胞胎表弟俩离家出走了,也就在塔利斯家上下出动去寻找两个小家伙的夜晚,布里奥妮撞见了表姐罗拉被人“强暴”的一幕,虽然自己只看见了强暴罗拉那人的背影,并不能确认是谁,布里奥妮却依然一口咬定看到的人就是罗比。此时的布里奥妮已经被本我的破坏欲所控制。那自我是如何来应对超我的呢?她武断地认为罗比就是一个“色情狂”,为了保护姐姐和表姐,自己才指认罗比为强奸犯的。这样布里奥妮的自我便调节了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从表面上看,布里奥妮是在保护姐姐塞西莉娅和表姐罗拉,但实则在满足自己的破坏本能以泄恨,从中获得满足与快感。此时的布里奥妮的自我已经被本我所控制,本我、自我与超我已经失衡,已逐渐丧失了健全的人格,被愤恨充斥了头脑。也正因为此,布里奥妮犯下了不可饶恕的错误。

(二) 超我控制下的自我

罗比被警察带走关进了监狱,二战爆发后,又被从监狱送去参加了战争;姐姐与家人断绝了关系,去了战地医院,再也不和家人说一句话了。罗拉与真正的“强奸犯”保罗·马歇尔在布里奥妮的错误指证后却幸福地结婚了,而罗比和姐姐美好的爱情却生生被破坏了。

此时的布里奥妮已经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通过发泄,本我的能量已经得以释放,而此时代表道德良心的超我面对自我犯下的错误已无法容忍,在本我与超我的矛盾中超我占据了绝对的上风。于是超我不停地拷问、责难着自我,为何当初被本我所控制,做出那么自私自利之行为?现在还有何颜面面对罗比,面对姐姐?痛不欲生的自我在强大的超我的监督下选择了赎罪这条路。布里奥妮放弃了进入剑桥学习的机会,到医院当了一名实习护士,成日做着艰苦的护士工作。面对战争中的伤员,她就会情不自禁地想到罗比,他会不会受伤,会不会战死?除此之外,自我在超我的控制下开始反省和忏悔,并想要将事实公布于众,恳求姐姐和罗比的谅解。可生活残酷,战争的硝烟让自我所做的努力以失败而告终。“罗比 ·特纳于1940年6月1日在布雷敦斯死于败血症,塞西莉娅于同年的9月在贝尔罕姆地铁车站爆炸中丧生。那年我从未见过他们。”[1](P425)现实生活中的赎罪之路已经被阻塞,面对良心的拷问,自我又该何去何从?布里奥妮再次选择了创作,希冀在小说中给与姐姐和罗比完美的结局。“我深深觉得,让我小说中的有情人最终团团圆圆,生生不息,决不是怯弱或逃避,而是最后的一大善行,是对遗忘和绝望的抗衡。”[1](P426)

弗洛伊德曾说:“一个幸福的人从不幻想,只有未得到满足的人才这样做。幻想的动力是未被满足的愿望,每一个单一的幻想都是愿望的满足,都是对令人不满意的现实的纠正。” 布里奥妮在现实中无法赎罪,只能在幻想中得到些许慰藉,以减轻超我对自我的惩罚。

三、 结语

《赎罪》反映了伊恩·麦克尤恩对青少年人格发展的关注与思考。青少年是人生成长中重要的阶段,也是情窦初开,对性欲、爱情似懂非懂的阶段。此时的青少年急切需要正确的引导以帮助他们形成健全、平衡的人格,在本我与超我这一矛盾体下掌握正确的尺度并进行调和,展现出健康人格下的自我。否则,自我被过于强大的本我所控制,倒向本我一边,便会呈现出不顾他人,只为满足本我欲望的自私自利的自我形象;反之自我被过于强大的超我所控制,倒向超我一边,便会背负着禁欲或是负疚感而痛苦不堪。通过运用弗洛伊德的人格结构理论来解读《赎罪》,不仅可以帮助读者找到布里奥妮心理活动的原动力,也为引导青少年人格健康发展提供了颇有意义的参考。

[1] 伊恩·麦克尤恩.赎罪[M].郭国良,译.上海:上海译文出版社,2011.

[2] 弗洛伊德.精神分析引论[M]. 高觉敷,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84.9.

[3] 艾布拉姆森.弗洛伊德的爱欲论[M].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1987.104.

[4]弗洛伊德.精神分析纲要[M].长春:长春出版社,2004.208.

[5]西格蒙德·弗洛伊德.论艺术与文学[M].常宏,等,译.北京:国际文化出版公司,2007.96.

2095-4654(2016)07-0121-03

2016-01-04

I206

A

猜你喜欢
尤恩赎罪罗比
伊恩?麦克尤恩国外研究综述
伊恩·麦克尤恩:《梦想家彼得》
玛格特·罗比将扮演芭比娃娃
为罗比寻找彩虹
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话语、视角与结构:伊恩·麦克尤恩的创伤叙事艺术
关于影片《赎罪》的艺术批评
跨媒介的叙事艺术:《赎罪》的电影改编研究
反转:麦克尤恩《甜牙》之魅力、诱惑力及权力
《洛丽塔》与《赎罪》的救赎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