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自信视野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以山东传统音乐文化为例

2016-03-07 16:37刘金玲崔学荣
东岳论丛 2016年2期
关键词:山东传统音乐

刘金玲,崔学荣

(鲁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文化自信视野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以山东传统音乐文化为例

刘金玲,崔学荣

(鲁东大学 艺术学院,山东 烟台 264005)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是民族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不同时期民族生存发展史在文化音乐形态上的结晶凝聚,传承好、保护好,使民族音乐文化传统代代相传,对于一个民族建立文化自信,以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非常重要。

传统音乐;传承和保护;文化自信

伴随经济技术飞跃发展和多元文化共融发展的今天,文化强国已被党中央提升到了关乎“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高度,文化自信使中国在实现中国梦的高速路上焕发出勃勃生机。音乐文化作为人类文化的一种重要形态和载体,作为承载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符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和历史内涵,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伴随人类历史的发展,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在人们形成文化自信进而形成文化自觉方面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

一、文化自信的内涵

中国共产党十七届六中全会首次提出“培养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宏伟目标,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需要高度的文化自觉,需要坚韧的文化自信,需要不懈地追求文化自强。十八大报告中指出:“我们一定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树立高度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向着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宏伟目标阔步前进。”2014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特别强调,“体现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最高层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一个民族精气神的凝聚”,“要坚持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有一个文化自信。”

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及文化传统的肯定与认可,以及对未来自身文化发展的坚定信念,是一个民族文化传承与发展的内在动力。文化自信不是自大也不是自卑,要积极挖掘整理和弘扬有着五千多年历史的积淀厚重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广泛深入地宣扬自己的民族文化,让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当然在肯定自己文化的同时,也要与外来文化交流交融,要大胆吸收和借鉴外来文化的积极的部分,为丰富和发展本国文化夯实基础、做好铺垫。

二、文化自信与传统音乐文化的关系

文化作为民族的血脉、人民的精神家园,其灵魂是思想,即民族价值观和民族智慧的结晶。山东传统音乐文化是中华民族及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传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齐鲁文化滥觞于古老的东夷史前文化,之后又与夏、商、周三代文化汇合,并不断吸收周围地区文化以及外来文化的营养逐步发展起来,终于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主体”①张桂林:《齐鲁乐语》,济南:齐鲁书社,2009年版,第1页。。儒家思想在长达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里,一直在官方意识形态领域占据着正统地位,对中国文化发生着广泛而深刻的影响。儒学的创始人孔子,是鲁国(山东曲阜)人,他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大思想家、教育家,更是伟大的音乐家,他对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做出了伟大贡献,他对音乐与礼、音乐与仁的关系的论述,对儒家音乐理论体系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他主张的“尽善尽美”的审美标准、“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礼乐治国思想一直影响到了今天。在这一文化影响下,山东传统音乐文化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辉煌的篇章,音乐文化繁荣发展其背后是国家的强盛和民族的繁衍,带来的是民族文化的自信和自强。

(一)音乐文化的自信源于传统音乐的深厚根基

地域文化具有深厚的文化根基、开放的地理环境,不同的劳动生活方式、历史时期、地域、民风民俗、方言差异,孕育滋生出丰富多彩、绚丽多姿的地方传统音乐文化。从整个文化发展的历史长河看,齐鲁地域音乐文化汇聚到整个民族音乐文化的历史发展中,并表现出自己鲜明的地域特点和独特风格。山东传统音乐文化是与当地文化、历史、地理、环境、自然等融为一体的,具有山东地方本土特色的音乐文化,表达了山东这一方水土人们的理想和情思,体现了一个地域独树一帜的“文化身份”。

我国幅员辽阔、民族众多,各地的传统音乐文化也有着丰富的品种。以山东省为例,山东的传统音乐的种类众多:有丰富多彩的民间歌曲和民间器乐,有绚烂多姿的戏曲和曲艺,有千姿百态的歌舞与舞蹈音乐、还有独具特色的文人音乐和宫廷音乐等。据资料统计,山东民间歌曲8000余首,民间乐曲4000余首,戏曲30余种,曲艺20余种,歌舞100余种。不但种类齐全,而且形式多样,山东堪称民间音乐艺术荟萃之地。就民歌而言,山东省是一个盛产民歌的大省,拥有丰富且各具特色的民歌种类。山东民歌题材广,体裁多,大致分为六种:劳动号子、山歌、生活小调、大型套曲、儿歌等,这些民歌体裁有的遍布全省各地,有的仅限于一地。山东民间器乐,主要乐种有鼓吹、吹打、古琴、古筝、柳琴、擂琴、三弦、软弓京胡及打击乐等,其中影响最大的两个乐种是鼓吹乐和古筝乐。山东鼓吹乐,尤以山东西南地区更为兴盛,特点是以唢呐为主要乐器,素有“唢呐之乡”的盛誉。素有“书山曲海”之称的山东曲艺在中华曲艺发展史占有重要位置,如山东琴书、山东大鼓等民间艺术在全国有着深远影响。山东的曲艺音乐,具有代表性的曲种有山东琴书、山东大鼓、山东快书、胶东大鼓、东路大鼓、聊城八角鼓、渔鼓、落子等。山东的戏曲音乐,依其声腔的渊源和基本的艺术特征论,大体分为“弦索”、“梆子”、“肘鼓子”、“说唱”、“民间演唱”五大系统。山东吕剧、五音戏、冒腔等是典型的特色文化。山东的歌舞,最基本的形式是秧歌,约有100余种。最有代表性的是鼓子秧歌、胶州秧歌、胶东秧歌等三大秧歌。山东传统音乐文化还包括:代表文人音乐的诸城古琴,代表宫廷音乐的祭孔音乐等。这些音乐展现了山东传统音乐悠久的历史和对后世深远的影响,也反映了齐鲁文明对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的巨大贡献。

正因为山东传统音乐文化如此之丰富,才会让生存和繁衍在齐鲁大地上的人们产生具有地域特色的文化自豪感自信心,以致发展升华为地域特色民族文化自豪感。

(二)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文化是增强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

文化需要传承与发展,音乐文化当然也会因为时代的变化而变化。必须处理好传承与发展的关系,保护好全国各地的传统音乐文化。没有了传承就无从谈发展,没有了传承发展也无从谈创新。必须处理好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在新的时代条件下的发展创新关系。

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一定是建立在文化自信基础上的,是人们实现族群认同与文化身份认同的极其重要的媒介与手段。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不仅使各民族人们建立文化自信,以个性鲜明的“文化身份”参与世界文化交流,能在世界民族音乐之林拥有一个真正属于自己的文化位置,而且也通过有效传承与发展使民族音乐传统代代相传。简言之,要想建立音乐文化的自信,首先要做的就是要熟知和了解我们要传承与发展的传统音乐文化,通过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自信来带动和深化整个民族文化的自信。

三、文化自信视野中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

(一)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过程中所存在的问题

近年来,外来音乐文化的冲击、网络媒体的影响、收集的困难、传承的问题以及政府保护性政策不足等一系列问题,严重阻碍了传统音乐文化的发展,值得我们警醒和深思。

1.外来音乐对民族音乐的冲击

随着外来音乐的大量传入,可供人们欣赏、娱乐的音乐活动越来越多,传统音乐文化自然受到冲击。“中国近现代学校音乐教育引进了欧洲近现代音乐教育体系,在这一方面有得也有失。得在使中国音乐教育走上系统化、规范化的道路。培养了一批音乐人才,引进西洋近现代音乐及其理论,开拓了视野,增进了中西放音乐文化的交流。失在在学校音乐教育中,欧洲音乐中心论的影响较为深重,以欧洲音乐理论体系为基础对学生进行教育,忽视了中国音乐理论体系的深入探讨与重建,不利于民族优秀音乐文化的弘扬和发展。”①王耀华: 《中国近代学校音乐教育之得失》,《音乐研究》,1994年第2期。我国近现代的音乐家们面对西方音乐文化对中国传统音乐文化的冲击,做出了自己的努力,在将西洋音乐传入国内的同时,致力于将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推向世界,将西方的音乐创作技法与中国的传统音乐文化相融合,创作出了许多脍炙人口的歌曲年曲。而如今,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后继教育,中国传统音乐和民族音乐传承教育都受到了轻视。中小学的音乐教材里鲜有传统音乐文化的内容。西方的音乐教学法被大力推广应用,而有关民族音乐、传统音乐的培训、学习活动较少。很多学校开设的音乐欣赏课欣赏的只是西方的音乐作品,对传统音乐根本没有涉及。中小学生不会演唱地方民歌、戏曲小段,甚至没有听过传统音乐的现象比比皆是。

2.电视网络对传统音乐文化的冲击

民间是传统音乐文化得以生存与发展的肥沃土壤。如民歌是劳动人民在生活和劳动中自己创作、自己演唱的歌曲;民舞的雏形——原始乐舞也是与劳动密不可分的;宋代说唱音乐成熟的标志就是城市中有了说唱艺人专门卖艺的场所;而戏曲艺术在我国传统音乐文化中的地位也是不可替代的。“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过去,在我国广大的农村,稍具规模的村庄,都会拥有一个戏台子。看戏,是中国农民精神生活的重要部分。戏曲——这种中国独有的综合艺术,用最生动的演故事方式,承担了对这个泱泱农业国的人伦教育任务。”②袁静芳主编:《中国传统音乐概论》,上海:上海音乐出版社,2001年版,第212页。

而今,随着科技的进步,网络的普及,在电视上就能看到各式各样的节目,人们忽视了身边最传统的音乐活动。现在行走在乡间的民间艺人越来越少,大家观看的热情也明显降低。戏台子已很少被利用,就算有些文化团体来乡下演出,表演的几乎都是流行音乐,缺少传统氛围。

3.人们对传统音乐缺乏了解、重视,传承出现断层

对传统音乐有了解的大多是一些上了年纪的人,大家特别年青人对时尚的流行音乐很感兴趣,甚至一些专业音乐院校的学生都对自己家乡的传统音乐知之甚少,所以导致一些传统音乐的消失。这是不可争辩的事实。

依靠口传心授的家族式传承的传统音乐文化,也因为时代的变迁和经济社会的发展,使得本应该继承传统音乐文化的青年人无暇也无兴趣学习、继承和发扬。很多民间音乐文化难逃相同的悲惨命运:演奏队伍日渐老化、后继无人,在传承上出现了“断层”。前苏联文学家高尔基曾说过:“一个民间艺人的逝世,相当于一座小型博物馆的毁灭。”因此,对传承人的保护是保护传统音乐文化的核心。

此外,传统音乐文化最好的展示舞台——我国长期以来相沿传承的民俗活动,如节庆活动,因为西方节日的传入,使得我国的传统节日被漠视、淡化,从而传统音乐文化也逐渐失去了其宝贵的舞台。

(二)对文化自信与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思考建议

1.全面认识传统音乐文化,建立文化自信

要全面认识传统音乐文化,认识到传统文化的深厚渊源、发展历史、各种流派不同流派等方面,结合经世致用的指导原则,将传统文化的源流、发展、冲突、融合等一一列出,努力做到少遗漏乃至不遗漏,打牢文化传承的历史基础。为了系统认识传统文化,在清理过程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要加强传统音乐文化典籍整理和出版工作,推进文化典籍资源数字化;要抓好非物质文化音乐遗产的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内涵,结合民族传统节日庆典和民间音乐活动的契机,发挥国民音乐教育在优秀传统文化传承中的基础性作用,关键是要通过基础音乐教育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基本精神,从而建立文化自信。

关于传统音乐的保护与传承,目前政府与民间组织较多采用的是“博物馆传承模式”,对大批濒临灭绝的传统曲目、曲牌等的抢救,多次举行有关传统音乐文化遗产保护的国际学术研讨会等。这样不仅可以保护地方传统音乐本身,还可以促进发展,允许其进行适时、适度的转型市场经济,以适应都市文明的发展需求。

2.打造地域文化品牌,坚定文化自信

一曲富有地域特色的山东民歌《沂蒙山好风光》曲调唱遍我国大江南北,已经成为一个经典性的文化符号。在文化强国和文化强省的精神引领下,如何将山东传统音乐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文化竞争优势?如何把传播山东传统音乐文化与传播“中国梦”、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坚定文化自信结合?如何拓展与加强山东传统音乐文化传播途径建设?这一系列的问题都值得我们深思。

3.认真做好传统音乐文化遗产申报工作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起的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工作,受到我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传统音乐文化作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我国重点保护对象之一。我国的昆曲艺术(2001年)、古琴艺术(2003年)、新疆维吾尔族木卡姆和蒙古族长调民歌(2005年)已先后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宣布为“人类口头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

自从中央政府提出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各种措施以来,我国各地政府申报国家及联合国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的积极性大大提高,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也开始加以重视,例如组织实施申遗项目、地方文化记忆工程等。但是这些远远不够。地方政府要推进申遗项目的工作,要进行大量走访,变被动为主动,积极推进音乐文化传承的工作。我国目前非常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有关单位和个人要积极申报,要在传统文化的保护方面不能懈怠,下大力积极做好各项申报工作。

4.大力推进传统音乐文化进校园活动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指出:“要改变学校美育工作薄弱的状况,将美育融入学校教育全过程”。学校音乐教育是美育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一个重要渠道。我们不能把“传统音乐文化进校园”只当作是一个口号,要真正行动起来。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尤其山东传统音乐文化中渗透了传统文化思想,同时又承载着我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通过中国传统音乐文化教育,培养学生具有豁达大度、温良恭俭让等修身之道和厚德载物、达济天下的广阔胸襟,真正做到中国传统音乐文化形式和情感内涵的高度统一,并将中华民族伟大精神内化为学生的精神气质,形成中国人的思维方式和处世哲学。总之,在传统音乐文化教育中不仅要引导学生感受传统音乐的美,发现传统音乐的妙,体验传统音乐的情,理解传统音乐的意,领悟传统音乐的魂,更要吸收蕴含其中的民族精神和艺术神韵,形成自己富有民族特色的精神境界,从而实现文化自信这一目标。从娃娃抓起,从幼儿园到小学、中学、大学,音乐教材的选编上要多选一些曲调优美、形式丰富、格调高雅、寓意深刻的适合孩子、学生们演唱或欣赏的传统音乐作品。学校等相关机构要积极配合,促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学校在开设相关课程的同时,请当地的一些民间艺人来进行讲授,或者与学生一起进行讨论,加强学生对传统音乐文化的深入理解。同时,也要鼓励老师们通过各种类型的培训学习和各种层次的研究,提高自己对传统音乐文化的认识、研究以及传播的能力。以各种形式鼓励学生们对于传统音乐文化的学习,如开设民乐演奏课、民乐欣赏课,组织民乐音乐会、器乐大赛、民歌大赛、校园戏曲票友会等。

5.各类媒体要积极参与

在科技日渐发达的今天,媒体已经成为主要的传播手段。对传统音乐的传承与发展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好的条件。媒体要多开设一些具有地方特色的节目。例如:中央台的《星光大道》节目,就有一个家乡美的环节,这就有利于选手们来展示自己家乡的音乐文化。

网络的冲击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但我们也可以顺应时代的需要,与时俱进,利用好网络,让网络成为新时期传承传统音乐文化的新的渠道。中央电视台的CCTV音乐频道大力推广中国民族音乐,为中国民间的、民族的音乐提供了一个展示和宣传的平台。我们可以把这些节目传到网络,或者将濒临传承断层的传统音乐文化上传到网络,通过网络大力宣传、普及,做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播、传承工作。

6.积极发挥音乐学者和现有地域特色传统音乐文化继承者的作用

一些有影响力的音乐学者和地域特色现有传统音乐文化的继承人要加入到传统音乐文化传承与发展的保护中去。运用个人的影响力,积极培养下一代接班人,壮大地方传统音乐文化继承者的队伍。同时,要保护好这些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者。及时发现传承者,及时挖掘、整理被这些传承者继承下来的优秀的传统音乐文化。

7.大力拓展传承渠道,广泛传播传统音乐文化

传统音乐传承的方式比较单一,以往地方传统音乐的传承大多均遵循其固有的传承模式,例如: 家族传承——即一种以家庭为依托的音乐传承行为,在农村地区较为普遍;师徒传承——仅限于师傅与徒弟之间的音乐传承行为。其大多局限在少数人范围内。要拓宽传承渠道,扩大传承范围,使更多人了解、喜爱、传播传统音乐。

同时,也要利用好各地的旅游业。我国地域辽阔,民族众多,各地区、各民族经过历史长河的筛洗,留存下来极富地域和民族特色的传统音乐。这些传统音乐也是各地旅游景区向来自五湖四海的旅游者们展示本地区文化、艺术、生活的一大亮点。文化旅游可为旅游业注入新鲜的血液。同时也要注意避免为了经济效益,不顾艺术规律的粗制滥造的应景之作,或者是打着原生态音乐的旗号,而用变了味的传统音乐来糊弄游客的急功近利之作。

四、结 语

进入新世纪以来, 随着全球政治、经济一体化趋势的加强, 以地域文化特征的传统音乐正在面临前所未有的冲击, 其现状不容乐观。要做好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不仅要关注自身的因素,还应该有必要的外在条件作保障。

音乐文化的传承与发展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很庞大的工程,牵涉方方面面,需要很多人的共同努力。我们只有从思想上真正认识到它的价值,它的意义,下大力气真抓实干,去传承去发展去创新,才会通过音乐文化的传承发展去推动其他文化事业的繁荣发展,提升我们的文化修养,增强我们的文化软实力,进而为我们的文化强省建设和文化强国目标实现提供强有力的思想文化动力。

本文系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山东传统音乐文化研究与高师地方音乐课程建设”(课题号:10CWYZ05)的阶段成果。此文还得到山东省泰山学者建设工程专项经费项目资助。

刘金玲(1977-),女,鲁东大学艺术学院副教授,硕士;崔学荣(1967-),女,鲁东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山东艺术学院民族音乐学泰山学者专家团队成员。

J60

A

1003-8353(2016)02-0189-04

猜你喜欢
山东传统音乐
山东图片库
逆势上扬的山东,再出发
『山东舰』入列一周年
饭后“老传统”该改了
同样的新年,不同的传统
老传统当传承
口耳相传的直苴赛装传统
山东的路幸福的路
音乐
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