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新荣,张 宾
( 1.信阳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10046;2.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马克思主义视阈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当代价值研究
朱新荣1,张 宾2
( 1.信阳学院 文学院,河南 信阳 410046;2.河南工业大学 马克思主义学院,河南 郑州 450001)
大学宣传思想工作是事关党对高等学校的领导,贯彻党的教育政策,培养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继承人的战略工程、扎实工程和灵魂工程。在当代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社会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发挥着比以往更加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担当着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强力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强化的助推器;而且是高校培育人才全面发展的堡垒、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当代价值的研究,有助于坚定我们做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马克思主义;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价值
2015年初,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意见》,对当代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主要任务以及高校宣传工作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建设、队伍和阵地管理等做出了详细而具体的规定,并强调了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任务的艰巨性和重要性。在全球化、市场化、信息化的当代社会背景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价值尤为突显,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不仅担当着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强力剂、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强化的助推器;而且是高校培育人才全面发展的堡垒、国家提升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对其当代价值的分析解读,有助于坚定做好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思想的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信心和决心,对当代社会主义建设工作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根据马克思历史唯物主义理论,社会结构中的“意识形态”,是指系统地、自觉地、直接地反映社会经济形态和政治制度的思想体系,是社会意识诸形式中构成观念上层建筑的部分。社会意识形态具有服务一定政治制度、文化和社会的功能。首先,作为服务于统治阶级的政治功能。任何一个时代的统治思想都是统治阶级的思想,意识形态作为上层建筑,是统治阶级实现统治的工具,使得统治阶级的政权具备合理性和合法性。其次,创造民众形成共识的社会功能。意识形态具有唯一性和排他性,“一定意识形态总是要对异己的意识形态进行抵制、排斥,不允许其他意识形态的干扰与侵袭。”[1]一个可持续发展的社会,以意识形态与社会经济发展为导向,运用其为社会发展创造社会架构来形成意识共识。再次,为社会发展提供精神动力的文化功能。人类作为社会存在个体具有意识,所以就必然会有精神需要,意识形态具有旗帜导向作用,能够表达一个社会的时代精神并引领风尚,能够引导整个社会的价值追求,它是社会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世界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网络信息化的新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思想观念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全新的社会境遇与生存方式,使得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意识形态地位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当代高校意识形态教育现状令人担忧,首先,西方各种思潮的涌入以及西方敌对势力通过各种方式有意识地渗透其价值观,造成当代部分大学生的价值判断和价值选择观念错误,在是非判断和荣辱之分上思想混乱,在爱国爱党和奉献社会上态度漠然;此外,作为教育主体的部分高校教师,在意识形态教育方面意识淡薄,缺乏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的理论认同、政治认同和情感认同,突显了高校意识形态教育工作的紧迫性和严峻性。高校大学生是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未来和希望,如果大学生的思想遭到了侵蚀,发生了质变,那么社会主义的建设必定会遭受到严重的威胁;高校教师作为高级知识分子,如果社会主义立场动摇,信仰改旗易帜,社会主义面临的将会是亡党亡国的危机。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2月的全国舆论宣传工作会议上指出:“经济建设是党的中心工作,意识形态工作是党的一项极端重要的工作。宣传思想工作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2]高校宣传思想工作作为一种宣传、引导并进而规范大学生思想行为和舆论的一种动态活动,具有促进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实现的伦理价值,是社会意识形态功能发挥的强力剂。高校宣传工作,首先,在内容上是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为指导,高校的两课教学任务以及对两课教师的政治素质要求,充分表明了马克思主义思想的主导地位不可动摇,规范并确定了马克思主义思想作为意识形态主导地位的合法性和合理性;其次,高校宣传工作在党委的直接领导下,坚决抵制攻击马克思主义思想和共产党执政地位的错误思想在高校的传播以及对大学生和高校教师思想的侵蚀;再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通过课堂、课外、各种社会实践等活动积极引导主流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引领大学生朝着社会主义合格接班人的方向发展。
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想充分发挥好作为意识形态功能强化剂的作用,首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要在不断壮大的主流思想舆论基础上,切实加强对高校两课教师和在校大学生在国家安全意识、爱国主义和民族团结等方面的教育力度,巩固社会主义的合法地位和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服务当代社会主义制度的发展需要;其次,在管好导向、管好阵地的基础上,坚决抵御敌对势力的渗透,划清马克思主义和非马克思主义的界限,划清社会经济制度与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界限,划清社会主义民主与西方资本主义的民主界限,划清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西方普世价值的界限,等等,牢牢掌握高校意识形态工作领导权、话语权,不断巩固马克思主义思想的指导地位。
马克思、恩格斯没有明确提出“思想政治教育”的概念,但在其著作中多次采用“政治鼓动工作、政治工作、理论工作”等与思想政治教育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并阐述其思想;列宁提出了与思想政治教育非常类似的“政治教育”的概念,并结合俄国实际提出了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系统思想;毛泽东同志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等人的思想与中国的实际国情相结合,使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得以创新和发展,指明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地位和作用,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的指导思想、基本内容、目标任务和主要方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的原则和党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绝对领导以及全社会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必要性和重要性;邓小平鲜明地指出,愈是改革开放,愈要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的作用,并强调理想信念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必须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胡锦涛强调了,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对确保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而实现现代化的宏伟目标,确保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战略意义。
在当代社会,经济全球化在一定程度上模糊了国家、民族和地区之间的界限,海量信息通过互联网铺天盖地传播,对大学生正确向上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形成产了巨大的影响。首先,社会信息化的变革对大学生学习目的、学习方式等产生了诸多负面影响,例如:大学生学习目的功利化、学习态度浮躁、学习方式快餐化,等等;其次,大学生人生目标的确立、健全的人格及友善人际关系的形成,也受到西方各种不良价值观的影响;再次,由于未能形成正确的世界观,大学生对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现代化的成功盲目崇拜,造成了民族自尊心的衰退和爱国主义情感的淡化,并对当代中国的政治制度怀疑甚至指责,对国家复兴与中国梦的实现不予认同,等等。以上都凸显出高校思想政治实效任务的艰巨性。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目的在于帮助大学生全面提高自身素质,以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四有”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3]思想政治教育根本任务的实现,必须依赖于思想政治教育实效的提高,而实效提高又需依赖一定的途径和方式,高校宣传工作是一种被广泛采用而且有着良好效果的方式和载体,它是强化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效性的助推器。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以科学的理论武装人,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目的是提升个人的思想境界和政治品质,宣传主体把宣传的思想内容通过一定的方法作用于宣传客体,并根据宣传客体的接受程度不断地进行调整和完善,达到客体的认同和接受。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结合大学生的特点,在大学生人生观、价值观等形成的具体方面都有内容规定以及实施方案,同时高校的各院系基层党组织、学生管理部门,例如学校团委、学生处等,都对学生的学习、生活、思想等方面的教育有明确的规划和分工;此外,高校辅导员和班主任作为一支稳定的学生工作队伍,对大学生各方面的养成和发展都具有积极指导作用;宣传工作本身就是一种引导,能将一定的价值观和精神追求作为大学生行为的方向。因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内容繁杂,且存在的矛盾问题诸多,所以高校宣传工作要达到切实提高思想政治工作的实效性的目的,必须使受众群体知晓、接受、理解并认同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并通过各种方式对大学生进行思想的灌输和渗透教育;必须将理想信念教育、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和中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思想,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媒介、各种活动、校园网络等载体和路径,向广大师生进行传导和灌输;必须不断加强高校思想理论建设,创新高校思想理论课体系,提高高校思想政治教师队伍素质和业务水平;必须加强具有中国特色、时代特征的高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术理论体系和学术话语体系建设,并进一步增强理论认同、政治认同、情感认同。
马克思和恩格斯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的观点对教育理论产生了重要影响。马克思、恩格斯指出,人的全面发展应该是体力和智力得到充分的、彻底的发展,使两者紧密地结合在一起。人的全面发展离不开教育,通过全方位的教育才能使人成为全面发展的新人。中国共产党结合中国各阶段的历史,对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理论进行了拓展。毛泽东认为,全面发展的人应该具有政治能力和业务能力,能正确处理好德智体三方面关系;邓小平指出,人的全面发展是要培育社会主义“四有”新人;江泽民指出,要重视人的素质发展,促进素质发展就是要努力实现全面发展;胡锦涛指出,实现人的全面发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以人为本。[4]习近平指出:“致天下之治者在人才”,没有一支宏达的高素质人才队伍,小康社会和中国梦的目标就无法实现。
高等教育的育人理念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市场化的时代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首先,高等教育从精英化走向大众化,教育的目的、内容、目标、方法和手段等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教育的市场化、大学的边界外扩以及大学的功能不断社会化,都对高校培养人才的标准提出了新的要求,对高等教育的发展带来了诸多新的挑战;其次,信息时代对知识的新需求不断增长,科技成果产品化的周期缩短,人们更注重知识的有形价值,功利主义滋生,人文精神的培养被忽视,高校道德教育被忽略,教育氛围及理念功利化倾向严重,对培养健全的人格和全面发展的人造成了不利影响;再次,部分高校体制僵化,教育理念陈旧,培养技术不切实际,同时在人才培养方面存在过于功利化、市场化等问题,造成了输出的大学毕业生不能适应社会需求、缺乏崇高社会理想和社会责任等问题。总而言之,当代高校在急速变化的社会环境中所培养的人才与社会主义发展所需求的全方位人才之间还有很大差距,高校需在培养全面发展型人才等方面狠下功夫。
高校宣传工作是在高校党委的带领下,以高校宣传部门为主导,整合高校的教育资源和前沿理论研究成果,通过各种方式为高校全面培养人才。大学生能否成为社会主义的“四有”新人、能否成为全面发展的人,高校宣传工作发挥着非常积极和重要的作用,可以称之为高校培育人才全面发展的堡垒。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点多、线长、面广,是一项系统工程,涉及学校、家庭、社会各个方面,关系教学、管理、科研等各个领域,通过加强高校校园文明建设,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努力让大学生在学校不仅学到知识,更要学会生活、学会做人做事,学会奉献;通过营造和谐校园氛围和积极向上的校园环境,让学生提升自我修养,自觉成才;通过课堂教学以及各种形式的教育活动,形成教书育人、实践育人、科研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的长效机制;通过注重大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综合素质的提高,培养大学生身心、学业、人际、精神等发展的一致性和协调性。在高等教育大众化、普及化的新形势下,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注重立德树人、立足全面发展,努力构建全员、全过程、全方位的育人格局,有效防止了学生培养中“高分低能、高智商低情商、高才能低品性”的尴尬局面,将人才培养的德、智、体、美等充分结合;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系统工程作用的发挥,可以做到因人而异、因地制宜,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真正做到全面发展,因材施教。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达到培育人才全面发展的目标,首先,必须有效建构“六位一体”的系统模式,即学校、家庭、社会、教学、管理、科研六个维度的相互结合、配合、协调、补充等,要同心协力、整体联动,做到高度重视、务实落实;其次,结合当代信息化特点,充分发挥网络信息多媒体的作用,广泛利用网络信息平台即论坛贴吧、BBS、微博微信、QQ群等进行舆论宣传、信息管控、理念传达等,达到及时解决新问题、唱响主旋律、传播正能量的作用,扩大主流意识形态的覆盖面,掌握媒体发言权和控制权。
马克思、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政治经济学批判序言》等著作中多次强调,生产力主要包括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物质生产力和精神生产力相互作用并共同推动生产力的发展,为精神生产力是文化软实力的思想提供了理论源泉。毛泽东、江泽民、胡锦涛等对马克思文化软实力的思想继承并发展。毛泽东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和《新民主主义论》中指出,文化、政治、经济三者相互作用、相互联系;邓小平同志指出,物质文明是精神文明的基础,精神文明为物质文明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江泽民认为,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是提高综合国力的一个重要的标志;胡锦涛提出了关于发展文化生产力、增强文化凝聚力、提升文化传承力、扩大文化影响力等文化软实力理论。[5]
吉登斯指出:“现代性的根本性后果之一是全球化。它不仅仅是西方制度向世界的蔓延,在这种蔓延过程中其他的文化遭受到了毁灭性的破坏”[6]。随着经济的全球化和文化交流的国际化,文化在巩固国家意识形态和树立国际地位方面的作用突显。西方资本主义发达国家凭借其在经济和科技上的优势,不断拓展其文化侵略的领域,加紧推行文化霸权,进行文化渗透,通过宣传历史虚无主义等思潮企图诋毁和消灭其他国家的民族文化和民族精神。我国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多年的发展,人民的物质生活水平虽然得到极大的提高和丰富,但是文化的发展却遭遇了西方文明的激烈碰撞而陷入了困顿的境遇,以致文化发展落后于经济的发展,文化自觉意识不够、文化自信心不强。所以,推进文化发展,文化自强,提高文化软实力是当代势在必行的重要任务。
大学是科学文化知识的传播地,也是人类精神文明文化的聚宝盆,一切人类优秀的文化都在这里得到传承和发展。从中世纪大学的形成到当代全世界高校的发展,大学形成的历史和当代大学的社会功能,都不能忽视大学对社会文化发展的作用。毋庸置疑,大学在其形成的历史过程和发展中,形成了特有的文化,大学文化是社会文化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人类先进文化的代表。作为人类文化中的一种高层次文化(高深学术),大学文化不仅服务于社会而且可以引领社会前进。[7]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主要职责和功能之一就是传承文化发展,传播社会主流文化,换句话说,高校宣传思想工作是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支撑力之一。首先,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将大学校园文化的发展作为工作的重中之重,从精神层面构建推动学校和学生发展的动力,在不断地吸收人类一切优秀文化成果、继承和弘扬传统文化的过程中,推动了文化的传承创新,在不断繁荣校园文化,完善校园文化体系,优化校园文化环境的同时,结合大学精神中的学术精神、道德精神、时代精神,努力将高校建设成为精神文明建设示范区和辐射源,促进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建设;其次,高校宣传思想工作在发挥校园文化作用的过程中,牢牢把握住时代主方向,弘扬时代主旋律,发挥时代正能量,不懈余力地同西方各种文化冷战招数进行斗争,有效制止了历史虚无主义、自由主义等在高校的传播和影响,提升了高校全体师生的文化自觉、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坚守了我国文化的主阵地;再次,校园文化在与传统文化的结合运用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有效地发挥了优秀传统文化的积极作用,在不断吸收和借鉴世界文化和文明的同时,防止了不良思想和文化的传播和发展,使得高校校园文化在形成自身独特的特点的同时,又不缺失其社会性,为国家建立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形成丰富多彩的大众文化、为发展和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为提升国家文化国际影响力和竞争力提供了支撑。高校宣传思想工作要真正成为文化软实力的支撑,还需要落实以下两点:高校宣传思想工作的内容要切实与社会主流文化有所同,有所不同,即高校文化需与主流文化保持一致的方向,但同时更需要在高度上有所提升,强调高校文化的理想性特征;同时,高校宣传思想工作需注意在摈弃不良文化思想时的方式方法,注重引导性,利用相互比较的方式方法加以改造与利用,且方法要得当,态度要坚决。
[1] 郑永廷,叶启绩,郭文亮.社会主义意识形态发展研究[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2.
[2] 习近平在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发表重要讲话[EB/OL].(2013-08-20)[2016-02-19] 新华网.http://news.xinhuanet.com/politics/2013-08/20/c_117021464.htm.
[3] 张耀灿.思想政治教育学原理[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4] 汤建.中国共产党关于人的全面发展之思想历史考察[D].扬州:扬州大学,2013.
[5] 刘龙.马克思主义文化观与提升中国文化软实力的对策思考[D].渤海:渤海大学,2013.
[6] 乌·贝克,尤根·哈贝马斯.全球化与政治[M]. 王学东,柴方国,译.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7] 王冀生.大学文化的科学内涵[J].高等教育研究,2005(10):5-10.
RESEARCH ON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MARXIST DOCTRINE
ZHU Xinrong1,ZHANG Bin2
(1.SchoolofLiberalArts,XinyangCollege,Xinyang410046,China;2.SchoolofMarxism,HenanUniversityofTechnology,Zhengzhou450001,China)
The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is a strategic, solid project as well as a project of the soul, and it is related to the leadership of the party, the implementing of the party's education policy, and the cultivating of the qualified successors of socialism with Chinese characteristics. Under the social background of globalization, marketization and informationization, the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is playing a more important role than ever before, and it not only acts as a powerful agent in the function of social ideology and the booster of enhancing the effectiveness of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t is also the fortress for cultivating talents of all-round development, and the supporting force for enhancing the cultural soft power of the nation. The research on the contemporary value of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helps to confirm our confidence in the ideological work with Marxist theory as the guiding ideology and is of great significance to the contemporary socialist construction.
Marxism; the propaganda and ideological work in colleges & universities; value〗
2016-09-10
朱新荣(1980-),女,陕西西安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思想政治教育。
1673-1751(2016)04-0126-05
G641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