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显祖的死亡观及其践行浅说

2016-03-07 08:12罗伽禄
关键词:汤显祖儿子生命

罗伽禄

(抚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 抚州 344000)



汤显祖的死亡观及其践行浅说

罗伽禄

(抚州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江西 抚州 344000)

人固有一死,但对死是有不同的感悟与认识的。汤显祖在文学理论上提出“死可以生”的死亡超越观,创作出不朽之作《牡丹亭》展现此一思想,在当时和后世产生了很大影响。在生活中提出“归虚返真”,因而他在贫病之中,对于生死有超常人感悟与体认,对自己的后事提出“七免”,面对死亡表现出坦然与释然,令人感叹。

汤显祖;死亡;践行;归虚

罗伽禄.汤显祖的死亡观及其践行浅说[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35(3):285-289.

Luo Jia-lu.An analysis of Tang Xianzu’s view of death and his practices hereto[J] .Journal of East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2016,35(3):285-289.

汤显祖是一位伟大的文学家,杰出的戏剧家。尤其以戏剧《牡丹亭》著名于世。他在《牡丹亭》里塑造了一位因情而死,又因情而生的主角杜丽娘,这在一定程度上也体现了他的生死观。在日常生活中,他对死亡是有亲身感悟的,在临终之前,对于自己后事的安排又是践行了自己的生死观。现就汤显祖的生死观及其践行情况作简要梳理,以求教于方家。

1 在贫困中感悟生死

汤显祖在万历二十六年(1598)弃官归临川,三年后,朝廷以“浮躁”罪名撤了他的职。汤显祖在遂昌为一县之令,但他为官清廉,因而没有为自己积攒到多少钱财,回家不久便感觉到钱不够开销。他在给王思任的信《答山阴王遂东》中说:“弃宦一年,便有速贫之叹。斗水经营,室人交谪。意志不展,所记书亦尽忘,忽偶有承应文字,或不得已,竭蹙成之,气色亦复何如。欲恣读书,治生诚急。”[1] 1852从中可以看到,因为生计困难,他也得做些“承应文字”之事,也没有心思去读书了,生存要紧。在《寄李季宣》里说:“弟弃官速窭,日甚一日。”丘兆麟在《汤若士绝句选序》里也对汤显祖晚年贫困做了分析说:“自平昌赤手归,橐不名一钱。一二鬻文,日为四方门人客子取酒用,余金几何弗问。”[2]丘兆麟认为汤显祖从遂昌归家本来就没带回多少钱,也没什么值钱的东西,偶尔有点润笔费,还得为门人客人买酒用。晚年,汤显祖多次对弟子或朋友说起自己的贫困,应该说是到了相当艰难的地步,“贫不具三月粮”。汤显祖贫困还有一个原因就是生病,在《答平昌孝廉》中说:“诸君贫而病,令尹病而贫。”在《闻瞿睿夫尚留章门,眷然怀之六首》中说:“白头还是债随身。”在给儿子开远的信《与男开远》中说:“祖望孙荣,孙荣而祖不待。儿举于乡,父叹于室矣。柱联寄尔。‘定精神则本业固,谨财用而高志全。’我歌《鹿鸣》五十年,求一避债台不得,念之。”[1] 2037这封信写在他去世前一年,信中他要求儿子要节俭,感叹自己至老还是债缠身。在去世前一年还作有一首《贫老叹》,诗云:“一寿二曰富,常疑斯言否。末路始知难,速贫宁速朽。”[1] 1002感叹贫困难捱,不如快点死去。汤显祖的这一声长叹,不禁让人潸然泪下。

另一方面,汤显祖一生身体都不算好,到老时更是贫病交困,心力交瘁,这也是他较早离世的重要原因之一。他在去世前几年一直生着病,如上文所提及的《与男开远》信中说“父叹于室”。为什么叹?其中有一重要原因就是三儿子万历四十三年(1615)中举了,本应赴京准备参加来年的春试,但因为自己生病,儿子没能行成,误了儿子的前程。汤显祖在不少的诗中提及自己的病,如《病起怀吴尔郎疏山二首》,诗云:“风雨楼头病欲休,独行池上柳丝稠。相思三月桃花水,欲下真人莲叶舟。”“沙井门庭静不纷,百年多病更何云?独怜一片袈裟地,终日楼头望白云。”[1] 1146在这春天里,柳绿桃红,本可以去疏山寺拜访朋友吴尔郎,可是自己生病了,行动有些不便,整日里只好在楼上望着天上云起云落了。表现得十分痛苦。在《闻瞿睿夫尚留章门,眷然怀之六首》[1] 996诗中有“白头扶病向江湖”“相看不得同贫病,别后魂伤何处招?”等句。从这些诗看,汤显祖的病已不是一二个月的事,而有较长时间,且随着时间的推移,病情越来越重。在万历四十二年(1614)年底母亲去世,不到一个月时间父亲又去世,这也加重了他的病情。他在《答马穉遥》中说:“先慈之哀,继之先严。创钜痛深。加以衰羸,溢粥强杖,不能起此坏墙,何暇及砚席间事。”又如他在《答罗匡湖》中说:“弟朽人也。……颓惫眩瘠,无复人形。”从此可看到双亲离世对他的打击大矣,已是“朽人”,没有人形了。在《病中遣客》诗云:“缕血能销四大身,深深息息也萦神。门前春色休相访,独柳池边一废人。”[1] 1136在这首诗中,可以看出汤显祖因久病而心情沮丧,感到自己就是一“废人”,甚至不愿见人。在《负负吟》中说:“行年逾六六,疑是死陈人。”在这里感叹自己,虽然还有一口活气,但与死人差不多了,是位“死陈人”。由于生活在贫困与疾病中,汤显祖感到身体健康是生存与生活的基础,如果身体不健康,必然降低生活质量,生命质量也自然低下。而他感到自己久病不愈,于是希望能够早死去而求得解脱。

2 在亲人离世中感受死亡

汤显祖从亲人的离世中体认到生命的珍贵。他感受最真切的是他目睹一些至亲离世,特别是他的妻子、儿女离世,白发人送黑发人的悲凉,给他心灵上极大震动,让他对死亡感受至深,他深深地感受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也感受到死亡无时无处不在,活着当珍爱。如《哭元祥元英》:

徒言父母至恩亲,叹我曾无儿女仁。

隔院啼声挥即住,连廊戏逐避还嗔。

周星并是从人乳,四岁何曾伴我身。

不道竟成无限恨,金环再觅在谁人[1] 254。

元祥、元英分别为汤显祖的次女和三女,汤显祖二十四岁时生元祥,比妹妹元英长两岁,都不幸早夭。家庭的欢愉、亲情及幼小生命的消逝,这让年轻的父亲十分伤心、悲痛。万历二十一年(1594),他的又一位爱女不幸早亡。时在遂昌知县任上,他痛苦地写下了《平昌哭殇女詹秀七女二绝》,其中说:“死到明姑也不辞,要留人世作相思。”“心知不合飞流去,泪洒苍茫河汉青。”[1] 710詹秀出生于他在南京任职的詹事府,从小聪明,七岁已能读书。并将她许配给刘应秋儿子刘同升。七岁时,因痘而殇。痛失爱女,心情十分悲伤。

次年,他的同母弟儒祖又夭折。他在遂昌任上,伤心地写下了《望乡哭弟儒祖》,诗云:“肠断双亲两鬓花,春归何忍带乌纱。孤飞一岁乔林晓,提着噍哓怕近家。”[1] 711父亲失去了儿子,他失去了弟弟,白发人送黑发人,以至于他怕回家。

万历二十六年(1598),汤显祖的儿子吕儿又夭折,“吕儿秀慧甚”,他写下了《平昌哭两岁儿吕二绝》,其中说:“毕竟灯残难艳久,风前回照白头亲。”[1] 759同年的七月,他的八岁儿子西儿又夭折了。他惨然成诗《七月念日移宅沙井,八月十九日殇我西儿,惨然成韵》。万历二十八年(1600)七月,汤显祖大儿士蘧客死南京。此时士蘧才二十三岁,他是一位很有才华、有前途的青年。八月四日,他得到儿子去世的丧报,作《庚子八月五日得南京七月十六日亡蘧信十首》,其中两首云:

江天卷地黑风来,报道吾家玉树摧。

惊落枕床无泪出,重重书讣若为开。

空教弱冠知才名,未到长沙听鹏鸣。

猿叫三声肠断尽,到无肠断泣无声[1] 846。

面对儿子的突然离世,他心在滴血,写出来的诗字字是血,句句悲伤。又写《重得亡蘧讣二十二绝》,诗有句:“并道黑头公蚤晚,寻知止竟不成槐”“头白向蘧蘧又死,阿爹真是可怜人。”字字句句令人肠断。此期间还写了《亡蘧四异》《为亡蘧谢平昌诸弟子》《王孔丞哭蘧》《耆儿之秣陵,怀永庆寺真空,并伤蘧儿也》等诗。死亡好像随影同行,甚至让人感到恐惧,死者长已矣,因而对生者的平安就尤为记挂,如《忆耆儿南都》,耆儿是汤显祖的二儿子,他前往南京料理兄长士蘧的丧事。汤显祖甚是记挂他的平安,于是写下此诗:“去骑已一月,平安还未通。惊心前日事,流泪向江东。”还有《望耆儿二首》等诗,表达了作为父亲的关切之情。

亲人的离世,是挥之不去的痛,此痛持续时间之长,痛之深也是无法估量的。汤显祖对于儿子的去世成了永远的痛,就在蘧儿去世十年之后,看到了蘧儿所读过的书籍,他触景伤情,哽咽垂老泪,悲痛无比,写下了《亡蘧庚子至今十稔秋闱矣,偶检敝箧,得其七八岁所读文赋,俱经厚纸黏衬,祖父前背诵再四,硃记年月重复,中有虫蚁水迹穿烂,两京三都断污过半,不觉哽咽垂涕,呼蘧向中霤焚烧之,蘧有知乎?》二首,有云:“忽忽垂头双涕垂,亡蘧刚是十年期。”“遗书出箧泪纵横,雨滴虫伤大绝情。垂涕送书如送子,我家天醉独焚坑。”[1] 980为了纪念长子,他将儿子的遗稿《觉华编》付印。同样,他的夫人去世也是他抹不去的痛,二十年后,他仍然怀念他的亡妻吴氏。曾写下《清明悼亡五首》此诗甚比苏东坡的《江城子》词,苏东坡在夫人去世十年之后写下这首伤心词,词有“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句。汤显祖二十年也难忘这份夫妻情。

汤显祖为至亲的去世而感到悲伤,也为一些朋友的永远离去而感到伤心,特别是他的朋友李贽与达观。万历三十年(1602)二月,李贽于北京通州狱中自杀,汤显祖作诗《叹卓老》悼念。次年十二月,达观禅师被害于北京狱中。汤显祖作诗《西哭》三首悼念。

人生最大的痛苦莫过于死别。然而,在汤显祖生命中的那么多重要的亲人本不应离他而去,但都成永别。他除了痛苦悲戚外,更有对人的生命的感知与体悟。而这些也直接地影响着他的生活。

3 在生命尽头安排后事

在贫病交加中,汤显祖感到自己的生命已快到极限。他要抓住这有限的生命尽力做好一些事情,而不留遗憾地安然离开。

首先,汤显祖把儿子们的家分好。大儿子士蘧早逝,其余三子是大耆、开远和开先,最小的开先此年也有19岁。万历四十一年(1613)四月,汤显祖把家里的东西和田地分给三个儿子,藏书不分,大家都有书读;大家还是同住在一个屋檐下,房子不分。他在《癸丑四月十九日分三子口占》诗中表明了这么做的目的,“分器不分书,聊以惠群愚。分田不分屋,聊以示同居。”

其次,汤显祖谆谆教导下一代。汤显祖要求下一代要有“智”,还要有“志”,他的《智志咏示子》诗云:

有志方有智,有智方有志。

惰士鲜明体,昏人无出意。

兼兹庶其立,缺之安所诣。

珍重少年人,努力天下事[1] 1023。

汤显祖还要求下一代要学会为人处世。他在《方圆吟》中说:“生物鲜非圆,制物多从方。即此先后天,方圆各有当。悟者妙万物,滞者差寻常。”告诫儿孙们,方是为人根本,即坚持原则;圆是处世方法。为人处世该方时必须方,该圆时则圆,灵活处世。汤显祖在《与无去上人》中提出“四香戒”:“不乱财,手香;不淫色,体香;不诳讼,口香;不嫉害,心香。常奉四香戒,于世得安乐。”这虽然是在给无去上人信中提出的,但对自己的儿女也是一种教育,也是要他们谨记在心的,洁身自好,一生做到不乱财,不淫色,不诳讼,不嫉害。汤显祖还要求儿孙们要耕读传家。他在《粒粒歌》里说:

米粒粒,我所入,不爱惜之真可泣。书篇篇,我所笺,不爱惜之真可怜。何足可怜何足泣,窖粟藏书争缓急。清远楼头笑一场,后辈谁开玉茗堂。无人解种丰年玉,不作书囊作饭囊[1] 1034。

他在这里要求儿孙们爱惜粮食,爱惜书籍,重视耕种,才能丰衣足食;重视读书,才能有文才,不能做饭袋书囊,不做可泣可怜之人。

其三是将儿孙之事托付给好友。汤显祖在《谢徐匡岳》信中说:“儿子开远遂得此于门下。太阳乃为寸燧延晖,洪钟乃为尺筵流响耶?未知终无负大教否?庶钟鼎之文引而勿替耳。”[1] 2006徐匡岳字德峻,江西丰城人,李材的弟子,汤显祖的同年进士。官至河南按察使。希望徐匡岳继续好好教导开远。汤显祖在去世前夕《寄朱以功》信里说:“弟与仁兄周旋道义,隐微不欺者,四十年于兹。今病弥留,清光遂窅。三儿或不陨家声,惟仁兄时而督教之。如弟戛戛一生,寡过未能,盖棺已近。短歌志丑而已。”[1] 1896朱以功名试。南昌人。受学于章璜。汤显祖预感到生命之灯将尽,已是弥留之际的人,将三儿子开远托付给朱以功,希望朱以功能好好地调教他,盼其日后能光耀门楣。

其四,汤显祖深切怀念在自己生命中有重要交集的人与事,感恩、感谢他们。如徐良傅、何镗、张振之、余懋学、沈楠、余有丁、许国、刘思问、张岳、马千乘、沈自邠、戴洵、王汝训、李东明、朱试、罗大纮、邹元标等。并写下《负负吟》并序。序中一一点出这些人名,并说明感恩、感谢原由。诗云:“少小逢先觉,平生与德邻。行年逾六六,疑是死陈人。”

其五,汤显祖立下遗嘱。他的遗嘱就是他的《诀世语》[1] 1004-1007及序,序云:

仆老矣。幸毕二尊人大事。苫块中发疾弥留,已不可起。慎终之容,仍用麻衣冠草履以袭。厝二尊人之侧,庶便晨昏恒见。达人返虚,俗礼繁窒。怪之,恨之。恐遂溘焉,先兹乞免。遂成短绝,用寄哀鸣。

在序中,汤显祖庆幸自己将父母送终之事办完,现在自己在弥留之际,已不能起床。他要求死后穿麻衣、草鞋,葬在父母坟茔旁,并要求葬礼尽量简单,并以《诀世语》的方式写下,共有七首,一首一祈免,每首都又写了一段文字详细嘱咐,然后附上一首四句五言诗。

一祈免哭 生平畏闻哭声。儿女孝敬,自有至性,不可强也。慎无倩哭成礼。

善哭已无取,佞哀非所怀。

帷宫都遏密,偏觉有余哀。

一祈免僧度 僧旧在门下者,无烦俗七。儿辈持半偈斋僧,念心经数周足矣。

便作普度事,都无清净僧。

洒水奉《心经》,聊为破暗灯。

一祈免牲 肉食而鄙,六十七年于斯矣。杀业有征,报何所底?每见牲奠,腥污涂藉,大非清虚所宜。乞哀婣游,幸免牲命,止求蔬水见遗。非徒省秽存洁,亦大为鄙人资冥福也。更烦屠宰到门不预乞免者,子为不孝。

豕首高剌天,羊子随堕地。

何当魂魄前,作此不净事?

一祈免冥钱 奠者楮币相见,无烦金银山锭等物。

生不名一钱,自分作穷鬼。

峨峨金银山,不如一端绮。

一祈免奠章 人生而伪,闻誉则悦。既反而真,闻谀则赧。往见奠章,夸扬烂熳。长跪高诵,两为失体。窃不自揣,代中表门生预为数语,无烦登轴,第书素纸,奠毕焚之,殊觉雅便。万乞俯从。

维某年某月日,某某祝曰:“惟灵归虚返真,顾主婣(知)游,良深悲悼。兹陈素筵,附于兰菊,用妥灵心。呜呼上飨。”

不烦奠者苦,我代作斯文。

昨日已陈迹,今日复何云?

一祈免崖木 化者须材,沙木坚厚为度,崖不足眩也。至嘱,至嘱。

千祀同一土,随宜集沙板。

阔崖无厚质,虚花诳人眼。

一祈免久露 地形取远所忌,无久留。

世故不可测,随在便安置。

借问地上人,安知地中事。

这七条写得清楚明白,汤显祖要求在他死后,用不着哭哭啼啼,更不用请人来哭丧;用不着劳师动众,做一大堆无关紧要的法事;用不着杀生,灵前不用供奉牲畜等祭品;用不着烧金箔银锭;用不着写奠章,乱吹捧;用不着奢侈浪费,沙木棺材即可;用不着堪舆找穴,尽快入土。简单地说,就是他的丧事从简从快办理为要,安排得周到细致。汤显祖又在去世前写下绝笔诗《忽忽吟》诗,云:“望七孤哀子,茕茕不如死。含笑侍堂房,班衰拂蝼蚁。”[1] 1007之后,他在玉茗堂去世。一代戏剧之星就这样在贫病之中匆匆地陨落了。

4 “死可以生”与“归虚返真”

汤显祖明白生命之珍贵,因为他明白“天地之性人为贵”“生生不尽曰仁”“仁者人也”“仁者心也”等。另一方面,在现实生活中感到人的生命只有一次,人的生命是最宝贵的。早在徐闻时,看到那里的人们经常轻生,于是开展讲学活动教导百姓,还建立贵生书院,将教育常态化,要求人们贵生。他撰写《贵生书院说》文和《徐闻留别贵生书院》诗,阐述自己“贵生”之思想。此后,在汤显祖平辈或晚辈中有多人过早地离世,有他妻子吴氏、弟弟儒祖,女儿元祥、元英、詹秀,儿子吕儿、西儿、士蘧,达八人之多。汤显祖真真切切地感受到生命的珍贵。而当这些亲人先后离他而去,让他感到生命的重要,也让他感到无奈而释然面对。

汤显祖主张“死可以生”式的死亡超越[3]。他在《牡丹亭记题词》里提出“死可以生”便是人之“至情”,“死而不可复生”的就不是“情之至”。他说:“情不知所起,一往而深,生者可以死,死可以生。生而不可与死,死而不可复生者,皆非情之至也。”[1] 1552他创作的《牡丹亭》戏剧正是演绎了“死可以生”的死亡超越[3],剧写南宋时太守杜宝之女杜丽娘私自游园后,在梦中与素未谋面的岭南书生柳梦梅幽会,尽男女之欢情。醒来幽怀难遣,抑郁而死,被葬于官衙后花园。柳梦梅上京赴试时路过此地,在花园内拾得杜丽娘临终前的自画像。他观画思人,终于和杜丽娘的幽魂相会。柳梦梅掘墓开棺,杜丽娘起死回生,两人结为夫妇。后柳梦梅考中状元,杜宝拒不承认两人的婚事,最终由皇帝出面裁定,全家大团圆。该剧让读者(观众)感受到人间真情、至情。在现实生活中,“死而不可复生”,“死者长已矣”,这是人生之规律,是任何人,任何时候都不可能颠覆的规律。而只有在文学作品中,在作家们的笔下人物才能复活。作家们正是借助那支神来之笔,借助笔下人物的复活,表现作品的某一主题,或表现某一情感。汤显祖在这里正是要借杜丽娘的由生而死,由死而生的故事,表达人们对“至情”的追求,对自由爱情的赞美,对人性光辉的礼赞。而这种人间“至情”,这种人性光辉,是可以超越死亡的,是可以获得永生的。这就是汤显祖的死亡超越。

汤显祖还主张“归虚返真”。人总是要死的,死与生形影不离,生命滋润了死亡,而死亡却在不停地吞噬着生命。那么人死后,去了哪儿,汤显祖则希望再“归虚返真”,回归到自然之中,回归到人文精神的圣域。汤显祖在现实生活中经历多位亲人的离世,而在戏剧里他又演绎着死而可以复生的人间至情,晚年自己又艰难地生活在贫病之中,死神一步步地逼迫,而后俨然“死陈人”,甚至渴望死亡。这些让他对于生死问题有着深刻的思考与深沉的追问,于是他面对死亡释然,一切都可放下,对于自己葬礼等一切都可就简。汤显祖在临终之前写下《诀世语七首》,对自己的死与葬作了最后的交待,提出“七免”,要后人照此操办。其中的《一祈免奠章》中要求自己死了之后,不用写那些夸大其词的奠章,长跪高诵,也无须烦奠者苦,他代拟了份三十字不到的奠章,只愿“惟灵归虚返真”,寻找到自己灵魂的归属。

我们一般认为人的生命也有物质层面和精神层面,物质层面即人的肉体生命,精神层面即人的人文性生命。当人死亡后,他的肉体腐烂了或被火化了,肉体生命已不存在。而人的人文性生命则是因为你在肉体生命尚存之时所留下的品德,所做的功绩,所立下的言论,这些不会因为肉体生命的消逝而同步消逝,它还存在,甚至其生命力还更加旺盛。而这些也往往是一些人所追求或企盼的。汤显祖临终前所做的事情,就是希望在自己肉体生命终结之后,人文性生命还将在家人儿女身上发挥作用,他的作品还存在,还在被广大的读者或观众所欣赏,这也是他人文性生命的延续,也是他生命的另一种归属,也是另一种死亡超越。

总之,汤显祖一生在戏里戏外体认生死,而又将之提升总结、升华为自己的死亡观,并在生活中加以践行,通过戏剧、诗文深刻地表现出来。

[1] 汤显祖.汤显祖集全编[M] .徐朔方,笺校.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15.

[2] 毛效同.汤显祖研究资料汇编[M] .上海:上古籍出版社,1986:363.

[3] 于真.汤显祖戏剧的梦境阐释[J] .东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5(4):301-304.

An Analysis of Tang Xianzu’s View of Death and His Practices Hereto

LUO Jia-lu

(FuzhouFederationofSocialSciences,Fuzhou344000,China)

All men shall die, but each of us has a different understanding of death.For Tang Xianzu, he put forward the concept of “death also means rebirth” in his literary theory.His masterpiece The Peony Pavilion demonstrates his belief in the power of death beyond existence, which has exerted a great influence on both contemporary people and later generations.His philosophy of “extricating oneself from emptiness and returning to one’s true nature” enabled him to develop an extraordinarily contemplative view of existence and death when he suffered from poverty and illness.Tang practiced his belief by proposing “seven eliminations” about his funeral affairs.His composure in the face of death deserves our veneration indeed.

Tang Xianzu; death; practice; extricating oneself from emptiness

2016-08-10

罗伽禄(1966—),男,江西南城人,副研究员,主要从事地方文化研究。

B248

A

1674-3512(2016)03-285-05

猜你喜欢
汤显祖儿子生命
打儿子
论汤显祖《紫钗记》之悲剧因素
对近年来汤显祖佚作搜集整理的总结与思考
谁的儿子笨
你养的好儿子
汤显祖与明代理学家交游考略
汤显祖《邯郸记》的喜剧色彩
这是用生命在玩自拍啊
可遇不可求的“生命三角”
儿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