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晓明
音乐是培养人民高尚道德品质、思想感情的重要手段。在音乐教学中教师采用各种教学手段使学生较深刻地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就可使情感的强化功能充分发挥作用,引起他们感情的变化,产生心灵的震撼,从而深刻理解歌曲的思想情感美。
一、培养学生树立信心,提高学习音乐的兴趣
音乐是时间性、动态性最强的艺术,而它的时间性、动态性又是通过节奏反映出来的,节奏是音乐的语言要素,是音乐的骨架,是音乐赖以生存的基础,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是发展音乐才能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在教学中应重视对学生节奏感的培养,为他们提供大量的随音乐合拍动作的机会,进行节奏训练,不仅可发展其音乐才能,还可在感受旋律节奏美的同时,得到美的享受,受到美的熏陶感染。如:在训练四分音符和八分音符的节奏时,可用拍手、拍肩、拍桌、拍腿来练习。亦可用打击乐将学过的歌曲演奏一番,可使学生在演奏中深刻地感受其节奏美。音乐节奏来源于自然界,来源于生活。我们周围的环境中,无论是自然界,还是社会生活中充满着各种音响。汽车喇叭声,火车、飞机的隆隆声,虫鸟的叫声,雨的嘀嗒声等,都是自然的节奏。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倾听,也是对他们节奏感的培养,同时可使他们将节奏美和自然美联系起来。
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作为音乐教学中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教学中具有重要的位置。要通过教唱歌曲,使学生理解和掌握“乏味”的乐理知识:实践和掌握“枯燥”的技巧;感受和体验人间的真情实感;了解和丰富人文地理知识;鉴赏和识别世间的真、善、美、丑。从而达到通过音乐教育全面提高学生整体素质的目的。而欣赏,则是通过让学生积极参与,了解音乐特点,理解音乐作品内涵。
怎样才能通过唱歌教学和音乐欣赏体现素质教育呢?
根据学生喜爱唱歌,却又觉得掌握学唱歌曲的技能是很困难的事这一现象,而产生的对学习基本乐理,进行基本技能技巧训练缺乏自信,不感兴趣的态度,教师应在教学中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如:在唱歌教学中,利用歌曲的不同体裁、调式、节拍、节奏、旋律等所形成的不同风格、情绪、情感等特点,由浅入深的诱导、讲解、示范、演示,让学生在学唱歌曲的乐趣中,逐步体验到只有学到更多音乐理论知识,掌握更多的音乐技能技巧,才能使自己的歌唱的越来越好,才能使自己的音乐素质真正得到提高,学生有了正确的认识,就会树立信心,产生兴趣,我们的音乐教学就会产生满意的成效。
二、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
人们常说:“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因此,音乐教师在唱歌教学中,要注重培养学生对音乐的感受和理解能力,才能使学生真正体验到音乐的美感,领略艺术的魅力,从美好的歌声中,获得无限乐趣,受到教育。
要获得这种教学效果,首先,使学生对歌曲的内容,音乐形象,有一定的理解,并逐步使学生了解常用的表现手法,有意识地用自己的声音表现歌曲的内容、意境、情感等。其次,教师要使学生通过在听、赏歌曲注意发展自己的形象思维能力,音乐听辨能力和音乐记忆力,以获得有关音乐表现手段和音乐语言的基础知识,从而使学生逐步获得音乐表现能力、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鉴赏能力。
三、培养学生的思想品德,丰富学生的知识视野
在学唱歌曲的过程中,结合歌曲的思想性(歌颂祖国、热爱生活、颂扬英雄、追求理想等)、知识性(古今中外、人文地理等)和音乐艺术的形象美感的感染力,来完成思想教育的任务,达到教书育人的目的,使学生在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中培养起爱国主义精神、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以及对音乐艺术的兴趣和爱好。
一般来说,欣赏一首音乐作品,学生会产生四种心理活动:官能欣赏、情感体验、想象联想、理智欣赏,根据这四种心理活动的特点,我在教学中采用了一讲、二唱、三听、四联想画面,收到了良好的课堂效果。
一讲:向学生介绍歌曲的创作历史背景和思想内容,让学生对所欣赏的作品有一个初步了解。介绍时一定要精讲,准确,避免面面俱到,主次不分。
二唱:在欣赏前让同学先轻声视唱主题音乐的歌曲片断,以便初步体会作品的思想感情和了解音乐主题,从而加深对作品的感觉和理解。
三听:欣赏课最重要的环节。因为音乐是听觉艺术,人的听觉感器官受到音乐的刺激,引起于音乐相应的情绪反应和情感体验,人的音乐感受能力,直接影响其对音乐的理解。在听的过程中,老师应提出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
四想:在欣赏的同时,对歌曲的内容进行想象和联想,并产生与内容相关的画面,这是音乐欣赏的最高层次——理智欣赏。
责任编辑邱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