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时的年

2016-03-07 08:44文图唐根堂
丝绸之路 2016年3期
关键词:油饼社火先人

文图/唐根堂



儿时的年

文图/唐根堂

春节,俗称“过年”。在农村,过年的气氛很浓,因为它是农村最重要的节日。一年中的腊月——大自然循环周期的结尾,一年到头了,划一个句号,新的一年又开始了,必然要以欢声笑语迎新年。时光流淌,每个人都增加了一岁,小的长大,大的变老,年就这样走到每个人的跟前。

关于“年”,有这样一个传说,在很久以前,“年”是个庞大的怪物,每到腊月底就会出来伤人,闹得人心惶惶,可是人们毫无办法。为了防止“年”来害人,晚上人们轮流值班,因天气冷,值班的人就用鲜竹生火驱散寒气,燃烧的鲜竹发出爆响,“年”听到后,害怕极了,于是逃走,再也不敢来伤害人了。人们欢欣鼓舞,奔走相告,开始安居乐业。从那以后,人们就有了过年放鞭炮的习俗。也因此,鞭炮如今还被人们习惯地称为“爆竹”。人们无意中在烧火取暖中找到了驱赶怪兽的办法,当然要庆祝,于是,敲锣打鼓,做点好饭、好菜,拿上礼品结亲访友……

农村的年,从腊月就开始了。腊月里,仿佛有火在人们的心里点燃,于是,人们的心思乱了,像热锅上的蚂蚁,忙忙乱乱。先是打扫房屋,购买过年所需的东西,农村人叫“办年货”,气氛非常浓厚。就这样,人们一直忙到腊月二十左右,有的甚至忙碌到腊月二十七八。那几天,乡村每天都有人去城里买年货。其实,他们买的东西并不多,都是些日常生活所需的东西,如醋、盐、蒜苗、大葱、胡萝卜、菠菜等,还有祭祀先人的纸、香等。一般家庭都养猪,所以大肉就不用买了。

那时,农村经济来源有限,一般家庭都很穷,进城买东西时,往往是男人背一捆柴,女人抱着一只鸡或提几个鸡蛋,换成钱再买东西。一捆100多斤的柴只能卖几角钱,鸡和蛋也换不了几个钱。况且,那时家里养鸡也就几只而已,农民生活不宽裕,一年吃粮缺额大,养鸡得喂食,因为养不起,便只养几只,以换油盐、针线钱。柴、鸡、鸡蛋换不了钱,男人就多背几次柴进城,几角几角地攒钱,用来置办年货。于是,很多人天天卖柴,天天买年货,看上去办年货的氛围很浓,其实是因为没钱,一次买不了多少东西,只能一次次卖,一点点买。腊八这天,家家都做腊八饭,过去吃不到大米,有小米的做小米饭,没有小米的就把包谷磨成粗粒熬粥饭,吃起来也很香。

腊八有取冰块祈丰收的习俗。这天,大人很早就去河坝里挖冰凌,背回来放在粪堆上,有的还将其打成小块放在家中的桌子下面。冰凌敲碎后,能看到一颗颗晶体,庄户人看这晶体呈现出的是小麦状还是玉米状,如果是小麦状多,就预示着来年小麦就会丰收,如果玉米状多,就预示玉米会丰收。这虽然没任何科学根据,但寄予了人们期盼来年五谷丰登的美好愿望……

到了腊月二十三就真正进入过年的氛围中了。二十三晚间,母亲祭灶爷,一般烙12个小灶饼,闰月年份烙13个。晚饭后,母亲收拾完锅灶,献上灶饼,点起香烛,跪在灶前,给灶爷祷告,说出“上天言好事,回来带吉祥”等祈语,人们就用这样的方式送灶爷上天“回娘家”。

从这天开始,一家人就忙碌起来。父亲忙碌着准备做过年用的蜡烛。先准备一大把半尺长的竹棍,一头用棉花缠起来,然后把蜂胶放到砂锅里慢烧溶化,又把食用油放进砂锅与蜂胶混合,待温度适宜时,把缠有棉花一头的竹棍往锅里一蘸,然后提出来,等冷却凝固后再蘸,再凝固,这样反复多次就形成了烛棒模样。为了能给蜡烛上红色,大人从山上采来的一种名叫红根草的植物,将其煮成汁,羼入砂锅里,按照上面的做法就做成红蜡烛了。母亲更忙,不但要做饭,还要忙着画窗花,糊炕墙围子。画窗花、糊窗花、糊炕围子、贴年画,等这些活都完成了,母亲的腰都累得直不起来,这时屋子也焕然一新。腊月二十八至大年三十这几天,母亲还要准备蒸馍馍,打扫屋内外卫生,清洗家具、灶具、衣服等。大年三十这天,时间更紧张,要给先人包纸、写对子、贴对子。那时候庄里只有极个别人识字,全村人从早排队等候给自家写对联、给先人服纸。下午6点钟左右,全家人围在一块吃扁食。晚饭后,小娃娃急着点香烛,娃娃的好奇心很强,都抢着点,一个比一个积极。正屋桌子上放着给先人服的纸,娃娃就先给先人点香烛,叩拜,然后再到灶房、大门点香烛,依次叩拜。在农村还要给山神庙上香,全庄的娃娃们争头炉香,一些孩子早早守在山神庙边,等太阳落山,进庙,点燃香蜡,倒头叩拜。

夜幕降临,家里会在炕上生一盆大火,一家人围在一起煮罐罐茶、烤火、守先人。父辈们计算着过年转亲戚该准备什么礼品。小娃娃开始放炮,跑出跑进,激动得到半夜都不睡觉。有的娃娃一晚上不睡,等到晚12点钟就去爷庙抢头炉香。一个地方信奉一位神灵,我们村与方圆村子信奉玉皇。第二天凌晨一两点钟,村子开始打锣鼓,迎接新年第一天的到来。

正月初一一大早起床,就要给先人烧香点蜡,然后,小辈开始给长辈磕头拜年,那时的小孩很爱给长辈拜年,都争着跪下给大人叩头拜年,非常讲究礼节。早饭后更为热闹,全村开始迎喜神,这时精彩节目就开始了。按照当年东、南、西、北喜神的方位,养驴的户牵驴,养牛的户拉牛,驴和牛的头上戴着大红花,打锣鼓迎喜神,小娃娃跟着看热闹,全庄男女老少站在村头着看,真是热闹极了。这时,有的驴、牛听到锣鼓会受到惊吓乱跑,把牵牲口的人累得够呛,那么冷的天,牵牲口的人头上直冒热气。迎喜神的队伍到了预定地点,回来时会驮一些土,意思是迎着喜神满

载而归,为来年带回好运,丰衣足食。

初二就要开始转亲戚了,那时的人们大都提着自家炸的油饼,一家家转亲戚。当时清油和白面都很紧缺,自家人都舍不得吃。亲戚多的,就用背篼背着油饼,每到一家放四五个油饼,方圆亲戚就这样这家拿来,那家送去,油饼陀螺样转着,一直转到正月十五前后才算完。油饼就这样被东来送去,外面的一层油皮都没有了,可还是舍不得吃,等所有亲戚转完之后,家里若有剩余的油饼,按人头分配,这才能吃。

从正月初六开始,秧歌社火开始走村串户进行表演了。那时,各村都有秧歌社火队,本村的先开始到家家户户院落里转着耍,叫“赶雅迎喜”,寓意全家人吉祥平安,万事如意,家庭幸福美满。接着去外村表演,外村的也来我们村,来来往往一直热闹至正月二十左右。秧歌社火队由村上的老艺人领着,扭秧歌唱小曲,一人唱起来满院看热闹的群众都帮着唱,非常热闹,有些唱词至今记忆犹新:

正月里冻冰立春消,二月的鱼儿水面漂;

三月的桃花满山红,四月的杨柳罩上门;

五月的麦子变山黄,六月的仙桃娘先尝;

七月的葡萄搭上架,八月的西瓜献月牙;

九月的菊花满山黄,十月的学生进书房;

十一月的柿子架上棚,十二月的年货办

上门。

……

大大小小的村或耍秧歌,或唱灯影子戏,或唱大戏,一直延续到二月二左右。唱戏主要是“神会戏”,一年到头人乐了还要给神唱戏同乐。人们到处看戏,特别是看大戏,有跑几十里地去看的。记得那时,皂郊管辖的刘家坪唱大戏,一次晚上村里的大人都去,我也跟着去凑热闹,来往七八十里路,看完戏回到家中鸡都打鸣了……那时在农村生活的人们精神愉快,没有太多的欲望。

60多年过去了,我非常留恋儿时的年,虽然贫穷,但过年气氛浓厚,人们之间的感情深厚,人来人往转亲戚、耍社火,热闹非凡,至今让人难以忘怀。

猜你喜欢
油饼社火先人
闹社火
辽金时期的达斡尔族先人——“达鲁古”
卖油饼
从门缝掬接月光
甘肃:新年舞社火,经久不息
怀念亲人,不忘先祖
先 人
“社火”辨——兼论中原传统社火的发生
社火,耍起来
小猪木木“买”油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