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徽州彩绘壁画艺术中的装饰语言

2016-03-06 21:50王竟博何建波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 2016年8期
关键词:彩绘徽州壁画

王竟博,何建波

(安徽工程大学 艺术学院,安徽 芜湖 241000)



论徽州彩绘壁画艺术中的装饰语言

王竟博,何建波

(安徽工程大学艺术学院,安徽芜湖241000)

徽州彩绘壁画是徽文化艺术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建筑研究中不可或缺的环节。以徽州古民居建筑遗存为主要研究对象,重点对徽州地区彩绘壁画中的装饰语言进行系统的分析研究,为徽州彩绘壁画艺术的深入研究提供了一定的参考和借鉴。

徽州;彩绘壁画;装饰语言

一、徽州彩绘壁画装饰艺术的形成因素

1.社会因素

中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多民族国家,由于各地的历史背景、传统文化、生活习俗等差异的影响,从而形成了各具特色的传统艺术形式。其中徽州彩绘壁画则是其典型代表。据调查,徽州彩绘壁画现存近万幅,其中黟县就存有3 000余幅。主要分布在黟县宏村、关麓村、西递村、南屏村等。较为著名的有宏村承志堂、树人堂、关麓村“八大家”连体民居彩画、呈坎村宝伦阁彩画等。[1]

徽州彩绘壁画具有悠久的文化历史和卓越的艺术成就,它起源于中唐,成长于宋元,至明代初,已经发展到一个登峰造极的时代,明清时期,彩绘壁画的绘画题材逐渐增多,表现手法不断丰富,匠人们的技艺水平也日渐娴熟。从而形成了一套完整规范的彩绘壁画艺术。徽州传统彩绘壁画艺术就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是徽州地区珍贵的物质文化和宝贵的财富,它承载着深厚的文化内涵,具有鲜明的地方特色。徽州彩绘壁画作为建筑物的附属部分,它的装饰性与美化功能已使它成为环境艺术的一个重要内容,被誉为徽州民居中的“敦煌艺术”。

据相关资料和文献记载,“唐宋之前多为宫廷彩绘,南宋以后进入了民间建筑时期,明代回归到简朴的艺术风格,彩绘壁画鲜有,至清代中叶徽商进入繁盛时期,经济讯速发展为徽商带来了巨额的资本”,[2]由此为徽州彩绘壁画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徽商主要经营盐、茶、木业等,在全国各地基本都遍布着徽商的足迹,但徽商毕竟是旧时封建商人,他们利用大量的闲余资本,买田置地,建房造宅,并没有流入生产领域,目的而是为了光宗耀祖。明清时期的经济繁荣成为徽州彩绘壁画兴盛的主要和最直接的动力。同时,徽州建筑装饰艺术的大发展,也成为徽州彩绘壁画形成的重要因素,为彩绘壁画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2.人文因素

除此之外,徽州彩绘壁画得以留存下来的主要原因除了有大量的士大夫参与外,更重要的是工匠的技艺水平及审美能力,而徽州深厚的文化底蕴对每个人的影响是潜移默化的,这些因素都熏染着彩绘壁画的工匠。他们时时刻刻都在提升着自己的技艺水平,也正是因为几百年来徽州工匠们孜孜不倦的对彩绘壁画的密切关注,才得以留下这巧夺天工的彩绘壁画。据相关调查和文献记载,明清时期徽州就存在着庞大的工匠队伍,技艺精湛,分工明细,艺术功底非常深厚,且以师徒相传、父子相授等形式流传下来,经历着数百年的日积月累,为彩绘壁画的发展提供根本保证。其次,“左儒右贾”及宗族制度文化对徽州彩绘壁画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保存在徽州地区古民居中的彩绘壁画据统计有近万幅,徽州彩绘壁画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仅仅归功于某一特定因素,更多的是由当地的历史传统,在一定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结构大背景下,以及徽州人的文化内涵修养等众多因素构成的,徽州彩绘壁画装饰艺术便是受到了徽文化深深的影响,并赋予了她深厚的文化底蕴与魅力。

二、徽州彩绘壁画的装饰语言

彩绘壁画作为一种装饰艺术,它不是机械地组合,而是与人们的思想情感、生活环境等有着密切的联系。装饰的产生是以人类文明和文化的发展为基础的,它本身就属于文化的产物,是文化存在的一种方式,中国的装饰传统艺术不但表现在戏剧、舞蹈、诗词歌赋等领域,也体现在传统彩绘壁画中。

1.色彩特点

中华民族是世界上最早使用色彩的民族之一,色彩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不可分割的重要组成部分。很早以前古人就确立了色彩结构,把中国人关于自然宇宙、伦理哲学等方面的观念融入到色彩中。彩画原是为了木结构防潮防腐防蛀。后来才注重其美观性,逐渐强化其装饰效果。

徽州彩绘壁画深受儒家思想文化和文人画的影响,它有别于“苏氏”彩绘的严谨富丽和北方“和玺”彩绘的金碧堂皇。徽州彩绘壁画设色比较自由,基本风格追求清新素雅。生活气息浓郁,风格清新自然,与优雅的居住环境,自然风光融为一体,体现出中国传统彩绘装饰的意境之美。由于当时特定背景的时代、等级、民俗、地域文化等方面差异,徽州彩绘壁画形成了种类丰富的外部和内部色彩。

“青瓦出檐长,马头白粉墙”展现出徽州建筑的整体写照,也体现了其建筑的整体色彩基调——粉白与黛黑。远处观望,犹如中国山水画水墨渲染似的意境,优雅至极。内部结构则呈现出雕梁画栋姿态,绘彩描金,设计精巧,富丽雅致。例如在黟县关麓村,汪氏“八大家”是其核心建筑,是徽州彩绘壁画的典型代表作。它由图案和绘画两部分组成,二者交错运用,构图灵活。色彩鲜明简洁,大部分平涂。色彩以大面积淡色调为主,冷色调居多,用灰色、复色做底,深色边线勾框,局部地方采用红色、金色、黑色等,各色间相互呼应,色调柔和优雅,显得沉着又不失富丽。内框周围配以“卍”字或“工”字锦文,和内框深色的包袱彩画相对比,形成简明合理的对比关系。徽州彩绘壁画重视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运用的色彩朴素、简洁,显示出和谐统一的美感。虽历数百年,仍极鲜艳。

2.图案特点

徽州彩绘壁画的装饰图案是多种多样的,而且不同部位绘有不同的图案,每个部位图案都可达数十种,这些图案有着总体的特征,又有着局部的差异。现今遗存下来的彩绘壁画主要是明清时期所建,在当时社会结构背景下,这些彩绘壁画中的装饰纹样等图案有着特定含义,大部分取其喜庆、吉祥如意等的美好寓意。人们借助于现实生活中某些事物的特征和属性,并在这些特征基础上经过人们引申、变化等形式加工而成。常用的装饰图案就有上百种,如分为动物类、植物类、人物类、装饰纹样等。这些装饰图案与我国传统文化和地域习俗密不可分,寓意也体现出人们渴望社会自然和谐,万物吉祥如意和对生活的美好向往。

我国以动植物为题材的装饰图案历史悠久、使用范围极为广泛。动物题材的图案常见的有喜鹊、鱼、蝙蝠、龙、凤、鹤、狮、象等,其中有些是相互组合而成。如龙与凤组成“龙凤呈祥”图案,是大吉大利的象征、蝙蝠与寿字组合寓意“福寿双全”、梅花与喜鹊组成“喜鹊登梅”,寓意喜庆。以及年年有鱼、麒麟送子、马上封侯(猴)等。装饰趣味更浓厚,感染性更强,传达出当时徽州人的思想观念与生活状态。植物类如以梅兰竹菊为内容的“四君子”、以松竹梅为内容的“岁寒三友”,以及表达荣华富贵之意的牡丹、象征多子的石榴、葡萄等,传达出吉祥如意、多子多福、万事安康之意。人物题材多以人物故事类进行创作,如太公垂钓、渊明采菊、东坡玩砚,这些彩画色彩清晰,构图合理,值得后人去研究学习。还有一些神话传说类的题材如和合二仙、八仙过海,或反映民间内容的百子图、五谷丰登等,构图饱满、寓意深远。不难看出徽州人的理想追求和审美取向。在边框处理上大都由外框和内框图案组成,而装饰纹样类主要体现在彩画的外边框装饰上,典型纹样如“卍”字纹、回纹、云纹、锦字纹、卷草纹等。每种纹样都有各自的独特之处,具体使用哪种也是依据整体画面而定,但都共同体现出特有的装饰艺术魅力,也是记录昔日徽州居民的现实生活环境及思想内涵的载体。在这些彩绘壁画中绘出不同种类的图案,更是表现了丰富多彩的彩绘壁画装饰艺术手段,渲染了画面整体内容和效果。[3]

3.构图特点

无论是官式建筑或民间建筑,它们风格特点大部分来源于装饰。装饰铸就了徽州彩绘壁画富有特征的外观,更具有思想内涵和艺术性。彩绘壁画艺术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同样也体现出造型艺术遵循的形式美法则。徽州彩绘壁画艺术依据内容情节的需要,按照形式规律,加以提炼,总结出统一与变化、对称与均衡、节奏与韵律等各种形式,体现了符合彩绘壁画自身特点和装饰语言规律的表现特征。布局上经常采用连续式的布局手法,过渡自然。讲究曲线与直线的合理分布,同时注重曲线与直线的和谐关系。

徽州彩绘壁画多以民间彩绘手法进行绘制,由当地民间画师使用当地的矿物、植物染料等绘制而成。常用的工艺就达十几种,如刷色、沥粉、退晕等。都表现出极具特色的技艺,为构图表现呈现出特殊的作用。在构图表现上,平面布局特征具有一种简明的组织规律,讲究画面中的形式美规律,并遵循着形式美法则。统一与变化是其基本规律,统一指各部分之间存在着一种内在联系,变化则是部分间的区别和多样性。徽州彩绘壁画通常在比例与布局上形成统一性,但在构图形式上还有着丰富的变化。对称与均衡是其重要原则,画面中讲究动静结合,对称偶数,忌讳形单影只。无论是何种题材内容,多数以成双成对出现,常有对狮、榴开百子、八仙等图案表现,给人以庄严、和谐之美感。节奏与韵律运用也极为广泛,节奏表现用连续的方法形成空间,产生节奏感,韵律赋予节奏抑扬顿挫、强弱起伏的变化。两者结合在一起通过图形的大小、强弱、虚实、疏密、明暗对比等关系、或在方向上、位置上的有机结合,从而构成富于节奏与韵律的画面。相互呼应,彼此配合,绘出动静结合,变化丰富的效果。例如在画面中讲究主要人物大,次要人物小,主要情节大,次要情节小;结构的虚实、繁简、聚散;线条的长短、曲直、刚柔;色彩的明暗、对比、冷暖,材质的光滑与粗糙、华丽与朴素等。以简洁的形式给画面带来统一感,这些形式美规律在徽州彩绘壁画中运用的极为巧妙,它直接反映出徽州普通劳动者的真实生活状态和价值理念,可见当时匠人们聪慧的艺术思想和精湛的技艺水平,为我们当代社会留下一笔宝贵的财富。

总之,徽州彩绘壁画装饰艺术在整个徽州传统文化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它们不仅反映出徽州的地域文化特色,更反映出中国传统艺术的博大精深。可以说没有徽州彩绘壁画就没有完整的徽派艺术和文化。它包含着徽州居民创造的精神与物质文化,它传承了中华优秀的传统艺术,承载着中华优良的传统典故,其特有的艺术价值为我们留下了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贵资源。作为用于木构表面涂绘的色彩装饰画,在明清中晚期的民居装饰中,集中体现了徽州人的价值观念和审美意识。徽州彩绘壁画在中国传统文化与现代美术中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是不可多得的非物质文化财富。随着社会时代的快速发展越来越显示出它深厚的文化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魅力。徽州彩绘壁画的装饰语言为现代装饰艺术的发展带来了深远的影响,与现代建筑相结合传达出强大的生命力。在现代艺术表现中,徽州彩绘壁画的表现语言及文化符号越来越多地被借鉴、运用,它为现代视觉艺术的发展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对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较强的艺术实践启示和现实意义。

[1]黄成,陈娟.徽州黟县古民居彩画艺术探析[J].安徽建筑大学学报,2015,(3).

[2] 胡晓耕.徽州彩绘壁画的历史形成、特征与价值[J].黄山学院学报,2015,(4).

[3] 汪炳璋.徽州的建筑彩画艺术[J].南京艺术学院学报,2005,(4):128~129.

2095-4654(2016)08-0148-03

2016-06-20

J218.6

A

猜你喜欢
彩绘徽州壁画
敦煌壁画中的消暑妙招
高山仰止处 幽密跌宕地——徽州大峡谷
徽州春雪
徽州绿荫
壁画上的数学
北朝、隋唐壁画
彩绘“未来之星”
帮壁画“治病”
溪边桥下,春里徽州
彩绘玻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