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 艳,王向阳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转型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研讨式教学探析
胡艳1,王向阳2
(湖南人文科技学院 文学院,湖南 娄底 417000)
[摘要]传统的讲授式教学使学生沦为被动的接受客体,抑制了学生自由意志的发展,存在诸多弊端。研讨式教学灵活转换师生间主客体位置,使教师和学生皆能充分发挥各自的主观能动性,成为教与学的主体,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与缺陷,更新了教学方式。完整的研讨式教学需要经过精心准备,要经过4个完整的步骤,即:确定研讨选题;营造研讨氛围,设计研讨方案;控制选题,组织研讨过程;总结归纳,提炼研讨成果。只有这样,方能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自觉。
[关键词]讲授式教学;研讨式教学;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选题;论文写作
中国现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程。受传统教学模式影响,以教师为主体、学生为客体的讲授式教学成为该课程主要的授课方式,有的教师甚至将之作为唯一的教学形式。这种传统的教学模式,自然有其不可取代的优势:教师作为知识的权威授予者,能准确清晰地传递文学史常识,引领学生赏析文本,剖析文本深层内涵。但长久的灌输式教育带来的负面效果更不容忽视:一方面,学生习惯于被动接收知识,缺乏主动阅读作品的激情和动力,往往只是追随教材了解、认知作品,对文学作品缺乏真正的审美感知及想象;另一方面,对于作品的理解和剖析,既无研讨又无争鸣,学生缺少独立思考和审美判断的空间和可能,通常将教师的一言堂作为定论来吸收接纳,逐渐丧失了独立思考和分析判断的能力,成为被动接收知识的简单容器。将教师作为唯一主体、学生视为客体的讲授法存在着明显弊端,这引起了众多研究者的重视,其改革势在必行。
笔者以为,对中国现当代文学课程进行改革,须从根源上了解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的意义及培养目标,方能采取行之有效的对策,解决当前教学过程中存在的普泛问题。关于此类问题的思考,一直是从事文学教育的学者们长期思虑的重心,笔者姑且也提出几点浅见,供诸位专家、学者批评指正。
首先,从浅层次层面而言,中国现当代文学须让学生了解和掌握20世纪中国文学发展的基本轮廓和总体特征;在了解中国现当代文学基本面貌的基础上,从宏观上认知文学史的重要文学运动和文学思潮发展脉络;从历史和审美角度认识、评价中国现当代文学不同发展阶段的重要特征以及包括鲁迅、沈从文、曹禺、莫言等在内的文学大家的基本创作情况和作家作品的思想意义与艺术价值等。传统教学往往侧重于此层面的教学,传授相关的文学史知识。
其次,王国维先生曾经指出:“生百政治家,不如生一大文学家。何则?政治家与国民以物质上之利益,而文学家与以精神上之利益。夫物质之于精神,两者孰重?且物质上之利益,一时的也;精神上之利益,永久的也。”如此,便清晰地传达了文学学科的永恒价值在于其对人类精神的重建。说到底,文学是人学,着眼于人的精神建设。恰如学者王卫平教授所言:“大学中文系学生的培养目标应该是使学生具有深厚的人文知识、深刻的人文思想、敏锐的审美感悟能力、丰富的想象能力和较强的写作能力。中文系的学生较之其他学科的学生,其感受力、理解力、想象力、审美能力、写作能力都要来得强,师范大学的文学课教学也应当对此有一份自觉。”[1]文学是人类情感世界的忠实记录者,折射着人类心路历程的万千奥秘,这一特性决定了文学教育的深层次目标是充分感知文学生动的形象世界,激发学生内心深处最深刻的怜悯和同情之心,认知个体生命意义,培养其人文情怀及济世精神。
再者,任何教学皆服务于实践,应用性是所有学科必须具备的特性,即便是以诉诸人类情感和心灵为主的文学课程也应如此。中国现当代文学是伴随中国社会现代化进程成长起来的一门学科,它忠实地记录了现代中国百余年的政治、经济、文化、思想、性别、种族等诸多问题,传递了现代化进程中中国人灵魂的裂变和挣扎。当代社会错综复杂,光怪陆离,各种现象及问题层出不穷,这便要求学生们不单是阅读现当代作品,更要透过文学思考世界。正如学者张旭东指出:“不光是怎么读文学作品,还要阅读当代社会的各种符号体系,比如影像、广告、城市空间、社会组织系统、意识形态编码等等。也就是说,这种‘高级读识’是培养学生对社会运作的各种形式,大的小的,抽象的具体的,都要有特别的感受能力和分析能力,知道怎么透过表象去理解本质。这种阅读能力是现代人才素质的基本条件,而文学阅读和文学作品分析则是培养和提高这种综合能力,是把这种知识和能力系统化、理论化的最基本的模式。”[2]
从表层到深层,再从深层回归现实,这才是20世纪中国文学教学的全部价值和意义。培养拥有丰富文学知识,具有深刻人文情怀以及独立分析思考能力的中文学生便是我们的目标所在。这便要求学生不单要接受文学史知识,更要独自面对作家作品,深刻感悟作品内在的艺术魅力,陶冶艺术情操,在思想的碰撞中,培养独立思辨及分析的能力。研讨式教学之所以进入笔者视野,是它之于传统的讲授式教学有着极为重要的补充作用,能够多方位弥补传统教学的缺陷,更新教学模式。在某种意义上,研讨式教学从根本上改变了教师与学生主、客对立的姿态,动摇了教师的唯一主体地位,使教师与学生可根据文学史教学过程来灵活变换角色,在主客体间自由转换,真正实现教与学的自觉。
研讨式教学并非教师抛出主题、学生研讨的简单模式,真正要达到上述目标,研讨式教学就需要经过精心准备,要经过4个完整的步骤,即:确定研讨选题;营造研讨氛围,设计研讨方案;控制选题,组织研讨过程;总结归纳,提炼研讨成果。在此过程中,教师的任务并没有减轻,相反有所增加:研讨前,精心选择和准备研讨课题,充分掌握研讨专题的相关资料;研讨中,引导学生围绕主题,认真听取学生发言,记录重要观点意见;研讨后,总结提升话题并检查学生相关研讨成果。而对于学生的挑战则更充分:事先须围绕研讨主题,阅读作家作品及相关史料,并大量查阅有关资料,为研讨做准备;研讨过程中,提出自己独立见解,并认真听取他人观点,做出相应反馈;研讨结束,提炼研讨结果,整理成文。由此,学生逐渐形成自由的思想以及独立分析判断的能力,能透过文本更深入地把握人性,理解社会。
一精心准备,确定研讨选题
现当代文学是中国现代100余年文学成果的集结,涵括众多复杂的文学现象及经典文学作品,留下无数耐人寻味的话题,具有丰富的探讨空间;同时,由于文学自身的特点,使得诸多文学现象及文学作品皆具有灵动性、不确定性及多元性,适合多元的视角及判断。譬如文学现象老舍之死、赵树理现象、舒芜个案、1980年代海子等诗人自杀之谜等;人物形象分析,如周朴园、繁漪、周冲、觉新、曹七巧、白嘉轩、颂莲等文学画廊中特色人物分析;比较研究包括作家之比较,如张爱玲与王安忆之上海记忆、鲁迅与钱钟书讽刺艺术之比较、汪曾祺与沈从文之师承研究、三大散文家之创作论;以及作品之比较,如《家》与《寒夜》之比较、徐志摩与闻一多爱情诗之比较、《围城》与《废都》之比较等;作品人物之比较如汪文宣与焦大星之比较、田小娥与百灵之比较、方鸿渐与倪吾诚之比较等。众多的话题给研讨式教学提供了可能和契机,但研讨选题的确定并非简单地规定题目或大致范围,优秀的研讨选题须具有深层意蕴、多元性、可争议性,且富有学术价值。选题确定的过程便是科学辩证的过程,决定了研讨最终的成败和研讨质量的高低。选题的来源一方面可由现当代文学教研室的老师相互研讨比较、反复推敲、精心策划而定;另一方面亦可由学生自由研讨后推荐相关的选题,并由教师仔细思虑,去芜存菁,再行定夺。选题一旦确定,研讨的框架便大体显现。
二营造研讨氛围,设计研讨方案
在确定了选题之后、正式进入研讨之前,教师尚需继续发挥主体作用,营造良好的研讨氛围,设计科学合理而又引人入胜的研讨方案。首先,教师须更新自己的教学理念,明确研讨课不再是一种单向的传输,而是师生之间一种互动的情感交流,教师须控制自己传道授业的本能,转而充分相信学生能自行完成文本阅读,对现有知识进行思考、判断、选择、质疑、加工及运用。而教师的身份则由原来的传道者变为引路人,成为课堂研讨的指导者、设计者、欣赏者、合作者。教师充分尊重学生的审美感觉及价值判断是营造良好研讨氛围的首要要素。
在此前提条件下,研讨课能否顺利进行也与研讨方案设计得合理与否有很大关系。首先,研讨课可改变老师高高在上、学生排排坐的上课传统,可选择会议室圆桌会谈的形式,让学生处于轻松交流的氛围中,畅所欲言;其次,可利用现代教学媒体尤其是多媒体、网络等手段,在研讨过程中融入音乐、视频、影像等多元因素,激发学生情感,活跃研讨气氛,完善研讨效果。譬如,研讨苏童的《妻妾成群》时,可剪辑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的一些片段,加深学生印象,引发学生思考;分析北岛诗歌的现代意义时,则可播放其诗歌的配乐朗诵,并剪辑以20世纪五六十年代为社会背景的影像,让学生在视听盛宴中超越时空界限,回归历史,感悟生命,进而思考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前途。此外,研讨课也可以根据内容、难度等异同而灵活设置不同的研讨形式,如分组研讨、全班参与自由式研讨、辩论赛等,让研讨课真正鲜活起来。
三控制话题,组织研讨过程
保持研讨的平等开放、生动性和现场感是进行研讨的关键。现代教育观强调“平等对话”,主张消除师生主客体之间的对立,建立一种“平视”的新型关系。文学自身的特性亦决定了研讨的课题一般没有固定答案,同一位作家、同一文学史现象、同一部作品,不同的评论者有不同的分析判断。研讨的实质就在于寻求观点的碰撞,寻找新知,而非观点的折中或妥协,它并不关心研讨是否能达成统一结论,而是更重视每个人都能自由充分地表达观点,并认真倾听他人的意见,让彼此不同的观点意见相互交融、激荡。学者保罗·弗莱雷认为,只有真正建立在平等、谦恭、信赖的前提下,平等的对话关系才有可能实现。研讨的主体自然是学生本身,但教师也并非无足轻重。相反,在此过程中,教师须百倍地集中注意力,密切关注整个研讨过程,认真听取每位学生的讲话,提炼要点,分析整理,以便总结归纳。
关于研讨过程,教师须注意几点:首先是控制研讨范围,以免学生因情绪或其他因素偏离研讨重心而沉浸于无谓的争论中,教师须巧妙引导学生调整心态,回归研讨主旨;其次,教师是研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却非研讨的控制者。在研讨式教学中,教师的权威并非来自知识的传授,而是对诸类见解有海纳百川的包容心与一视同仁的尊重。面对学生的不同观点和意见时,教师切忌因自己的专业知识、专业理解而轻易地判断正误,对学生观点横加干涉,肆意评论,挫伤学生的研讨热情。对不同甚至相异的见解,教师须抱持开放的姿态,包容异己的思想,对所有独立思考的见解均给予充分鼓励和肯定。
四总结归纳,提炼研讨成果
学生研讨的结束并不意味着研讨课的完成。研讨课的随机性和开放性决定了研讨的成果,若不及时总结归纳,再热闹的研讨也将宛如一场众声喧哗的表演和游戏,研讨生成的意义将转瞬即逝。针对学生的研讨,教师须及时进行总结和归纳。其总结须立足于学生原生态的研讨,以高屋建瓴、通观全局的眼光和洞烛幽微的敏锐观察力,用言简意赅、深入浅出、理性智慧的分析评论进一步引导和激发学生思考,将学生的原创力、智慧再次推向高潮。恰如学者李仰智所言:“既要保持对话的原汁原味,又要赋予适当的学理性的归纳;既要保持观点交锋的杂乱和冲撞,又要维持逻辑性的整饬和明晰;既要保护好对话的生动和现场,又要彰显对新知的求索和向往。”[3]
研讨后的总结归纳对于学生而言,最佳的表现形式无疑是论文写作。表达能力、写作能力、想象力、审美感受等原本是中文专业学生区别于其他专业学生的重要指标,这些皆可体现在学生的论文写作中。然而,近年来就笔者所在的大学而言,中文专业的学生论文写作大都不尽如人意:东拼西凑、缺乏新意、想象力匮乏、逻辑混乱、质量低劣。究其根源,其中之一便是学生平时不重视文本细读,对文本麻木、默然,文学感受力和想象力极度匮乏,同时又缺乏独立思辨训练,对专业问题缺少探究的热情,因此出现论文粗制滥造的现象。而将研讨课的思考转化为论文,既能巩固研讨成果,又能在写作过程中进一步思考论证,反思文本意义及他人想法,凝聚自己独立的思想,实现高质量的论文写作,树立认真踏实的学术品格。自然,除了论文写作,研讨课的思考也可以整理成读书笔记、心得体会、班级剪报之类的简文,亦可丰富和巩固研讨成果。
应当承认,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教学中依然有着重要作用,文学史知识的讲解能让学生对本学科知识有较为系统和基本的了解,而研讨式教学作为讲授式的有益补充和深化,则能让学生学会自主思考、深入思考,对相关课题作出剖析,初步掌握问题研究的方法,以论文形式巩固研讨成果也有助于训练学生的写作能力、思维能力等。研讨课的实施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深化,进而提升研讨的质量和水平。就文学课本质而言,所有的研讨都必须奠基在人文情怀的基础上,否则,再好的研讨都将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同时,真正的研讨亦须参与者敞开心扉,用兼容并蓄的心态参与对话,不单提出见解,也要思考他者思想,如此才不致于形成表面热闹,实质上却是个体自说自话、独白式表演的局面。只有真正面对文本,用心灵去感悟文字,用理解与包容去拥抱研讨,不断反思文本意义和他人思想,在反思中研讨,在研讨中反思,才能实现研讨课的真正目标。
参考文献:
[1]王卫平.师范大学文学课教学的困惑、问题与出路[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5):28.
[2]纽约大学博士生访问团,温儒敏.大学的文学教育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本土人文教育:温儒敏教授答纽约大学学生访谈[J].北京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1):145-149.
[3]李仰智.对话:研究型教学的理论创新与路径选择:中国现当代文学专业研究生教学改革的实践与思索[J].华北水利水电学院学报:社科版,2012,28(3):149-152.
(责任编校:彭巍颐)
Seminar-Based Teaching: An Approach to Transform the Teaching of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HUYan1,WANGXiang-yang2
(School of Liberal Arts, Hunan University of Humaniti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Loudi 417000, China)
Abstract:One of the many disadvantages of traditional lecture-based teaching is that students are reduced to a passive recipient and their free will is suppressed. A seminar-based teaching makes up for such deficiency and improves the mode of teaching by switching the subject-object position of teachers and students into one that leads to a better fulfillment of their subjective initiatives. A successful seminar-based class requires careful preparation in choosing the topic, designing the plan, organizing the discussion, and summarizing the results. Only when these four steps are gone through can we expect self-conscious teaching and learning.
Key words:lecture-based teaching; seminar-based teaching; courses on modern and contemporary Chinese literature; topics; paper-writing
[收稿日期]2016-03-01.
[基金项目]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教改重点项目“转型背景下中国现当代文学‘主客体协同式’教学模式研究”(RKJGZ1504)。
[作者简介]胡艳(1980—),女,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讲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王向阳(1969—),男,湖南双峰人,湖南人文科技学院文学院教授,硕士,研究方向:中国现当代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3-0712(2016)02-0107-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