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芳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国内外科马克·麦卡锡研究述评与展望
杨芳
(安徽师范大学 外国语学院,安徽 芜湖241003)
科马克·麦卡锡是当今影响力最大的西部边境小说家之一,由于其一直致力于描写美国及墨西哥中下层人民的生活经历及人生感受,从而受到广大北美读者的欢迎及评论界的赞誉。科马克·麦卡锡创作主题及手法复杂多样,国外对于麦卡锡的评论也呈现多元性,从存在主义、折射历史事件、解构西部神话等多个研究视角进行分析和评论;国内对于麦卡锡的研究尚处于起步阶段。文章对迄今国内外麦卡锡研究作细致的梳理,并进行展望。
科马克·麦卡锡;国内外研究状况;展望
科马克·麦卡锡1933年出生于罗得岛州。作为当今影响力最大的美国西部边境小说家之一,他的作品被后人誉为可与中世纪以来的文坛巨星但丁、爱伦·坡、麦尔维尔、福克纳、斯坦培克的杰作相媲美的当代经典。他曾在1992年和2007年分别获得美国国家图书奖和普利策奖,并多次被提名为诺贝尔文学奖候选人。
科马克·麦卡锡是个多产的小说家。自1965年他的第一部小说《果园守门人》(TheOrchardKeeper)问世,至今他已出版10部小说,分别是《外围黑暗》(OuterDark)《神之子》(ChildofGod)《沙特里》(Suttree)《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ortheEveningRednessintheWest)“边境三部曲”(TrilogyoftheBorder),即《天下骏马》(AllthePrettyHorses)《穿越》(TheCrossing)和《平原上的城市》(CitiesofthePlain),以及《老无所依》(NoCountryforOldMan)和《路》(TheRoad)。尤其是他的西部小说(以《边境三部曲》及《血色子午线》为代表)更是为他奠定了在现代美国文坛上的大师地位,在国际上也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据笔者在EBSCO、JSTOR与PRO QUEST外文数据库、中国国家图书馆和互联网的检索,迄今为止,国外关于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专著10余部,相关书评277条,期刊论文360余篇。这些有关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视角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折射历史事件的研究视角
1993年3月,卢斯在《比较文学》(ComparativeLiterature)上发表的《麦卡锡〈血色子午线〉中对历史的探寻》(OntheTrailofHistoryinMcCarthy’sBloodMeridian) 及1995年杰伊·埃利斯在《现代世界文学》(WorldLiteratureToday)上发表的《这个国家怎么了——评〈血色子午线〉》(WhatHappenstoCountryinBloodMeridian)中,都通过文本探究了科马克·麦卡锡的历史观。2004年3月,理查德·戈登和科林·里彻满在《美国文学比较》(ComparativeAmericanStudies)上发表《〈血色子午线〉血腥西部游记》(BloodMeridianortheEveningRednessintheWest:ItinerantDegeneratesBleedingWestwards),指出《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实际是对越战的反映。他们认为霍尔顿法官就是那个揭开美帝国主义神秘面纱的人,《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涉及美墨之战以及美越之战。2011年夏,迈克尔·埃文斯在《小规模战争和叛乱》(SmallWars&Insurgencies)上发表《美国不规则:边疆冲突和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或〈西部的晚霞〉中的哲学》(AmericanIrregular:FrontierConflictandthePhilosophyofWarinCormacMcCarthy’sBloodMeridianortheEveningRednessintheWest)一文,指出这部小说不仅是对19世纪美墨边境历史冲突的反思,也是现当下发生在伊拉克、阿富汗暴力事件的折射。
(二)对比研究视角
莱斯利·哈珀沃辛顿于2012年出版其著作《科马克·麦卡锡和哈克费恩的鬼魂》(CormacMcCarthyandtheGhostofHuckFinn),对科马克·麦卡锡的第一部作品《果园守门人》(TheOrchardKeeper)与马克·吐温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TheAdventuresofHuckleberryFinn)两者的相似之处进行分析,尤其是这两部小说都有主人公自我身份建构之路的描写。莱斯利·哈珀沃辛顿指出,麦卡锡在创作这部小说时受到了马克·吐温的极大影响[1]156。2013年秋,唐纳德·鲍尔斯在《萨夫迪》(Safundi)发表的《暴力史: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的〈幽暗之地〉和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ViolentHistories:J.M.Coetzee’sDusklandsandCormacMcCarthy'sBloodMeridian)一文,将约翰·马克斯维尔·库切的第一部小说《幽暗之地》(Dusklands)和科马克·麦卡锡的第五部小说《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进行对比,通过分析暴力是如何在这两部小说中呈现并且合理化,从而探讨两者的相似与不同之处。库切仅仅把历史当作一种陈述,而麦卡锡则通过情景再现唤醒历史。库切笔下奉行利己主义原则的人物通过幻觉表达对权利的渴望,而在《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中,主人公身处严酷、冷漠的沙漠环境中,这就限制了主人公的心理视野,但强调了历史记录事件的长久性。本森·约瑟夫在2014年7月出版的《当代小说中硬汉子形象:科马克·麦卡锡、托妮·莫里森和詹姆斯·鲍德温》(HypermasculinitiesintheContemporaryNovel:CormacMcCarthy,ToniMorrison,andJamesBaldwin)一书中,分析了20世纪主要的文学作品,有《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天下骏马》(AllthePrettyHorses)等作品。他提到这些作品夸大了美国边疆男人们的男子气概,并将它转义为很多南方作家可接受的范畴[2]30。
(三)有关解构西部神话的研究视角
2009年,英国学者坎特出版了《科马克·麦卡锡与美国例外主义神话》(CormacMcCarthyandtheMythofAmericanExceptionalism)一书,分析了麦卡锡对美国建国历史与西部神话的解构[3]69。2010年4月,杰森·皮特·米切尔在《评论》(Critique)上发表的《路易丝·厄德里奇的〈爱药〉、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之(反)美国西部神话》(LouiseErdrich'sLoveMedicine,CormacMcCarthy'sBloodMeridian,andthe(De)MythologizingoftheAmericanWest)一文中,考察了《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对边境牛仔神话的解构,并通过对史实记录的运用,揭开了“天定命运”的政治谎言,为深入人心的美国西部神话提出了难题。
(四)有关文本主题的研究视角
1998年,阿诺德和卢斯在《麦卡锡研究视角》(PerspectivesonCormacMcCarthy)中指出,麦卡锡作品中的暴力叙述显然不同于通俗小说中只给人以感官刺激的暴力,而是以暴力为中介对人性进行探索。他认为作品中的暴力并非可有可无,而是具有深刻的主题意义。重要的是,他的作品充满了宗教信仰,而这种宗教信仰便代表了某种特定的道德秩序[4]13。2013年6月,泰勒·弗朗西斯在《英语学习》(EnglishStudies)上发表《反乌托邦与乌托邦:科马克·麦卡锡《路》中的末日话语》(BetweenDystopiaandUtopia:ThePost-ApocalypticDiscourseofCormacMcCarthy’sTheRoad)一文,文中对科马克·麦卡锡的著名小说《路》(TheRoad)进行评论。泰勒·弗朗西斯探讨了科马克·麦卡锡在小说《路》(TheRoad)中对善与恶、生与死、希望与绝望等的看法。此外,他还指出,如果大自然消亡了,那么语言、文化和道德都将不复存在。罗素·弥尔顿·希利尔于2013年冬在《季刊》(AQuarterlyJournal)上发表了《法官的臼齿: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或西部的晚霞〉中的弑婴和陨星》(TheJudge’sMolar:InfanticideandtheMeteoriteinCormacMcCarthy’sBloodMeridian,ortheEveningRednessintheWest)一文,主要分析了这部作品的语言风格与写作技巧,并结合文本分析指出法官是一个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形象,而一个孩子恰恰成了他的克星,这其中的缘由值得深究。
(五)有关生态批评的研究视角
2004年夏,乔治·吉尔曼的著作《科马克·麦卡锡的田园视域》(ThePastoralVisionofCormacMcCarthy),通过对麦卡锡作品的考察详细阐述了他每部作品自然观的变化:《果园守门人》(TheOrchardKeeper)中的传统田园主义——《外围黑暗》(OuterDark)中的反田园主义——《神之子》(ChildofGod)中的回归荒原——《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中的消极生物中心论——“边界三部曲” (TrilogyoftheBorder)中的生态田园主义[5]33。2005年冬,桑伯恩出版的《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动物》(AnimalsintheFictionofCormacMcCarthy)一书则分析了麦卡锡作品中人类对动物的态度和处理方式,阐明了麦卡锡的生态思想——自然有其自身存在的合理秩序与意义。他反对人类的自我中心主义,强调人类本应尊重自然的秩序,与自然和谐共处[6]144。贝里于2009年冬在《巴尔的摩太阳报》(BaltimoreSun)上发表的《麦卡锡小说中的阿巴拉契亚地貌》(TheLayoftheLandinCormacMcCarthy’sAppalachia)一文探讨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综上所述,国外学者对于科马克·麦卡锡的《血色子午线》(BloodMeridian)的研究主要有以下几个视角:对美国西部神话的解构、对比研究、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文本、对于战争历史的折射等,研究视角比较丰富,研究时间主要集中在20世纪90年代及21世纪初。
国外对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方兴未艾,然而国内对麦卡锡的介绍和研究则远远滞后。
国内迄今尚无有关科马克·麦卡锡其人其作的研究专著。1995年,《世界文坛动态》刊登的《麦卡锡推出边境三部曲之二》一文,拉开了国内学者关注科马克·麦卡锡的序幕。
有关其作品的论文数量有100余篇,尚无博士论文。关于其作品的研究主要聚焦于以下几点。
(一)作品的隐射性
2013年3月,张健然在《当代外国文学》上发表了《科马克·麦卡锡〈血色子午线〉中越战政治意蕴分析》一文,指出《血色子午线》蕴藏着政治潜文本,换言之,就是对美国参加越战作出评价。在这部小说中,麦卡锡以19世纪中期西进运动中的暴力为母题,将藏匿于支撑这次运动的天定命运论背后的国家意识形态的虚伪性毫不留情地揭露出来。同时,张健然指出,科马克·麦卡锡将潜文本编织其中,对美国在越战中的暴力行径强力批判,警示美国民众不要被国家意识形态所蒙蔽,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
(二)从存在主义和虚无主义等哲学角度解读科马克·麦卡锡小说中的暴力及美学
2013年2月,肖冠华在《济宁学院学报》上发表了《论〈血色子午线〉对个体生存之路的探寻》一文,认为科马克·麦卡锡丰富的创作灵感来源于存在主义。《血色子午线》正是麦卡锡运用存在主义理论解读个体生命意义及人类所处环境状态最贴切的例证。“那小孩”和“法官”,这两个截然不同的个体,在超越虚无、追求本真的道路上不断地缠斗着,真实地表现了人在漂浮不定的命运中的迷失和颓丧的情绪挣扎[7]。
(三)对美国西部神话的解构
2014年7月,《外国文学》上刊登了陈蓉的《〈血色子午线〉中的哥特式边疆与男性空间》一文。作者主要着墨于小说中西部边疆的分析,认为麦卡锡所描写的西部边疆缺失女性角色,烽烟四起,战火不断,家园沦丧,暴力横行,自然不再和谐[8]。麦卡锡一反传统西部常态,对西部神话进行解构。
(四)从生态批评角度分析文本
余欢2015年在《思想战线》上发表《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血色子午线〉》一文,把小说中的种种暴力归结于“精神真空化”,认为只有消除了精神真空化,暴力才有可能减少甚至消失[9]。
综上所述,国外对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比国内起步早,研究视角多样化,研究成果也相当丰富。而国内对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内容和视角与国外研究趋同,并没有太多的创新。随着西部边境文学的兴起,科马克·麦卡锡成为西部边境小说的代表性人物,他的作品反映了西部边境的多种问题。然而,国内学者对这样一位先驱性的作家的研究与作者在文学领域的地位极其不符。
作为西部边境小说的先驱,科马克·麦卡锡的小说涉及了当今世界关注的很多重要问题:文化之间的冲突、种族之间的隔阂及有关美国帝国主义意识形态的问题等。这样一位在西部边境文学领域独树一帜的作家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国外学界对其研究呈现出多样化,而国内学界对科马克·麦卡锡的研究还存在很大空间。 在全球化飞速发展的今天,研究科马克·麦卡锡的作品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如何克服种族之间的文化差异,使各民族可以友好相处、和谐共存,这是当今世界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发人深思。
[1] WORTHINGTON L H. Cormac McCarthy and the Ghost of Huck Finn[M]. Jefferson:McFarland&Co Inc Publisher, 2012.
[2] JOSEF B. Hypermasculinities in the Contemporary Novel: Cormac McCarthy,Toni Morrison,and James Baldwin[M]. Lanham: Rowman&Little Field Publishers, 2014.
[3] CANT J. Cormac McCarthy and the Myth of American Exceptionalism[M]. Abingdon: Routledge, 2009.
[4] ARNOLD E T, LUCE D C. Perspectives on Cormac McCarthy[M]. Jackson: University Press of Mississippi, 1998.
[5] GUILLEMIN G. The Pastoral Vision of Cormac McCarthy[M]. College Station: Texas A&M University Press, 2004.
[6] SANBORN W R. Animals in the Fiction of Cormac McCarthy[M]. Jefferson:McFarland&Co Inc Publisher, 2005.
[7] 肖冠华.论《血色子午线》对个体生存之路的探寻[J].济宁学院学报, 2013(1):39-43.
[8] 陈蓉.《血色子午线》中哥特式边疆与男性空间[J].外国文学, 2014(4):62-75.
[9] 余欢.从生态批评角度解读《血色子午线》[J].思想战线, 2015(s1):174-175.
(责任编辑:王菊芹)
A Review and Prospect of Researches on Cormac McCarthy
YANG Fang
(School of Foreign Studies, Anhui Normal University, Wuhu 241003, China)
Cormac McCarthy is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Western frontier novelists. He gains so much attention of those readers in North America as well as appreciations of critics for his careful description of the Middle and lower class people in America and Mexico. The complexity and variety of McCarthy’s writings in theme and technique have presented the multiplicity of criticism of McCarthy abroad, especially analysis and comments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xistentialism, history reflection, and deconstruction of Western myth and so on. The domestic research on McCarthy is still in the initial stage. This paper attempts to provide a detailed review of studies on Cormac McCarthy abroad and at home as well as a prospect for its future.
Cormac McCarthy; research abroad and at home; prospect
2016-09-21
杨芳(1992—),女,安徽芜湖人,安徽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英美文学。
I106.4
A
1008—4444(2016)06—01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