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语考试社会化趋势下高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对策研究

2016-03-06 11:56:14梁丽丽
海南开放大学学报 2016年4期
关键词:石化社会化外语

梁丽丽

(海南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英语考试社会化趋势下高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对策研究

梁丽丽

(海南师范大学 初等教育学院,海南 海口 571158)

在高中英语考试社会化趋势下,社会对高中英语教师语言综合能力提升提出迫切要求。而由于长期以来高考指挥棒的强制推动,高中英语教师语用意识弱化、语言学习职业化、教学趋向功利化,从语言学角度看,其语言能力极易出现 “石化”现象。通过调查高中英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现状,发现高中英语教师语言“石化”较为严重。教师需强化语用学习意识,淡化唯分论教学观,优化外语输入质量,以便更好地助力最新英语改革。

语言石化现象;高中英语教师;英语考试社会化

一、问题的提出

2014年,教育部发布高考改革总体方案,外语考试从2017年开始实行一年多考的社会化考试,不再参加全国统考。其目的是更好地实现《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理念——“语言教学应进一步从重视语言知识的传授转向对学生综合语言运用能力的培养”。可见,在英语社会化考试趋势下,学生综合语言能力被进一步强调,那么,教师的语言综合能力呢?其能力是否符合这一改革需求?

另一方面,外语学习本质上来说是一种技能学习,而技能学习的一个普遍规律就是“高原期现象”,体现在英语学习中,即为“英语语言石化现象”。 那么海南高中英语教师是否遭遇语言石化现象?若有,应该采取哪些对策避免石化对中国高中英语教育改革的影响?

二、石化现象相关界定与研究现状

Selinker(1992)曾说,只有5%的人可以真正习得二语,将近95%的人二语会遭遇语言石化现象,其二语水平似乎永远都不如自己的母语。由于此现象的普遍性,当前语言石化现象(以下称石化现象)已成为二语习得领域重难点。

(一)石化现象概念与实质

石化现象(fossilization)是指语言学习者二语中一些语言项目、语法规则和系统性知识趋向于固定下来的状态,年龄的增长和学习量的变化对改变这种固定状态不起作用。遭遇石化的学习者,其语言的某方面在学习初期直线上升,但到了某一阶段,不再像最初那样稳步提高而是发生停滞甚至倒退。以语音石化为例,个体的石化就如一个人明明知道interesting的正确发音为['lnt(ә)rlstlη],但是其在实际口语交际中总会发成[n't(ә)rlstlη];一个人明知道nobody的正确发音为['nәυbәdl],但是在实际运用中总会发成[nәυ'bәdl],且这种错误持续5年以上(Selinker,1992),便形成石化。典型的群体类石化如印度英语,由于整个群体的语音石化,最终形成了有这个群体特征的二语。除了语音石化,还有语法石化、词汇石化等。

本质上,石化现象是不可逆的,犹如严重的癌症晚期,而停滞现象(stabilization)是可逆的,犹如癌症形成前出现的病症。因此,石化不是停滞,停滞是石化的前兆(prelude),且不是所有的停滞都会转变为石化。先前的研究大多数将石化和停滞混为一谈,这易导致许多伪石化研究出现。然而,我国当前的研究多将石化分为暂时性石化和永久性石化,但是最新的研究已否认此观点。由于停滞可逆而石化不可,因此石化不应存在暂时性和永久性分类。这为如何提前识别石化的语言结构提供了思路,即通过长时间存在的停滞去预测和识别石化。据此,本研究根据暴丽颖博士(2008)等学者提出的建议,以停滞现象代替石化现象作为当前石化研究对象,使得石化研究更加科学可行。

(二)石化现象成因分析

为什么会产生石化现象?通过文献分析可知,最开始提出石化成因的是Selinker,他提出石化主要是受五个方面心理认知机制影响:母语迁移、培训转移、学习策略、交际策略、目的语过度概括现象。此外,Lenneberg的关键期模式认为关键期时大脑会产生语言习得机制,错过了便易产生石化。Krashen的输入假说认为目标语摄入量不足、目标语输入质量不高、情感过滤器等会导致石化。Schumann的文化迁移模式表明若学习者所处文化背景与目的语文化背景相去甚远且对目标语文化有极强厌恶心理,学习动机不足,石化会加速产生。2014年,Han提出选择性石化假说分析石化。总之,语言石化现象是多因素相互作用结果。

那么,在现实情况中,在长期高考指挥棒作用下,中学英语教师更易遭遇石化现象。第一,根据Krashen输入假说,由于中学教师持续的语言输入为教材语言,输入单一,输入的质与量难以保证,输入地道的外语材料少,易产生石化;第二,由于高考重考察学生笔试能力,轻考察听力、口语交际等方面能力,因此中学英语教师语言学习与练习多为语法等方面,根据Selinker的培训转移和学习策略等石化成因分析,可知石化极易产生;第三,在高考指挥棒推动下,不仅是学生,许多教师的学习动机和教学动机也较容易异化为“一切为了高考”,那么根据Schumann的文化迁移模式和Krashen的情感过滤器石化成因分析,中学英语教师极易遭遇语言石化现象。

(三)石化现象研究现状与展望

在CNKI中输入“语言石化现象”,大约有912篇文章。相关专著少,相关内容多出现在书籍的个别章节。从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戴炜栋、陈慧媛、暴丽颖、陈淑芳等学者愈加关注石化现象。以戴炜栋为代表的研究者通过理论研究和实地观察,提出了中国外语学习者中介语石化发展基本模式。即在中小学阶段,学习者的外语能力稳步提高;进入大学后,外语专业学生在大二前外语能力呈突飞猛进之势,随后进入高原期;而非外语专业学生由于种种原因,外语能力也处于稳定状态。国内石化研究除了对国外学者理论进行介绍分析外,还重点分析石化现象成因及其对中国外语教学改革影响和启示。在研究对象方面,更注重对学生石化现象研究,而关于教师研究较少,文献不足10篇。

另一方面,我国石化层面研究较为宏观和粗略。石化层面研究主要关注在哪些层面容易发生石化以及在不同层面发生石化特点、原因、对策、规律有何不同。在我国石化研究成果中,关于石化层面的研究约占20%,包括口语、写作、词汇、语音、翻译、动词、话语标记语等,其中写作和词汇石化研究成果最多,分别占30%,且大多数以大学生为研究对象;其次,如动词、话语标记语石化这类从某一具体的点研究其石化极其缺乏,其中通过实证研究论证的更少,这将是今后重点研究方向。

综上所述,以教师语用能力为对象的石化实证研究极为必要。

三、高中英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调查

(一)研究问题

本文主要探讨以下问题:1.高中英语教师是否发生语言石化?若是,其程度如何?2.若出现石化现象,原因为何?3.石化现象该如何突破?

(二)研究方法

鉴于语言石化包括多方面,本文将较有代表性的语用能力作为研究对象,结合高级学习者法、问卷法和观察法,调查具有8年以上高中英语教学经验、拥有英语专业八级证书、有海外留学经验三类教师语用能力,以期通过高水平学习者语用状况推及其他学习者语言石化状况。问卷分为两部分,一是参考何自然《语用学概论》著作中所附《英语语用能力调查表》(由澳籍专家、西澳高级教育学院语言系I.G.Malcolm博士协助审定)调查教师社交语用能力;二是参考刘芳《关于教师课堂教学语言“石化”现象的调查问卷》调查教师课堂教学语言语用石化情况;最终,本研究向本市6所高中英语教师发放90份问卷,收回88份。其中英语教师职称涵盖高、中和初级,年龄不同,其数量均衡分布。

(三)研究结果

一方面,调查得出被试英语教师语言石化较为严重 在社交语言能力方面,教师均分为58.16分(满分100分),且不同职称教师无显著差异性(P>0.05)。大部分被试表现出语用不当情况,具体表现为言语过度正式、过度礼貌、侵犯隐私、理解错误、表述啰嗦等。例如,在题目“LI had something to sell the manager, Mr. Smith, so he went to his place, entering the room, and said”中,70%的被试选择了I’m terribly sorry to trouble you, Mr. Smith,过度礼貌。在情境“Mr. Green’s secretary, Pat Kent, went to the airport to meet Mr. Barnes for her boss. She may said”中,有超过60%的被试选择Excuse me, would you please tell me if you are Mr. Barnes?表达过于正式且啰嗦。

在课堂教学语言能力方面,主要问题如下:课堂用语缺乏多样性,讲授用语缺乏准确性,师生交流用语缺乏生动性、教师反馈用语缺乏针对性。例如,一次课堂观察调查中,一位教师说了170次OK,课堂用语过于单调。此外,let’ s discuss、Can you guess what does it mean ?See the following three sentence等搭配不当、语序错误、无曲折变化错误也经常出现。在反馈用语中,一位教师赞扬学生“Wow! I didn’t expect you could done such a good job!” 但在英语中,这句话意味着“我一直以为你很笨,这次回答的这么好太出乎我意料了!”这些都说明教师语用石化已悄然而至。

另一方面,依据调查,石化成因可能如下:首先,语言学知识薄弱,缺乏对石化现象不可逆性了解,缺乏对石化的警惕。许多教师坦言,虽能感受到石化的威胁,但是对于石化现象这个语言学专有名词的相关知识还是比较陌生。当被告知石化表现与成因后,教师们多表现出惊讶与无奈。以前总认为那些停滞了的语言项目可以通过再次学习重新习得,哪知停滞一旦发展为石化,便不可逆转,其语言综合能力难以进步,甚至难以回到原来水平。一线教师基础的语言学理论知识薄弱,不利于自身发展。其次,教师语用学习意识弱化。不同于英语导游、英语翻译等,英语教师在工作中综合语用能力得到锻炼较少,语用意识差。当语用弱化,石化便悄然而至,难以逆转。最后,教师自身外语学习职业化、英语教学趋于功利化。在英语高考评价导向下,许多教师语言学习多为教材和试题的学习,为考而教,久而久之,自身英语语言能力发展不平衡,综合语言能力受影响,催生石化。职业化本无可厚非,但是英语社会化考试趋势下,对英语教师职业能力提出了新要求,要求教师外语学习不能只聚焦于外语高考教材和试题学习与研究,更应该聚焦自身语音、口语、听力训练等综合语言能力学习,强化语用,预防石化提前到来。

四、英语社会化考试趋势下高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对策

高中教师英语语言石化现象确实存在,根据问卷调查、课堂观察和教师访谈结果,现提出英语社会化考试趋势下消解高中英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建议:

(一)警惕石化,强化语用学习意识

语言石化现象由于其普遍性已经引起众多语言研究者关注,但是由于其隐蔽性,并不为众多一线教师所熟知。再且,一线教师虽实践经验丰富、实践能力强,但语言学知识较为匮乏,对石化缺乏警惕。而石化是一个不可逆过程,一旦发生便无法改变。因此,语言教师要提高对石化现象警惕,强化语用学习意识。其中,可行办法之一就是从优化每一节课堂教学用语入手强化语用学习。即教师备课除了要分析教材、关注学情、优化课堂流程外,还要备课堂教学语言,包括课堂用语、讲授用语、师生交流用语、教师反馈用语,让课堂用语更加准确、丰富。除此之外,教学组的日常教研可以将教师自身语言学习列为重要研讨内容之一,让该学习常态化,以延缓石化。

(二)转变观念,淡化唯分论教学观

在英语高考社会化政策之前,学习英语功利化和唯分数论乱象丛生。“重语言知识轻语言应用”的英语学习不仅使我国英语教学费时、费力、费财,而且使“哑巴英语”随处可见。可悲的是,在高考评价导向长期作用下,“哑巴英语”不仅出现在学生身上,许多英语教师也深受其害。再加上学校培训中对教师自身语言能力方面培训的忽视,教师培训机会的不均,教师语言石化现象加速产生。因此,在英语考试社会化趋势下,教师应当转变观念,在教学中狠狠地抛弃唯分数论,帮助每一位学生的英语学习回归语言学习本质,学习到一门真正的语言,感受到这门语言的文化、真谛和魅力,这也是在帮助教师自己抵制语言石化。

(三)教学相长,优化外语输入质量

不可否认,许多教师自身语言专业知识学习在工作后趋向职业化,学习重心多在教学方法、教材挖掘上,对语用能力的提高难免忽视。加之孩子们千变万化,工作压力大,语言石化加速到来。但是,现今英语已变成社会化考试,学生的口语、听力等综合语言应用能力受到重视,若教师自身语言能力不足以有示范性,如何能适应此项改革?因此,广大英语教师应深化教学相长观念,不断学习,提高自身英语水平,打破语言停滞。除了研究英语教材外,教师更要优化外语输入质量。平日加强摄入地道的英语音频、视频、报纸等材料,组织且参与师生英语沙龙、师生英语话剧表演、师生英语配音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学习能力同时,让自己的综合英语能力也处于保鲜和进步中

结 语

教师作为学习者英语学习引导者和合作伙伴,其本身的语言综合能力应该有一定示范性。无论是客观的职业化因素还是主观的功利化因素,语用弱化,忽略石化,很有可能会使得教师自身语言能力受限而无法适应英语考试社会化趋势。教师是改革的先锋,是改革成败的关键。从语言学角度关切当前高考改革,强化语用学习意识,淡化唯分论教学观,优化外语输入质量不失为一剂良方。

[1] 暴丽颖. 英语作为外语的学习环境中的语言石化研究[D].上海:上海外国语大学, 2008.

(责任编辑:赵 峰)

Strategic Study on Teachers’“Fossilization” in the Socialization Trend of College Entrance English Examination

LIANG Li-li

(College of Elementary Education,Hainan Normal University,Haikou 571158,China)

In the trend of the socialization of English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society is in urgent need of the improvement of English teachers’ language comprehensive competence. Nevertheless, due to the magic wand of national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the weakening of pragmatic awareness, the professionalizing of language learning and the utilitarianism of teaching may lead to language fossilization from the linguistic point of view. Investigat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language fossilization, what can be found is that there is serious fossilization among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s. Therefore, to adapt to and assistant with the reform of English teat, teachers should strengthen pragmatic learning, weaken the view of teaching only for the academic performance, and heighten the quality of English input.

language fossilization; senior high school English teacher; socialization of English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2016-05-20

梁丽丽,女,汉族,海南海口人。海南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在读硕士。主要研究方向:课程与教学论。

2014年度海南省研究生创新科研课题“英语考试社会化趋势下高中教师语言石化现象的对策研究”(编号:Hys2014-49)成果之一。

H319

A

1009-9743(2016)04-0134-04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4.025

猜你喜欢
石化社会化外语
牵手校外,坚持少先队社会化
少先队活动(2021年5期)2021-07-22 08:59:48
行政权社会化之生成动因阐释
外语教育:“高大上”+“接地气”
海峡姐妹(2018年3期)2018-05-09 08:20:43
探究英语词汇的石化现象及其对策
考试周刊(2017年4期)2017-01-19 16:11:02
大山教你学外语
石化企业安全生产风险的防范与管理模式的分析
中介语僵化现象
高校学生体育组织社会化及路径分析
体育科技(2016年2期)2016-02-28 17:06:14
大山教你学外语
公共文化服务亟须推进社会化
学习月刊(2015年7期)2015-07-09 03: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