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英灼,李 芬
(1.湖南警察学院 侦查系,湖南 长沙 410138;2.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8)
批判性思考对《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的启示
熊英灼1,李 芬2
(1.湖南警察学院 侦查系,湖南 长沙 410138;2.海南广播电视大学 文法学院,海南 海口 570208)
在信息化大背景下,为顺应公安实战需求以及现代教育的发展潮流,《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应引导学生进行批判性思考,强调以学生为中心,坚持批判性思考教学应掌握的基本原则,从授课教师教学知识、能力、态度及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等四个层面来全面探讨怎样将批判性思考科学合理地融入《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
批判性思考 教学环境 师生互动 课程教学
虽然国内外学者对于批判性思考的重要性具有一致共识,但关于批判性思考的定义与内涵却是众说纷纭,各有主张。以下我们将通过对批判性思考的深入分析,以期厘清批判性思考的本质所在。
(一)批判性思考的定义
批判性思考一词在20世纪60年代就开始被有系统性的探讨,其中以恩尼司(R. H. Ennis)研究尤为著名。Ennis认为批判性思考主要是判断事物真伪的能力与态度,并在此基础上对事物的评价做出合理反思。特别是当问题尚无法分辨真伪时,能适时以反省怀疑态度来面对合理性的思考,以坚决求真的态度来找寻证据验证假设。国内学者魏美惠、张玉成则认为批判性思考是一种独立高层次认知能力,它主要以反省、推理、分析、辩证与评鉴的思考方式呈现。当个体了解、评析信息数据内容,进而做出接受或拒绝的明智抉择时,即在运用批判性思考,以判断事物关系与价值内涵。我们依据人类思想史发展脉络,接受黑格尔辩证历史观理念,综合各家说法,提出如下定义:所谓批判性思考即自主性自律者(autonomous person)*此所称“自主自律”指一个人具有彰显人之主体性的自由意志,故能自我决定始采取行动,且行动的主体必须为自己的决定和行为负责,而并非后现代所指的“可随性而为”(anything goes)。进行辩证思考的历程与结果,此历程包含质疑、反省、解放与重建的辩证思维,以期生活能更趋合理。具体来说,批判性思考是有目的、目标导向的思考能力,是应用演绎与归纳等科学原则解决生活中问题的能力,即可以展现对处理事物程序与步骤能力。其复杂的心理历程,包括反省思考、独立思考与高层次思考*主要包括分析、澄清、辩证、评鉴与解决问题的能力。的运作。
(二)批判性思考内涵
依据上述定义,批判性思考虽可培养,但基本上能进行批判性思考者必定是自主性自律者,至于人类为何需要批判性思考能力,主要是因为人类虽然对于知识论层面的知识能够掌握,但对于形而上学的内涵则非理性可以完全确立、验证或理解。相对于科学理性或人类情意和情绪而言,批判性思考属于相对上位观点,仍由人的理性所驾驭,只是驾驭批判性思考的理性必须具备自我反省和自我解放能力。故批判性思考是人类理性的一环,其本质内涵有三: 第一,批判性思考的定义强调自我除了不断反省之外,更应以开放的心胸对待他人和客体世界,如皮亚杰认知理论所倡导的认知发展观*即人的认知基模会不断的基于与客体互动而有所同化或调适,此同化或调适即认知基模的不断重组,也是人经过反省、解放后不断重建的历程,每一次认知基模重建的历程和结果均显示人类智慧的增长。;第二,由于批判性思考的自我反省和不断解放与重建,使得批判性思考的基本精神与黑格尔正、反、合的辩证精神相契合,也因此使得人类的理性不会“驻足”于某一固定的绝对;第三,与科学理性旨在追求达成目的与效率的目标不同,批判性思考更多关注的是整个人的内在价值与行为。总之,批判性思考是一种复杂的心理历程,其涉及思考者的知识、态度、技巧与所在情境的互动力,具体包含批判思考内容知识、批判能力的程序知识、后设认知与态度等四个要素。
*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并非指狭隘的技术,而是广义的包含技术、技能、习惯、认知、方法和人格特质等,换言之,依据批判性思考的本质,可以确定批判性思考势必涉及行为背后的价值观,故本文所称批判性思考的能力包含能力(ability)和气质(disposition)两大层面。
(一)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不受年龄限制
批判性思考的教学不但超越一般的认知、技能和情意的教学,更需要触及人的价值体系,也因此,有学者认为批判性思考属于统合归纳、后设思考、自主自律、自省并抗拒宰制等高层次的思考技能,其教学也比一般认知或技能的教学更为复杂而困难。但是此并不意味着批判性思考只限于某种人可以被培养,反之,犹如皮亚杰(Piaget)的认知理论,若孩童自小即可以随着年龄增长而建立与扩大其认知基模,就表示孩童自小即能培养其批判性思考能力,Paul也表示孩子自幼即能学习哲学思考,而批判性思考能力所含蕴的价值体系即为一种哲学思辨,可见,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不受年龄限制。批判性思考能力犹如人的心性,它也和人的理性、语言一样存在与生俱来的“潜能”,批判性思考的教学也在激发此等潜能的可能发展。对于《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而言,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要求比较高。因为侦查专业学生对知识的认知和建构,不仅局限于单一性的物理环境、社会环境和时空范围,只有原生态完整地呈现案例宏观与微观情节,引导学生置身于真实案件环境中,方可调动学生一切情感和认识能力,激发出自身批判性思考能力,在教师引导下运用课堂讲授原理、原则和方法实现与具体案件的关联,自主的感悟、分析,在批判性思考能力指引下不知不觉地完成新知识建构。
(二) 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与背景知识和转化能力皆相关
虽然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不受年龄限制,但是并不表示所有年龄都必然有共通性的教材或教学方法,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与个体所具备的背景知识和转化能力有关。背景知识犹如学习者的“先备知识”或“起点行为”,如果学习者未具备相关先备知识或起点行为,则批判性思考教学的成效将可能因为教材和教法未考虑学习者背景知识而失败或徒劳无功。因此,批判性思考能力并非“能不能教”的问题,而是教学者是否考虑学习者起点行为以及是否能妥当设计教学内容*教学内容的适切性是指以吻合学习者身体、心理发展成熟度及其经验范畴可理解者为评判标准。。而在《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中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可简要区分为两部分:1.背景知识:指进行批判性思考时个体所需具备的基本知识或先备知识,即公安专业学生对搜集、整理、表述、存储、检索、分析研判与应用犯罪情报之基本技能的熟练掌握;2.转化能力:指在背景知识基础上,善用批判性思考的技能与精神,以解决面临问题的能力。具体包括对问题症结的掌握、对证据的辨识、对语意的解读、对原理原则适切性的辨别、对自我价值观或意识型态的反省等。即公安专业学生在系统地了解并掌握犯罪情报学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础上,落实情报素养和情报意识的培养,转变传统的侦查理念,拓展侦查破案途径,提高其自身素质和综合运用情报能力。在此过程中,批判性思考有助于我们更清楚自己所持的价值观,并随着批判性思考能力与气质的提升,逐渐改进自己认知、想法、信念或价值观,从而提升自我学习与自我负责、参与和适应公安实战的能力与智慧。
(三)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与《犯罪情报学》实际教学
由于批判性思考是重视学习者主体的教学活动,故而教师从事批判性思考教学时,也应提醒自己必须不断成长与转型,此即“教学相长”的真谛。在《犯罪情报学》课程的实际教学时,若属于背景知识教学,则大多采取分章节方式进行,单独设章的教学犹如现行各学科的教学一般,主要充实学生该课程领域的知识技能。然而若教学目标是理解批判性思考的基本认知和技能时,则亦可单独设立“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的内容,以养成或提升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相对的,若欲提升学生学习某种知识技能之后,将之运用到公安实战,或解决问题的转化能力,则批判性思考能力培养最好设计成“跨领域”或“融入式”型态来进行教学。“跨领域”或“融入式”课程设计是指将批判性思考纳入其他公安专业课程中进行教学,亦即将批判性思考能力运用于学习情报之外的其他领域教学。此外,背景知识与转化能力是一体的两面,彼此的关系如螺旋般交织成长:背景知识是转化能力的基础;透过转化能力的认知结果,亦成为充实下一阶段背景知识的基础。基于两者之间存在相辅相成的内生关联,是否该先教背景知识抑或转化能力,则视学习者先备知识和学习目标而定,并无固定顺序。
(一)批判性思考教学应掌握的原则
批判性思考的主体是自主性自律的个体, 而《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不仅局限于犯罪情报基本原理原则、基本方法和技能知识的系统讲解,于侦查专业知识而言,课程教学的最佳途径毫无疑问就是实现其与侦查实践的有效联结,引导学生回到实践中去感悟并领会犯罪情报学的精髓与灵魂。因此,在《犯罪情报学》课程中运用批判性思考教学亦应掌握学习者(learner-centre/learner-based) 的精神,尊重学生自由意志,但也需要提供学生自我理解和自我负责机会。其主要原则如下:第一,维系民主的学习氛围;第二,肯定学生有条理、有论据的表达自己想法;第三,激发学生提问、探究并动手解决问题;第四,强化学生自信心;第五,鼓励同学之间或师生之间理性对话。若能遵守上述原则,教学活动将成为师生间、学生间信念、思想与经验的交流、分享和自我检视的平台,而不会出现教师主宰或灌输填鸭式的不良学习型态。
(二)批判性思考教学的可行策略
批判性思考教学精神与“有教无类”“因材施教”理念不谋而合,故在《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时尽量不使用“教师讲、学生听”的知识灌输模式;而且为了让学生自我探索,亦应提供学生解决问题的情境与机会。同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将摆脱“单打独斗”的桎梏,通过与他人合作,以取人之长补己之短,还能透过脑力激荡和理性沟通,重建对案件侦破过程认识。此外,理性沟通与论述也是在《犯罪情报学》课程中运用批判性思考教学的重要目标,故可以透过角色扮演或心理剧的学习方式,让学生从体验与参与中自我理解、理解他人。譬如在教师制定好课堂案例教学方案后,依据教学设计环节、问题导向、教学目标和学生在案例教学中的角色扮演做出整体评估与衡量,将最适合于课堂教学的案例遴选出来。总之,讨论与对话式、问题解决与合作学习、角色扮演或心理剧等方法均有助于强化学生沟通、表达等语言分析、归纳与论述能力;也有助于学生在学习过程中进行自我反省与价值观解放、改造与重建的可行方式。在此对话、自省、解放与重建的学习过程中,学习者将秉持开放心胸的态度学习新事物,在具体的情报分析研判与应用管理过程中亦比较不会囿于一己之见或陷入信念的“我执”。
(三)批判性思考教学的评量
犯罪情报工作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决定了其需要各种规格、掌握各类专业技能、不同层次的专门人才,我们在《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时也要结合情报工作实际,实现双向良性循环。而批判性思考能力既能教导与培养,就表示其可以从历程和结果来衡量学生是否具有或提升批判性思考能力。譬如说,我们可以从学生分析事情与预测事情的精确度,逻辑思维的适切性,说理或质疑时的证据明确度,看待问题的多元角度、处理问题并解决问题的开放性态度,以及能与他人合作、分享的和谐度,却又不失主体意志自由的自主性等面向,去衡量学生批判性思考能力的高低与广狭。已有学者研究出衡量批判性思考能力的相关测验题卷,读者若有兴趣亦可参考,但我们更鼓励授课教师依照批判性思考教学目的,自行设计与编制适合的衡量工具。此等工具不必局限于纸笔的测验,亦可加入观察、提问、对话、表达、实训等方式,去衡量学生所具备的批判性思考能力。在整个过程中,授课教师应认真听取学生体会与看法,有针对性地充实教学内容,相互促进,真正做到推进情报实践的健康发展。
高校教师的教学方法包括教师的教学知识、能力、态度与如何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等。因此,如何将批判性思考合理地融入《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将以这四个层面作为分析对象。
(一)教学知识层面
“源于实战、高于实战、贴近实战、服务实战”是《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活动的基本理念,故本课程教学既要立足犯罪情报实战需求,又要考虑学生长远发展需要,而批判性思考能力的培养就显得尤为关键了。批判性思考所称的知识是指个体本身所具备的先备知识,先备知识是进行批判性思考与解决问题的先决条件。授课教师进行“主题”教学前,必须搜集与主题相关知识,而这些知识包含规划教学蓝图,规划教学蓝图可帮助讲授人据以寻找资源(图片书籍、人力及其他物资协助等)、设计教学活动、准备教学材料与绘制“教学网络图”。厚实的知识基础可以协助学生运用先备的知识与经验进行学习,并用开放式的善问技巧,让学生产生认知冲突(cognitive conflict),引导学生进行探索、小组讨论、思考、实训、反省与评鉴,学生只有具备了诸如犯罪情报搜集、整理、存储、分析研判、传递与应用的相关能力才有可能进行高层次思考。
(二)教学能力层面
有了丰富贴近实战的教学内容,并不意味着教学就能取得实效。在《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中,只有充分运用案例教学、情境模拟、综合实训、现场教学、项目操练、见习实习、参与实战等教学方法与手段,才能切实提高犯罪情报教学实战效能。譬如“情境模拟”的内容宜切合学生兴趣、能力及发展,围绕公安实战的真实案例,尤其与学生日常生活经验有密切关系者为佳。为了在学生广泛的兴趣当中掌握教学方向,不致漫无目的,情境模拟必须有一个主要议题。授课教师与学生进行主题的团体讨论,以及学生之间的小组讨论,经由学生的实训过程,才能引导学生集中焦点于问题上,授课教师提出具有澄清或挑战作用的问题,引发学生思考与解决问题。例如:为什么?有什么差异、有何关联?如何进行下一个步骤或推论等,皆属此类问题。授课教师藉由批判性思考能力的使用,结合相关背景知识,营造开放的学习情境,将有利于培养学生批判性思考的态度,真正契合“面向实战、贴近实战”的公安教育培训发展趋势。
(三)教学态度层面
批判性思考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思考、解决问题能力与态度,对于事物能科学客观辨别其真伪。因此,检视授课教师应具有的教学态度,应从知识、态度、能力三方面进行,缺一不可。
1.知识 进行主题教学前充实符合学生适性*适性,即适合特点、适应特质。学生的需求和个性是不同的,教师的教育教学要能适合、适应学生特点、特质需求,各因其材、因人制宜,让学生各有所得、各成其才。的知识,寻求知识的真相,厚实知识基础,亦即锲而不舍的求知态度。授课教师可以通过下派锻炼、实地调查等方式深入公安一线、了解公安情报实践工作做法,总结公安情报工作中经验教训,收集和整理情报实践案例,充分应用于课堂教学之中;2.态度 具有开放教育精神,树立以学生为本位的教育理念,视学生为独立个体,尊重学生兴趣,培养学生自发性学习,本着“宽口径、厚基础”的指导思想,在广泛而深入的调查论证基础上制定教学计划,确保教学计划符合教学规律,符合公安实战需求,达到公安专业教育目标;3.能力 授课教师在教学中应具有反省思考、独立思考、高层次思考能力与解决问题能力;而与学生讨论主题过程中,也应具有分析性、系统性与探究事物真伪能力。如此方可培养学生从事公安情报搜集整编、分析研判的专业核心能力和过硬的公安情报业务素质,奠定学生深厚的公安情报专业基础知识,使之具有充足的职业发展潜力。
(四)如何提高学生学习效果层面
在倡导“以学生为中心”前提下,授课教师必须具备敏锐的观察力来发掘学生兴趣。具体而言,在强调实战、操作、互动和切身体验基础上,将公安情报工作必须掌握的理论、方法和技术融入案例、情境、实训项目、见习实习中,让学生在仿真或完全真实的情境中掌握公安情报知识与技能,提高实践能力。因此,在《犯罪情报学》课程教学中,授课教师要善于根据课程、知识特点,改革创新教育形式,寻找学生感兴趣的主题进行教学活动,引发学生对于主题学习的意愿与动机,学习动力愈强,兴趣也愈持久,探索范围才得以延伸扩展。譬如,透过案例教学开展,围绕公安实战的具体案例,结合学生日常生活经验,由授课教师提出能引起学生认知冲突问题,经由全班讨论、小组讨论与合作学习的方式,以对认知冲突问题进行对话,通过小组讨论实训、寻找问题、再进行分析与解决问题,最后由授课教师引导学生综观各种意见与想法,让学生选择最适合自己研判视角的分析路径,以作为侦查破案依据,那么学生就可以成为教学活动的主动者,授课教师也落实了“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精神。
[1] 欧三任.现代教育技术在侦查专业课堂教学案例加工中的应用[J].公安教育,2015(5).
[2] 马德辉.论公安情报分析的案例研究与教学[J].情报杂志,2014(5).
[3] 朱明.公安情报分析课程的学科理论基础探讨[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下旬),2013(11).
[4] 刘修豪.计算机科技应用在学校教育改革的实践思维:Larry Cuban 之科技论述[J].教育实践与研究,2010(2).
[5] 温明丽.皮亚杰与批判性思考教学[M].台北:台湾洪叶文化事业有限公司,2003.
[6] 温明丽.批判性思考与教学——对话、解放与重建[J].台湾教育,2012(6).
[7] 吴清基,黄嘉莉.云端时代的师资培育[M].台北:台湾师范教育学会,2013.
[8] 罗伯特·加涅,阿妮塔·伍德沃克,教育心理学[M] .南京:江苏教育出版社,2005.
[9] Lu , W., Hogan, D., & Pari ,S. G.. Predicting Singapore students’ achievement goals in their English study: Self-construal and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11(21).
[10] Michou, A., Mouratidis, A., Lens, W., & Vansteenkiste , M.. Personal and contextual antecedents of achievement goals: Their direct and indirect relations to students’ learning strategies[J]. Learning and Individual Difference,2013(23).
[11] Peng, S. L., Cherng, B. L., Chen, H. C., & Lin, Y. Y.. A model of contextual and personal motivations in creativity: How do the classroom goal structures influence creativity via self-determination motivations[J].Thinking Skills and Creativity,2013(10).
(责任编辑:张玉秀)
The Enlightenment of Critical Thinking on the Teaching ofCriminalInformationScience
XIONG Ying-zhuo,LI Fen
(1.Investigation Department,Hunan Police Academy,Changsha 410138, China; 2.department of Humanity and Law,Hainan Radio and television university ,Haikou 570208,China)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informatization, in order to meet the needs of police actual combat and the development trend of modern education, the teaching of Criminal Information Science should guide students to carry out critical thinking, emphasize student-centered, adhere to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ritical thinking teaching should grasp ,from the four aspects of the teachers' teaching knowledge, ability, attitudes and how to improve the students' learning effect, comprehensive discussing how to integrate the critical thinking into the teaching of Criminal Information Science scientifically and rationally.
critical thinking;teaching environment;teacher-student interaction;course teaching
2016-07-08
1.熊英灼,女,汉族,湖南南县人。法学博士。湖南警察学院侦查系副教授。主要研究方向:诉讼法学、情报学;2.李芬,女,汉族,湖南岳阳人。海南广播电视大学文法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刑法学。
2015年湖南省普通高校教学改革项目“信息化背景下《犯罪情报学》教学方法改革研究”(湘教通[2015]291号文件)成果之一。
G641
A
1009-9743(2016)04-0102-06
10.13803/j.cnki.issn1009-9743.2016.04.0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