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兴化市竹泓中心小学(225700)金建成
联系生活,提高寓言教学效率
江苏兴化市竹泓中心小学(225700)金建成
[摘要]寓言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也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眸子。在教学寓言故事时,教师要引导学生复原故事情境、故事语言、情节逻辑,让学生感受寓言故事的深刻哲思,同时也能理解纷繁复杂的社会现实生活,提高他们认识生活真善美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
[关键词]童话教学现实生活效率
寓言故事不仅是一种文学艺术,也是反映现实生活的眸子。这种独特的充满想象力又饱含故事性的文学体裁比较适合小学生阅读。小学生在进入五彩缤纷的寓言世界的同时,也接受着故事所反映出来的来自现实生活的简单道理的洗礼。怎样提高寓言教学的效率呢?
寓言故事语言所搭构的空间情境是平面的,需要经过联想,这些文字才能“立”起来,变为立体的场景,使读者如身临其境一般,或成为故事的主人公,或成为悬空在事件之外的目击者。这更能使其获得来自故事本身的直接感染。这时,寓言故事的“虚”不复存在,读者能感受的是现实生活迎面压来的沉重。但对于小学生来说,其联想能力还很弱,并不能在读语言的同时,第一时间在眼前呈现所描述的场景。情境不显,便不会有身临其境之感,也就不能将寓言世界与现实世界相联系。因此,教师要帮助学生复原故事情境,让事件重演,拉近学生与寓言故事的距离,让学生从“读”到“看”,再到“感知”,看到故事这面镜子中的生活或生活道理之相。
如《乌鸦喝水》是一篇脍炙人口的寓言故事,选自《伊索寓言》。它主要讲述了一只乌鸦用自己的智慧应对客观环境造成的困难,从而解决喝水问题的故事。简单的故事情节却饱含着不简单的人生哲学,发人深省。但是,小学生并不曾遇到类似的问题,因此对解决办法也是一头雾水。即使他们对情节以及故事的寓意有大致的理解,但还会纠结于乌鸦所用的方法是否科学。方法不明,便不知晓乌鸦智慧的高明之处,就不会对寓意有深刻的领悟。因此,教学时,教师要从乌鸦喝到水的方法入手,进行情境演示,让事件重演。首先,教师可准备相关的道具——长颈、小口、大肚的透明玻璃瓶,类似乌鸦同等长度大小的喙,水、小石子以及量尺;然后按照乌鸦的办法进行实验。当实验完成,学生都会佩服乌鸦,并将关注点转向现实生活,深刻地领悟到在遇到困难之时,动脑思考并巧妙利用身边的事物的重要性。
文学艺术都是为现实生活服务的,寓言故事也不例外。寓言是现实生活的一扇窗户。每个读者都立于这窗前,用心感受寓言世界各个角色的特点。通过这扇窗户极目远眺,我们又会看到现实世界。寓言故事的语言又是一扇明净的窗户,故事中主人公和叙述者的一言一语都巧妙地透出它的寓意哲思,让人无法轻视。所以,在寓言故事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感受寓言的语言,让学生透过具体的语言看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这对学生了解寓意,分辨人物的善恶具有很大帮助。
如《狐狸和乌鸦》这则寓言故事,情节通过两个主人公的对话进行推进,两个主人公的性格特点也是通过对话显露出来。因此,教学中,对对话的语言在寓言故事中作用的理解和把握显得尤为重要,教师要认真对待。在故事中,狐狸用一系列谄媚奉承的语言来骗乌鸦嘴里的肉,乌鸦因为虚荣的驱使,中了狐狸的圈套,成为受害者。他们各有各的性格特点。教师要把握好这种以语言形式来表现狐狸和乌鸦特有的性格特点,并引导学生将这些语言声情并茂、绘声绘色地读出来。由于狐狸要骗乌鸦嘴里的肉,所以说话的语气自然是友好温和的;由于是骗,对乌鸦的夸耀并不是出于真心,所以友好温和中又带着虚情假意,这需要教师准确把握。
寓言故事与其他的故事一样,都以情节的逻辑性来虚构故事,又以因果关系来表现寓言故事的妙趣横生。这是构成寓言故事的一个笼统框架。故事也因而变得具有合理性及可观赏性。同时,寓言故事情节的逻辑性又是现实生活的逻辑性的体现。学生可通过阅读童话中的情节逻辑来明确现实生活中的逻辑,知晓因果循环的关系,明确每一种行为可能产生的后果。
如《狼和小羊》这篇寓言故事,选自《伊索寓言》,主要讲述了狼为吃掉恰巧在同一条小溪边喝水的小羊而找各种借口的故事。故事的每个情节,即狼所找的每一个借口,都是不成立的,因为它没有逻辑性。在这里,教师可引导学生说说为什么都不成立,这一方面使学生更加深刻地认识到狼为了满足利益千方百计找借口的丑恶嘴脸,另一方面也培养学生对现实生活逻辑关系的理解能力。
在寓言故事的教学中,教师不要单纯地把寓言让学生读读就了事,还要让学生穿越寓言世界,联系现实生活。这样,不仅让学生认识到寓言的体裁特点,更能从寓言中理解生活。
(责编韦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13-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