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手牵小手 共圆中国梦
——浅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2016-03-06 07:29:44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9期
关键词:儿童学校孩子

周 仁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中学 江西新余 338016)

大手牵小手 共圆中国梦
——浅谈对留守儿童的教育

周 仁

(江西省新余市渝水区界水中学 江西新余 338016)

所谓留守儿童就是父母双方到其它地区务工,孩子留在老家而不能和父母共同生活,只能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属照看的儿童。由于留守儿童年龄小,自理能力差,缺少父母的关爱,从而引发了生活、教育、情感、心理等一系列问题,从而影响农村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基础教育 留守儿童教育 关怀教育机制

据本人对我校的留守儿童的调查发现:留守儿童人数占全校接近一半且有加大的趋势。 大家都知道,中小学义务教育阶段是一个人的性格形成、行为习惯养成和智力发育的重要阶段。在这一时期,除了学校教育外,家庭教育所起的作用是非常重要的。而留守儿童由于长时间家庭教育相对缺失,他们的学习和个性发展都受到了制约,其主要表现为:[1]

1.学习成绩普遍较差,作业完成度低。在考试中我们发现,"留守儿童"的平均成绩要比班上其他学生的平均分低将近10分。

2.性格内向、孤僻,不善于交流,遇到问题不敢向老师或亲属反映,长期积压在内心深处,心理压力很大,容易造成心理障碍。

3.存在大量的不良行为习惯。比如:时间观念不强、不讲卫生、好吃零食等。以上这些表现都与一名正常生长的孩子有很大的差别。[2]

那么,造成 «留守儿童»有以上问题的原因是什么呢?我认为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原因:

1.父母长期在外,缺乏家庭教育。父母对孩子性格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家庭是成功孩子的港湾和出发地,家长是孩子走向成功的导师和助手,既要负责孩子的身体发育,又要负责孩子的心理发育。既要重视孩子的智力发育,又要重视孩子各方面能力的培养;既要教会孩子学习知识,又要教会孩子学会做人。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性格、行为习惯起着决定性的作用,而孩子的性格和行为习惯的形成与家庭有着密切的联系,随着年龄的增长,很多情况下我们会发现孩子越来越像自己的父母,但是没有哪些孩子会越来越像自己的老师。

2.临时监护人起不到监护的作用。多数"留守儿童"是被托付给其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的,他们文化素质和思想觉悟相对很低,并且我国历来有隔代亲的传统,爷爷奶奶们对孩子更多的是溺爱和放任,孩子们在他们面前也更加放纵。其中有不少年老体弱的监护人认为:能让孩子吃饱、穿暖、健康就行了,而对于他们的学习、日常行为、心理状况根本没有管教的意识。即使有些爷爷奶奶有监护的心但自己也年老体弱,没有监护的能力了。

3.学校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不到位。由于历史原因,广大乡村教育自身发展还存在不足,师质力量还无法充分满足学校正常的发展, 就更无法解决大量的留守儿童问题。留守儿童问题并不是一直就存在于乡村教育,而是随着城乡二元发展后才逐渐显现出来的,广大的乡村学校和老师没有足够的经验来解决这个问题。由于认识不足,教育方法不当,很容易打击学生的自尊心,从而加重了他们的叛逆心理。随着家长的外出,家访的作用也随之减弱,学校与家长之间的沟通难以实现。

«留守儿童»作为一个普遍存在的社会问题,已经引起全社会的关注。这是对社会尤其是学校面临的巨大挑战,也是我们每一位教育工作者的困惑。但是作为教师有责任教育好这些学生,为他们创造良好教育和健康成长的环境。如何做好»留守儿童»的教育工作,我本人认为应该做好以下几个方面工作:

一、完善农村留守儿童的关怀教育机制

政府部门应该建立合理分工,形成长期的关爱机制,对留守儿童问题进行长期的研究和分析,从下至上及时反馈新情况,加强对留守儿童帮助过程中的监督;在关注留守儿童的过程中,政府起到主导作用,因此,政府可以通过加大资金投入,吸引爱心企业的赞助等方式加大对留守儿童的实际帮助;制定奖励机制,鼓励返乡创业,提供便利条件,鼓励本土就业;政府也可以出台政策,帮助留守儿童前往父母工作地读书。[3]

二、强化学校解决留守儿童问题的责任

留守儿童的成长过程与学校的投入有着不可分割的关系。学校应该吸引年轻的优秀大学毕业生走进校园任教,为当地的教育注入新的活力;建立完整的学生资料库,对学生有更深入的了解,对贫苦留守儿童进行因人而异的帮助;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增加心理健康相关课程,增加老师与留守儿童的交流,时刻关注留守儿童的心理动态并进行及时的开导;加大资金投入,完善学校体育设施和图书的更新,让孩子掌握更为先进的知识。

三、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的投入

切实加大对农村寄宿制学校、留守儿童活动室、留守儿童俱乐部、留守儿童食堂等的投入,不断完善各项基础设施建设,优先满足留守儿童的寄宿和参加社会、集体、文娱活动的需要,努力为他们提供良好的学习、生活和监护条件。要加强对寄宿制学校的保障和指导、管理工作,努力达到标准化、规范化的要求。同时,可制定有关政策,鼓励退休教师和其他热心人士创办符合一定条件的留守儿童托管中心等,并可考虑给予一定标准的政府补贴。

四、积极开展各种留守儿童关爱活动

定期举行夏令营、主题班会、团队活动,举办书画展、演讲比赛、文艺演出等各种活动,使留守儿童生活在欢乐的氛围中,增强学习、生活的自信心。开展思想教育、情感教育、独立生活教育和体谅父母教育等,培养留守儿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在“留守儿童活动中心”、学校等设立免费电话,有条件的地方可以设立可视电话,让留守儿童可以定期给父母打电话,听听父母的声音,看看父母的身影,了解彼此的情况,让孩子能随时感受到父母的关爱。

五、壮大县域经济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壮大县域经济,努力增加就业岗位,为更多的农民工创造就地、就近就业的机会。制定优惠政策,鼓励外出务工人员回乡创业,让外出务工潮变成回乡创业潮,增加农民实际收入,减少外出务工,切实减少留守儿童数量。

总之,留守儿童教育问题是一个越来越突出的社会问题,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我们从事教育工作所面临的一个新课题。它需要教师、父母、监护人乃至全社会的共同努力,但主阵地是学校,教师是关键,我们要本着对每一个孩子负责的态度,把更多的关爱和呵护给这些心灵最脆弱的孩子们。

[1]孙慧玲;浅谈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教育[J];新课程学习(综合);2010年07期

[2]王谊;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研究[D];西北农林科技大学;2011年

[3]陈桂基;农村留守儿童情感状况调查研究[D];广西师范大学;2008年

猜你喜欢
儿童学校孩子
留守儿童
杂文选刊(2016年7期)2016-08-02 08:39:56
学校推介
留学生(2016年6期)2016-07-25 17:55:29
六一儿童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5期)2016-05-06 12:24:5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4期)2016-04-13 12:28:43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3期)2016-03-11 12:32:40
孩子的画
孩子(2016年2期)2016-02-23 12:47:58
奇妙学校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
“六·一”——我们过年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