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2016年第四届学习科学国际会议综述

2016-03-06 00:18左璜陈欢刘选
现代远程教育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范式互联网+科学

□左璜 陈欢 刘选

本刊特稿

“互联网+”时代的学习科学研究:进展与前瞻*
——2016年第四届学习科学国际会议综述

□左璜陈欢刘选

第四届学习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6月7-8日在广州华南师范大学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180多名参会代表汇聚于此,围绕学习科学的进展与前瞻问题展开了深入的对话与交流。大会收集的24个主题报告以及25份摘要基本反映了当前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现状,也彰显出其发展趋势。在研究主题上,学习科学研究者致力于围绕“人为什么要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人应该如何学习才更有效”等三大核心问题展开研究,以期协同各学科领域力量来共同促进与学习相关的人类发展。在研究方法上,学习科学研究体现出三个方面的跨界融合特征,分别是研究对象的跨文化融合、研究方法的跨范式融合、研究技术的跨学科融合。在研究应用上,学习科学研究既体现出政策在研究与实践中的高层次导向作用,也体现出贯通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的全员育人功能,还体现出广泛的实践创新应用及策略与方法。面向“互联网+”时代,学习科学的研究主题将不断开放生态,走向网络化;研究方法将不断跨界融合,走向综合化;研究应用将不断沟通连接,走向系统化。

互联网+;学习科学;开放生态;跨界融合;沟通连接;会议综述

随着“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人类的学习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与机遇,从学习价值到学习目标,从学习内容到学习方法,无不发生着巨大的变革。基于此,诞生于上个世纪80年代的学习科学研究也迈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为进一步加强各国学习科学研究者之间的互动与交流,促进学习科学研究的深度融合,由华南师范大学、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台湾师范大学联合举办的第四届学习科学国际研讨会于2016年6月7-8日在广州召开。来自世界各地的学习科学研究专家、教育决策者和教育实践工作者等近180名代表汇聚在华南师范大学心理学院,围绕“互联网+”时代学习科学的发展展开了深入的对话,切实推动着学习科学研究的进一步协同发展及其应用。

一、开放生态:研究主题的网络化

学习科学始终致力于围绕“人为什么要学习”、“人是如何学习的”以及“人应该如何学习才更有效”这三大核心问题而展开研究,以期协同各学科领域力量来共同促进与学习相关的人类发展。

1.人为什么要学习

以“人为什么要学习”这一问题为基点,学者们更多探讨的是学习的意义、价值和功能。事实上,已有的哲学、文化学、人类学等领域的专家学者基于各自的理论视域,阐释了学习作为人类生命存在及其优化的本质。然而,真正从科学的角度对此予以实证的研究却为数不多。本次会议上,来自美国的斯蒂吉(Michael F.Steger)专门从“生命的意义”(Meaning in Life)这一角度出发来探讨“学习”。这一研究基于弗兰克尔(Viktor Frankl)所提出的“对意义与目的的追求是人活着的根本动机”这一理论,将“学习”置于“人存在”的哲学高度,采用测量法、日常观察法、行为事件访谈法等多元化的研究方法,探讨了“生命意义”的概念、内涵及其价值。斯蒂吉认为,“生命的意义”的本质就是“学会生存”,它意指人类通过经验、学习或被教育来获得帮助人类过上完满与丰富人生的知识与技能这一过程。具体而言,它包括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一致性,即弄清楚生命的意义;第二层次是目标,即要做有价值的事情;第三层次是重要性(Significance),即要过值得过的人生。通过跨国、跨文化、跨地域的调查研究表明,寻找到“生命的意义”的人更加健康,其寿命相对更长,生活质量相对更高。可以说,斯蒂吉的研究从科学实证的角度论证了“学习作为人类生命存在及其优化的本质”这一观点。

与此同时,在神经科学、脑科学介入学习科学研究后,学习与大脑的关系也在不断被探索与发现。来自台湾中央研究院的曾志朗院士以及台湾中央大学认知神经科学研究所的洪兰教授在研究人类的语言与阅读学习机制的过程中发现,人只要学习5天就能够改变大脑皮层的厚度与树突的结构,尤其是改变接收信息和形成突出连接的树突棘的数量与形状。无独有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李平教授在多年的双语学习神经机制研究中也同样发现,第二语言的习得不仅能够改变人脑的功能区,还能够改变解剖学意义上的人脑结构,同时他的研究还特别关注人脑可塑性的个体差异性。其研究表明,第二语言习得所导致的个体大脑结构变化是存在差异性的,而这种差异能够预测出个体学习效果的差异。这些研究发现不仅在生理学的意义上进一步肯定了学习存在的价值和意义,同时也为脑科学与学习科学之间的进一步协调发展提供了实证依据。

2.人是如何学习的

围绕“人究竟是如何学习的”这一问题,本次研讨会上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及目标,研究者们分别探讨和交流了包括创新能力学习、语言学习、数字学习、类别学习、科学概念学习以及思维学习等不同类型的学习机制。首先,本次学习科学会议最核心的讨论主题是“创新能力”的培养和学习。台湾认知神经科学专家洪兰教授专门探讨了“创造力”的神经机制,即是两个不相关的神经回路碰在一起活化第三条回路。为了能够使神经回路更容易接近并相遇,即促进创造力的学习与发展,洪兰教授提出了两条有效路径:阅读与游戏。其中,通过阅读能获得丰富的经验,从而为创造力的学习和发展提供足够的背景知识。来自陕西师范大学的胡卫平教授则选择从思维的角度切入来探讨如何提升学生的创造力品质。

其次,就语言学习的机制而言,从文字的识读到文本的阅读,从母语方言的习得到第二外语的习得等,研究者们从各自的视角切入来展开深入的探讨。从脑科学与认知神经科学出发,曾志朗院士专门研究了不同语系的成年人在识读有着相同字意的字词过程中,发现不管是表音文字还是表意文字,都存在共通的大脑区域。这一研究发现将大大促进语言的脑科学发展,因为普遍性阅读相关脑区的确立将有助于检测出在单字词识别时间轨道上的特定脑功能连接。基于此研究成果,以中国汉字的六书为理论框架,曾教授提出了“转识成智”的认知发展五步原则:仿、借、存、转、联。这一理论的提出让中国学者在认知科学史上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中国文化也进一步得到了弘扬。针对文本的阅读尤其是解释性科学文本的阅读机制,李平教授及其团队通过研究,明确了学习者在获取抽象科学概念过程中的功能性神经机制,其研究表明,文本自身的各种属性包括主题、文本结构、单词级别、篇章层次的语言复杂性和语义属性等都会对学习者产生影响,同时阅读科学文本时个体的认知控制能力是与阅读能力发生着交互作用的。针对多语言的学习机制,来自广州大学的陈穗青(Chen Suiqing)等通过对幼儿园64名4~6岁儿童的行为观察实验发现,使用普通话和粤语双语交流的儿童比单语言使用者具有更强的认知灵活性。如前所述,李平教授及其团队的研究也表明,即便是在短时期内的第二语言习得,也能改变人的大脑结构。

数字的学习机制是学习科学研究的另一大问题。各类数字或数值的表征是数字认知科学研究的主题。其中,关于数字比例的表征是新兴的研究问题。关于比例的表征本质及其与绝对数字表征之间的关系,来自华南师范大学的陈琦教授从神经计算学的视角出发,基于大脑信息整合的获得调制机制以及绝对数值的神经表征机制,提出了“获得领域模型”,这一模型的提出为进一步揭示比例学习的神经机制以及比例教学提供了新的思路。与此同时,台湾的李俊仁教授就学习者的估算能力及其与数学学习成就之间的关系展开了研究。通过对63名五年级学生的非言语数感测试研究表明,非文本的数感能力与数学成绩之间有着显著的相关性。这启示我们,数学学习中存在着独立于文本之外的数感,我们在教育教学中应该予以重视。来自大连理工大学的王慧丽教授基于数字认知实验,专门探讨了小学生的数字能力发展趋势。其研究表明,小学生在三年级前是发展基本数学能力的关键期,亦值得引起重视。

类别学习能使学习者区分人的好坏、环境的安全或危险等,而这些都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其中,归纳习得的类别知识并将其运用到新的刺激上,是人类适应新环境的关键。对此,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赛格教授(Carol A.Seger)通过功能核磁共振扫描的方法专门研究了这一类别学习过程的神经机制。研究发现,知觉层面的归纳与决策层面的归纳有着不同的神经机制。前者主要是加工刺激的特征,并评估该刺激与先前习得的类别表征之间的相似性;后者则是对当前处于相关分类规则或决定性分类边界下的刺激进行评估,同时参与解决多种可能的分类响应之间的冲突。这一研究为我们进一步了解类别学习过程的认知机制提供了科学依据。

本次研讨会上,研究者们关涉了不同学习主体的学习机制问题,除了重视从幼儿、小学生到高校学生以及成人学习者等正常学习群体之外,还特别关注自闭症等非正常学习群体,同时还将此类学习群体的社会角色纳入到研究问题中,如不同性别主体之间的差异性。上述诸多研究都是以正常学习群体为研究对象,但美国的罗哈斯(Donald C. Rojas)从神经生理学的角度对孤独症学习者进行了研究。其结果表明,在神经生理学水平上,孤独症障碍者能够通过激活抑制比例的变化来识别。同样来自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卡尼托(Silvia S. Canetto)专门研究了女性在自然科学与工程学领域低成就表现的原因。其研究结果表明,女性研究生完成自然科学与工程博士学位的动机都不高,尤其是那些其丈夫从事该领域工作的女性,继续攻读博士学位以及追求此类学术职业的动机偏低。

3.人应该如何学习才更有效

影响学习有效性的因素有很多,包括学习目标的清晰界定、学习者的个体差异性、学习环境的设计与建构、学习内容的选择与组织、学习的方法与策略等。因此,学习科学除了关注人类学习机制的基础研究,也十分重视学习方法与策略等方面的应用研究。

“互联网+”时代的来临,为当代的教育带来了新的挑战和问题:我们通过教育究竟要培养什么样的人才能适应这个时代?立足于学习者的角度,我们的学习目标应该是什么?华南师范大学的莫雷教授、何先友教授、左璜副研究员参与研制了中国学生的核心素养(Key Competencies)指标体系。以北京师范大学林崇德教授为首,联合五所大学协同开展研究,历时三年最终提出了具有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框架体系,它内涵9大核心素养和25个亚核心素养。这一研究结果将成为中国学生未来的学习目标,引领教育教学的新一轮变革。

宏观的学习目标为有效学习指引了方向,而个体微观的学习成效则体现在学习者的个体层面。来自比利时的沃尔克(Martin Valcke)教授基于廷托(Tinto)的理论模式,专门研究了促进或阻碍学生学习过程的关键个人要素——元认知。沃尔克教授认为,元认知是由一系列与实践知识互动的认知过程所组成的。它在学习者阅读、解决问题过程中扮演十分重要的角色。因此,沃尔克教授的研究主要围绕元认知的本质、测评以及培养和发展等问题来展开。

在互联网技术不断驱动下,学习环境的重要性得以凸显,学习科学研究也将目光投向了学习环境的设计研究。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教育学院院长莫恩克(David H.Monk)教授专门交流了该大学的学习空间设计研究。为促进大学教师教学方式以及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已经创建了多样化的创新学习空间(Learning Space),这些学习空间包括两大类:“学习实验室”(Learn Lab)和“学习空间”(The Learning Space)。前者容纳的学生人数少(约25人左右),适合采用同步小组学习的方式开展教学活动,后者则能容纳更多学生(约80人左右),融合了现代信息技术,并具有比前者更多的灵活性,因此也有人把后者称为“创作空间”。莫恩克教授介绍,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基于这样的学习空间设计也开展了许多研究项目,以便更好地理解学习时空设计与学习成效之间的关系。

虽然学习环境始终是学习条件的保障,但是真正能够确保学习有效性的还是学习内容的选择和组织。未来的学习科学研究会不断增强有关学习内容选择的标准以及评价研究。以阅读学习为例,台湾师范大学的宋耀庭教授专门开展了阅读文本的可读性评价研究。传统的文本可读性评估方法,大多以语言学作为基础,基于音节、字符、词语句子等来评判,如弗雷申-金卡伊迪(Flesch-Kincaid)的年级水平测试。然而这种评估方式对于测评具体领域文本的可读性,却常常会误导读者和教师。因此,宋耀庭教授及其团队整合一般语言学特征与概念空间,提出了一种新的用于测定具体领域文本的可读性评估方法。三个实证研究的结果表明,这一新方法是有效的。有效的文本可读性评估能为学习者科学地选择出合适的学习内容。又如思维的学习,胡卫平教授及其团队沿着独立式与渗透式两条路径开发出了“学思维”的系统思维课程体系,包括基本思维与综合性思维两大训练课程,涵盖了观察、联想、想象力、分类、比较、科学探究、故事创作等各类思维方法。已有的数据分析结果也表明,这类课程的确能够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

针对不同的学习内容,采用不同的学习方法和策略,也必然会影响学习的效果。从社会学习理论的视角出发,沃尔克教授特别推荐“同伴指导”(Peer-Tutoring)这一学习方法,他的研究结果表明,同伴指导不仅能够促进学习者个体水平的元认知参与度,还能够促进学习者调用其共享元认知规划的能力。来自美国的墨菲教授(P.Karen Murphy)则提出了“高质量对话”(Quality Talk)这一有效学习方法,她通过评估学生的口头阅读流畅性发现,“高质量对话”能够促进学生的高水平理解能力,辅以写作教学时还能提升学习者的写作能力。华南师范大学的张倩苇教授则在本科生教学中尝试探索了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为本的教学方法,实践表明这一方法在教学中也是很有效的。

事实上,在探索、发现和建构各种有效学习方法和策略后,要想真正使之被学习者认可并实现学习行为的转变,必须让学习者认识到已有学习方法的不足以及新学习方法的有效。已有研究表明,人们相信对自己学习有帮助的方法或习惯与对他们学习真正有帮助的方法或习惯常常是不一致的,甚至是截然相反的。基于此,克里尔瑞(Anne M.Cleary)对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学生进行了调查,结果显示:大多数学生都在采用不太理想的学习方法,为此,美国科罗拉多州立大学探索并开设了学习科学课程。该课程内容包括四个部分:(1)学习的本质教学,即学习的发生并非直觉;(2)对已有学习理论进行批判性评述,并主张从科学的视角来理解学习;(3)理解学习科学研究结果所表明的能够促进学习的方法和理论;(4)建构有用的学习计划来践行和实施科学有效的学习策略与技巧。

二、跨界融合:研究方法的综合化

跨界融合是学习科学与生俱来的特质之一。然而,在学习科学发展的初期,尽管各学科在研究主题上开始融合,但真正能体现学科发展的研究方法却并未能实现真正的融合。随着学习科学的不断发展,本次学习科学研讨会上的诸多研究已经彰显出研究方法论层面的跨界融合这一发展趋势。它具体表现在研究对象的跨文化融合、研究方法的跨范式融合与研究技术的跨学科融合三个方面。

1.研究对象:跨文化融合

尽管已有研究表明,人类的学习机制具有普遍性,但在已有的学习科学研究中,以跨国界或跨文化的学习者作为研究对象,实现跨国界的联合研究并不多见。事实上要想获得对人类学习普遍机制的认识,跨国界或跨文化研究对象的寻找与确立则显得尤为重要。本次国际研讨会上,台湾的曾志朗院士为了能够探索和捕捉到人类言语学习的共通大脑机制,他选择了以西班牙文、英文、希伯来文以及中文四种完全不同语系作为母语的成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结果表明他们说话和阅读基本都是在左脑处理,这在一定程度上证实了跨语系的普遍性。基于此,曾院士也十分强调要开展跨语系、跨国界的脑科学研究。与此同时,美国的斯蒂吉博士也选取跨文化、跨国界的研究对象来开展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研究。这种跨文化、跨国界的融合研究是探索和建构普遍性意义上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论基础。

2.研究方法:跨范式融合

迄今为止,学习科学的研究方法范式主要有四种:以逻辑为基础的思辨研究范式、以经验主义认识论为基础的实证研究范式、以现象学为基础的质性研究范式、以实用主义为基础的行动研究范式(也称为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思辨研究范式主要通过理论论证、列举材料、总结分析等对学习现象或规律提出新的见解,主要有演绎法和文献法等。实证研究范式的哲学基础是经验主义认识论,它借鉴自然科学的研究方法来解释学习现象,主张还原论,依托“假设-验证”的研究体系,其主要研究方法有实验法和调查法等。质性研究范式主要通过观察、案例分析、访谈等方式获得事实材料(证据)以表明或证明关于学习现象与规律的看法。它以问题为中心,强调对意识经验的直接描述,主张整体论。现象学研究方法主要有个案研究和民族志等。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则以实用主义哲学为基础,它旨在通过设计工具、课程以及由此组成的学习环境作为教学的一种创新性的干预应用于实践,直接影响自然情境中的学习并基于设计对学习的现象或规律做出阐释,一般采用设计、实施、评价、再设计的反思迭代过程来展开研究。尽管这四种研究范式有着不同的认识论基础,但学习科学的持续发展使得这四种范式开始相互融合。

本次国际研讨会上,许多研究都将实证研究范式与质性研究范式相整合。例如,斯蒂吉关于“生命的意义”的研究,采用测量法等实证研究范式与标志性事件访谈、每日行为观察记录等质性研究范式相结合的方法论来展开研究。莫雷教授及其团队关于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框架体系的研究也是整合了由上而下的文献研究以及由下而上的实证调查研究。将实证研究与质性研究进行融合,使得学习科学的研究既克服了实证数据缺失情感的弊端,又弥补了质性描述过于主观的缺陷。

其次,将实证研究、质性研究与基于设计的研究三者相融合,是本次国际研讨会上诸多研究所体现出来的又一趋势。比利时的沃尔克教授在研究大学生的学习时,特别关注了元认知这一个体因素及其培养。沃尔克教授及其团队首先通过实证研究证明元认知对于个体学习的重要价值,而后采用基于设计的研究范式设计了“同伴指导”的具体教学策略,继而通过基于录像的观察与分析来对元认知的发生与发展机制进行研究。美国的克里尔瑞同样也对大学生的学习习惯展开了研究,她首先通过调查研究了解到大学生自我意识到的有效学习方法与实质有效的学习方法之间存在差异这一问题,继而开发了适合大学生的学习科学课程,通过教给学生科学的学习方法来促进其记忆以提升学生的成绩。在研究过程中,学生被要求完成一份学习计划,通过对这份学习计划的内容分析来评估研究成效。可见,这三种范式自然地融合在一起,整体服务于研究主题。

事实上,因应学习科学发展的内在要求,学习科学研究已越来越多地呈现出四种研究范式的融合。例如,陕西师范大学的胡卫平教授围绕学生“思维力”的测评与培养这一主题,基于逻辑思辨提出了整合思维内容、思维方法以及思维品质的思维能力整体结构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发展了系统的思维课程与教学理论,开发了与之匹配的促进创造力的互动在线游戏——“学思维”教育干预项目。经过长达10年的准实验研究,量化和质性数据的分析结果表明,该项目能有效促进学生思维力的发展。同时,胡教授及其团队还围绕这一干预设计,展开了思维力学习的脑机制研究。

由上可见,尽管各研究范式的认识论基础有所不同,但在学习科学场域中它们都将统一于实践这一基点上,从而促进学习科学中各学科领域的内在融合。

3.研究技术:跨学科融合

任何一种研究技术的变革与创新都将推动学科的迅速发展,学习科学也不例外。脑科学研究技术的发展为揭示人类学习发生的脑机制以及更客观、准确而深入地分析人类学习的本质提供了可能。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脑磁图(MEG)、正电子发射断层扫描(PET)等多种无创伤脑研究技术的问世,使得学习科学研究者能够在实验室里探讨不同类型、不同群体学习的神经机制。不仅如此,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NIR-OT)的出现还将有助于研究者实现在自然情境中揭示学习发生的脑机制的目标。近红外光学成像技术是一种能在自然情境下对高级脑功能进行分析的新型无创技术。首先将一束直径为一毫米的可弯曲光纤置于头皮发根之间,进入脑的近红外光将受到神经元活动所引起的携氧、脱氧血红蛋白浓度以及血红蛋白总浓度的影响,然后再通过光子探测器接受反馈信号对这些变化进行成像。这一技术能将研究者从实验室中解放出来,到学习的自然情境中去捕捉和探明人脑学习的机制。与此同时,遗传学、生理学也逐渐参与到学习科学的研究中。康诺(Bradley T.Conner)的研究提出了单一核苷酸多态性方法与基因组范围内配对扫描法等新的检测技术,这将为研究者深入遗传与基因层面来探索人类学习机制提供可能。

总的来说,当前学习科学研究方法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综合化的特点,各种研究范式及其常用研究方法、研究技术共存于当今的学习科学研究中。可以说,学习科学学科的综合性以及研究对象的复杂性,决定了其研究方法也必然是多水平、多层次和多角度的。

三、沟通连接:研究结果应用的系统化

学习科学的诞生旨在通过跨学科和多学科交叉视域下的协同,促进与学习相关的人类发展的理论与实践探索。基于此,在人类朝着学习型社会不断迈进的过程中,当前的学习科学研究成果被广泛应用于社会各个领域。在教育领域,学习科学围绕“人的学习”沟通着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实现全员育人,同时学习科学连接着从国家到地方、从学校到课堂再到个体学习,以实现协同育人。

1.应用层次高:政策导向

为制定教育政策提供理论基础,推动教育实践变革是学习科学应用的核心价值取向。之前的学习科学研究虽然对教育政策的制定和实践变革作出了贡献,但始终徘徊在政策研究之外。本次国际研讨会上,最大的突破点就是学习科学研究者直接介入到国家层面的政策研究中,从而引领整个教育实践变革。以莫雷教授等为代表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研制项目组,由北京师范大学、华南师范大学、河南大学、山东师范大学和辽宁师范大学等五所高校联合组成,围绕“建构中国学生核心素养指标体系”这一目标,采取自上而下与自下而上相结合的整合型思路,融合演绎与归纳范式,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方法,开展了关于学生核心素养的基础理论分析、教育政策研究、国际比较研究、传统文化分析、课程标准分析以及全国范围内的实证调查研究,最后整合各项研究成果,经过多轮反复的意见征询后,形成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总框架。这一框架是新世纪我国教育方针的具体化,它将引领我国新一轮的教育改革。基于学生发展核心素养这一目标体系,我国将加强国家课程的顶层设计,努力实现不同学科课程目标之间的横向整合以及不同学段课程目标之间的垂直衔接,同时实现学业质量评价体系与课程体系标准的统整。在此基础上,学校教育的方方面面,包括教师的教育教学都将围绕这一目标体系展开。事实上,基于这一目标体系,将有望实现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的一体化,这是迈向学习型社会的重要举措和路径。除了国家层面的教育政策参与,本次研讨会上还呈现了直接参与学校政策制定层面的研究。例如前面提及的美国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的学习空间设计、建造及其实施,还有科罗拉多州立大学的学习科学课程的设计及其实施等。

2.应用领域多:全员育人

学习型社会的建设不能仅仅依靠学校教育层面的改革,更重要的是全社会各个领域都要积极参与。在本次国际研讨会上,学校教育、家庭教育和社会教育以学习为基点,实现全员育人的趋势已开始彰显。对孤独症患者的关注是其中的一大体现。在学校教育领域,孤独症患者属于特殊儿童的教育,而对于这类孩子的教育对许多教育工作者提出了挑战。然而,神经影像学和电生理学的研究结果表明,这类患者具有生物性的标志。因此,未来对于孤独症患者的学习问题可能需要医学的介入,从遗传和基因等生物学的角度来帮助人类逐渐减少、治疗和培养这类特殊的学习者。在社会教育领域,如何帮助个体提升生活质量是关键问题。斯蒂吉的研究启示我们,学习是人类的基本需求,它能帮助人们寻找到生命的价值和意义,提升生活质量,甚至延长寿命。我们可以采用多种途径来引导人们思索和探寻生命的意义,从而“学会生存”。在家庭教育方面,学习科学的研究结果表明,家长应该重视孩子每一天的生活和教育,尤其是要重视游戏和阅读。在阅读中,宋耀庭教授的研究发展了一套帮助家长了解孩子阅读理解能力、找到孩子喜欢并符合她/他能力程度的书籍以及培养孩子良好阅读习惯的系统策略和方法,并开发了相应的“慧读、会读”网站(www.smartreading.net)。可以看出,在学习科学的研究视域中,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以及学校教育是绝对统一的,唯有三者协调统一,才能真正走向学习型社会。

3.应用范围广:实践创新

学习科学的发展与学习实践的创新是密不可分的。一方面,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将不断影响学习实践,促进学习活动的创新。另一方面,学习实践中遭遇的问题又会反过来推动学习科学研究的发展。可以说,学习科学研究与实践的双向互动是推动学习科学发展的动力泉源。本次研讨会上,学习科学主要探讨了以下三大学习实践主题及其应用。第一,创造力的学习和发展问题。在知识经济时代,发展创造力是学习的根本目的。台湾的洪兰教授探讨了创造力的神经机制,她倡导人们应加强游戏和广泛的阅读;胡卫平研究了创造力的内在思维结构,倡导系统化的思维训练,并开发了相应的课程与教学理论;陈晓红等设计了整体思维课程以提升大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这一创造力的内核;陈楚敏等总结反思了中国传统教育中创造力培养的模式,为现代的创造力教育提供了参考。第二,语言与阅读的学习问题。李平等的双语学习(包括第二外语以及方言)习得机制研究结果表明,双语的习得能够促进学习者大脑以及认知的发展,这再次肯定了双语早教的价值和意义。在“沟通与交流素养”逐渐凸显为当前最关键的学习目标之后,如何在语言学习中实现这一目标促使墨菲教授提出并创建了“高质量对话”的教学模式,其研究结果表明,这一模式不仅能够促进学生的阅读水平,同时还能提升写作水平。董艳萍专门针对外语学习者开展研究,结果表明,翻译训练能够提升学习者工作记忆更新的有效性。第三,教学方法与策略的有效性研究。曾志朗教授的“转识成智”五步原则为教学方法的创新提供了理论基础,李平教授的个性化脑机制研究为个性化学习的实现提供了实证基础,沃尔克教授提出的“同伴指导”学习、张倩苇教授创新的“基于微信平台的任务为本教学”、台湾学者蓝玉如提出的“具身学习”等,都将成为“互联网+”时代有效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互联网+”时代的发展,将为我们的学习带来新的挑战与机遇,未来学习科学将努力朝着深度融合与创新的方向发展。在研究主题层面,继续深化“研究-政策-实践”的互动,在碰撞出更多新的研究方向和内容的同时,实现三者的内在融合;在研究方法层面,努力探索不同范式之间相互融通的可能,从而切实推进学习科学领域不同学科间的真正融合;在应用层面,继续坚持“实践为本”的根本价值原则,在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理论建构与实践检验之间尽力找到平衡点,继而推动学习科学走向深度网络化。

2016中国在线教育百强名单

2016中国在线教育十强:全通教育、正保远程教育、ATA、立思辰、学堂在线、基础教育教师培训网、尚睿通教育、能龙教育、清睿教育(口语100)、文都集团。

2016中国在线教育二十强:分豆教育、中国大学MOOC、北京星立方科技发展股份有限公司、知金教育咨询有限公司、广州华腾教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兜行、DaDaABC、通铭教育、鑫考教育、北京网梯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2016中国在线教育百强:爱易课、百年英才(北京)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帮考网、北京创数教育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北京华夏杏坛教育科技有限公司、北京乐易考教育科技集团有限公司、博网课堂、CallCall教师、大嘴外教、导学号、第二教育网、点睛网、翡翠教育、高考圈、光海微校通、好记星在线教育、北京华仕通教育科技有限公司、金桥微课、金视野教宝、金英杰医学、昆明苇杭科技有限公司、来了网、乐学乐教、理臣教育、绿网天下(福建)网络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美都教育、南京协同&合肥协同学校、奇速英语、视点灵动、锐聘学院、上海思创网络有限公司、上海真灼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上元会计集团、神码在线教育、瘦课SOOC网、思酷移动学习、青颖飞帆、天翼图书、同济在线、微微查题、伟东云教育、51offer、武汉亿多成科技有限公司、习传文化、小水滴课堂、学派教育、学无国界myOffer、优易课、优满分、有你学、云书包、早道网校、中国通服企训通MOOC、中人教育。

(源自2016中国在线教育产业峰会暨中国在线教育百强发布会)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Research on Advanced Learning Science in the"Internet+"Era——Review of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Science

Zuo Huang,Chen Huan,Liu Xuan

The 4th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Advanced Learning Sciences was held successfully at South China Normal University on June 7-8,2016.At the conference,more than 180 experts and scholars from all round the world made a deep process of dialogue and discussion on the progress and prospects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The status quo of research into learning sciences and its development tendency are reflected from 24 keynote speeches and 25 abstracts.As for research topic,all research are related to three major themes including"why people learn""how people learn"as well as"how people learn more effectively"with an aim to cooperate researchers from different fields to promote the development of human beings related to learning.The research methodology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has becoming more cross-border integrated which includes cross-culture research objects,cross-paradigm method,cross-discipline research technology.On the application aspect,policy research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has turned to the national level.The results of the learning sciences have applied to school education,family education and social education comprehensively.Especially,learning practice and strategies innovation is another important way to apply learning science.In the"Internet+"era,the research topics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will become more open,and moving towards network;research methods will be cross-border integrated;the application of the learning science is becoming more systematic with more communication and connection.

Internet+;Learning Sciences;Open Ecology;Cross-Border Integration;Communication and Connection;Summary of the Conference

G434

A

1009-5195(2016)04-0003-08 doi10.3969/j.issn.1009-5195.2016.04.001

2013年度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教育部青年课题“行动者网络理论视角下的高校青年教师教学发展路径研究”(EIA130417)。

左璜,博士后,副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华南师范大学中小学教师发展与管理研究中心;陈欢,实习研究员,华南师范大学基础教育培训与研究院(广东广州510631);刘选,编辑,四川广播电视大学《现代远程教育研究》编辑部(四川成都610073)。

2016-06-25责任编辑田党瑞

猜你喜欢
范式互联网+科学
以写促读:构建群文阅读教学范式
范式空白:《莫失莫忘》的否定之维
孙惠芬乡土写作批评的六个范式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管窥西方“诗辩”发展史的四次范式转换
科学拔牙
衰落的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