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

2016-03-05 09:55
新教育时代电子杂志(学生版) 2016年27期
关键词:交流空间探究

徐 妮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源小学 116600)

为学生提供自主的学习空间

徐 妮

(大连经济技术开发区金源小学 116600)

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只要我们创设“适合于他们的教育”,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表现的机会,他们就能学习、探索、研究、创造。“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

小学数学 教学经验 合作交流 自主探索

曾经看过这样一句话: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途径是自己发现,因为这种发现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掌握其中的规律、性质、联系。少年儿童具有对未来世界的好奇和追根到底的天性,从一出生,他们就带着无数个问号来到这个世界上寻求答案。儿童有一种与生俱来的以自我为中心的探索性学习方式,现代心理学研究又表明,每个孩子都有不可小觑的创造潜能和智能优势。只要我们创设“适合于他们的教育”,为他们提供观察、操作、实践、表现的机会,他们就能学习、探索、研究、创造。[1]

“探索是数学的生命”。《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并且把过程性目标确定为“经历”、“体验”和“探索”三个方面。然而学生的探索意识和能力不是与生俱来的,需要教师科学地予以引导和培养。

一、为学生提供“自主体验数学价值”的学习空间。

在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潜在的需要,那就是希望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究者。生活中我们成年人也常常为自己的发现而陶醉,儿童更是如此。在数学中,我们要创设情境,给学生适当的时间和空间,让他们去体验、去感悟,体会发现的快乐,让他们萌发一种数学真有趣、我要学数学的心理,激发他们的求知欲,唤起他们探索的兴趣,感受数学就在身边,是可摸、可及、可感的。

如,在学习《长方体的表面积》时,先让学生想一想:如何求长方体各个面的面积和呢?鼓励学生尝试画出包装盒展开图的示意图,通过几何直观引导学生分析展开图各部分的对应关系。通过自己尝试,小组合作研究探索,求出三组相对面的面积和,借助表格呈现数据。在计算时引导学生先不着急计算,而应先想想“怎样去解决这个问题比较好?要不要分别计算每个面面积?为什么?”注重培养学生自主探索的好习惯。把学习的主动权真正交给学生,让学生自主探索、发现规律,在体验中获取知识,感受到学习的乐趣。

这节课,学生在自主学习体验中感受到数学的价值,体会到数学的魅力,他们觉得学数学是一件快乐的事,是思维的享受。所以,教师要多为学生搭建自主探究学习的舞台,让学生感受、体验到数学的价值。[2]

在数学课堂教学中,可以让学生在课前预习中,在查找资料中,在动手操作中,在质疑中、猜想中,在合作交流中,在练习中……,留给学生自主学习感悟的学习空间。

二、为学生提供“自主探索”的学习空间,感受数学的奥秘。

学生对数学问题进行探索和解决不可能是自觉行为,也不可能一帆风顺,教师必须努力为学生创造充分的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在充足、合理的空间中运用多种方法开展自主探索。

1.激发学生的参与热情。

苏霍姆林斯基认为:“人的心灵深处,都有一种根深蒂固的需要,就是希望感到自己是一个发现者、研究者、探索者。” 因此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性,精心设计知识的呈现形式,营造良好的研究氛围,让学生置身于一种探索问题的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使他们乐于研究。

如:学习《3的倍数特征》,学生已经学习了2和5的倍数特征,在此基础上学习3的倍数特征,借助百数表,给学生足够的时间自己试做,小组内交流,看看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尝试引导学生发现3的倍数特征,分析理解“各数位数字之和”学生的学习兴趣一下被激活了,纷纷投入学习活动中。

2.保证充足的学习时间。

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是激励学生自主学习的关键。一节课不论是40分钟还是35分钟,如果这些时间老师还是“窃为己有”,不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间,学生的思考就不能有一定的深度,学生也无法获得多少“顿捂”和思维的闪光。古人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我们要培养创新型人才,就必须高度重视培养学生的独立质疑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应注重激发学生动脑筋提问题的积极性,保证充分的思考时间,鼓励学生大胆质疑,这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基础。

3.提供宽裕的学习空间。

质疑问难是学生自主学习的起点和中心点。围绕这个中心点,老师还必须提供宽裕的空间,进一步引导他们深入探究。教学中要改变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宽裕空间。为此,教师可在教学的关键之处、重点之处设计同桌交流、小组讨论的环节。这样,可以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入地探究问题、解决问题;可以给学生提供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培养他们团结合作、互相竞争的意识。

三、为学生提供“自我展示”的空间。

1.在交流过程中展示。

例如,教学《多边形面积计算的整理和复习》。因为五年级学生已经初步掌握了复习整理的方法,具备了一定的复习交流能力,所以本节课采取学生课前自由复习,课中交流复习收获、质疑、运用知识、小组合作解决实际问题、课后延伸的形式进行教学。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创造尽可能多的机会让学生展示自己学习的收获和聪明才智:既可以是独立的讲解,也可以是同伴的合作,或者是互相的提问、答辩、质疑,或者是学生扮演图形的自我介绍……从基础知识的回顾,到复习整理提高,再到实践与应用,始终通过学生多种形式的交流,来揭示知识之间的联系,知识转化、迁移等数学思想,学会搜集信息、交流信息的本领并体验探索与成功的欢乐。

2.课堂板书,学生展示的空间。

传统的教学方式,板书是教师的专利,其实如果让学生板书知识要点,不仅可以帮助学生理解知识的来龙去脉,而且能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展示自我的机会。

3.内容总结,可由学生来概括。

课堂小结是对学习过程的回顾,是将所学知识纳入原有知识系统构成新知识体系的过程,它能使学生的思维得到发展和延伸,因此,教师不能包办代替,要引导学生自己进行小结。

4.练习时,给学生讲解解题思路的展示机会。

在课堂教学中,尽量多的提供展示学生创造过程和创造成果的时间和空间,讲解自己对知识的理解及思维过程。

学生学习知识是接受的过程。教学良法就是引导学生自己去发现,主动地去探究。给学生多一点的思维空间和活动余地,凡是学会能探究得出的,决不替代;凡是学生能独立思考的,决不暗示,给学生多一点表现自己的机会,多一些体会尝到成功的愉悦。

在推进素质教育,开展教学改革,落实“数学课程标准”精神的过程中,为学生创造充足的自主学习空间,引导学生开展探索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索意识和创新精神,使学生的数学能力和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高,应该成为广大数学教育工作者的共识。

[1]刘晓玲,对小学数学综合实践活动的思考[N].延边教育学院学报,2006.

[2]沈根林.浅谈小学数学实践活动的有效开展[J].教育教学论坛,2014,(36):161-162.

猜你喜欢
交流空间探究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如此交流,太暖!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空间是什么?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创享空间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QQ空间那点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