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拍》中僧尼形象探究

2016-03-04 22:21段新颖
现代语文 2016年22期
关键词:僧尼话本尼姑

○段新颖

《二拍》中僧尼形象探究

○段新颖

《二拍》是明代拟话本中的重要作品,它属于文人独创型小说,反映了晚明的社会状况及作者的创作观点,具有重要的价值。僧尼人物在《二拍》的78篇小说中占了23篇,共计33人。其中具负面形象的僧尼人物占了17篇,共计21人,可分成放纵情欲、荒淫无度和贪欲无艺、唯利是图两种类型,就数量而言,负面形象多于正面。关于僧尼人物负面形象的成因,可以从沿袭宋元小说的传统、僧尼数量的过度膨胀、肯定人的生理欲求、迎合接受者的喜好趣味四方面来做分析与探究。总之,从僧尼人物的角度切入,可以了解凌濛初的创作观念,帮助我们认识晚明的社会状况。

凌濛初 二拍 僧尼人物 负面形象

一、引言

明代文人在编辑、加工宋元话本的基础上,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主要供案头阅读的作品,称为拟话本。《三言》与《二拍》是晚明短篇白话小说之集大成者,也是明代拟话本中最重要的作品,在明代叙事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冯梦龙的《三言》侧重于对宋元旧本及明代话本的搜集、整理与加工,《二拍》是文人独创型小说,对当时现实更为贴近。在《二拍》中反映明代生活的作品几乎占了一半。“明代社会黑暗、政治腐败、官贪吏暴、匪霸横行、民不聊生的状态都在《二拍》中得到反映”[1],所以《二拍》实际上比《三言》更能反映明代社会,以及明代文人对当时社会现象的看法,是以笔者选取《二拍》为论述范围,进行探究。

《二拍》中人物形象丰富多样,遍及三教九流,其中有一类形象颇为特别,那就是僧尼人物,这些方外人士,原本应是传道者、修行者,应以正面人物形象出现,但事实上却常常以负面形象出现。笔者就主要探讨在《二拍》中僧尼人物负面形象出现的篇章数量、负面形象主要的类型和负面形象书写的原因。

二、僧尼人物负面形象的类型

《二拍》中论及僧尼人物的有23篇,其中出现的主要僧尼人物,和尚有22人,尼姑有11人,共计33人。《二拍》中描述僧尼人物负面形象的篇数共有17篇,主要可以分成两类:即放纵情欲、荒淫无度型和贪欲无艺、唯利是图型,虽然人物类型只占三分之一,数量却有21人,占了一半以上。《二拍》中僧尼人物的负面形象类型主要有以下两类:

(一)放纵情欲、荒淫无度

这一类型是书中描写最多的一种,和尚、尼姑属于这一类型的所在多数,在《拍案惊奇》中出现的有四篇:第一篇是卷6《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中的赵尼姑及其徒本空。第二篇是卷17《西山观设辇度亡魂 开封府备棺迫活命》中的太清、太素师徒。第三篇是卷26《夺风情村妇捐躯 假天语幕僚断狱》中的广明、大觉、智圆。第四篇是卷34《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巷》中的王尼姑。

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出现的有四篇:第一篇是卷21《许察院感梦擒僧 王氏子因风获盗》中的和尚无尘和尼姑真静。第二篇是卷28《程朝奉单遇无头妇 王通判双雪不明冤》中的游僧。第三篇是卷35《错调情贾母詈女 误告状孙郎得妻》中的方外僧人性月。第四篇是卷36《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中的和尚真空。

在这13个人当中:和尚有9人、尼姑有4人,男多于女,其荒淫程度,和一般人相比,可谓有过之而无不及。

(二)贪欲无艺、唯利是图

这一类型在《拍案惊奇》中出现的有四篇:第一篇是卷6《酒下酒赵尼媪迷花 机中机贾秀才报怨》中的尼姑慧澄。第二篇是卷9《宣徽院仕女秋千会 清安寺夫妇笑啼缘》中的清安寺僧。第三篇是卷15《卫朝奉狠心盘贵产 陈秀才巧计赚原房》中的和尚慧空。第四篇是卷24《盐官邑老魔魅色会骸山大士诛邪》中的弘济寺僧。

在《二刻拍案惊奇》中出现的有三篇:第一篇是卷1《进香客莽看金刚经 出狱僧巧完法会分》中的行脚僧。第二篇是卷16《迟取券毛烈赖原钱 失还魂牙僧索剩命》中的和尚智高。第三篇是卷36《王渔翁舍镜崇三宝 白水僧盗物丧双生》中的和尚法轮和真空。

在这8个人当中:和尚有7人、尼姑有1人,同样是男多于女,个个唯利是图,丧尽天良,甚至为了钱财致使别人失去贞操或家破人亡。

三、僧尼人物负面形象的原因

僧尼人物代表宗教,应宣传宗教教义,劝人为善,以正面形象出现,而《二拍》中的僧尼人物的形象却很不“光彩”,很少能严持戒律,护持正法,更多的是道德败坏,荒淫放荡,行为卑劣,心狠手辣,究竟作者是如何看待这些僧尼人物的?以下是对《二拍》中僧尼人物负面形象成因的分析。

(一)沿袭宋元小说的传统

宋元时期的小说就已经有把和尚刻画成好色、贪财、狠毒形象的传统。《清平山堂话本》是截至目前所知的最早的话本集,收录了17篇宋元时期的白话小说。其中《简帖和尚》中的和尚汉元“偷了本师二百两银器”,被赶出山门,为霸占皇甫殿直的妻子,“色胆包天”使计破坏他人家庭。《五戒禅师私红莲记》里的五戒禅师本是个“每日打坐参禅”的寺院住持,却因禅心不坚而犯了色戒。南宋廉布文言轶事小说《清尊录》中的《狄氏》篇,尼姑慧澄为狄氏与滕生牵线搭桥,导致狄氏失节,最终酿成悲剧。南宋洪迈志怪小说《夷坚志》中的《西湖庵尼》篇,一尼姑被少年收买,设计于庵中而醉奸妇人。

宋元小说中的这类和尚、尼姑心中根本没有佛,破了戒内心也没有丝毫的羞愧和悔恨,反而是得到了“甜头”之后更加地变本加厉。他们打着出家人(和尚、尼姑)的旗号,披着出家人的外衣作为掩护,以赢得妇女的信任,随后骗财骗色。为求政治稳定,元朝实行政教合一的政策,有元一代喇嘛的社会地位极高,但喇嘛之中的奸邪之徒,却凭借皇家给予的特殊权势,贪慕货利,自违其教,生民脂膏,纵其所欲,取以自利,畜养妻子,行不修洁。僧侣广聚女子取乐,在当时是普遍现象,这些僧侣的丑行在《元典章》《元史·释老传》《百知录之余》等文献中屡有记载,在民间也广为流传,对此凌濛初不会一无所知。

(二)僧尼数量的过度膨胀

有明一朝,除世宗外佛教都受到帝王相当的礼遇,寺院与僧侣的数目都大量增加。僧人继晓依靠太监梁芳,“以邪术进”,得到宪宗的信任,受到重用。武宗崇信佛教,曾在一天之内度僧道四万人,并自号为“大庆法王”,这在历代皇帝中是前所未见的。为了赈灾,代宗景泰二年,实行收费发牒制度,凡僧道纳米五石者,便给予度牒。宪宗成化九年,户部发出了空名度牒十万道。嘉靖以后,度牒变成非卖不给,使得社会上充斥着不少僧尼人物。[2]明末高僧湛然圆澄在《慨古录》中叙述了当时僧众组成人员的流品杂芜。僧尼数量的过度膨胀导致其素质下降,不尊师重道,不知礼法戒律,不择手段地汲汲营生,向往奢华糜烂的生活。

当时的人为僧为尼,不是一心向佛,要真心修行而出家,自然也就不会遵守佛门的清规戒律,反而招摇撞骗、沉溺色欲、见钱眼开。凌濛初在《二拍》中借说话人之口,说出对僧尼人物的负面观感,认为和尚品德的不值得信任。至于尼姑,凌濛初认为在三姑六婆中,最狠的就是尼姑,借闻人生之口说出“尼庵不可擅居,以此为戒”的话,在《二拍》写到的尼姑中,赵尼姑撮合卜良和巫娘子、慧澄撮合滕生和狄夫人、妙通撮合权翰林和徐丹桂都是例证。

(三)肯定人的生理欲求

明初,“明初诸儒,皆朱子门人之支流余裔。师承有自,矩矱秩然”[3],知识分子大都对程朱理学推崇不已。明代中叶,陆王心学乘势崛起,所以至“嘉隆而后,笃信程朱,不迁异说者,无复几人矣”[4],陆王心学主张“心即理也”,也就是说本心即天理。泰州学派的王垦认为“百姓日用即道”“圣人之道,无异于百姓日用,凡有异者,皆谓之异端”。其后,何心隐、李贽、袁宏道继承发展了这一观点,肯定人们满足味、色、声、安逸等物质享受的“欲”是合乎人性的要求,人生理本能的欲求成了天经地义的事情。[5]凌濛初在《二拍》对一般男女和僧尼人士性爱的大胆描写,可说是受此心学末流肯定人欲思想背景的影响。

对于人的生理欲望,《二拍》中持肯定的态度,所以文中不乏对一般男女的性爱描写。甚至连僧尼人士,凌濛初也认为他们有这方面的需求,甚至比一般人更为强烈。《闻人生野战翠浮庵 静观尼昼锦黄沙弄》中的静观被母亲送进庵中为尼,静观进庵时年龄尚小,情窦未开,见到闻人嘉产生爱慕之心,但身处庵中无计可施,最后作者为她设计了还俗出嫁的圆满结局,由此可见作者的态度。凌濛初认为出家人和凡人一样,都是有七情六欲的,情欲既是人与生俱来的需求,要全然断绝,实在有违常理。

(四)迎合接受者的喜好趣味

宋元时期,城市经济繁荣发展,市民阶层迅速崛起,适应这一变化,宋元话本出现了。从接受主体来看,宋元话本的接受者主要为市民阶层,要想让市民阶级接受和喜欢这种文学样式,创作者创作出与之知识结构、认知范畴、接受程度具有趋同性的作品。但更重要的是能够迎合接受者的喜好趣味。从宋代话本开始,僧尼人物形像的塑造,就有媚俗取悦大众的特质。明代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市民阶层的不断壮大,出版印刷环境的极大改善,必然使得作为模拟宋元话本而创作的专供人们阅读欣赏的《二拍》在迎合接受者的喜好方面下足功夫。情色便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然而一般的情色是不能满足市民阶层的要求,因为性之所以吸引人,便在于那一层难以颠覆的禁忌,而最把性当作禁忌者,便是僧尼们了。僧与妓、尼与男色的挑逗诱惑过程,不但最具冲突性,也最能产生滑稽的喜感。[6]孙逊先生在《中国小说与宗教》中所说:“当时文人和市民,对淫僧的津津乐道,也说明他们乐意张扬、夸张这种形象。以此来品尝一种瓦解神圣、打破一切的游戏式快乐。”[7]

凌濛初在《拍案惊奇序》中说:“今之人但知耳目之外、牛鬼蛇神之为奇,而不知耳目之内、日用起居,其为谲诡幻怪非常理测者固多也。”为了迎合一般市民的趣味,以及话本小说本身媚俗悦众的特质,凌濛初在“耳目之内”着力,以“非常理”之“奇”的方式写出了令人发出“奇哉所闻乎”的惊叹的《二拍》。

四、结语

《三言》《二拍》是明代拟话本中最重要的作品,相较于《三言》,凌濛初的《二拍》属于文人独创型小说,更能反映明末的社会状况,以及作者本身的创作观点,所以具有重要的价值。《二拍》共计78篇,僧尼人物在其中占了23篇,共计33人,其中具负面形象的僧尼人物占了17篇,共计21人,可分成放纵情欲、荒淫无度和贪欲无艺、唯利是图两种类型,就数量而言,负面形象多于正面。本文的重点关于僧尼人物负面形象的成因,可以从沿袭宋元小说的传统、僧尼数量的过度膨胀、肯定人的生理欲求、迎合接受者的喜好趣味四方面来做分析与探究。总之,从僧尼人物的角度切入,可以了解凌濛初的创作观念,帮助我们认识晚明的社会状况。

注释:

[1]马积高,黄钧:《中国古代文学史》(第四册),台北:万卷楼图书公司,1998年版,第209页。

[2]杜常顺:《明代留住京师的藏传佛教僧人》,中国藏学,2005年,第2期,第63页。

[3][4]张廷玉等:《明史·儒林传序》(史部第59,正史类,卷282),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4年版,第752页。

[5]杨华:《浅析影响“二拍”性爱描写的因素》,昭通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3年,第3期,第29页。

[6]高若兰:《初探宋代话本中僧尼形象塑造之意义》,斗中学报,2006年,第3期,第51页。

[7]孙逊:《中国古代小说与宗教》,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7页。

(段新颖 陕西西安 陕西师范大学国际汉学学院710062)

猜你喜欢
僧尼话本尼姑
僧尼遗留财产的分配路径——从民法解释论到宗教法治方案
守夏节
“看官”是什么官
碑志所见辽代僧尼的圆寂与安葬
平常见深刻
从宋人语境看底本与话本的关系
文学史视野下的“话本”定义思考
虽然我颜值低,可是我眼光高啊
虽然我颜值低,可是我眼光高啊
十根指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