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斌
(安徽蒙城县庄子小学 安徽蒙城 233500)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邵 斌
(安徽蒙城县庄子小学 安徽蒙城 233500)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来临,教育事业面临着巨大挑战,特别是基础教育方面,必须重视创造性人才的培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采取合理的教学手段培养学生创造思维,比如现代化信息技术等,都对培养学生创新思维至关重要。因此,本文主要探讨了小学数学教学中运用教育技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策略。
小学数学 教育技术 创新思维 培养策略
教育并非以传递现有知识为目的,而是充分挖掘学生的创造力,不断唤醒学生的价值感、生命感,将学生创新意识培养作为首要任务。这就要求在具体教学中,应合理采取现代化教学手段,积极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与能力,使其在问题探究、解决的过程中获取知识并体验成功与乐趣,进而增强自身的创新思维能力。
由于主体对象差异的原因,创新思维的要求与解释各不相同。从学生方面而言,创新思维就是敢于标新立异、敢于置疑的意识和勇气,属于一种广阔的思维空间。[1]因此创新思维更强调推陈出新,避免固步自封、生搬硬套,其鼓励学生突破传统框架的束缚,提倡应用和形成新思想、新观念,从不同角度对问题进行分析解决。当然,创新思维并非科学家或相关人士的专利,每个个体都具有创新思维,小学生也不例外。简言之,学生通过独立思考基于教师讲解或自身学习至上产生的新见解、新认识,或是具有独特性、新颖性的解题方法与学习方法等,这些都属于创新思维的范畴。
1.过度重视教师“教”
在教学中最主要的关系网就是师生。当前,小学教育模式万变不离其宗,始终沿用传统一言堂教学,过分强调教师的传输过程。教师成为课堂教学的领导者、组织者,课堂教学采用的也是灌输性教学形式,偶尔的课堂提问,也以教师与少数学生单向交往为主,并非师生间的多向交往,生生间更严重匮乏交互式交往。[2]教学中学生过于被动消极,只能充当教师的配角,无法发挥自身主体性,难以取得社会性发展。
2.重理论轻实践
教学中大部分教师更重视讲解知识,忽略其他方面的教育,使得学生必须采取死记硬背法学习,无法透彻深入的理解知识。通常在教师眼中根据教学大纲开展教学,让学生记住教材中的知识为其主要任务,导致学生只会死记硬背,轻视推导过程的重要性。甚至部分教师课堂提问主要集中于已学知识,这样学生无需思考即可回答。但此类单调死板的记忆式学习,与学习规律相脱离,因此不利于提高学生学习成绩。
3.教学目标模糊
如果教师无法合理定位课时目标,缺少必要的研究,将造成其错位或设置过高、随意等问题。甚至部分教师在制定课时目标期间,常以为就是整个单元乃至整个学段的目标,无法合理选取例题或习题,导致课时目标与教学任务不符,难以落实能力训练。[3]从课堂教学方面来说,每堂课的特点不同,一般只需实现1~2个目标即可,很难全面考虑涉及到所有目标。同时也有部分教师目标制定过于成人化,与儿童认知特点相差甚远,致使师生下课后产生茫然感,不能实现有的放矢。
1.利用多媒体形象性,调动学生思维主动性
学生在进行创新思维开展的过程中,主动性是非常关键的。只有当学生主动全身心的投入到学习中,思维才会活跃起来,潜能才会发挥出来。对于小学生而言,他们的主动性就表现在于拥有好奇心、求知欲望强,而多媒体的主要特征就是形象性,它可以将教学的信息多媒体化,通过声音、图像、视频将教学的内容形象化,方便学生了解和掌握教学内容。
2.开展合作探究,激发创新思维
利用信息技术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平台,以及直观丰富的想象条件,促进学生大胆质疑问难和假设,以便积极主动的探索知识,发展其假设推断能力,使其奠定知识创新应用的基础。[4]例如,教学“小数的加减法”时,通过播放幻灯片的形式,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思考来获取信息,再探讨具体的计算方法,比如可组织学生探讨算式53.40-49.80的计算方式,并重点探讨:小数点对齐的原因53.40可写作53.4吗?那49.80呢?等问题,最后由教师进行合理的点评总结,引导学生相互交流共享。
3.注重一题多解,提高发散思维
创新思维中发散思维最常用,是提高数学问题解决能力的主要手段。为此,教师在数学问题讲解时,特别是能够一题多解的数学问题,应积极鼓励学生寻找多种解题方法,使学生思维更加广阔灵活。只有增加学生思维发散点和发散量,才能激发创新思维,提高创新思维能力。这就要求教师加强一题多解训练,对学生创新思维及实践进行培养。学生通过这种思考过程,既能学会多角度解决问题,也可受到启示即解题途径的多样性,从而实现对学生创新实践与思维的培养。
4.运用信息技术,培养创新思维
数学学科具有创造性、严密性、逻辑性和精确性,要让学生加深数学知识掌握,必须强化学生思维能力培养,尤其是最常用的一种创造性思维——发散思维能力。[5]比如,教学“小数加减法应用”时,抛出计算题:大刚的6项特长总分依次为9、9.2、9.4、9.3、8.5、9.6,通过交流探讨可知计算方式非常多样化,如以9为基准数来运算、采取加法结合律来计算等,这里教师应充分肯定学生。然后,再集中思维进行推理、比较与判断,选出最简便的计算方法解决问题。同时借助媒体呈现小数的分合:9+0,9+0.2,9+0.4,9+0.3,9-0.5,9+0.6,让学生将其加数当作基准数9的加减,并以此进行多减少补的简易计算。在教学中应用信息技术可促进学生发散思维,使其发现事物的新问题、新情况,找出全新的问题解决途径和方法,从而总结数学规律,确定最佳方向与方案,实现对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
创新是社会发展的内动力,小学教育对学生创新思维培养非常重要,特别是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积极创设开放性课堂,鼓励学生合作探究充分参与教学,并在构建知识的同时应用知识,通过应用实现创新,才能有助于学生创造思维培养。
[1]隆凯.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培养之管窥[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16):46-46.
[2]杨科.浅谈小学高年级数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J].数学学习与研究:教研版,2014,(2):139-139.
[3]桑文艳.浅议小学高年级数学教学中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J].读书文摘:青年版,2014,(9):208-2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