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慧裁剪,剪出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2016-03-04 00:00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221114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4期
关键词:教学内容文本教材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221114)谢 朵



智慧裁剪,剪出阅读教学的新天地

江苏徐州市铜山区张集实验小学(221114)谢朵

[摘要]课堂教学应该以课标为纲,以学情为基,剔出多余的枝蔓,通过智慧取舍,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奠基。在教学中,教师要依托学科本质,剪出适切的教学内容;要聚焦文本体裁,剪出匹配的语言训练;要放眼整体单元,剪出合理的拓展延伸。这样的智慧裁剪,才能符合编者的意图,提高学生的语文能力。

[关键词]阅读教学整体单元教学内容

当下,很多公开课为了追求时髦,往往将有限的40分钟塞得满满的,接踵而至的语言训练、雨后春笋般的资料介入……使得整个阅读教学臃肿无比。其实,课堂教学应该以课标为纲,以学情为基,剔出课堂教学中多余的枝蔓,通过智慧取舍,选择适切的教学内容,为课堂教学效益的提升奠基。

一、依托学科本质,剪出适切的教学内容

语文新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语文课程是实践性课程,语文教学的核心任务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但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常常“荒了自己的园,耕了别人的田”。很多教师要么让孩子戴上头饰,进行表演;要么让学生手拿画笔,直接描画……并美其名曰“学科整合”,而真正属于语文学科本质的东西却无所涉及。

例如,在教学《莫高窟》一文中的“彩塑”内容时,一位教师要求学生根据课文中“慈眉善目”“强壮勇猛”“威风凛凛”等词语,将菩萨、力士、天王的图像勾画出来。一时间,学生忙得团团转,接近半节课还没有完成。该教师其实是想借助鲜明的图像资源,让学生在描画的过程中感受彩塑外形的惟妙惟肖,但遗憾的是整个过程学生只是一味地仿照教材中的插图,而将语文教学的根本——语言的品味放在一边。语文教学重要的不是画面,而是感受语言表达的精准与形象。

鉴于此,教师应坚守语文教学的根本不动摇,避免一切花哨的形式主义侵蚀课堂。上述案例,教师可以在学生深入感知文本语言的基础上,及时出示菩萨、力士、天王的图片,引导学生进行辨认。这样省去了大量与语文关系不大的环节,赢得了课堂教学的时间,将教学的重心聚焦于文本语言的涵泳上,有效地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

二、聚焦文本体裁,剪出匹配的语言训练

一篇文本一旦进入教材成为阅读教学的对象,就承担着三个方面价值:一是作为普通的文本,每个读者深入其中所感受到的文本价值和意蕴;二是以教学的专业视角,开掘文本之于学生衍生的教学价值;三是与编者深入对话,感知“这一篇”独有的认知价值。小学语文教材由各种不同体裁的文本组成。不同的文体有着不同的创作规律和语言风格。遵循文体特征,是阅读教学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应该努力规避与文体不相符合的环节,保障教学内容的适宜性。

如,说理文中的事例是为了更好地凸显文本的中心论点,与一般记叙文中的叙事风格完全不同。而一位教师在执教《说勤奋》中司马光的事例时,引导学生紧扣文本语言感受司马光童年时学习的勤奋,并借助课文中的插图引导学生进行想象。显然,这一教学内容不符合文体特点的要求,因为说理文的事例在于“说”,而不在于事件本身。教学中,教师可以剔出对事件的拓展训练,留下更为充裕的时间引领学生通过猜想、品读、表达,体悟作者是如何将“勤奋是通往理想境界的桥梁”这一道理表述清楚的,从而感受说理文基本的文体特点和表达特色。

三、放眼整体单元,剪出合理的拓展延伸

当下语文教材都是以主题为单元进行编排的,这决定了阅读教学不能以逼仄的眼光仅仅关注单篇课文,而要放眼单元这个整体。否则,就会形成断章取义的倾向,使阅读教学走向歧途。

例如,在教学《月光启蒙》一文时,究竟该不该补充“母亲患上老年痴呆症”一段的教学,一直都是语文教学争论不下的话题。诚然,补充原文中的这一段,让学生以对比的方式深入文本感受母亲的善良与智慧有着重要的促进作用。但为什么教材编者要将其删除呢?显然,这是编者基于对教材单元主题深度考量之后的慎重抉择。本单元由《爱如茉莉》《我和祖父的园子》等文本组成,展现出浓厚的人间亲情和人际关系的和谐美好,是一个以爱与亲情为主题的单元。从整体单元的视角感知课文,就不难发现补充原文就与单元的整体价值形成严重的扭曲,有悖于单元构建的情感基调。

因此,每篇课文、每一教学环节都应在单元价值的观照下剪除、拓展、补充。如,教学《月光启蒙》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延续文本内在的意境之美,收集自己家乡的民歌民谣,并回忆自己在宁静的夏夜曾经与家人在一起经历的美妙时光。这样的拓展不仅契合这一篇文本的意蕴,更与整体单元的价值主旨相得益彰,从而将学生的关注点从作品本身拓展到生活实际中来,培养学生的发现力和思考力。

总而言之,作为一名语文教师,不仅要做文本的知音,更要深入思考编者为什么要选择这篇文章,并放在教材体系的“这个单元”之中。面对这篇文本,必须教什么、可以教什么,学生需要从中获取什么,只有形成这样的解读意识和取舍智慧,语文教学才能实现真正的华丽转身。

(责编韦雄)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9068(2016)04-037

猜你喜欢
教学内容文本教材
文本联读学概括 细致观察促写作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教材精读
在808DA上文本显示的改善
基于doc2vec和TF-IDF的相似文本识别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文本之中·文本之外·文本之上——童话故事《坐井观天》的教学隐喻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