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生林
(宁夏平罗县第四中学 宁夏平罗 753400)
浅议文言文教学应重视“读”的作用
王生林
(宁夏平罗县第四中学 宁夏平罗 753400)
文言文教学的重点之一是指导学生“读”文本。此文从听读——提取信息,激发兴趣;朗读——培养语感,引发共鸣;诵读——积累素材,陶冶情操三个方面阐述在文言文教学中重视“读”的作用。
文言文教学 重视 读
传统的文言文教学注重字、词、句文言知识的积累,而研究型的专家则主张文言文教学应着眼于文章思想的评析,我认为无论是积累知识还是理解文章思想,都必须以“读”为前提。徐世英先生曾说:“讲解是分析,朗读是综合;讲解是钻进文中,朗读是跃出纸外;讲解是推平、摆开,朗读是融贯,显见;讲解是死的,如同进行解剖;朗读是活的,如同赋予作品生命;讲解只能使人知道,朗读更能使人感受。因此,从某种意义上讲,朗读比讲解更重要。”《初中语文课程标准》也要求学生“能够诵读古代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名篇”。可见,文言文教学重点之一就是指导学生“读”文本。
书面语言是不完全的语言,语气、语势、语感、抑扬顿挫、轻重缓急等,多受书面语言的限制,不易表达出来,不读就不能理解它的意思,不读就不能体味它的妙处。因此,必须通过“读”将文本中无声的语言变为有感情的音响,增加文本的活力,从而使学生全方位、主体化地感受。结合教学实践,笔我在教学文言文时从以下三方面抓学生的“读”:
听读是一个处理语言信息的过程。通过听读,学生能够提取有用信息,改变原有的认知结构,提高认知水平。
听,在语文教学中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有人曾提出“语感教学”的方法,即让学生在听觉感受中学习知识。文言文教学应提倡学生多听读文本,听艺术家读,听教师读,听同学读,真切地听出古文学的神韵来,深切地领悟古代语言的魅力。在教学中,可利用录音,音像或多媒体,将声画效果有机地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听、看”的过程中学习生字的发音、语句的停顿、语速的快慢、语调的高低等等,从而体悟作者的思想感情。如在学习《岳阳楼记》时,音像中的朗读者那富于感染力的语调把听者带入美丽的湖光山色之中,有些学生情不自禁地跟读起来。这样,既可以让学生感悟古文的音韵美,也可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
在听读的基础上,我着重抓学生的朗读,这是教学文言文最重要的环节之一。苏轼说过:“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精思子自知。”古代还有“读书百遍其义自见”、“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写诗也会吟”等等说法,可见古人就非常重视朗读。但我们的文言文教学往往忽视朗读,只重视内容分析,这是造成学生文言文语感差、厌学的一个主要原因。朱熹读书时有段话:“凡读书须要读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诵遍数,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朱绍禹在《语文教学辞典》中说过:“从阅读心理的发展看,朗读技能的发展一般先于默读,学生最初的阅读活动多依靠有声语言。”他们都道出了朗读在语文学习中的重要地位。
我在设计文言文课堂教学时,采用多种朗读方式,从多个角度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让学生大声齐读、分组朗读、个人读、分角色读,交替进行,培养语感并解决生字难字,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内记住相关内容。同时又读出了古文的韵味,读出了作者的感情,进而与作者在感情上产生共鸣。齐读、分组读可使学生自查自纠朗读中的错误,老师也能发现问题,及时指导。如学习韩愈写的《妈说》时,学生们读到“食马者不知岂能千里而食也”时,有些学生把“食”(饲)读错了音,经过我的指正,学生们根据注释分析后,选择了正确的读法。个人读、分角色朗读则可展示学生的个性,让他们的优点发挥到极致,增加了他们的成就感。如朗读《记承天寺夜游》时,有位学生读到“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耳”这一句,那语气、神态俨然就是一个心有怨气而又自解自嘲的苏轼站在眼前。可见,学生是在用心读,用情读。
为了使学生朗读的功效充分发挥出来,学生每次朗读,笔者都要强调把朗读和理解巧妙联系起来,最大限度发挥“读”的作用。提倡学生多读,不但对教材内的文言文多读,而且引导学生向课外延伸。例如,学了《细柳营》引导学生读《史记• 绛侯周勃世家》,学了《出师表》引导学生读《隆中对》,鼓励、倡导学生到古文学殿堂里去游览,吸取古文学之营养,体会作者忠于事实、知恩图报、感世悲己等等情怀,提高阅读文言文的理解能力和文学素质。
学习文言文的另一个环节还有背诵。我国古代文化中负载着伟大的人文精神,对塑造学生魂灵有着重要作用。传统诵读存在背诵单一,刻意注入的弊端,我们提倡理解记忆和形象记忆相结合。语言学习最根本的方法在于记忆,而背诵是训练学生记忆的首选途径,也是培养语感的最佳方式。
通过背诵,学生不但可加深记忆,丰富词汇,积累大量素材,而且能够提高表达能力和写作能力。真正做到“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这样,文言文的内在美陶冶了学生的情操,外在美也培养了学生的审美情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目的。如九年级学习的几篇古文,陶渊明的隐逸之乐,苏轼的报国情怀,欧阳修的与民同乐等无一不让学生津津乐道。可以说,诵读使学生在享受中加深记忆。既巩固了学生的课本知识,又在潜移默化中丰富和提升了学生的人文精神。
叶圣陶曾精辟地指出:“吟诵就是心、眼、口、耳并用的一种学习方法。”以“读”贯穿整个文言文教学过程,是提高学生学习文言文效率的有效途径。让学生动起来,真正成为课堂上的主人,学习的主体,这样充满琅琅书声、充满活力的课堂,定会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