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高校产业创新①

2016-03-04 18:05孙劲松王华鲁元郝义国
现代教育管理 2016年4期
关键词:科技成果企业发展

孙劲松,王华,鲁元,郝义国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经济发展新常态下的高校产业创新①

孙劲松,王华,鲁元,郝义国

(中国地质大学,湖北武汉430074)

高校产业在服务社会和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但在每个发展时期均面临着各种挑战和机遇。在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新一轮教育改革的大背景下,我国高校产业再次面临巨大的挑战,建立科学有效的高校科技成果转化机制和激发高校产业内生动力是促进高校产业转型升级、培育新的增长点、提升核心竞争力的主要路径。

经济发展新常态;高校产业;成果转化;创新发展

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是实现校企一体化办学的关键[1]。高校产业作为高等教育重要组成部分,在服务高校、社会、地方经济建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取得的成绩有目共睹。在经济发展新常态下,高校如何在技术转型升级中发挥积极作用,培育新的增长点,如何发挥资源优势帮助企业提升核心竞争力,如何通过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是当前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研究高校产业发展创新,推动教育水平与产业结构有机联动[2],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一、高校产业发展历程

(一)初始起步发展阶段(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至2005年)

改革开放初期,全国出现经商潮,一大批校办企业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经济形态基本覆盖工业、农业、服务业等。这时期校办产业经济总量不大,但诞生了北大方正、清华同方等少数知名企业。在科技是第一生产力的影响下,校办产业乘上了科教兴国春风。1993年,国家颁发的《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明确指出高校作为高新技术的创造者和拥有者,对国家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可以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以此为指南,校办产业进入以科技产业为导向的发展阶段。之所以称这个阶段是初始发展期,是因为这个时期的高校产业从经济形态看,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企业,主要是披着高校产业的外衣,做着企业的工作,其管理体制却完全是事业体制下的产物。具体表现为,产业完全是学校投资兴办,学校独资或部分出资、委派或任命法人代表,学校直接决定企业发展方向,人事财务一并纳入学校管理,这个时期的企业并不是严格意义的企业,而是隶属于学校的二级单位。在这种管理体制下,高校校办产业的发展必然会出现一些问题,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产权结构不合理、管理混乱,学校承担无限风险。这既严重制约了高校产业发展,也存在着冲击正常教学秩序的潜在风险,必须通过改革规避矛盾,才能使得高校产业、教学、科研驶入各自的正确车道。从教育的认识观、价值观看,高校办产业主要目的为了解决办学经费的短缺和高校富余人员的出路问题。

(二)产业规范化建设阶段(2005年至2013年)

因为高校产业管理体制不健全、运行机制不灵活、经营性资产监管不到位等问题的集中爆发,国家在北大、清华两校启动了规范校办产业管理体制改革试点工作,并于2005年出台了《教育部关于积极发展、规范管理高校科技产业的指导意见》,标志着高校产业规范化建设开始。这个时期,全国高校普遍成立了国有资产管理委员会、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出台了国有资产管理暂行办法、经营性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办法,界定了资产公司的职能,对学校经营性资产管理委员会、资产公司及资产公司董事长、总经理进行分级授权,对各自的职权、财务授权均有明确规定,制度上对校办企业行为进行规范,明确了学校投资行为、企业决策制度、管理权限。按照“非改即撤”的原则,全国大多数高校通过一系列措施使得校办企业成为承担有限责任、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照章纳税的市场主体,逐步建立和完善了校办企业投入和撤出机制,促进学校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经营走上良性循环道路,推动了教学科研和校办企业健康发展。从经济形态上讲,这个时期我国GDP持续高速增长,高校产业在大背景下逐渐发展壮大。

(三)经济新常态下转型阶段(2014年至今)

201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定调中国经济进入发展新常态。伴随着人口红利逐步减退、人口收入增加、环保需求、资源短缺、物价上涨、能源枯竭等一系列因素,低成本企业生存面临巨大挑战。成本的上升,导致校办企业必须面对产品竞争力等问题。同时,我国整体科技水平上升,国内企业技术不断提升,使得原来以技术模仿为主要形式的企业市场竞争力逐步下降,在这种形势下,企业只有加大技术创新,不断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才可能保持自身发展。新常态下的高校产业需要转型升级,并培育新的技术市场增长点,以替代落后的甚至即将淘汰的技术,并加快高校企业成果转化步伐,以提升企业自身核心竞争力。只有这样才能推动高校产业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继续引领行业发展。新时期的教育认识观、价值观认为,高校产业能否与一流学科发展相适应,既是学科发展的需求,也是高校产业发展的需要,高校产业的发展和升级转型是推动应用学科与国内外先进水平并行、领跑的重要方式,是促进高等学校或学科进入一流行列的重要支撑。

二、高校产业创新发展的现状与困境

(一)我国高校产生发展现状

回顾我国高校产业发展历程,伴随着改革开放步伐,从零开始,摸着石头过河,经过30多年的艰苦发展,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化、促进国家产业结构调整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2014年12月,教育部发布的《中国高等学校校办企业统计概要公告(2013年)》显示,共有29个省(区、市)的552所高校参加了高校校办企业统计工作,涉及企业5279家,教育部直属高校企业2531家。本文主要研究教育部直属高校企业发展情况,其中国有控股企业1635家、非国有控股企业896家。

第一,资产方面。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达到3167.07亿元,占全国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的89.51%。校办企业资产总额排在前五位的高校主要是北京大学等5所部属高校,这5所高校资产占教育部直属高校校办企业资产总额的80.01%。

第二,收入方面。全国普通高校校办企业营业收入达到2080.62亿元。排在前5位的高校分别是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华东)、东北大学、同济大学,这5所大学校办产业收入占部属高校校办产业总收入的81.52%。

可见,高校产业发展极端不平衡,除少数高校产业外,其他高校产业整体规模较小,盈利能力偏低,亟待整体指导和扶持,促进高校产业协调发展,提升综合实力。目前,高校产业无论在国家层面,还是地方层面,除了少数高校产业得到重点扶持和关注,大部分高校产业一直处于真空期,重视不够、监管不力、扶持不多,“放水养鱼”变成任其自生自灭,高校企业经营现状各种矛盾当前尤为突出。经济发展新常态下,自主创新能力不强、规模不大的校办企业明显表现后劲不足,知识联盟协调创新不够[3],有的企业初期还能支撑,有的企业已面临生存困难,高校能否帮助校办企业走出困境,并逐步壮大,是面临的重要课题。

(二)面临的困境

第一,成果转化政策口径不一。教育部规定高校通过成果转化创办企业,学校可拥有70%股权,个人可拥有30%股权,然而各地执行情况不一,比如目前湖北省的政策就是,学校最高拥有30%股权,最低为1%股权[4],所持的股本比例会越来越小。这种政策背景下,学校贡献力越来越小,逐步被边缘化,在不改变评价机制的情况下,管理者没有动力。仅仅依托成果转化创办的企业,既是小股东,也没有话语权,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高校企业,即使强化各参股企业董事、监事委派力度,力图加强企业管理,但现阶段董事、监事在实际的生产中并不能完全享有相应的权利,学校逐步会丧失信心和耐心。

第二,价值观正在逐步转变。高校产业开始仅仅为教学实习服务,到后来新办高校产业目的是为了解决高校经费困难、富余人员出路等问题,再后来逐渐认识到发展高校产业有利于提升高校综合实力、服务地方经济、加强高校与地方政府战略联盟。这一些认识的基础是高校产业仅仅是高校教育的辅助工作,即使清楚认识到其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播四大职能,高校产业同样不是重点工作。新形势下的教育改革,需要认识到高校产业必须纳入教学、科研同等重要地位,只有高校产业的发展与一流学科相适应,学科才可能达到国内外先进水平,才能真正发展成为一流学科,这是教育改革的需要。

第三,角色定位认识不统一。在实践中,高校、企业如何扮演好各自角色,发挥各自优势,没有一套成熟的办法和经验可以借鉴,各高校各搞一套,严重影响高校产业战略发展。新形势下,要发展一流学科,必须有一流的产业作为研究平台,同样一流的学科需要做好技术研发和产业培育服务,为打造一流的产业输入技术和人才,两者相辅相成。

第四,高校产业体制机制不畅。目前,产业规范管理进程取得了一定进展,但与规范化、科学化还有较大距离,甚至已远远落后于社会企业的管理水平,必将影响产业发展战略决策和目标实现。当前,资产公司在双重身份体制下,并不能完全依法享有作为投资者应该享有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学校董事会成员是学校各二级单位的领导或学校其他单位人员,对产业和经营情况基本处于感性认识层面,在议案表决中,既不会承担有风险的议案,又很难就议案提出建设性意见。

第五,管理方式不适应。传统校办企业,人是学校的人,企业是学校的企业,学校理所当然地以“抓企业”为主要管理模式。伴随着企业的多元化,既有实际意义的高校企业,也有名义上的高校企业。如果高校全面监管企业,既行不通,也没有这个能力进行监管,学校只有牢牢抓住资产这条纽带,才能卓有成效地开展监管工作。因此,转变为以“资本为纽带”的监管方式[5],完善以“加强国有资本监管为主要形式”的国有资产监管体制机制,彻底遵守市场“契约精神”,才是当前管理方式的主渠道。

三、高校产业创新缺乏活力的原因

(一)文化认同与价值观念存在严重冲突

在教育教学事业蓬勃发展过程中,最大限度地体现自我价值,追求自主性、个性化、多样性和创新精神,可以说是高校教师的显著特点。学校管理层希望教师能够甘于坐冷板凳,沉下心来搞教学科研,甚至把“安贫乐道”作为高校教师的优良传统。而企业追求利益最大化,把经济回报作为主要目标,激励全员参与经营,这样有利于调动员工积极性,保证经营决策的正确和经营目标的实现。这两者之间在文化认同和价值观方面本身存在巨大差异。因此,搞产业的教师从文化本身就受到教授们、管理层甚至自身的怀疑和质问。

(二)双重属性下的企业运作模式存在缺陷

高校产业既是高等教育的组成部分,又是社会产业的组成部分,既作为事业单位的有机组成而具有高等教育的职能,又作为特殊性质的企业而具有生产经营的职能和追求利润最大化的目标,其组织结构与人事制度具有事业单位的性质,又具有市场独立主体的企业性质,这必然导致“一校两制”的格局。而这两种体制的并存,就意味着改革不彻底,必然导致许多工作从体制上纠缠不清,盘根错杂,相互渗透相互牵制。

(三)高校丰富的人力资源不能为产业所用

高等学校作为人才的集中地,具有明显的科技人才优势和丰富的人力资源,但是受高校人事管理条块分割和有关管理政策的制约,校内科技人才优势常常难以真正地为高校创业所依托、所利用。同时,在高校产业发展过程中,诸多方面的原因,产生了一种“怪像”,即高校企业成了一种安排高校富余人员的分流途径。比如,高校引进人才配偶的工作安排。当高校没有适合的工作岗位安排他们时,便安排到校办企业,而企业却抱怨这并不是企业发展需要的人才,导致企业难以有效发挥内在功能。

(四)激励机制不够完善健全

目前,高校产业没有独立的分配机制,员工不是按劳取酬、按能计酬,而是按照身份、级别等获得报酬,没有坚持市场导向,建立一套以激励原则为主导的管理模式,导致一些优秀人才在企业工作时,劳动价值得不到充分体现,挫伤了积极性和主动性,甚至造成许多优秀人才流失。同时,现在的考核评价体系还不健全,基本上还是按照学校教师考核模式进行评价,与市场接轨的考评体系还未建立,“大锅饭”遗风犹在。

(五)员工流动渠道不畅通

人才有序流动可以吸引更多人才,优化资源配置。流动能够促进各个岗位和职位的员工努力保持较好的配置,给员工一定的压力以充分发挥潜能,同时还可以把不适合某些岗位和职位的员工,配置到合适的职位和岗位上去,从而达到人尽其才、物尽其用的效果。但是,因为体制的原因,高校产业长期以来,缺乏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的注入,高校产业想引进的人才因学校各项制度限制基本不可能进来,而原来有编制的员工即使已无法胜任工作,但仍然留在岗位直到退休,优胜劣汰机制基本不存在。

四、高校产业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创新高校科技成果转化体系

第一,完善科技成果转化体系。重点是大力尝试推进并逐步完善以“政产学研”[6]为基础的成果转化模式。该模式是以科技为依托、风险投资为支撑,对科技、资本、管理、人才等新的生产要素进行整合配置,实际上以产学研合作为基础进行完善创新的一种模式。在该模式中,政府部门、企业、高校、科研机构、科技中介机构和金融机构优化配置,集中力量为企业技术创新服务。该模式下政府部门作为组织协调者,提出战略规划与政策引导,组织、协调“产、学、研、金、介、用”的合作。但是因为初期成效不高,加之功利性较强,实际变成政府出钱主导,各部门按政府的路线实施,短期内对大的产业集群、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必将带来新的机遇。该模式在科技创新体系运作过程中强化了政府的主导作用,保证了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性,在体系内,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企业等参与者均是主体,政府居于主导地位,发挥着决策指挥、协调管理、评估监督、信息交流服务等作用,对各参与主体资源进行优化配置,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率。随着该模式的逐步完善,政府应逐步退出产业主导舞台,充分发挥市场主导作用,否则伴生的必将是因政府过度参与导致的新的泥潭和困境。

第二,下大气力衍生和拓展优势产业。高校应该下功夫让优势学科和相关产业更加有优势,这既是一流学科发展的需要,也是产业竞争的需要。高校产业要以关键优势技术为依托,衍生和拓展并壮大了优势产业,通过核心技术的辐射带动相关产业共性技术的研究,整合相关资源,逐步发展成为行业的引领者和行业标准制定者,这对建设一流学科、搭建一流学科平台必将发挥关键性作用。一流的应用学科建设有利于高校掌握关键技术,能为科技成果转化提供足够的技术支持,特别是在原创的基础上开展集成创新,从而实现技术与产业的紧密结合,良性互动,协调发展。

第三,面向产业集群占据市场和技术制高点。面向产业集群,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是我国科技成果转化中形成的一种新趋势。该科技成果转化方式能够兼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技术问题与市场问题,先期研发以及熟化过程中能够考虑到未来成果转化中的问题,大幅提高科技成果转化的速度与水平。通过科技项目资源与产业集群的有效对接,发挥导向和示范作用,弥补集群内科技创新和应用的不足,引导产业集群内企业的科技研发、科技应用和科技服务向有利于科技创新和产业发展的方向转变,促进区域产业结构升级,快速实现科技项目资源与产业集群的有效对接,发挥更大作用[7]。

第四,坚持市场化改革方向。以企业的需求为导向,与企业建立新型合作关系。完全基于市场需求,在项目选择中以应用性研究为主,通过专利技术转让、技术合作、技术入股、技术服务等方式,实现科技成果转化的市场价值。依靠企业在高校建设研究中心,作为高校和企业生产之间的桥梁,这类中心主要依托高校现有学科优势和优秀成果,匹配企业需求,承接研究项目,研究成熟后由企业负责进行产业化开发,这种科技成果转化方式不仅有效缩短了科研成果与产业化之间的距离,解决了科研成果转化的制约因素,提高了科技成果转化率,而且专业化的分工能够保证从研发到生产整个链条的协调、有序发展。

(二)千方百计激发高校企业内部创新活力

“流水不腐,户枢不蠹。”内部活力对于一个组织来说至关重要,而企业内部活力的缔造是以激发、调动广大员工的活力为基础的。加快构建以激励原则为主导的管理模式[8],以文化为引领、以制度为保障、以激励为手段、以关怀为内核,最大限度地激发高校产业人员的创造热情,才是提升产业内部活力的关键。

一是以文化为引领。企业文化作为一种以文化为手段达到管理目的的高层次管理模式,对激发员工内部活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企业文化能把员工个人的目标引导到总目标上来,使员工接受共同的价值理念,形成一股力量向既定的方向努力。高校产业在传承高校文化的同时,必须建立与高校相适应的产业文化作为引领,既要传承高校深厚的文化底蕴,又要有发展的企业文化,以提升企业效率,转变教师对企业文化的认同。企业文化会聚集起一批具有相同价值观的员工,使之在相互认同的工作氛围里,为共同的价值目标而努力。

二是以制度为保障。激发内在活力,在文化引领的同时,还需要建立相匹配的制度,让文化理念渗透到产业的各项规章中,体现在企业的各种行为上。高校产业由于长期处于事业制管理模式下,体制早已落后产业发展需求。需要建立培训发展制度和考核激励制度,进一步完善薪酬分配制度。

三是以激励为手段。传统企业管理是靠金钱和惩罚的胡萝卜加大棒模式。建立以激励原则为主导的新型高校产业管理模式,不仅仅是物质上的激励,还包括精神上的激励,两者结合,形成全方位激励。

四是加强人文关怀。在目标确定的情况下,给员工更多的思考空间,能够最大限度地让他们感受到自己是主人,增强主人翁意识,实现自我管理。要充分利用高校德育资源,帮助员工缓解压力,让员工深度参与企业管理,使之成为企业政策的参与制定者、实施者和监督者,从而增强员工对企业的责任感、认同感与归属感。

[1]张立华,井大军.职教集团在促进教育链和产业链有机融合中的新路径[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108-110.

[2]石丽,陈万明,王婷婷.教育水平、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的联动关系[J].现代教育管理,2014,(7):50-51.

[3]刘培军.高校知识联盟协同创新的过程、特点及实现机制[J].现代教育管理,2014,(6):44-47.

[4]武汉市政府.关于促进东湖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科技成果转化体制机制创新的若干意见[Z].2014.

[5]陈丽珠.以资本为纽带通过市场形成大企业集团[J].中央财经大学学报,1997,(12):13-15.

[6]董书礼.科技成果产业化的一种新模式[J].中国科技论坛,2012,(12):56-58.

[7]蒋慧峰.学科结构与产业结构的协调性评价与预测[J].现代教育管理,2015,(1):100-101.

[8]车卡佳,黎志成.高校高新技术企业治理的目标模式及其实现[J].武汉理工大学学报,2004,(2):150-154.

(责任编辑:李作章;责任校对:徐治中)

Innovation of the University-owned Industry under the New Normal Economy

SUN Jinsong,WANG Hua,LU Yuan,HAO Yiguo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Wuhan Hubei 430074)

Industries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has played a positive role in the community service and local economic development,but they are faced with both various challenges and opportunities in each development period. Under the background of the new normal economic development and a new round of educational reform,college industries in China are facing a great challenge again.To establish scientific and effective mechanism of the transformation and to stimulate college industrial endogenous motivation are important paths to promote industrial transformation upgrading,to cultivate new points of economic growth and to enhanc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new normal economy;the university-owned industry;achievement transformation;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G646

A

1674-5485(2016)04-0058-05

湖北省高校省级教学改革研究项目“发挥地学类高端人才在地学专业本科教育教学作用的机制研究”(149)。

孙劲松(1977-),男,湖北荆门人,中国地质大学(武汉)助理研究员,博士,主要从事企业管理研究。

猜你喜欢
科技成果企业发展
企业
企业
企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敢为人先的企业——超惠投不动产
打通科技成果转化“最后一公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
科技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