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铭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 河南新郑 451150)
论任务驱动教法在计算机教学中的应用
张 铭
(河南省工业和信息化高级技工学校 河南新郑 451150)
计算机应用基础的学习是目前很多学校的必修课。计算机技术作为拥有美好发展前景和广泛应用空间的实用技术,通过加强教学改革等措施鼓励、督促学生加强学习和应用实践,无论是对于学生本人掌握技能而言还是对教学探索而言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提升课堂教学的质量和效果,应用任务驱动法辅助计算机教学成为当前的重要探索潮流。
计算机 任务驱动法 应用
信息时代的到来使计算机在人们生活中的影响越来越深刻,“任务驱动”是一种以信息指导理论为主,在设置有趣的相关任务或者以增加难度的方式来指导计算机学习的一种先进方式。在循序渐进完成既定任务的过程中,学生既能够对知识点进行记忆,又不会感到计算机学习是枯燥无味的。所以从以上角度来说,任务驱动法应用空间是非常广泛的。
1.明确教学目标,合理布置任务
任务驱动法在计算机课堂中的应用在明确基本原则的基础上展开实践,首先要明确课堂教学目标,然后根据目标合理设计教学内容。在应用任务驱动法的课堂上,任务从头到尾起着线索的作用,整节课堂都围绕这个焦点展开,所以要将学习内容巧妙的结合、贯穿在任务引领过程之中。在进行教学时,教师先引出或者布置合理的教学任务,以此为线索或目标,引导学生展开实践探索,进而解决技能型或者理论型的问题。比如,在学习Excel电子表格时,可以让学生运用自动求和、排列、筛选等方法设计一些表格进行实践操作。任务布置完成后,学生就要针对这个任务展开讨论、分析并且积极探索完成任务所需要的步骤或者手段,在遇到难题时又应该如何解决,其中哪些问题是可以凭借以前所学的知识解决的,哪些是需要应用新知识和理论进行操作探索才可以解决的。[1]
2.保证任务的可操作性,提高学生的综合能力
任务驱动法的课堂中,教学法的操作和设定必须具备适当性和可操作性,适当性主要针对任务的难度,过易或者过难都不合适,并且需要有效结合课堂教学目标设计任务引领进程;可操作性则是针对现阶段学生能力而言,无论是其学习能力还是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不应超出或者落后太多,合适为最佳。计算机课堂本身就有着枯燥、空洞化等尴尬问题,教师在进行引导时,必须注意避免抽象、空洞等造成学生难以理解的弊端,以浅显易懂、通俗易学的方式引导其学习和探究、合作。在任务驱动教学课堂中,还要注意多元化这个研究与探索方向。当前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已经成为惯性,所以在任务驱动引导时也要注意让学生养成从多角度、多层次思考、分析、解决问题的习惯,不断活跃其思考和探索能力,加强学生对于新知识的汲取思考程度,让他们始终保持着活跃的思维,能够快速接受和学习新知识。另外,课堂设计中还要注意考虑学生个体能力差异,不能一套方案走到底,要合理设计两套乃至三套方案,针对不同程度与水平的学生,设计难度合理的目标与要求,从而完成多元化的探索与实践。这种锻炼方式能够使得学生养成触类旁通的好习惯,进而举一反三,从而明确了解计算机操作技能的多样化,逐渐养成创新性实践与思考的素质。[2]
以PPT的制作和PowerPoint的学习为例,教师可以先事先创立一个合理情境。比如,要求学生使用PPT制作一个介绍自己家乡特色风俗或者小吃的课件,以小组合作的方式将制作任务分解成收集资料、文字处理、模板设计、图像处理以及自定义动画等多个环节,让学生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通过合作探索的方式完成课件制作。然后互相交流制作经验与问题,并且对于制作成果进行对比评价。这种任务驱动式的合作探索无疑是对学生计算机学习的有效帮助,互相都可以从对方身上汲取长处,改善短处。
1.创建教学场景,引入教学任务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实施任务驱动教学法,首先要引入教学任务,教师可以考虑情景教学法,在课程任务设计时,通过对当前教学内容的分析,设计相应的教学场景,从而将设计的任务融入到教学场景中。例如:在“PPT演示文档”课程中,可以通过多媒体设备,首先为学生播放一个精美的、动态效果绚丽的、声文并茂的、载入动画视频的PPT。通过新颖的文档来引起学生的兴趣和注意力,而后在教师带领下,讨论并分析制作出PPT的步骤,并以此为基础细分成一个个简单的任务。
2.以学生为课堂主体,加强教师引导
在实际任务提出之后,教师就要以任务驱动教学法为根本,开展教学过程。在整个过程中,要时刻以学生为课堂主题,让学生将自己以前掌握的知识与当前课堂的知识相结合,通过个人回顾和课前预习的方式,来积极地完成实际的教学任务。
教学任务的完成方式要时刻以学生为课堂主体,让学生分析当前的任务的主要应用技术,通过查阅资料、查找相似的解决方法,通过个人实践、探索及创新来完成整个任务。当然,学生在整个过程中会遇到很多问题,那么教师的作用则是以引导者、辅助者的角色,通过点拨式的教学方法,来帮助学生完成教学任务。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具体实施,教师要注重个人的引导,切勿由于新的教学方式而为学生的学习带来消极情绪,要时刻引导、鼓励学生发挥个人主观能动性,积极主动地查阅相关资料,自己来完成相应的任务,从而认真提升自己的计算机应用水平。在完成任务过程中,教师应该鼓励以小组为单位的团队合作的方式,教师的引导不一定是帮学生解决实际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为学生建立团队合作的桥梁,让学生的小组成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协作,从而在解决实际问题的同时,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及团队协作能力。
针对“PPT演示文档”的具体任务,可以让小组成员相互协作,从简单的文字插入与编辑、PPT文档页面排版等内容入手,然后到字体颜色设置、动态效果设计、音频视频插入等逐个完成相关任务。
3.任务总体评价,总结与反思
任务驱动教学法注重学生的思考与总结,在学生完成任务之后,要为学生留下足够的时间让学生反思自己整个任务完成的过程,并且通过分享的方式来展示任务完成的方式,自己遇到的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法,从而在总结、分享过程中,发现自己的不足及提升空间,最终实现相应课程内容的学习。
1.提出任务,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顾名思义,在任务教学法的中心设计环节中,“任务”是最主要的部分。该步骤为下面的一系列行为作出了铺垫。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所提出的任务好坏,是整个课堂能否得到有序性发展的前提。以课件制作中最常用的“ fl ash”动画为例,此模块的知识学习是非常关键的。许多学生都不能准确的把握住课堂中所讲的基本内容,不能做到灵活性的掌握。所以,教师可以采用任务驱动法的原则对教学途径进行整体规划。这样既能够让学生将知识点准确的理解,又能够起到很好的指导作用。以“引导层”的知识点为例,教师可以将霓虹灯制作出摆动的样子,使色彩的分布看起来非常明显,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也可以将树枝摇曳的状态表现出来,打消学生的心理恐惧,让他们明白,动画的制作过程是非常简单的。当学生们的学习欲望被激发出来时,教师可以继续将动画的制作过程演示一遍,进行让他们更好的了解flash的制作模式。另外,还可以将同学们分成几个小组,各小组选取自己喜欢的图画进行动态效果的模式制作。各组再派出一位同学进行展示,在全班的范围内进行投票,评选出最好的一组来进行鼓励。这样,学生的学习方式也发生了转变,从最初的被动学习到现在的主动接受知识。这个过程是即合理又有效的。
2.学生自主探究协作完成。在传统的教学方式当中,一般都是教师具有绝对性的主导。学生在课堂上更多的是扮演一种“辅助性”的作用。而任务驱动方式不同,教师在传授知识的同时不将知识全部的传授给学生,要留一部分让学生自己去探索。所以,在布置任务的时刻,教师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想象空间,鼓励学生进行独立性的问题解决。以“ fl ash”遮罩层的动画演示过程为例,教师首先为学生讲解知识的理论内容名,在基本点确立的基础上,进一步的进行动画模块的建立。将“日食现象”作为一个基本考核点,让学生经过自己的思考制作相同模式的动画。此动画的内容当中既涵盖了模块的基本应用方式,对遮罩层进行了内容上的阐述,又使图形的变换深入到每位学生的心中,促进了学生理解能力的加深。在创作中,学生们还可以分别对自己的见解进行阐述或者是辩论。最后,教师将各组的观点加以融合,将图形渐变技术的使用规则充分运用到操作当中,促进学生深度化理解。
在传统的教学方法当中,教师往往“授之以鱼”,从不考虑学生在学习当中究竟学习到了什么,只能一味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而任务驱动教学法不仅仅是“授之以鱼”,还“授之以渔”,教会了学生学习的方法。在教学的过程当中,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帮助学生掌握了学习计算机应用基础的方法,还锻炼了学生的创新能力,自主学习能力,以及合作能力,从而最大化的提高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课堂教学效率。
[1]王影. 任务驱动教学法在中职《计算机应用基础》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 科技信息,2013,No.43709:318+312.
[2]唐玉梅. 计算机应用基础教学中任务驱动教学法的实践运用[J]. 电脑知识与技术,2016,v.1203:144-1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