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铁城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万福中学 江西吉安 343133)
初中化学各类反应易错点分析
刘铁城
(江西省吉安市吉安县万福中学 江西吉安 343133)
在最近几年的各地中考的试卷中出现了大量的具有迷惑性的、较容易出现错误的题目,当然作为初中中考考察的重点的化学各类反应式就是考察的重中之重。所以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就需要培养自己缜密的思维能力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但是这些能力也正是初中学生所缺乏的。因此,分析其出现的问题的原因,并且针对的加强训练,可以使学生有效的走出误区,从而提高学生的成绩,为学生在中考的过程中取得更好的成绩打下坚实的基础。所以本文就是简单的讨论一些,初中化学各类反应易错点分析
初中化学 各类反应 易错点分析
1.过早地进行综合性训练
进入初三的同学比较积极。有的同学用参考书、练习册开始大量做题。有的同学总想尽早获得实质性进步,购买综合卷进行高强度练习。实际上初三时劳逸结合的过程,学生不应该过早地进行综合性的训练。多早的接受综合性训练不利于学生自信心的培养。
2.学会所有解题方法之后自然得高分
(1)审题不严
如关键的字、词没有看清楚,有些条件没有看清,自己想当然等等;
(2)低级错误
如脑中所想,答非所问,计算错误等等。
(3)所答非所问
如要求写元素名称却写元素符号,要求写物质标号①②③却写物质名称,要求写反应现象却写出反应产物等等。学生对于这类错误应该在心理上提高警惕,然后逐项的克服。比如做比例会把前后顺序颠倒,反应KC1O3+6HC1─→KC1+3C12↑+3H2O中还原剂与氧化剂的物质的量之比应写1∶5却写成5∶1,按照题目进行规定的计算。
3.熟记一些化学方程式
任何学科都有需要记忆的基础知识,但是可以利用很多种方式来记忆。在中学阶段化学学科需要记忆的内容的确较多,同时在学生进入初三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学习化学的知识点逐渐增多,所以学生要对化学知识进行记忆。
(1)通过学生自己将化学知识化为自己的知识。比如制取气体的三种装置及对应制取的气体。
(2)通过教师的讲解或者是学生自己的理解来掌握相关知识。比如干馏是隔绝空气加热的过程,但是主要可以分拆为“干馏过程”,在整个实验过程中主要需要两个条件:“隔绝空气”、“加强热”。学生可以形象地理解为“做饭的过程”。
1.课堂教学引发学生兴趣
学生学习的兴趣来自课堂。课堂也是师生互动的舞台,教师如果以充沛的感情,渊博的学识,亲切的语言来感染学生,那么学生就会生存在一个和谐的、自由的课堂中,那么学生也就愿意去学,从而学生的学习而情也就提高了。
认真备课
教师应该积极的备课,在教学的过程中讲究教学方法和教学艺术,教师需要努力把每堂课上好,同时也是上得有趣,让学生回味无穷,学生从心底里喜欢上你的课。这样,才可以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并且可以保证学生的长久的学习热情。在教师的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想要精心准备一节课,那么课上教师一定思路清晰、教学内容层层递进,教师语言严谨,感受到的是学生参与的积极性很高、主动性很强,学生学的津津有味,教师教的也轻松。如果一节课教师准备的不够充分甚至毫无准备,上课的重点也不明显、教学无层次、语言啰嗦不流畅等现象,那么学生就很那培养对这节课的学习热情,长久以此的话,学生就会丧失学习化学的热情,导致学生对化学不感兴趣,最终影响学生的学习等情况。
(2)教学方法新颖、灵活
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利用多种形式,花样多变的教学方式,使学生自愿积极主动的参与学习过程中来。第一学段要根据学生的好奇、好动的年龄特点多创造一些生动有趣的情境和图片,多创设动手和动脑的机会帮助学生建立形象思维,多给学生观察事物的机会,从而更好的培养学生分析以及表达能力。第二学段注重创设情景与动手操作的培养,在让学生学习的的同时,注意引导学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需要学生更好的做到认真思考,积极地发现问题,并且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学生更好的解决化学难题做了铺垫。
(3)采用多媒体教学
直观的教学方法可以更有效地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与年龄特点,可以充分的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与积极性。对于一些过分抽象的问题,学生往往会感到无从下手。但是如果能加强直观性教学,则能够起到化难为易、化抽象为具体、加深学生记忆的作用。直观教学除了使用教学资源之外,还要充分利用各种多媒体设备。多媒体辅助教学课堂,已是当前教学活动的一项很重要的形式,多媒体教学可以更灵活、更广泛地进行直观教学。利用多媒体设备进行教学,有利于学生去接受一些抽象的事物,从而令学生赏心悦目。当一个抽象难懂的知识点教师通过多媒体技术转化为一张张简单地图片,让学生学习这些图片,可以让同学们会感到耳目一新、兴趣盎然。这对帮助学生深刻理解有关知识,牢固记忆有关内容及培养学生的创造思维能力等能起到积极的作用,同时多媒体技术的应用在很大程度上也减轻了教师的授课负担。为学生与教师都营造了一种良好的局面。
总之,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高教学教法艺术,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真正的做到以学生为主体,在教学的过程使学生学有所乐、学有所思、学有所得。只要学生自己想要改变自己缺点,想要改变化学中的易错点,同时教师舍得为学生着想,那么学生就可以在化学的学习过程中更进一步。“成功的教学所需的不是强制,而是激发学生的兴趣”正是在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学生就可以很好地解决在化学学习中存在的问题。
[1]聂军. 初中学生化学计算能力的形成研究[D].湖南师范大学,2014.
[2]周扬. 师专化学系在教学实习中应注意的几个问题[J]. 鞍山师范学院学报,1987,(04):118-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