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新文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对公安院校内涵建设的思考
钟新文
(吉林警察学院,吉林 长春 130022)
公安院校开展内涵建设是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和全面深化公安教育改革,推动公安教育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开创新局面、取得新发展的应有之义。必须苦练内功,遵循内涵建设的基本原则,把握内涵建设的总体要求,明确内涵建设的基本思路,在内涵建设的核心指标上取得实质突破,才能形成鲜明的办学特色。
公安院校 内涵建设 核心指标 办学特色
1.导向性原则
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等中央领导同志对新时期教育工作做出一系列重要指示,这是公安院校内涵建设要遵循的基本方向。此外,要以《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的通知》(教高厅〔2011〕2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的若干意见》(教高〔2012〕4号)、《教育部关于2013年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的意见》(教改〔2013〕1号)、《教育部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 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教基〔2014〕4号)、《教育部深化教育综合改革实施方案(2014—2018年)》等文件精神为指导,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强化内涵建设,着力提高教育质量。
2.重点性原则
内涵建设工作过程中,从计划的制定到组织实施,既要考虑全局,又要分清主次轻重,抓住重点,着力破解制约和影响学校更好更快发展的关键内涵问题。应坚持“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兴校”的办学理念和“重点突破、整体推进”的发展思路,大力推进内涵建设。通过重点带动,全面推进内涵建设整体水平,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适应经济发展的新常态。
2.创新性原则
内涵建设是一项创造性的工作,要求高校解放思想,着力增强内生动力,激发创新活力,紧紧围绕各项内涵建设目标提出一些创新性的新思路、新方法、新措施,切实保障内涵建设取得实效。
3.务实性原则
内涵建设工作是一项任务艰巨又关乎学校未来发展的重要项目,必须从实际出发,落实完成好各项工作任务,适应新常态下教育工作发展的大逻辑。
1.内涵建设的基本含义
高校内涵建设就是要在各种硬件设施以及显性要素扩大和增加的基础上,更新办学理念,加强教育教学质量和师资队伍、学科专业、课程建设及管理创新等核心建设工作;通过挖掘现有的潜力,优化结构,改革和完善教育要素的潜在优势,提高学校整体办学质量和水平;要着力抓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四大任务,学科专业建设、师资建设、基地建设三大基本建设,办学经费筹措、内部管理、开放办学三大工作等方面的统筹,努力实现这些方面的有机结合,把工作重心转移到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上。
2.内涵建设的指导思想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全面深化综合改革,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把师资队伍建设和办学质量作为衡量建设成效的标准,以专业建设为核心,以课程建设为主题,以代表学校办学水平的关键性指标为主要标志,以改革与创新为内在动力,以学风建设和校园文化建设为重要支撑,在培养应用型人才上下功夫,突出特色,树立品牌。以提升办学水平为目标,全面深化内涵建设,把公安院校建设成以公安学、公安技术学为主的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鲜明的应用型高校,使之成为培养公安专门人才的教育基地、在职干警的培训基地、公安理论研究和公安科技应用开发的科研基地,以及公安图书资料和公安文献储存、检索、应用的信息基地,以保证学校的可持续发展。
3.内涵建设的总体目标
通过内涵建设促进学校教育教学质量和办学水平的全面提高,凸显学校品牌专业和特色专业优势;师资队伍结构更加优化;教学基础设施明显改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教学质量保障体系更加完善;对外交流活动长期深入;管理水平和效益实现新跨越;学风建设卓有成效;校园文化建设成果显著,学生整体素质不断提高;毕业生就业前景广阔,办学声誉不断提升等目标。
1.明确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
发展目标定位属于学校的顶层设计,是内涵建设的基石。公安院校要围绕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常态,树立起市场竞争意识和优胜劣汰的危机感,主动对接全面深化公安改革的需求,从以规模扩张为特征的外延式发展转向以质量提升为核心的内涵式发展,切实把发展重点从过去的拼规模、数量转向在稳定规模的基础上拼质量、拼内涵,在优化调整人才培养结构、加强创新创业教育和职业引导上主动作为。公安高校必须坚持需求导向,以改革的思维、创新发展的办法,明确培养目标和发展定位,不断增强办学活力,推进学校各项事业稳定、和谐、健康发展。
2.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公安高校内涵建设的核心是人才培养质量,也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基本要求。公安院校提高人才培养质量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以能力培养为主线,合理设置课程。从培养目标和培养规格入手,按照“以岗位群设置课程”的思路,探索构建三个体系和四个平台——构建理论教学、实践教学、素质教育三个教学体系和通识基础实践、通识基础综合实践、专业实践与专业综合实践四个平台。二是深入推进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模式改革。以学生发展为核心,把提高人才培养质量视为内涵建设的首要内容,着力培养手脑并用、知行统一,具有社会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学生;在四个平台的基础上,全面深化“警学结合、校局互动”的人才培养模式和“教、学、练、战、研”一体化的教学模式。三是改革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方法。要更新思想观念,创新公安教育训练内容;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创新教学方法手段,鼓励教师采用启发式、互动式、探究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切实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3.强化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队伍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关键,而高水平教学团队建设又是教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一环,是提高教学质量的一种重要组织形式。公安院校师资队伍建设应做到如下三点:一是创建不同类型的教学团队。以教研室、实验室、教学基地、实训基地、工程中心等为建设单位,以系列课程、专业建设为平台,组建具有明确发展目标、良好合作精神和阶梯层次性的教学团队。通过团队建设,强化教师间的教学协作,促进教师专业化发展,以更好地满足人才培养的需要。二是强化措施,打造一支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需要的师资队伍。按照培养骨干人才、引进紧缺人才的方针制定师资队伍建设规划;实施“杰出人才和学科带头人培养计划”、“教师国内外进修培养计划”,支持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和骨干到知名大学和研究机构开展合作研究或攻读学位;建立科学合理的人才培养激励与约束机制,造就一批在省内外有影响的学术骨干、学科带头人;加强对双师型教师的素质培养,进一步完善教师挂职锻炼和实习调研制度;统筹规划,加强兼职教师队伍建设,从公安机关和其他高校、科研机构多渠道吸纳优秀人才充实教师队伍,为学校科学发展和人才培养提供可靠的人才保障和智力支持。三是强化师德建设。按照教育部《关于建立健全高校师德建设长效机制的意见》的要求,公安高校要主动创新师德教育手段,引导教师提升精神境界;严明师德制度、规定,充分发挥制度的规范约束作用。
4.强化专业建设
专业建设是提升公安院校办学竞争力的重要条件,也是内涵建设的龙头。公安院校专业建设要做到以下三点:一是制定专业建设规划,构建合理的专业建设框架,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公安改革需要的,以公安、法学为主,工、管、文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二是构建专业建设标准体系。开展重点专业、特色专业、品牌专业等系列专业建设工程,提升专业整体水平。三是建立专业建设的保障机制。
5.推进课程建设
课程建设是内涵建设的支撑,是全面实现人才培养目标,落实人才培养规格的基本载体。公安院校课程建设要做到以下四点:一是主动迎接慕课等新的教学方式、技术的挑战。教育部在2015年的工作要点中明确提出,要加强对慕课的建设、应用和管理。就是说慕课已被提到了日程,已走上舞台的中央。因此,应认清慕课技术的强大优势,主动迎接新挑战,才能顺应课程改革的发展。各门课程要扩大知识容量、增强课程的吸引力、更新课程内容。二是完善课程主讲教师制度。配备结构合理、教学效果好的课程团队。三是实施精品战略。以精品课程建设为引领,开展系列课程建设工作,推动课程建设整体上水平。四是加强对课程建设的领导。要落实领导责任和组织保障,明确教研室在课程建设中的职责,确保课程建设目标的实现。
6.加强教材建设
教材建设是内涵建设的载体,是教学基本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反应学校学科专业建设的重要方面。公安院校加强教材建设应做到以下两点:一是建立教材准入制度,优先选用适应教学改革要求且内容新、水平高、特色突出、实用性强的精品教材。二是制定建材建设规划。根据学科、专业和课程建设的需要,鼓励本校教师编写一批反映最新公安信息和公安科学技术的高水平教材,确保教材建设取得新突破。
7.强化基地建设
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是公安院校内涵建设的重要基础,也是公安院校人才培养和教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公安院校强化基地建设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加强各专业校内实习实训场所的建设,确保学生的基础实验和基本教学实习得到满足;二是密切与各级公安机关和企事业单位的合作,建立稳定的校外实训基地,满足专业人才培养的需求,通过拓展服务能力和提升贡献力实现与公安机关的深度融合。三是加强沟通与协调,采取共建、项目引领、投资新建等办法创建示范基地。四是采取多种途径构建研究机构,充分发挥公安高校对公安工作的智库作用,形成公安高校的办学特色。
8.提高教科研工作水平
科学研究是内涵建设的支撑,科学研究水平是一所高校总体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公安院校提高科研工作水平应当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创造条件,激发教师的科研积极性。学校要营造良好的科研工作软环境,进一步完善为教师提供课题项目指南、专利写作申报服务的机制;建立教科研激励制度,增强全校教师的科研意识和参与教科研工作的积极性。二是做实做大警学合作,提高学校为公安工作和经济新常态服务的能力。采取超常规方法,与公安部门、相关院校、科研院所组成协同发展创新联盟,拓宽协作渠道,提高科研层次和质量。三是加强领导,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和激励机制。四是重点建设一支专兼结合的学术研究团队,带动全校教科研水平的整体提高。
9.提升管理水平
管理水平的提高是内涵建设的重要保障,公安院校应坚持以教学为中心和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思路,转变教学管理模式,提升教学管理水平。为此应当做到以下六点:一是强化领导班子建设。建设一支学习型、创新型、专家型的领导班子,增强班子的科学决策能力;加强管理干部队伍建设,不断提高管干部的创新能力。二是要建立健全教学管理的各项规章制度,实现教学管理制度创新。充分发挥各教学部门的管理职能,全面推进依法治教。三是制定教学部门岗位目标考核标准,进行全面考评,形成对其工作状态进行评估的长效机制。四是健全教师教学工作质量标准,切实保证对理论教学、实践教学、考核等各个教学环节的规范管理,形成良好的教风。五是坚持学校领导、教学督导、教学管理人员三级听课制度,完善教学各环节的质量标准和监控体系。六是完善现有学生管理模式,把抓素质养成和学风建设作为学生管理工作的主要内容,并规范学生的考评奖惩机制;加大就业工作指导力度,不断提高毕业生的一次性就业率。
10.增强办学活力
公安院校增强办学活力应做到以下四点:一是加强与省内外高校的交流与合作,学习借鉴他们改革和发展的宝贵经验。二是加强与公安机关和企事业之间的合作。每个教学部门,每名专业教师都要建立一个以上长期业务联系点,并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三是加强国际合作。把国际一流大学的新思想新观念引进来,积极开展交流合作活动,力争在合作办学、学生出国深造等方面取得突破。四是为师生提供平台。邀请国内外专家来校举办学术讲座、进行短期讲学、合作研究;把校内优秀人才推向国内外学术平台,培养学术拔尖人才,扩大学校的影响力和知名度。
11.加强校园文化建设
校园文化建设是内涵建设的动力,丰富的校园文化能把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等各方面有机结合起来,使学生受到良好的熏陶。公安院校加强校园文化建设应做到以下三点:一是校园文化建设中要着力考虑学校办学定位与文化建设的融合,形成一个全方位、立体化的,能体现培养一线公安应用型人才理念和氛围的校园文化。二是开展和谐校园创建活动,支持学生社团活动,繁荣校园文化。三是通过制度导向和校园建设成果的展示、文化景点的建设等多种形式弘扬校训精神,树立具有优良传统和深厚文化底蕴的校风。
[1]宋富勤.加强内涵建设提升办学质量[J].卫生职业教育,2011(6).
[2]王明玉.内涵建设体现高校核心竞争力[N].中国教育报,2007-09-04.
[3]毛建平,胡纵宇.高校核心竞争力在于内涵建设[J].中共南京市委党校学报,2008(12).
[4]钟新文.新建公安本科院校学科建设若干问题探析[J].现代教育科学,2013(1).
[5]钟新文.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走内涵式发展之路[J].公安教育,2013(7).
[6]钟新文.新加坡的教育理念与特色——新加坡研修的收获与启示[J].净月学刊,2013(3).
(责任编辑:刘新才)
Thoughts on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Zhong Xinwen
(JilinPoliceCollege,Changchun,Jilin130022,China)
Carrying out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can help deepening the comprehensive reform of education and public security and it also can promote public security education’s development to arrive at a new historical starting point.So we should practice hard, follow the basic principles of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grasp the overall requirements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clear the basic ideas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make a substantial breakthrough on the core indicators of the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and form distinctive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connotation construction of public security colleges; core indicators; school-running characteristics
2015-04-16
钟新文(1963-),男,吉林长春人,吉林警察学院副院长、教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刑事科学技术。
G640
A
1005-5843(2016)01-0060-04
10.13980/j.cnki.xdjykx.2016.01.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