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化教学目标 提高课堂效率

2016-03-04 02:30河南南阳市第十七小学473057李付晓
小学教学参考 2016年29期
关键词:计时细化方程

河南南阳市第十七小学(473057) 李付晓

细化教学目标提高课堂效率

河南南阳市第十七小学(473057)李付晓

教学目标是课堂教学的核心和灵魂。目前的数学课堂上存在对教学目标处理不够恰当的现象,教学目标不明确,往往会事倍功半。通过细化教学目标,可以防止遗漏知识点、促进教师研究教材、促进教师思考如何教,是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的基础。

细化目标提高效率研究教材

布卢姆曾说:“有效的教学始于教者与学者都准确地知道希望达到的目标是什么。”由此可见,教学目标具有导向、评价、动力的功能,它是课堂教学的核心,也是课堂教学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可当下的小学数学课堂上,教师究竟是如何处理教学目标的呢?调查发现,主要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漠视目标,这部分教师目标意识淡薄,甚至根本不关注教学目标,课前也很少去研究教学目标。有教师曾坦言:“上课前主要考虑怎么教、怎么学,至于目标没有多想。”另一种情况是改变目标,这部分教师认识到了目标的重要性,每节课伊始都要出示目标,并以学习目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但是,呈现的那些学习目标也多是照搬教参上的。

一直以来,笔者都认为教参上给出的教学目标太笼统、不具体,不够清晰,很多不具检测性。经过不断地实践、探索、交流、完善,笔者逐渐认识到细化教学目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它不仅使教师对教材有了深层次的理解和把握,更主要的是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

一、细化目标防止遗漏知识点

细化目标就是要找到每节课的所有知识点,站在学生的角度把每个知识点要达到的要求用恰当的语言叙述出来,并以学习目标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其好处可概括为“一个防止、两个促进”。“一个防止”就是防止遗漏知识点。要想做到细化教学目标,就必须找到每节课的所有知识点,教师只有认真研究教材,才能把所有知识点准确地找出来。

如,在教学“式与方程”时,这节课教参上有三个目标:1.比较系统地掌握有关方程的基础知识,会解学过的方程,并能用方程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2.体会方程的应用价值,从中获得价值体验;3.培养学生归纳、比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让学生掌握一些整理知识的方法。这三个目标中,有两个属情感目标,整体感觉这样的目标大而空,不具有检测性。细化后的目标:1.会用字母表示数量关系、运算定律、计算公式和计算法则;2.能根据字母所取数值计算出含有字母的式子的值;3.能说出什么是方程、方程的解、解方程;4.能熟练地解简易方程;5.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6.能熟练区分式、等式和方程。

通过比较可以看出,细化后的目标涵盖了这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这是一节容量比较大的复习课,知识点较多,只有做到了细化目标才不会遗漏知识点,教师在细化目标的过程中,也厘清了自己的教学思路。

二、细化目标促进教师研究教材

细化教学目标可以实现“两个促进”,其中之一就是促进教师在研读教材上下工夫。要想细化目标必须做到“四读”:研读教材、读通教材、读懂教材、读透教材。

如,在教学“分数的初步认识”时,教参上给出的目标有三个:1.认识几分之一;2.会读写几分之一;3.能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的大小。这三个目标也是本节的三个知识点。很多教师都会认为这部分内容很容易,就按照教参上给出的目标教学,结果大失所望,学生在做练习题时错误率非常高,主要错在比较分数的大小。通过研究,根据学情及本部分知识的特点,在对这部分内容整合的基础上,把本节课原来的三个教学目标细化为六个:1.联系实物,通过观察、动手再次认识平均分的含义,并认识二分之一、四分之一等几分之一的分数;2.能规范地读写几分之一的分数;3.会用不同的方法折出正方形纸的四分之一;4.知道分数各部分的名称;5.能用自己的话说出分子、分母的含义;6.会比较分子是1的两个分数的大小,并能说明理由。细化后的六个目标不仅具体,而且具有可检测性,便于教师对课堂达标情况的检测。因为“平均分”的含义学生已有所遗忘,但它却是认识几分之一的基础,所以在目标中加入了“再次认识平均分”,同时又对教材进行了整合,把“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提到了这节课,目的是为学习比较分数的大小打基础。学生之所以在比较分数的大小时出错,主要是对分数的意义理解不透,还没有真正理解分子、分母的含义。细化后的目标不但具体,而且针对性强,降低了错误率,提高了课堂效率。

从以上的例子可以看出,在细化教学目标的同时,可促使教师对教材做深度的研究,对教材进行再加工,提高了教师驾驭教材、处理教材的能力,从而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三、细化目标促进教师思考如何教

细化目标的过程也是教师思考如何教的过程。目标细化出来的同时教学思路也就明晰了。

如,在教学“用乘法两步计算解决问题”时,教参上给出的目标:1.使学生经历从实际生活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过程,学会用两步计算的方法解决问题;2.通过学生的合作与交流,寻求解决问题的不同方法;3.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初步形成综合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4.培养学生从多角度观察问题的能力。这四个目标可以说是“万能目标”,对于解决问题的课型都适用,内容太笼统,不具体,不具检测性。在实际教学中,为了更好地让学生掌握本节知识,应细化为如下的学习目标:1.能读懂题意,找出已知条件和问题;2.能根据已知条件找中间量,确定好先求什么,再求什么;3.能说出每步求的是什么,各算式表示的意义;4.能用不同的方法解决问题。三年级的学生由于年龄小,在解决这类两步解答的问题时往往会出现乘除不分的现象,因此教师在制定目标时一定要详细具体,让学生能够说出自己的解题思路,做到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细化后的目标指向明确,只要学生能说出先求什么,后求什么,解题的思路明晰了,再通过说算式的意义就能很好地掌握本节的知识。

再如,在教学“24时计时法”时,这节课有“三多”:内容多、新知识点多、概念多。很多教师一节课下来没能完成教学任务,并且常常是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非常辛苦,教学效果还不好。经过研究,可以把本节课的目标细化:1.能说出什么叫24时计时法;2.会辨别普通计时法;3.能识别24时计时法;4.能熟练地把普通计时法转换成24时计时法;5.会把24时计时法转换成普通计时法。在细化目标的同时,教师也厘清了教的思路、学的方式。为了更好地落实上述的目标,教师还可以采用一一对应法设计如下的自学指导:1.什么叫24时计时法?2.钟面内圈的数表示什么?外圈的数表示什么?它们有什么关系?3.上午9时、下午4时、晚上10时等是什么计时法?9时、16时、22时等又是什么计时法?4.普通计时法在写的时候应该注意什么?5.普通计时法和24时计时法如何转化?6.普通计时法时刻要( )才能变成24时计时法;24时计时法时刻要( )才能变成普通计时法。在学生自学讨论后,教师让学生回答自学指导里面的问题。通过不断地补充和完善,学生解决了自学指导中的所有问题。整节课教师教得轻松,学生学得兴趣盎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学生掌握了本节课的所有知识点,课堂效果非常好。

综上所述,教师要做到细化教学目标就必须研究教材,要做好细化教学目标就必须深度研究教材。教师在研究的过程中也在不断进步,学科素养在不知不觉中逐渐得到提升,提高课堂效率自然也会水到渠成。

(责编李琪琦)

G623.5

A

1007-9068(2016)29-057

猜你喜欢
计时细化方程
方程的再认识
畅游计时天地
方程(组)的由来
腕表计时2.0
圆的方程
12时计时法与24时计时法的互化
中小企业重在责任细化
“细化”市场,赚取百万财富
24时计时法
“住宅全装修”政策亟需细化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