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跨学科人才本硕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2016-03-04 11:32孙燕芳
学术探索 2016年1期
关键词:培养模式项目管理

孙燕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经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580)



高校跨学科人才本硕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孙燕芳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山东青岛266580)

摘要: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应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实施,并设计好与硕士培养阶段进行有效对接的课程体系。跨学科人才的培养模式可采取“项目式矩阵结构”,体现其灵活性和时段性特点,并保证其稳定性和可延续性。该培养模式有四个特点:采取项目负责人制的项目化管理方式,实施矩阵结构的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搭建相对独立的跨院部教学管理平台,设计有跨学科人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对接方案。

关键词:跨学科人才;矩阵结构;培养模式;项目管理

跨学科教育的核心是知识的整合,多学科集成与交叉的学术环境是培养创新型人才的有效途径,现有的单一学科培养模式已无法满足科技发展和技术创新的需要。跨学科的人才培养强调知识的融合和人才的复合,需要打破现有专业教育背景下形成的学科边界和壁垒,学生的知识结构应由线性结构变化成网状结构。

一、跨学科人才应具备的特征

跨学科研究适应了科技进步和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当前的新兴研究项目都在向跨学科的方向发展。跨学科研究的发展需要跨学科人才的培养。跨学科人才应具备以下特征。

(一)掌握复合型的知识结构

跨学科人才应融会贯通多学科的知识和技能,能够从不同学科的视角研究和解决问题,实现学科的交叉与融合。学科交叉强调将多个学科之间的知识理论和研究方法互相渗透;学科融合要求消除学科边界即学科文化的差异,克服学科文化冲突。

(二)具备创造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跨学科人才面对复杂性和综合性的研究难题应具备独特新颖的见解,利用复合型的知识构架,提高对复杂问题的鉴别能力,能利用不同学科的知识和技能创造出新的理论和问题解决策略。

(三)拥有团队合作精神

由于具备复合性的知识结构,面对拟解决的难题跨学科人才应与多学科领域的专业人才合作,形成更多的思想碰撞。因此,团队合作精神对跨学科人才利用知识实现创新具有重要影响。

二、高校跨学科人才本硕联合培养的重要性

目前一些高校对跨学科本科培养的理解或实施主要体现在主辅修方式和双学位模式,[1](P232~236)各学科的课程分别由各学科领域的老师进行讲授,课程之间缺少相互交叉与融合,学生只是分别学习了两个专业的知识,缺少导师对跨学科知识结合应用的指导,影响了跨学科培养的效果和质量。[2](P49~50)再加上跨学科本科培养与研究生培养之间缺少对接与联动机制,使跨学科本科培养模式难以满足研究生阶段跨学科科研能力的培养需要。因此,研究如何从本科阶段进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具有重要意义。

第一,在教育的金字塔中,基础教育属于塔基部分,专业教育位于塔身,而塔尖则是跨学科的精英教育,旨在培养知识面宽广、专业知识扎实、具有多学科知识结构的复合型人才。很多高校在提升专业教育的同时也强调通识教育,但现行通识教育和专业教育结合的方式更多的是一种“加法模式”,仍然处于教育金字塔的塔身部位,未能真正做到两者的有机结合,而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打开了通往塔尖的通道。

第二,本科阶段注重对学生多学科知识学习能力的培养,如果能通过本科阶段的培养打下良好的多学科知识基础,初步形成跨学科研究的思维,进入研究生阶段通过参与跨学科的学术交流活动和科研项目,才能更好地挖掘其知识创新的潜力。因此,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重点应向前延伸到本科教育阶段。

第三,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教育阶段,本科教育趋向于同步化和同质化,容易忽视学生的个性化特点。跨学科人才培养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发展的平台,为优秀的学生提供了加速的跑道,特色化本科教育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为研究生阶段输送更具有可塑性的人才。

第四,教学方式和方法是人才培养的基本途径,要培养具有创新精神的复合型人才,本科教育需要在方式和方法上进行转变,从传道授业的灌输式向教学相长的启发式转变,从强调复制、记忆和应用为主的方式向注重启发、讨论和合作为主的模式转变。再加上跨学科的研究生教育往往结合复杂的社会和经济现实问题,新问题的产生和对解决方案的探索使教学方式和方法的转变成为必然,这促使学生必须用批判性和创新性的思维掌握学习内容。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

从国内外高校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实施情况看,跨学科人才教育的组织方式包括两类,一类是个体方式,即专业和学位、课程体系等相关教学要素都是跨学科设置的,如目前很多美国大学设置跨学科专业、授予跨学科学位和开设系统的跨学科课程等。另一类是组合方式,即针对某一项教育教学要素进行跨学科组合,达到跨学科的效果,如将分属两个不同学科的专业予以组合的主辅修,由两个不同学科的学位组成的双学位,或者是将不同学科的课程予以组合强化通识教育的方式等等。[3](P34-36)不管采取哪种培养模式,在具体实施跨学科人才培养中主要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与困难。

(一)跨学科培养“碎片化”问题比较突出

越来越细的学科分化导致知识过于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也越来越趋于专家化,这种趋势导致了知识学习的“碎片化”、科学研究的“碎片化”。跨学科的教育就其初衷而言是想通过整合“碎片”来改变这种趋势,以实现创新人才培养的目的。但目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课程体系中交叉学科的课程比例相对较少,且课程内容的前沿性和综合性欠缺。[4](P81-83)应以大型科研项目为依托,通过多学科知识的交叉和学科知识的移植,实现跨学科知识的连接与对接。

(二)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教学方式单一

受制于高等教育因不同学科独特的思维方式、知识结构和能力要求导致的隔行如隔山的客观现实,教师长期以来形成了单学科纵深研究的惯性思维,其教学方式仍主要采取单学科培养模式下的习惯。目前的跨学科教学中仍然过多地使用传统的教学方式,被动式学习难以提升学生的科技创新能力。[5](P11-15)为提升学生进行跨学科研究的能力,可以通过举办多种类型的跨学科学术研究活动,比如学术沙龙、学术论坛、学术讲座等,培养跨学科研究的氛围,通过知识交流和思想碰撞可以产生创新的火花,提升跨学科研究能力。

(三)跨学科专业师资队伍不稳定

跨学科的人才培养需要有跨学科的师资队伍作为教学保障,现今教师从事交叉学科活动已经成为普遍现象,教师或者通过参与到各种交叉学科中心从事项目综合研究工作,或者与其他学院的同事合作撰写论文,或者在交叉学科性质的杂志上发表文章等等。但是传统的按学科划分的学院制师资管理方式对教师的专业发展有着一定的束缚性。应合理规划跨学科的师资队伍建设和教学安排,可以打破这种原有屏障,使得教师更好地按照自己感兴趣的专业方向发展,以此获得更大的学术成就。

(四)跨学科教育欠缺多维度的融合

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不同学校分别探索出课程模式、学科模式和项目模式等,课程模式侧重于知识的整合,学科模式偏重于以新学科为依托从制度层面理顺培养方案,而项目模式强调团队合作能力的培养。尽管不同培养模式各有特点,但也造成了多元化有余而协同性不足的局面。跨学科人才的培养强调学科融合,且是交叉学科间知识、文化和思维方式等的系统融合,[2]而当前的培养模式往往只是实现了交叉学科间的知识融合。应当借助跨学科的科研平台,组建学科群,逐步形成固定的跨学科的专业团队,在推动科研多维深度合作的同时,克服学科间的文化冲突,鼓励教师整合各学科思维方式的优势。

(五)跨学科人才培养制度保障有缺失

尽管国家对跨学科人才培养有一定的政策支持,但高校在自身的制度设计方面仍缺乏连续性和完整性。首先,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载体不健全,当前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组织形式多数是虚设机构,没有独立的管理人员和办公场所,即便有的设有实体机构,往往资金支持匮乏,人员流动性也较大。其次,就学生层面而言,跨学科专业的招生制度、升学制度和学位授予制度中都存在标准难以明确的问题,使得学生在选择跨学科专业时存有疑虑,生源难以保障。再者社会需求一般强调专业对口,偏向于招聘单学科专业培养的学生,对跨学科人才认可度不高,也影响了跨学科人才的招生和培养。第三,教师层面的制度保障包括跨学科课程建设激励机制、跨学科课程教学效果的评价、灵活的职称晋升政策等,配套政策的缺失影响了师资培养和课程建设的进度和效果。[6](P114~116)

四、跨学科人才本硕联合培养模式的构建

根据跨学科人才培养中存在的问题,本文建议跨学科本硕联合培养可采取“项目式矩阵结构”的培养模式,该模式的构建既考虑到以研究项目为依托的知识结构的灵活性和时段性,还考虑到人才培养所需要的知识传授的稳定性和延续性。该培养模式的构建既要充分体现跨学科人才本科和研究生培养阶段侧重点的差异,又要使两阶段的培养能够有效衔接。跨学科人才本科教育阶段应注重跨学科知识的学习与融合,注重对复杂问题的发现意识和利用综合知识的研究意识的培养;研究生教育阶段应强调研究生培养阶段注重研究能力和创新能力的训练与实践。

(一)构建思路

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思路包括以下几个步骤:第一步,设定跨学科人才的培养目标,确定应设置的跨学科专业、学位和课程。第二步,搭建跨院部的师资队伍和教学管理平台,负责日常教学工作和学生管理工作的组织与协调。第三步,重点构建“项目式矩阵结构”的组织模式,实施项目负责人管理方式,对师资管理采取矩阵结构管理模式。第四步,设计好本科培养与研究生培养的对接方案,为跨学科专业学生提供更好的就业与升学通道,以保证相对稳定的生源质量。具体如图1所示。

(二)培养模式的特点

1.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项目化管理

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目的是为了培养能够解决社会复杂问题的复合型创新型人才,使复合型人才能够从多门类的科学知识中分离和筛选有限的知识,关键的环节是对这些知识进行整合,而不是要求多门类知识越多越好。知识整合是培养跨学科人才的关键成功因素,是实现知识建构和知识生产的重要方式。构建基于高水平科研项目的项目式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可以适应跨学科研究的这种灵活性和时段性。以项目研究为载体,通过团队合作,进行充分的交流和沟通,构建跨学科思维和网状的知识结构。

对高水平大型科研项目,以项目负责人为跨学科专业建设负责人,采取问题导向型的课程设置方式,将专业培养目标与科研项目研究目标相结合,实现知识整合的效果。跨学科项目涉及多个研究领域,项目负责人对项目覆盖的领域更了解,并有一定的科研预见能力, 能从整体上把握未来的科研走向,进而合理设置和及时调整跨学科的专业课程,体现出其新颖性和创新性。

项目化管理模式下,应配合着建立教育资源的共享机制,打破原有的按院系分配教学资源的方式,由学校负责统一调配一些项目所需要使用的教学与研究设施,以缓解不同学科发展中教育资源紧张与闲置的矛盾。

2.矩阵结构的项目负责人制师资队伍建设

跨学科人才培养从学科建设到课程设置和师资培养都与跨学科科研组织紧密结合。跨学科研究团队的科研人员跨学院组成,具有不同的学科背景优势,通过跨学科的知识传授和学术交流,能够扩大学生的知识面,培养学生跨学科研究的思维,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跨学科研究旨在解决现实复杂问题和实现科学技术创新,因此跨学科的研究项目具有长期性和综合性特征,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是跨学科研究取得成果的重要保障。同时相对稳定的研究团队也成为跨学科专业师资团队建设的重要资源。但是由于跨学科研究还具有灵活性和时段性特征,使得跨学科研究团队的成员和跨学科专业的教师队伍也应具有一定的流动性。为促进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师资队伍建设,本文建议以跨学科科研项目为依托,采取项目负责人制的矩阵结构师资队伍管理方式。这种师资队伍建设和管理方式既能发挥研究团队成员的相对稳定性的优势,保障课程设置的稳定性需要,还能够为跨学科研究与教学补充新生资源,具有创新活力。

项目负责人制在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中十分重要。大型科研项目的项目负责人具备的较高学术造诣、多学科的知识背景、项目管理素质和经验、学术上的人格魅力等因素,使其能够较准确地根据未来科研走向对跨学科的专业建设目标和课程体系进行及时修正。项目负责人能够根据科研需要在调整科研团队成员的同时,及时调整师资队伍以满足跨学科人才培养的需要。

3.相对独立的跨院部管理平台设计

目前的高校教育在管理上主要以学院和学科为边界,行政上由院系负责学科点的建设与管理。这种以学科为基础,以系为单位的院系制管理虽然有助于推进单一学科专业的教学和科研,但也造成高等教育资源的独占性和排他性,削弱了各学科间资源共享的诉求,还容易造成各院系之间对教学资源形成竞争关系,导致各学科发展的不平衡。而且这种组织结构无形中弱化了大学科意识,强化了学科壁垒,阻碍了学科之间的交流。集科研与教学于一身的跨学科师资团队在目前的管理模式下被限制在单一学科和专业范围内,不利于进行学科之间的交流和思想碰撞。

交叉学科群的设置有利于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具体管理,例如美国的学科专业目录就单独设置“交叉学科”和“文理综合学科”等交叉学科群。应在项目化管理的基础上,增强各高校在学科专业设置和学位授予等方面的自主权和灵活性。各高校可根据其项目团队的研究特长,根据复杂项目的需求,设置交叉学科专业,结合实际制定培养目标和培养标准,并设置相对独立的管理平台,满足项目需求和人才培养需要。

相对独立的管理平台建设能够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一个稳定的生源基础和管理环境。考虑到项目团队的成员的原隶属学院关系,新的交叉学科专业在以解决社会现实需要为目标,在相关的学科边界寻找研究点时,应成立一个相对独立的培养单位,跨院部搭建教学管理平台,负责跨学科专业教学活动、日常事务等的管理。尤其对于开展跨学科教学和研究工作的必不可少的实验条件,应尽量整合学校的实验设备和实验仪器等相关资源,并与科研院所和企业单位进行紧密合作,为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尽可能多的技术支撑平台。此外,应完善跨学科人才培养专任和兼职教师的聘用制度和导师团队的培养制度,以激励教师积极参与跨学科教育活动。这些制度对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和可延续性起到保障作用。

4.跨学科人才本科教育与研究生教育的对接方案

跨学科研究与跨学科人才培养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如果能有机结合,相互促进、相互提高,会实现研究和教育双赢的效果。本科阶段培养了学生跨学科学习的能力,为硕士阶段对学生跨学科研究能力的提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将跨学科人才培养向前延伸到本科阶段,使学生有更广阔的学术视野,更早地参与到跨学科研究中。多形式、多层次、多类型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为研究生培养拓宽了交叉学科的生源。通过设计跨学科人才的本硕联合选拔机制,可以吸引更多有潜力的学生,使硕士阶段的选拔有更好的生源保障。对于没有进入硕士阶段的学生从就业角度也更有竞争力。

通过本硕的联合培养机制,从大学科的视角、拓宽视野,发现各单一学科自身的局限性,更好地理解学科之间的关系,实现各学科之间的优势互补。从本科阶段的培养开始,通过综合性课程的设置,拓宽人才培养的口径,对学生复合型知识结构的构建有非常重要的影响。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就强调多元化、差异化、开放性、创造性的培养方式,更有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的养成,也对将来研究生阶段学生学习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的继续提升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跨学科人才培养应从本科教育阶段开始着手,扎实的跨学科人才本科教育能够提高研究生阶段的培养效果和质量,满足我国复合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需求。本文所构建的跨学科人才本硕联合培养模式的主要特点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构建的“项目式矩阵结构”的跨学科培养模式,突出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灵活性和时段性特点。第二,搭建的相对独立的教学管理平台和项目负责人制师资队伍建设,体现了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稳定性和可延续性特点。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适用于我国的研究型或教学研究型大学,能更好地发挥高等教育的职能,实现人才培养和知识创新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娄延常.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多样性与理性选择[J].武汉大学学报(人文科学版),2004,(3).

[2]孟成民.学科文化融合视角下跨学科复合型人才培养[J].教育与职业,2013,(8).

[3]张晓报.跨学科人才培养模式的划分框架及启示[J].江苏高教,2014,(3).

[4]朱新涛.学科壁垒、学术堡垒与高等学校学科建设[J].江苏高教,2003,(3).

[5]张良.高校跨学科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分析与对策研究[J].研究生教育研究,2012,(4).

[6]张于贤,赵艳艳,林青霞.交叉学科研究生培养模式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管理信息化,2009,(23).

〔责任编辑:李官〕

The Construction of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

Based on Undergraduate Master Joint Training

SUN Yan-fang

(School of Economics and Management, China University of Petroleum ,

Qingdao, 266580, Shandong, China)

Abstract:University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should begin from the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stage, docked with the master training stage by designing an effective curriculum system. The 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cultivation model can adopt “project type matrix structure”, which demonstrates its flexibility and time-phased characteristic and ensures the stability and continuity. This cultivation model has four features: adopting the mode of project manager system based on project management, adopting matrix structure of teachers team construction and management, setting up a relatively independent management platform, and designing a docking scheme of undergraduate education and graduate education.

Key words:interdisciplinary talents; matrix structure; cultivation mode; project management

中图分类号:C9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23X(2016)01-0125-05

作者简介:孙燕芳(1977- ),女,河北容城人,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经济管理学院副教授,博士,主要从事财务管理、项目融资研究。

基金项目:中国石油大学(华东)高等教育研究课题(GJKT201302);中国石油大学(华东)研究生教育研究与教学改革项目(YJ-B1413)

猜你喜欢
培养模式项目管理
装配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
基于大数据分析的集合式EPC总承包项目管理软件技术的应用
项目管理在科研项目管理中的应用
未来如何更高效地进行工程项目管理
环境工程的项目管理
服务地铁工学结合
电子信息类高技能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小学高年级数学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模式探析
青年农民创业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基于人才培养的高校舞蹈教育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