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2016-03-04 11:11徐丹
小学科学·教师版 2016年1期
关键词:自理娃娃儿歌

徐丹

叶圣陶先生曾说过:“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即在教的过程中“多方设法,使学生能逐渐自求得之。”对于小班幼儿来说,生活自理是进入幼儿园后遇到的第一道难题,他们要开始学习自己进行盥洗、如厕、进餐、午睡,所以,老师需要通过教授方法使幼儿学会生活自理。

“衣来伸手、饭来张口”是现在大部分孩子在家的生活写照,使得他们不能很好地适应像幼儿园这样的新环境,所以,如何让幼儿快速地适应环境是我们今后在教育活动中需要重点思考的内容之一。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贯穿于幼儿园的一日活动中,我们根据小班的年龄特点,运用一些方法来教授他们学会自理,让幼儿对学习生活技能产生兴趣,在教师的教导下学会自理的方法,真正为了自己而去学习,能举一反三、自我突破,实现真正意义上的“授人以渔”。

一、用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使幼儿乐于学习

针对不同的教育对象需要用不同的方式,如果生搬硬套往往会适得其反,所以我通过寓教于乐的教学方法,把吃饭、穿衣等生活技能设计成幼儿容易并乐于接受的儿歌和故事,让他们在看一看、听一听、唱一唱中理解设计的内容,懂得必要的道理,从而学习和掌握技能。

比如:吃午饭是幼儿一日活动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但是我发现有一些小班孩子还不会使用勺子,根据这一点要求,我们编成了几句朗朗上口的儿歌:吃饭时候要安静,腿并拢,右手拿勺,左手扶碗,大口大口吃下去,吃得又快又干净。一开始我会组织孩子们在吃饭前念一遍儿歌,强化他们用勺子吃饭的方式。到后来,孩子们都能够自觉地念儿歌,而且吃饭时候也表现得很好。通过这样一种愉快的教授方式,每个孩子都轻松地掌握了吃饭技能。

二、在游戏中渗透,使幼儿潜移默化地学习

乐趣和好奇是激发幼儿学习欲望的最好催化剂,特别是对于刚刚踏入学校的小班幼儿来说。我国著名教育家陈鹤琴先生说:“小孩子是生来好动的,以游戏为生命的。”游戏是最好的吸引孩子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最乐于去学习的项目,我让孩子们在游戏中、在自己的动手操作中进行自理能力的培养。对于能力弱的幼儿我们还会进行个别指导。

例如:班级的生活区里,我放置了一些衣服裤子,孩子们在玩区域游戏的时候,可以学习如何整理、折叠衣裤;我用牛奶盒制成了几个嘴巴形状不同的娃娃,再投放一些黄豆、勺子,让幼儿通过喂娃娃的游戏学习如何正确使用勺子。角色游戏中,孩子们最爱的就是娃娃家,在娃娃家里除了娃娃,我还放置了衣服、鞋子、脸盆、毛巾等物品,孩子们会根据老师的指导主动给娃娃洗脸、洗手、穿衣、穿鞋。如此一来,孩子们在游戏中找到了乐趣,同时他们的生活能力也无形中得到了锻炼与提高。游戏对幼儿的吸引力是我们成年人很难想象的,游戏中的困难他们会自己开动脑子去克服,努力达到一定的目的,从而锻炼幼儿的思考能力,提高他们的生活自理能力。

三、积极鼓励,使幼儿主动完成自理任务

小班的孩子自理能力差,情感比较脆弱,又很有畏惧感,我们不能忽视他们一点点的进步,只要发现他们有了微小的进步,我们就要及时进行鼓励。比如有的孩子很努力地自己去穿衣服,他虽然把衣服穿好了,但是衣服却穿反了。这个时候我们要用鼓励的方式进行纠正,表扬他的小手很能干,能够自己穿衣服了。然后再去纠正:“衣服上的漂亮图案藏在里面就看不到啦,我们把它反过来,重新再穿一次好吗?”这样去鼓励孩子,能够使他更好地发挥自己的想象和创造力,激发他去主动完成其他自己可以完成的事。随着时间的推移,孩子们的自理能力在不断的错、纠正和鼓励中慢慢地提高。为了培养幼儿的坚持性、自觉性,我们还会对幼儿的一些生活技能进行评比。在班级的墙上有一颗“成长树”,树上贴着孩子们的照片,比赛谁胜出了,我会在他的照片边上贴上一颗小苹果,作为鼓励。谁得到的小苹果最多,就证明他的小手最能干。孩子们看到自己得到小苹果会非常开心,因为他们体验到了自我服务的乐趣。

四、家园共育,使幼儿自理能力得到提高

幼儿自理能力只依靠老师单方面的努力是得不到提高的,还需要家长在家里给予孩子学习自理的机会。生活中比较常见的“家园两个样”现象,其实究其原因就是家园不一致,所以,我们除了在幼儿园有意识地给孩子们一些任务,还经常会与家长进行沟通,指导家长在家多给孩子一些锻炼,家园一致地指导幼儿,适当地给孩子分配任务,让他有更多的机会来锻炼自己。

虽然幼儿还小,但是我们不能忽视了他们的自理能力,应该放手让他们做一些能力范围内的事情。在幼儿园里,每天的几名小小值日生是老师的好帮手。他们在值日工作中,自我也得到了一定的肯定。午餐也有值日生,负责在午餐前帮阿姨分小盘、分小勺。在家里,爸爸妈妈可以利用孩子喜欢夸奖的心理去鼓励他做力所能及的事,当孩子完成了一件事,爸爸妈妈就要及时进行表扬,有时候可以给予一些小小的物质奖励,这样孩子就会在轻松愉悦的状态下学习自理,我们会发现在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经能够做很多事情了。

培养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是我们幼儿园工作者的责任,在不断提倡素质教育的今天,如何提高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成为每个幼儿工作者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但是,幼儿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不是一蹴而就的,是需要通过日复一日地不断培养。我们需要耐心指导、言传身教,并给孩子们创造自己锻炼的机会,大胆放手让他们去做力所能及的事。只有这样,幼儿的自理能力才能有所提高,才能实现“教是为了达到不需要教”。

【作者单位:昆山开发区东部新城幼儿园 江苏】

猜你喜欢
自理娃娃儿歌
笑到生活不能自理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自立当从“自理”始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
七月的儿歌
自我护理的概念及其理论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