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颍
摘 要:低碳旅游是我国旅游业未来发展的核心,也是整个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之所在。本文从低碳旅游的概念、主要特征和所要应用的技术及资源三方面对低碳旅游的内涵进行分析,并阐明目前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可持续发展策略进行探讨,希望本文能够为为我国低碳旅游的发展提供帮助。
关键词:低碳旅游;内涵;可持续发展
旅游业被称为“朝阳产业”,以利用地理资源和人文资源为基础,满足人们的文化消费和休闲消费需要。随着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以及旅游业市场的繁荣,旅游业一度进入了辉煌时期,然而,伴随着产业繁荣的是旅游资源的滥用和破坏,目前,有些地区的旅游业发展已经进入瓶颈,呈现出各种服务问题和旅游资源问题。旅游业的发展以环境的利用为基础,为了保障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必须以环保为行业经营的第一理念,因此,低碳旅游成为了目前我国旅游业经营的主要方向。
一、低碳旅游的内涵
(一)低碳旅游的概念
低碳旅游是在低碳经济背景下出现的新兴旅游发展方式,它是旅游业对发展低碳经济的响应。2009 年 5 月世界经济论坛 《走向低碳的旅行及旅游业》的报告中,首次提出了 “低碳旅游”的概念,随即得到各国响应。几年来,许多专家学者从不同角度对低碳旅游的概念进行了多种解读,但其核心思想基本上是统一的:所谓低碳旅游,是指在可持续发展思想的指导下,通过制度创新、技术创新、舆论宣传等多种手段影响旅游宏观主体行为和旅游微观主体行为,不断减少旅游活动各个环节的二氧化碳排放量,从而实现对旅游资源环境永续利用的新型旅游发展方式。它包括政府的低碳决策行为、旅游企业的低碳生产行为和旅游者的低碳消费行为。
(二) 低碳旅游的主要特征
低碳旅游以旅游行为中的节能和环保活动为主要发展方向,因此,低碳旅游也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旅游行为的一些特征。首先,从旅游价值上来看,传统的旅游以享受自然山水为主题,人们认为“花钱”的目的是为了“购买旅游资源”,而在低碳旅游模式下,旅游本身也成为一种促进环保的公益行为;其次,从旅游的契约履行方面来看,传统的旅游业是单纯的买卖行为,游客和旅游企业之间的利益分割非常明显,而在低碳旅游模式下,无论是游客还是旅游企业,都以环保节能为主要行为目标,二者在利益分配上的方向更加一致;第三,低碳旅游并非对旅游业应用自然或人文环境的产业发展行为进行禁锢,而是要求旅游业对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利用,如此一来,旅游业在产业发展上的投资方面就会发生巨大的改变,寻求资源应用的新方法和新技术,比占有旅游资源更加重要。
(三)低碳旅游发展需要的资源和技术
低碳旅游以节能和环保为基础,这意味着旅游业需要更符合这样的行业发展目标的资源和技术,这其中不仅包括了旅游行业内部对旅游资源的进一步开发和高效的利用,白包括政府和游客对节能环保型的旅游发展的支持。例如,国家政府和当地旅游部门以推动低碳旅游为目的进行的旅游管理法律法规的建设、相关的技术研究以及水利、电力设施的建设等。可以说,低碳旅游的发展实际上是以全社会的科技进步和旅游意识进步作为先决条件的,在低碳旅游时代,任何一个公民和相关组织,都有责任、有义务对环保型的旅游发展提供资源和技术。
二、我国低碳旅游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低碳旅游存在供给不足的问题
低碳旅游已经成为我国旅游业发展的主要方向,然而,低碳旅游作为一种产业模式,其可持续发展的基础是相关旅游资源的提供和旅游设施的建立。从小处讲,景区载客车辆的尾气排放量降低是低碳旅游的一种行为;从大处讲,将旅游资源进行立体化开发利用,使一个景区能够满足游客的多项旅游需要,也是低碳旅游的一种发展方式。然而,无论是景区服务还是旅游资源供给方面,都存在着不能满足游客需要的现象,每到节假日,我国著名风景区和名胜古迹与古城,都遍布游人,游客似去看人而并不是看景;名山大川日产垃圾量超过一座小城市,代表着旅游区并没有提供给游客进行“低碳旅游”的充足条件。
(二)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主动程度不强
低碳旅游以旅游行业提供的具有低碳特征的旅游资源为基础,而实际上践行低碳旅游的是游客。但是,我国国民环保意识普遍较低,国民素质决定了游客对低碳旅游的主动程度不强。许多游客出行喜欢选择自驾的方式,认为方便,这就给景区停车场造成压力,还直接污染景区环境,与低碳旅游的目标背道而驰;还有些游客将旅游与物质消费直接联系到一起,虽然这种行为能够刺激景区消费,给旅游产业带来直接的经济效益,但是游客在消费过程中所造成的环境污染比较严重,这也是与低碳旅游不相符合的。
(三)旅游业的经济效益实现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冲突
低碳旅游的发展与旅游资源的高效应用直接相关,这就意味着旅游区必须优化产业结构,将有限的资源投入到旅游技术和旅游管理发展方面,而这方面的投资对旅游业带来的价值在短时间内并不能显示出来,甚至还使旅游企业担负了资金周转不灵的风险。而旅游业作为盈利性产业,以利润的获得为经营的首要目标,在长期的低碳环保可持续发展目标和短期经济价值之间,很多旅游产业选择了后者,减少了对低碳旅游的投资,这使得我国旅游业整体还在粗放发展的轨道上。解决旅游业经济效益实现与低碳目标之间的冲突,称为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中必须要解决的一个问题。
三、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策略
(一)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式应用
要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拥有雄厚的基础和发展动力,旅游业就有必要提升旅游产品的质量、提高旅游资源的利用率和利用价值,使游客能够体会到低碳旅游的乐趣,因此,对旅游资源进行创新式应用是十分必要的。旅游区可以针对“低碳”这个话题对景区资源创新,即将景区旅游活动设置为一场低碳环保活动,例如,将景区餐饮业进行营业形式创新,改为“厨艺比拼擂台”,请游客作为厨师展示厨艺,这样即节约了餐饮供应的资源,又能够使游客之间的交流更丰富,而游客能够在这个过程中获得乐趣,直接提高休闲类景区的服务水平;又如,在清明小长假、端午小长假期间,举办主题型的旅游活动,由景区提供花草和树苗,以为亲人植绿植、命名树木等方式,寄托人们的思亲之情;也可以将观赏性的赛龙舟和祭祀活动,设计成为游客参与型的活动。这样一来,不仅能够减少景区的废物产生量,也能够节约大量的旅游资源。
(二)鼓励游客积极践行低碳旅游
游客的旅游行为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最基本方式,他们在旅行的过程中尽量少的使用含碳产品、选择低碳旅行路线和低碳的旅行消费方式、积极参与到低碳旅行的活动当中实际上就是低碳旅游实现的标志。除了旅游区提供给游客的与低碳相关的旅游活动之外,游客也应该积极践行低碳旅游行为。能够鼓励游客在旅游过程中提升环保意识,选择低碳旅游的措施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由景区和旅行社联系,在满足游客自助游的基础上,提供环保型交通工具,并提高私人停车的费用,刺激游客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出行;第二,设置低碳旅游勋章,如果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能够践行低碳环保的行为如使用步行的方式在景区游览、自备生活必需品和餐具、主动将饮食产生的垃圾清理到制定位置等,一旦达到某个标准,就颁发低碳旅游勋章并赠予旅游景区代金券或给予免单优惠等;第三,在景区内部多处设置低碳旅游宣传标语并通过短信通知和wifi登陆广告等形式,提醒游客哪些行为符合低碳旅游标准,为游客时刻践行环保行为指出方向。
(三)以环保技术应用优化旅游业产业模式
旅游业盈利和低碳旅游之间的冲突可以通过优化旅游产业模式的方式解决。首先,景区可以以旅游产业链条的拉长提升竞争和经济优势。如种植区、养殖区、宾馆、沼气池等进行有效地链接,合理布局,实现景区与共伴生资源在产业链条上“再利用、再循环”。每一种上游景区的废弃物都是下游景区的原材料,实现了从资源产品到废弃物,再到再生资源的循环利用;其次,可以采用相关技术对景区资源进行重复利用。景区的生态环境相对来说比较薄弱,要强化对景区资源的循环利用,特别是景区水资源的重复利用,对于轻度污染的水源可以直接用来冲洗厕所、花木的灌溉和景区的喷水,对于重度污染的水源,经过过滤、净化之后可以作为轻度污染的水源继续使用,有机物质作为肥料用于养殖区和种植区。以上两种行为都依赖于环保技术的应用,也都可以大量缩减景区的开支,使低碳旅游和景区盈利同步发展。
四、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一)发挥全社会的环保组织力量推进低碳旅游发展
低碳旅游的发展实际上与全社会息息相关,游客作为旅游资源的消费者,其个人能力有限,只能靠自身的行为去践行低碳旅游,而要使低碳旅游的理念在全社会推广,使低碳的景区开发模式被整个旅游产业中的各个企业所接受,还需要环保组织加入到此项事业的发展当中。环保组织能够提供充足的技术支持和人才支持,使地他女友可持续发展获得更强的动力。
(二)政府提供相应的支持
为了实行低碳旅行,政府部门需要提供政策、体制以及经济等方面的支持和帮助,提倡和鼓励人们或者旅行社进行低碳旅行。政府要制定相关的法律法规,和相关的旅游部门和旅行社组织提供行动支持和方法指导,避免在实行低碳旅行的时候出现政策、决策和管理方面的失误。政府部门还要对实行低碳旅行作出相关的规定,使低碳旅行能够统一的发展和规范实行,以便对实行低碳旅行进行统一的管理。
综上所述,低碳旅游以旅游资源的高效、可循环绿色应用为基础,以游客和旅游业共同在旅游行为中履行节能环保责任为基本目标。旅游业需要对旅游资源应用形式进行创新并鼓励游客践行低碳旅游、优化产业模式,才能使低碳旅游可持续发展下去,最终形成旅游业发展、游客满意度提升和环境保护三者之间的平衡。
参考文献:
[1]刘培松.基于旅游者偏好的低碳旅游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管理,2014(10):115-116.
[2]李亚男.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科技致富向导,2014(06):120-121.
[3]泮晨晓.低碳视角下中国旅游业发展策略探究[J].中国外资,2012(02):125-126.
[4]高丽敏.中国低碳旅游发展驱动力研究[J].生态经济,2012(12):101-102.
[5]唐承财.我国低碳旅游的内涵及可持续发展策略研究[J].经济地理,2011(05):126-127.
[6]王同兴.低碳型旅游景区建设思考[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5(05):108-109.
[7]张俊华.低碳旅游景区发展模式[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13(09):115-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