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组合作,让小学生在协作中探索数学世界

2016-03-03 04:08王玉坤
数学学习与研究 2016年4期
关键词:分组讨论组员解决问题

王玉坤

《小学数学课程标准》中强调指出:“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引导学生之间通过相互的合作与交流,在相互帮助中共同解决问题,从而更好的探究数学知识.”我们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也常常发现:小学生往往凭借自己原有的知识与经验,再综合当前的分析后不断领悟出新的理解.这样的学习方式往往会闭门造车.因此,在小学数学课堂中通过开展小组合作.既可以增加相互之间的默契,也使他们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提高.

一、教师科学的组建合作小组,激发学生参与合作积极性

分小组合作可以大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帮助学生更好更灵活地学习书本上的知识.小组组员之间相互帮助,相互监督,遇到困难共同想办法解决,失败的时候也会相互激励.教师通过这样的分组,把原本一些学习能力比较薄弱的学生,分配给一些擅长学习的学生,组成一个小组.这样,就形成了互帮互助的状态.或者在班级中,可能有一些同学平时不善于人际交流,性格孤僻沉闷,教师就可以把他们同一些平日里调皮活泼的学生分在一起,让他们互相认识交往,培养他们健全的人格和情操.当然,每一次的分组活动,不是用来让学生们去聊天说废话的,而是需要他们聚在一起,去扮演某种情境或是去完成某种任务.例如:在学习“认识时钟”的过程中,教师就可以对小组之中的成员进行分配:有的同学负责调节分针;有的负责调节时针;有的负责记录时间,等等.再如:在学习“四则混合运算”时,教师要求每个组都扮演起杂货店店员的角色.那么就要求学生们事先在家带来一些常用的生活用品作为商品进行贩卖,而别的组员可以负责为这些商品道具增添价格,在活动的过程中,组员可以扮演不同的角色例如商店老板,收银员,顾客……不仅增添了课堂乐趣,也使得学生们更有效率地学习数学.

二、质疑问难时合作学习,激发学生探索新知的欲望

大自然让我们懂得这样的规则:在出现疑难问题时通过同伴相互之间的合作从而使问题得到解决.数学学习过程总是不断的出现新的问题.问题是激发学生探索未知世界的动力,而小组合作是解决问题的合力.教师在课堂授课的过程中,应该通过问题引领学生探索未知世界.在学习新的知识的时候,很多学生仅听老师的讲解分析,往往都是一知半解,在写作业回答问题的时候,更是云里雾里,错误百出.与其让学生独自查阅参考书,倒不如再采用分组探讨的方式.进行小组合作,在互相交流中共同解决问题.例如:在学习“年、月、日”知识后,就给出一道这样的思考题:小明今年12岁了,可是他一共只过了三次生日,这是为什么呢?在课余时间里,学生们在家中单独思考,只会越想越纠结.于是,教师就可以利用数学课,开展一次分组讨论,让各组组员分别把自己的想法表述出来.通过你问我答、你说我听,你辩我驳的方式,答案自然而然就被揭晓了出来.最后大家得出结论,小明是2月29日出生的,只有4年才有一个2月29日,因此他只过了3次生日.实践证明,疑难问题是数学学习中常见的现象,但只要通过合作就更容易解决问题.

三、充分发挥小组合作优势,给学生自主探索知识空间

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已经知道,分组讨论学习可以大大提高学习的效率.但是,在小组合作的过程中有利也有弊.一方面,它给予了学生们学习的热情和灵活性,同时也给学生造成了不爱独立思考,依赖他人的坏习惯.因此,教师在采用分组讨论这种教学方法时,要做到张弛有度,让学生在给定的时间内,有效率有作为地进行分析讨论.例如:在学习“加减混合运算”时,教师在黑板上列出一道式子后,不应当急于点名下面的学生让他们回答.而是应该留给他们足够的思考空间,并让他们分组讨论一下,交换一下结果和心得,也许会有更加意想不到的收获:有的学生答案不一样,是因为他们所计算的顺序出现了差别,这样的交流也可以帮助一些同学发现他们自己的错误,当然也不难会发现有很多简便的运算技巧.例如:点数法,凑十法……这种讨论得出的经验,是光凭老师口头授课难以达到的.所以说发挥小组合作的优势,对于教师和学生而言都是受益匪浅的.它往往能带给学生和老师很多不一样的东西,给学生的学习效率带来提升,也给教师改革教学模式提供机会.

四、在小组合作中相互交流,培养学生的相互协作意识

教育心理学家研究发现,通过把学生分组合作的学习方式可以让他们在课堂上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交流讨论只是一种开端,更为重要的是它能让学生把自己所想的东西大胆地说出来.这样,就使得老师可以更为直观地发现学生的优缺点,从而对症下药,更好地完善课堂教学活动.小学生正处于成长的关键时期,他们渴望能够在大众面前自我表现,发挥自己的能力.而这种小组讨论,不仅可以满足学生们的表现欲望,更能及时发现和改进自身不足之处,真是一举两得.例如:在学习“长方体与正方体”时,我们不妨带领学生们对不同大小的长方体模具进行探讨.并提出这样的问题:通过观察它们,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吗?通过小组讨论,学生们也不难发现,其实每一个长方体都有六个面,且每两个面的大小面积都相同.通过这样简单的思考和讨论,学生们提出的问题多了,解答的效率也高了,课堂的进程自然而然也随之加快了.并且学生们在有限的课堂时间里所学的知识也变得多了起来.这种教学模式既能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也能够使数学课堂充满活力.

综合上述,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分小组合作的目的是要让学生们在相互协作中探索数学知识.因此,在小组合作过程中敢于提出问题,敢于动手操作.这样,才能让自己的学习能力不断提升.实践证明,小组合作学习中学生不断改变自我,不断共同提高,从而为今后的数学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分组讨论组员解决问题
基于分组讨论互动教学的视频反馈学习法在神经病学教学查房的应用
你的不开心,让园艺温柔治愈
联系实际 解决问题
助农解决问题增收致富
在解决问题中理解整式
小组落幕
分组讨论
分组讨论②
化难为易 解决问题
还是不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