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 荣
(辽宁省大连市第49中学 辽宁大连 116021)
恰当的写日记训练对提高语文写作的作用
金 荣
(辽宁省大连市第49中学 辽宁大连 116021)
《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作文是运用语言文字进行表达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认识世界,认识自我,进行创造性表达的过程。写作能力是语文素养的综合体现。在写作初始阶段,重点是培养写作兴趣和自信,变“要我写”为“我要写”,老师只有为学生提供广阔的写作空间,减少对写作的束缚,才能实现写作的个性化,使学生表达出自己的主观感受。不造假,是对作文最起码的要求。写出个性,有创意,才是作文关键所在,而写日记是提高作文能力的有效途径,日记可以成为作文的素材,它是反映学生生活的一面镜子。叶圣陶先生曾反复强调说:“写东西靠平时的积累。”“写作的‘源头’就是我们的充实的生活。”因此我们首先应重视日记在反映生活这一方面的作用。[1]
对写日记学生并不陌生,不过学生往往容易敷衍了事,老师也因批作业,批卷子等很多琐事就忽略日记的批改。关于日记,很多老师把它看作不像作业的作业,平日里也是写个“阅”了事,因此就没有充分利用好日记的作用。
笔者认为恰当地进行写日记训练才能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这就看老师怎么督促,怎么鼓励,怎么引导了。在平日的教学中,我采取了以下的方法,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学生最头疼的事情就是日记没有什么可写的,他们认为每天过的生活都是一样的,每天都是吃饭,上学校学习,放学,回家吃饭,睡觉。新鲜事情很少发生,每天过的日子那么平淡,怎么写这日记?笔者就常常一周一次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这一周或这几天大家可以写什么?让他们说说可写的话题。有些学生说,可以写同桌,又有同学说可以写今天的体育课等等,三个臭皮匠赛得诸葛亮,一周的日记话题很快就有了。包括最不会写日记的学生也想说几句话了。
引导学生寻找写作话题的过程是提高写作兴趣的第一步,从中老师可以引导学生善于观察周围的的人和事。
写好日记评语能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老师的敬业和奉献更是体现在这里的。有位学生曾经和笔者说:“老师,你知道我为什么爱写日记吗?我为了您给我写的评语。”笔者看到学生是很在意老师的评语的,每次发完日记本后每个学生都迫不及待地看日记的评语,如果你给他写很长的评语或鼓励表扬他的话,他就会很高兴,甚至给别的学生看,这样,不知不觉地能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反过来说,这要求老师以高度的责任心读好学生日记,并且耐心写好日记的评语。日记评语不可能每本都很长,老师可以想办法,比如一次写10人次评语,或抽出好的日记写长的评语……总之,如果要提高学生写日记的积极性,老师的鼓励是至关重要的。老师的鼓励有时能激发学生的潜力,使他不知不觉间提高写作能力,提高他发现生活中的美的能力。
学生的日记批改完后,老师一定要上一次点评课。
认真批改完学生的日记后,老师要有总结,比如这一周写什么话题的多,同意类话题作文中哪个学生写得比较好?好在哪?老师都要心里有数。好作文要让学生本人在前面读,其他学生准备点评。点评可以有很多方式,比如教师随机抽3、4篇日记,读给学生听,要求学生听后说说自己的认识。或者将全班同学分成 4人一个小组,每个小组自选一篇日记集体讨论,派一人做书面记录,30分钟完成任务。将讨论记录说出来,最后由教师总评。点评可以让学生认识缺点,在下一篇中改正自己的不足。有些学生的日记,老师可以让其重新写,重新写的日记肯定会比前一篇好很多,因为有老师的有目的的修改意见和鼓励,学生肯定能写好。
这个日记不是我们平日所说的私人日记,实际上日记本就是小作文本,应该把它看做一般的作文,但它读起来应该比作文更加随意,更加亲切,更加吸引他本人和同学。传阅日记中学生自然会借鉴别人的写作上的优点,他们也会借鉴很多别的东西。这都很有利于他们写作的提高。[2]
此外,指导学生日记中老师得渗透作文理论。
如果把写日记仅仅当做写日记,也并不能真正提高作文水平,因为日记毕竟字数上没有严格的要求,比较随意,而且写完日记后也没有修改的程序。笔者的做法是好的日记一定要让他们重写一次,重写前提出具体要求字数,修改方向,写作手法等方面的意见。学生根据要求修改完后老师再次点评。这样效果会好很多。
日记的话题要与课堂相结合。比如学完鲁迅的《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笔者建议学生写《我的童年趣事》,学完《爱莲说》,笔者建议写《爱松说》,《爱草说》,学完《寓言故事两篇》,笔者引导学生在日记上写一个寓言。又如,每次写大作文之前,在日记本上先写一次,然后经过评改后再写到作文本上。
与正式的作文相比,日记本上写这一类的作文,让学生感觉比较轻松,写法上比较随意,发挥的空间比较大。这样很好的提高了学生的写作水平。
综上所述,日记是提高写作水平的有效途径,老师要重视日记,很好的利用写日记的手段,引导学生,激励学生,方法灵活才能真正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1]《语文课程标准》
[2]《以生活为本位的基础教育论--叶圣陶教育理论体系阐释》2007-8-1河北人民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