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2016-03-03 13:22:58关秀英
关键词:审题学会习惯

关秀英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德阳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04)

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关秀英

(吉林省长春市九台区龙嘉德阳中心学校 吉林长春 130504)

数学这门学科,自古以来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浪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呢?我认为关键在于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俄国教育家乌申斯基说过:“良好的习惯是人在他的神经系统中所储存的资本。这个资本不断增值,而人在其整个一生中,就享受着它的利息。”这足可以说明,小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对他今后的发展将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在小学阶段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是每一位数学教师的重要职责。

数学教学 学习习惯 小学生

一、培养学生认真倾听的好习惯

认真倾听是良好学习习惯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与人交往中体现出一个人良好修养的重要标志。

1.用爱心吸引学生认真倾听老师的讲解。

爱学生是教育学生的前提,教师只有爱每一个学生,才能得到学生的尊敬和爱戴,学生才愿意接受老师的指导和帮助,况且,小学阶段的学生由于年龄小,依赖性强,他们非常渴望得到老师的爱;也非常想成为老师眼中的好学生。所以,在教学中,努力做到爱每一个学生,关心每一个学生,善于发现学生的闪光点,当发现孩子认真听讲、用心思考、回答或提出各种问题时,就用真诚的话语鼓励他们,摸摸他们的头,拍拍他们的肩膀,这时的学生们笑得非常甜,学生学认真倾听的好习惯,也就在不知不觉中得到了培养。

2.在竞争与合作中培养学生认真倾听同学的发言。

(1)课堂上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经常组织学生通过竞争,轮流当小老师,并大胆放手,让小老师给同学们讲课,提出自己的意见,并及时帮助同学纠正错误,并对负责任的小老师加以表扬鼓励,培养了学生的竞争意识,让学生们在帮助其他同学的过程中觉得自己特别的棒!通过这样的活动,当小老师的同学讲的非常认真,下面听的同学也非常认真,因为他们都想当小老师,学生的学习积极被充分调动了。

(2)在数学课的学习中,让学生通过课前共同预习、课中合作实验、合作操作、同桌讨论、小组交流等形式开展合作学习活动。老师布置的学习内容要有价值、有意义,不要流于形式。对于学生而言,要积极参与学会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要学会倾听他人的发言,学会评判他人的观点,学会接受他人的意见。开展互学互练,互查互评的活动,全体学生获得了更多的自我表现和认识的机会,思维真正活跃起来,通过小组合作学习,不但可以充分展示每个学生的才能,使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不同程度的成功,而且能使学生注意力持久,认真倾听。

二、培养学生认真阅读的习惯

1.注意训练学生阅读数学课本的习惯。

在数学课中,应使学生把“看、读、思、练”结合起来。从儿童一入学就应该带领学生逐步学会看懂图、式、文,再引导学生弄清术语,理解关键词语,引发学生思考。随着学生年龄和抽象能力的不断提高,对课本内容提出更明确而具体的要求,让学生养成先阅读后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具备阅读课本的能力。

2.注重培养学生认真审题的习惯

审题是进行正确计算不可缺少的环节。通过审题训练,可以养成学生认真严谨的习惯,引导学生灵活地选择正确合理的计算方法,提高做题的质量与速度。①作题时,首先学生应读懂题目要求,正确理解题意。这就需要教师在平时注意培养学生读题、理解题的能力,明确题目中究竟要我们做什么、怎么做,然后再进行计算。②教会学生观察题型,正确运用定律、性质,使计算简便。③审题要始终贯穿整个解题过程,既要看全题,又要看运算过程出现的新数字、新情况,做到方法得当。正确的审题能够保证正确、迅速的解题,所以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审题习惯是非常重要的。

三、培养学生善于思考,构建知识的习惯

学生学习数学这一活动,归根到底是思维的活动,是一个不断整理、内化知识,进而形成具有自身特点的个性化知识结构的思维过程。只有勤于动脑,肯于思考,才能理解和掌握数学知识,形成各种数学能力。在课堂教学中,教师首先要注意激发学生的思考欲望,善于提出启发学生思考的问题,形成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的良好品质,并提供适量的思考依据,培养学生有根据、有条理、有序的进行思考的习惯;其次要重视引导学生整理知识,构建合理的、有利于后继发展的知识结构,使学生学会一些学习数学的思维方法,为创新提供一定基础。第三,要留给学生充分的思考时间,让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充分发挥个人的见解,主动探索新知,多渠道、多角度地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促使思维水平的逐步提高。如:要求学生用数学语言准确的表达15-7所表达的意义,学生一般表达为15减去7得多少,但如果教师留给学生充分思考时间,启发学生从减法的运算名称、意义等多角度进行思考,就会促使学生积极动脑,踊跃发言。(1)被减数是15,减数是7,差是多少?(2)15比7多多少?(3)7比15少多少?(4)7再添上几就是15?(5)15减去多少与7同样多?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得到进一步整理与内化。

四、培养学生认真独立的完成作业和自觉检验的习惯

学生的作业反映了学生的学习态度和学习习惯。良好的作业习惯包括:态度认真、书写工整、独立完成、及时检查验算等。从学生刚一入校的那天起,就要培养正确的书写姿势,要求书写工整、格式规范。独立完成作业是发挥作业应有作用的切实保证,在平时的作业中,要经常表扬那些能够克服困难并认真检查作业的学生,防止和纠正抄袭别人作业的坏习惯;要求学生养成先复习功课,弄懂所学知识,然后再做作业的习惯,使学生有“章”可循,以便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同时,不要过于相信学生的检验能力,要把检验作为学生解答问题的必要步骤长期坚持下去,这样,使学生受到潜移默化的影响,逐步养成“自觉检验的好习惯”。不仅可以培养学生认真的学习态度,而且还能培养学生思维的批判性、深刻性和自我评价能力。

随着时代的发展,知识的更新日新月异,学习的经常化、终身化已成为时代的必需,这就要求人们具有重新学习、继续学习的能力。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认为:“未来的文盲将不再是不识字的人,而是不会学习的人。”好习惯不仅能使学生提高学习效率,形成学习策略,更能使学生受益于终生,它是学生学会学习的具体体现。小学阶段是学生形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关键时期、最佳时期。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提高学习效率,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有了良好的学习习惯,才能获得成功。

猜你喜欢
审题学会习惯
精审题,明立意,读懂童话
上课好习惯
“三招”学会审题
当你不喜欢,你就不习惯
文苑(2018年20期)2018-11-09 01:36:02
你总要习惯一个人
文苑(2018年19期)2018-11-09 01:30:18
学会分享
好习惯
七分审题三分做
认真审题 避免出错
学会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