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本课堂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2016-03-03 13:22黄渭芬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1期
关键词:读题分组解题

黄渭芬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

生本课堂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提高学生的解题能力

黄渭芬

(广州市海珠区六中珠江中学)

教育活动以学生为本,将课堂的主体还给学生,这既是生本理念提出的必然要求,又是生本课堂的重要体现。在初中数学教学中,随着知识问题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开展小组合作,提升学生解题能力,是现代课堂的重要特征,一方面有利于复杂问题的及时解决,另一方面也有利于学生团队意识的养成和提升。针对教学中的现实问题,在相关理论指导的基础上,对生本课堂中如何利用小组合作提升学生解题能力进行阐述,旨在指导初中数学教学理论研究和教学实践。

生本课堂;小组合作;解题能力

尽快把学习的任务交给学生,这是现代教学的现实要求,也是生本课堂的重要特征,随着社会化的深入和社会分工的细化,转变学生学习方式,提升学习参与度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小组学习的方式,有利于疑难问题的快速解决,同时通过解题合作,也能提升学习的配合能力,提升人际交往能力,形成团队意识,最终实现解题能力,乃至全面素质的提升。

针对这一问题,如何在生本课堂上,通过小组合作提升初中生的实际应用解题能力,本文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阐释和论述,并配以实例进行解析。

一、小组合作灵活多变

在小组合作学习,提升合作解题能力的过程中,如何进行有效的分组,坚持何种原则,是教师首先必须考虑的问题,也是这一教学目标能否实现的重中之重。在一些情况下,可以坚持学生同质分组原则,就是教师在分组的过程中,对全班学生进行综合分析后,根据男女比例、学习能力、性格特点等进行平均分组,一般情况下每组4~5名学生,这样更有利于分组的公平,有利于总体的平衡及保证小组间的竞争。在小组内部,可以坚持差异分组原则,就是在每个小组中,根据学生的不同差异,对优秀学生、中等学生、待进学生进行合理分配,特别重视组长的人选,通过不同学生成绩的梯次组合,实现小组真正的互助解题学习。

解题小组的分配,不能固收尘归,有一个重要原则,就是要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如果有学生提出合理的分组要求,要尽量给予满足,这样可以保证学生的学习热情和参与度,对完成学习任务可以起到更好的作用。在解题小组组合的过程中,也不能一成不变,还需要进行动态的调整,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合作后,可以打乱学生进行重新分组,这样可以让每组之间相对均衡,也能扩大学生的交往范围,另外,也能防止学生小团体的产生。

二、合作解题,攻破读题难点

在初中数学的实际解题过程中,通过小组合作,最先提升的是学生解题前的读题能力。初中数学题目已经呈现一定的复杂性,如,较长的题目设置。在解题之初,就给学生带来了较大的读题障碍,通过小组合作的方式,大家在讨论之前,可以一起耐心读题,特别是对于很多专业和陌生的概念,由于距离初中生的生活较远,存在一定的认知障碍,所以,在合作解题的过程中,大家要先从读题入手,在这一过程中,积极把题目涉及的类型、知识点衔接等分享给小组成员。通过有效的组内说题配合,达到小组合作提升解题能力的效果。

在这一审题过程中,教师也要加强对各小组的指导,在方向上进行引领。举例来说,在这样的题目中:欲盖一栋130平方米的房屋,房屋的一个边靠在另一栋房屋上,且长16米,同时在与墙平行的另一侧中间打开一个宽约1米的房门,现有能围成32m长的木板,求房屋的长和宽各是多少?在这样的例题中,由于学生缺乏生活经验,对现实建造房屋没有经验,因此,就有必要通过小组合作讨论,互相交流,加深对这道题目的理解,并找准文字背后蕴含的意思,这样的题目考查了学生的基础知识,提高了学生读题和解题的能力。

三、精心设计,提升解题能力

在学习过程中,什么时候开展小组合作,面对什么样的问题,需要通过合作进行解题,这是教师设计教学的重要环节,也是学生小组学习能力提升的关键。一般情况下,教师要遵循一定的原则,就是在学生独立思考会出现难度的时候,就要采取合作解题的方式,以此来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此时开展小组合作学习对困难问题进行解析,可以鼓励学生去讨论发现,主动探究,最终成功解决问题。例如,在教学“平均数和众数”这一内容时,出现多名员工的薪酬总计表,此时,工资过高和过低的人对平均数产生了较大的影响,由此产生了一些问题:就是哪些工资更能反映平均水平,这时候就可以组织小组讨论,形成一定的解题意见,并且通过小组的方式进行回答,在这样的问题中,小组最终达成共识,形成正确的解题思路。

四、小组合作,发散学生思维

初中生经过小学等低年级的学习后,大致都你想到了什么”的问题讨论后,让学生亲自贴安全标志,这样的自主活动不仅进一步加深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过程,同时也是对学生安全教育、生命教育的有力举措。

还有更多的细节都证明,只有放手让学生自主探究,诸如“如何做到使燃料充分燃烧呢”“充分燃烧的优点有哪些”“充分燃烧的缺点有哪些”“炼钢炉炼钢时为什么要不停地鼓入空气”“在篝火燃烧时,木柴为什么不平放在地上,却要架空”“这两种做法对燃料而言有什么好处?对环境来说又有什么帮助”等问题的真相才切切实实“从水面浮出”,而这一切不是学生通过老师的单项灌注而来,而是通过自主自悟而来,因为更具价值——通过自主的方式,与化学对话,与思维对话,与化学精神和品格对话,而这不正是化学的核心素养之所在吗?

三、探究:不仅仅是聚焦课堂,也是课外延伸

“要穿越那些看不见的边界——穿越教室的边界,穿越学校与家长的边界,穿越学校与媒体、社会的边界,这样才能打开课堂。”的确,好的化学学习应该引领孩子们穿越更多个壁垒,去跨过更多个边界,引领学生尽可能地去拓展自己的知识疆域和精神疆域。学生的生命场域一旦大面积地拓展,必将有更大的吸纳力,可以学得更多,收获得更多。

就“燃料和热量”的教学,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进行延伸:

1.根据生活知识,试举出一些利用化学反应放出热量的实例,比如利用炸药定向爆破拆除楼房,比如生活燃料的做饭、取暖等;比如利用燃料燃烧而进行发电、制陶瓷、冶炼金属和发射火箭等等。

2.根据这节课所学的知识,课本上的资料,还可以到图书室或者上网查一些资料,用拟人化手法写一篇科普小论文:《我们化石燃料三兄弟》,向人们介绍化石燃料。

3.调查与研究:煤的加工产品有哪些用途?(可以通过查阅书刊、报纸、上网、实际访问和请教他人学生课后独立完成巩固本节课所学知识,拓宽课外知识。)

4.思考:减少燃料燃烧对空气的污染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比如减少煤中的含硫量(使用脱硫煤),工厂废气净化后再排放,汽车尾气净化处理,开发新的清洁燃料及能源,加强环境监测等等。

这样的拓展已不仅仅拘囿于书本和课堂,而是扩展至课外,延伸于生活。这样的课堂让师生看到了教学的更多可能,意识到了什么样的资源观念将决定什么样的课堂:既基于教材同时又超越教材,才能让课堂变得大气、厚重、精彩和坚实。事实上,在这个开放的社会,将眼光聚焦于四面墙壁内的课堂显然是不够的,只有打开课内外的壁垒,给予学生一个“由理论到实践”的印证空间,才能逐步引领学生走上一条激活学生思维深处海量的生活经验的探究之路。初中化学教学中,尤其需要这样的探究。但愿,化学老师能够率先走上这样的延伸之路,并且引领学生收获沉甸甸的馥郁和果实。

[1]张玉玲.教育,应该按图索骥吗[J].教学月刊,2016(1/2):96.

[2]陈俊一.课堂:窦桂梅的教育根据地[J].教师月刊,2015(2):27.

·编辑 薄跃华

猜你喜欢
读题分组解题
用“同样多”解题
设而不求巧解题
小学低段数学读题能力的培养
用“同样多”解题
分组搭配
小学生数学读题漏词现象分析
“读题时代”报纸新闻标题的语言特色
怎么分组
分组
解题勿忘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