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嘉峻
(湖南麓山国际实验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化学学习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胡嘉峻
(湖南麓山国际实验中学 湖南长沙 410000)
创新是一个时代进步的根本所在,同时也是民族崛起的重要保证。但是客观来看,当前我国很多高中生都普遍存在着创新能力、创新意识缺乏等问题,这与很多同学学习态度,学习方法不当也有着较大关系。作为一名新时期的高中生,社会主义事业建设的接班人,一方面需要广泛的吸取各科知识,完善自身的知识体系,另一方面也需要在学习中不断培养自身的创新意识,提高自身创新能力,成为一名创新型人才。化学学科与生活实践联系紧密,这对创新意识的养成有着极为深刻的意义,因此本文将从高中化学学科学习出发,分析培养自身创新意识的具体措施。
化学学习 创新意识 培养
高中时期,我们的思维能力与思维品质逐渐养成并完善,同时由于很多高中生都有着旺盛的精力与极强的好奇心、探索欲,这就为创新意识的培养与创新能力的提升创造了良好的前提条件。而在中学课程中,由于化学学科与现实生活联系紧密,加上涉及到大量的实验操作,能够有效锻炼我们的动手动脑能力,因此,在化学学科的学习过程中,同学们也很容易迸发出思维的火花,进而有效培养自身创新意识。高中生需要将化学学习作为创新意识养成的重要途径,并不断优化学习方法与模式,提高自身的创新能力。[1]
在开展对创新意识培养问题的探讨之前,首先要对创新意识培养的重要性与必要性有一个清楚的了解。作为一名高中生要深刻的意识到,社会的快速发展已经对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创新型人才是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同时,创新意识的养成对于自身知识构建的建立也有着积极作用,我们身上肩负着振兴中华,推动国家进步发展的重任,理应不断完善自我,让创新成为国家发展的源泉所在。具体来看,一方面创新作为国家民族发展的重要支撑,是国家面临着激烈竞争依然屹立于民族之林的重要保证。而青年作为社会发展的重要的后备力量,如果思维难以突破,难以创新,国家就很有可能陷入停滞不前的危险境地。而另一方面,创新意识的不断发展实质上是在社会上构建了一套新的人才标准体系,在这一体系中,创新思维与创新能力在社会竞争中更容易脱颖而出,在一定程度上看来,它也指导着人的发展方向。[2]
1.养成学习化学的兴趣
对化学学习兴趣的养成将转化对学习化学的学习动机与驱动力,进而让我们愉快且自主的在化学学习上花费更多的精力与时间。在这一过程中,同学们的探索欲望得以激发,运用化学知识于现实生活,改变生活的想法日益强烈,其创新的潜能也很有可能展现,创新思维自然也很容易形成。同时高中化学中有很多操作性和观察性极强的化学实验如镁条在空气中的燃烧,不同液体间的振荡反应等等,在做化学实验时,同学们要善于发现其中的趣味性,并积极参与其中,体验动手的快乐,不断提升对化学学习的兴趣,培养自身创新思维。
2.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
良好的学习习惯能够提高学习的效率与实效性,帮助同学们从化学学习中获得更大的成就感,并成为继续学习化学、培养自身创新思维的强有力动力所在。同学们在学习化学时首先要学会主动学习。主动学习要求我们在认真完成教师布置作业的基础上,通过主动预习,了解听课的重点难点问题,利用工具书来寻找问题的答案,并独立思考,消化吸收,提出更高层次的问题。在课堂中能够积极响应教师,参与都课堂学习,展示自身的学习成果。在讨论中能够勇敢发表自己的见解,在别人的发言“取长补短”,纠正自己的错误。不松懈课下的学习,主动复习,及时整理学习内容,“趁热打铁”完善自身知识体系,积极思考,反思学习的方法而不是所学知识的本身。但是客观来说,良好学习习惯的养成需要较长时间的重复,这就需要很多同学克服身上的惰性,不断突破自我,坚持本心。
3.敢于质疑
当前,我们中的很多人都缺少质疑权威的勇气,这些权威不仅包括教师,也包括书本,很多同学理所应当的认为教师说的、书本写的就是绝对正确、不容撼动的。在这样思想的影响之下,我们就很容易陷入墨守成规、不敢超越的境地,这对于创新思维的养成百害而无一利。在高中化学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要想培养自身的创新思维就需要摈除这样的观念,敢于突破常规、敢于想象。当然,这不仅需要我们自身的努力,也需要教师为我们营造宽松和谐的教学气氛,让我们能够在课堂中大胆思考,畅所欲言。保护我们的发问热情,当其他同学提出“刁钻”问题时,不要用考试不考之类的语言简单敷衍。[3]
创新思维培养是当今社会的热点话题,其对于社会发展、人才养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在高中学习阶段,我们高中生首先要认识到自身肩上的重任,了解到社会对于综合性创新人才的渴求,进而不断完善自我,培养自身创新思维能力,更好适应社会与时代的进步发展。
[1]洪赛君. 化学实验教学中培养学生创新意识的研究[D].南京师范大学,2011.
[2]李永锐. 高中化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意识的培养研究[D].河南师范大学,2012.
[3]柏岚. 创新教育下高中化学学案教学模式初探[D].云南师范大学,2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