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科学课中渗透爱的教育

2016-03-03 16:37焦秀玉
关键词:爱祖国科学课金鱼

焦秀玉 马 颖

(敦化市额穆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敦化 133700)

小学科学课中渗透爱的教育

焦秀玉 马 颖

(敦化市额穆镇中心小学校 吉林敦化 133700)

小学科学课实施爱的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利用文本渗透爱的教育,利用阅读资料渗透爱的教育,利用实践活动渗透爱的教育。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爱护环境、热爱动植物、爱祖国、爱科学、爱惜果实和财物、爱家乡、爱学校、爱同学等的情感。

科学 爱 教育

我常听到:我们的教育,说到底就是有“爱”的教育,教育学生懂得什么是爱,爱什么,怎样爱,没有爱的教育,是无本之木,是无源之水。教育缺乏爱,它将成为一片荒漠,是没有生命的不毛之地;教育缺乏爱,它将化作一段朽木,是没有生机的枯枝腐叶;教育缺乏爱,它将变成一条断河,是没有活力的干涸之水。那么我们的小学科学课需不需要渗透爱的教育呢?新课标里面有没有指明科学应该渗透爱的教育,应该渗透哪几方面的教育?我们现实的科学课状况又是如何?新课标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里明确指出“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爱科学 、爱家乡、爱祖国的情感,并形成正确的科学价值观,热爱大自然,珍爱生命,逐步形成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但是,我们的科学教学中存在的误区是:小学科学教育教学中,教师在组织教育教学时都重视从有利于揭示科学概念的角度出发,构建实验组织教学,但往往忽视科学教育教学中爱的教育内涵,把爱的教育与科学素养教育割裂开来,使科学教学中的爱的教育达不到预期效果。许多的科学教师片面的地认为科学课堂教学的任务仅仅限于学生科学素养的提高这是极其不正确的。对于小学科学课来说,实施爱的教育的主要途径是在教学的过程中进行渗透。在教学中,对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培养学生爱祖国、爱家乡、爱学校、爱同学、爱动植物等的情感。

一、利用文本渗透爱的教育

爱的教育是儿童教育的基本原则和方法。从孔子的“仁爱”到墨子的“兼爱” 说明了爱的重要,陶行知先生的“爱满天下”的思想更把爱的教育发扬光大。在与《科学》文本对话中,让严谨的科学知识,抽象的概念用诗意的语言、直观的形象、巧妙的比喻给学生一个清晰的理解,在豁然开朗、别有洞天的知识提取中,留给学生一个亮丽的启迪,一个海阔天空的遐想,在知识的理解中,得到思想上的升华,找到爱的教育和智育的结合切入点。珍视与学生的每一次有效的结合,把握每一个蕴含的教育契机,并捕捉它,使它成为最有效的爱的教育资源。

1.对学生进行爱护环境的教育

科学课教学担负着向学生进行科学启蒙教育的任务,培养学生学科学,用科学的能力,是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提高学生科学素质的重要课程。环保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重要的知识点。在课堂教学上,还可结合课程内容将更多环境知识融入教学内容之中,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载体作用”、“渗透作用”。加强学生环境保护的教育,培养环境保护意识,让环境教育成为德育教育中的重要内容。

在学习《维护生态平衡》时,不仅介绍草原上各种动植物存在的关系,说出草原上的其中的一条食物链,还讨论假如食物链中的某一环节出现了问题,可能会发生什么情况。教师还让根据提供的网址查找资料进行研究性学习:1、什么是沙尘暴?2、沙尘暴的产生与哪些因素有关?3、沙尘暴的产生有什么后果?4、我们应采取了哪些方法治理沙尘暴?引伸保持水土以及保护绿色植物资源的重要性。在学习《水——人体最重要的营养素》时,使同学知道了人与自然和谐的重要性及保护自然的重要性。虽然以后内容有涉及,但是爱的教育是潜移默化的过程,通过平时教学的渗透,提高学生的环保公德意识。

二、利用阅读资料渗透爱的教育

明《传习录》曰:“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爱的形成有赖于对爱的认识。学校作为“传授知识,培养人才”的专门场所,更应该重视通过多种途径,向儿童灌输爱的知识,使他们懂得对他人的关心、同情和爱护,是做人的基本准则,也是爱的基本体现。在科学课堂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阅读资料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爱科学的教育。

1.对学生进行爱祖国的教育

“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泉源。”科学发展的一个基本特点是科学知识的积累和历史的继承。

我国古代的劳动人民长期的勤劳智慧对世界科学作出了杰出贡献。比如《蚕的生命周期》这一课的学习资料就介绍了蚕原产中国,驯化在室内饲养,养蚕和利用蚕丝是人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约在4000多年前中国已有记载,至少在3000年前中国已经开始人工养蚕。公元551年,有两个外国修道士把蚕茧带到欧洲。我国也是世界上最大的生产柞蚕丝的国家。现在世界上所有养蚕国家,最初的蚕种和养蚕方法,都是直接或间接地从我国传去的。又如《金鱼》这一课就介绍了金鱼起源于我国,12世纪已开始金鱼家化的遗传研究,经过长时间培育,品种不断优化,现在世界各国的金鱼都是直接或间接由我国引种的。金鱼的故乡是在浙江的嘉兴和杭州两地。根据日本学者松井佳一(1934)的研究,中国金鱼传至日本的最早记录是1502年。金鱼传到英国是在17世纪末叶,到18世纪中叶,双尾金鱼已传偏欧洲各国,传到美国是在1874年。这些无疑都激发了学生民族自豪感。

科学家们用非凡的勇气与开拓精神,有对新发现、新发明的坚定信念,以及科学知识的执着追求。科学家在追求真理时所表现的奉献精神,比如《稻谷的观察》这一课的学习资料就介绍了袁隆平,是中国研究杂交水稻的创始人,世界上成功利用水稻杂交优势的第一人,是“杂交水稻之父”。他说“科技创新既需要仁者的胸怀、智者的头脑,更需要勇者的胆识、志者的坚韧。我们就是要敢想敢做敢坚持,相信自己能够依靠科技的力量和自己的本事自主创新,做科技创新的领跑人,这样才会取得成功。”所有这些都会给人以启迪与教育。

2.对学生热爱科学的教育

在教材中的阅读材料,穿插于课文间,我们要根据课文的要求深入领会阅读材料的编写意图,不仅能丰富课堂教学内容,让学生了解科学的知识,了解科学发展的过去、现在和未来,更会让学生了解科学发展过程中的每一项重大发现的偶然性与必然性,以及其中所蕴藏着的不懈追求与探索的精神,带给学生极大的启示和教育;有助于促使学生产生使命感,留给了学生立志于科学探索研究的广阔空间,培养他们为国为科学而努力报效的态度。

例如:在《探索宇宙》中的两个阅读材料,一个是《哥白尼和日心说》和《人类探索宇宙的历程》从科学家哥白尼,不怕封建教会的专制独裁,敢于提出正确的论断,推翻了基督教会支持的地球中心说,布鲁诺坚持真理而献身,伽利略被判处终身监禁的事例,说明了立志目标和个人的信仰,使学生树立远大的理想和立志为自己的理想而奋斗的坚韧不拔的意志。第二个阅读材料又说明了类对宇宙的认识在不断深化,永无止境,以增强学生探索宇宙奥秘的兴趣,培养辩证唯物主义宇宙观,增强学生的历史使命感。

猜你喜欢
爱祖国科学课金鱼
可爱的小金鱼
上一堂动森科学课
我爱祖国这个家
小金鱼
小金鱼
浅谈如何上好小学科学课
科学课教学反思
科学课不利因素的实验改进
爱学习 爱劳动 爱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