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萧萧
用“微阅读”沟通语文学习与生活
◎吴萧萧
语文和生活向来是密不可分的,生活是语文学习的源泉,语文学习要紧紧贴近、依靠生活。然而,在现实的语文教学中,语文和生活却是渐行渐远。毫无疑问,这不利于语文教育的健康发展和人才的培养。可以在语文课堂中引入“微阅读”,以沟通语文学习和生活,改变语文与生活疏离的现状。语文和生活的关系一直是众多教育家和学者争相讨论的话题,刘国正先生认为:“语文教学和生活相联系。”大教育家杜威早在数百年前就提出过“教育即生活”的论断,具体到语文教育上来,可以说“语文教育即生活”。古代的语文教育是融哲史文经于一炉的大语文教育,语文可以说是涵盖了生活的方方面面。
现代学科意义上的语文在不断完善中,自觉地意识到了语文教育应生活化,强调语文教育回归生活并关照生活。到了今天,它们的关系已经十分清晰了,正如美国教育家华特所说:“语文学习的外延与生活的外延是相等的。”语文来源于生活,也服务于生活,可以说生活有多么宽广,语文的学习范围就有多大。然而,在中国教育蓬勃发展的21世纪,语文教育却遭遇了一些尴尬:语文与学生生活渐行渐远,学生把语文仅仅视作一门考试科目,对语文课本里蕴含的生活因子视而不见,对生活中的语文元素熟视无睹。这种尴尬一部分是应试教育体制残存的影响导致的,另外一部分是由于中国文化残留的封建因素仍影响着现代语文教育。在应试教育下,学校狠抓升学率,教师严守考纲,学生死抠书本。在“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文化传统下,社会和学校过分看中考试分数。在这种环境下学习,结果是学生眼光狭隘、思维品质低下、不关注社会现实,难有创新人才,颇有古代“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意味。当然这一现象不仅仅存在于语文学科,但不可否认其在语文教育上表现的尤为突出。因而,我们的教育需要一些变革,语文教育首先需要变革。洪合民老师就基于大量“微写作”教学实践,提出用“微写作”架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在此,笔者想谈谈将“微阅读”引入课堂以沟通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力求改变语文教育与生活疏离的现状。
所谓的“微阅读”指的是微片段的阅读,它是一种借短消息、网文和短文体生存的阅读方式,阅读口袋书、手机报、Twitter等,都代表微阅读。微阅读的内容广博灵活,可以涉及诸多方面,比如天文地理、政治历史、时政哲学、新闻通讯等等。它的出现不仅有利于拓宽学生的阅读面,丰富学生的文化积累,而且能引导学生关注社会现实、国家大事并最终形成自己独立的见解。因而,笔者认为“微阅读”是可以沟通语文教育与社会生活的。
语文教材无非是个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教材是教学的主要凭借,但不是教学的全部。教材之外的生活中还存在着广阔的学习材料,因此在语文课堂引入微阅读材料完全是可行的。不过二者的关系绝不是非此即彼,我们谈“微阅读”绝不是否定语文教材在教学中的作用,恰恰相反,“微阅读”沟通学习与生活的实践离不开语文教材。“微阅读”材料的选取与确定要从语文课本出发,从教学实际出发,而不是一味地求新求异求广。
笔者以为以课本为出发点确定微阅读材料,课内与课外相配合,教材与微阅读材料相得益彰,一方面可以进一步加深学生对课本的理解,促进知识的内化;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拓展阅读面,促进知识的迁移,同时锤炼思想,品悟生活。
《背影》是朱自清先生的一篇脍炙人口的散文,文章不长,写得很平朴,却以情动人,感人至深。在教授此课时,教师力图要学生通过品读作者对父亲的细致描写,感悟质朴语言并体会矛盾交错的父子亲情。在解读文本时,同时补充了如下微阅读材料。
[微阅读材料一]“那是我小时候常坐在父亲肩头父亲是儿那登天的梯父亲是那拉车的牛忘不了粗茶淡饭将我养大忘不了一声长叹半壶老酒。 等我长大后/山里孩子往外走想儿时一封家书千里写叮嘱盼儿归一袋闷烟满天数星斗都说养儿能防老可儿山高水远他乡留都说养儿为防老/可你再苦再累不张口儿只有清歌一曲和泪唱愿天下父母平安度春秋。”
[微阅读材料二]上午八点半,一名睡在人广地铁通道的老人准备起床,他身上的牛皮纸袋被他称之为“被子”。夹杂在众多流浪睡客中,老人的一口上海话让人惊讶。他一直念叨着两句话:“房间太小,房价太贵哪能买得起,只能让给儿子住。”
师生可以一起有感情地朗读补充的诗歌,诗歌的抒情性能有效地调动学生的情感,从而使他们在朗读中体悟到父爱亲情,将背影传递的父爱放大。材料二则是一则短讯,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联系课本谈谈对该则短消息的看法,不拘形式,可以是同学之间的讨论,也可以是一些评论性的随笔,关键在于表达自己的思考。
通过微阅读材料联系课内与课外,学生能更深刻的感受到作者用平朴细致的语言写出的真实情感,从而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多关注父母对自己爱的点点滴滴,体谅父母不当的行为。同时,对于一些社会怪象的了解以及引发的评论,又能让学生摆正自身的姿态,约束自己的行为,知识教育和人格教育融为一体、水乳交融,这样才是完整的教育。如果仅仅是囿于课本,那未免太狭隘了。不过此处的补充材料只是众多可能中的一种而已,教师和学生完全可以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选择恰当的材料,但还是以课文为纲,而不是唱独角戏。
微阅读说到底是一种浅阅读,浅阅读使得学生远离文字,丧失思考,长此以往,阅读将面临严重危机,文化也会因此倒退。很多人都赞同上述观点,他们对于浅阅读都持着消极的态度,认为浅阅读必然导致浅思考,浅阅读会助长浮躁的学风等等。浅阅读本身真的会带来这么多的危害吗?凡事无绝对,看怎么用罢了。笔者认为可以将微阅读材料作为兴趣中介,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比如教师在教学《欧也妮·葛朗台》这一课时,笔者相信通过师生共同对文本语言如老葛朗台的“人生就是一场交易”的分析讨论,通过对故事情节的探讨如他家财万贯,但为了钱他六亲不认,克扣妻子的费用;幽禁女儿时,只给她吃冷水和面包等等,那么学生对于老葛朗台凶狠残忍、贪财好利而又悭吝成癖的资本家形象一定能很好地把握。与此同时,教师可以以此为基点,补充更多的微材料,以吸引学生对整个作品进行深入品读。
[微阅读材料一]网络上流行的小气鬼的段子:“要小气鬼结账时:那种痛是刀刀捅在心上,你懂吗?捞到小便宜时,那种快乐是不羡鸳鸯不羡仙,你明白吗?小气鬼的大脑,对数字有种特别的敏感,每天高速运转的充实感,你知道吗?”
[微阅读材料二]“美国投资天才格林,被称为她那个时代美国最富有的女性,却是声名狼藉的吝啬鬼。在身体不适,需要看病时,她会在自己衣服里找一件最旧的穿上,去免费诊所,使用假名字,这样就可以省掉门诊费。尽量不去餐馆吃饭,,把燕麦片和水混合在一起就放在暖气片上加热。有一个故事流传得十分广泛,说她的儿子之所以会失去一条腿,主要是因为格林不肯花钱好好治疗。”
笔者相信通过阅读这些材料,学生在嬉笑之后能发现文学作品中的吝啬鬼在生活中是有其原型的,作者创作这一人物并不仅仅是为了逗乐读者,背后一定有他想诉说的话。于是学生对整部作品都有阅读的兴趣了。此时便可及时抓住学生这一心理,趁机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去细细品读这部作品,追本溯源,挖掘作品更深层次的文化内涵。最后在学习期中或期末时可以开一个阅读成果交流会,让学生谈谈对作品的思考,分享各自的阅读成果。
研究表明,那些阅读兴趣浓厚、阅读面广、学识渊博以及善于思考的学生通常是因为在课堂上被激发了阅读兴趣。当学生产生兴趣时,教育自然就发生了。正如吕叔湘先生说的“得益于课外看书”。没有一定量的输入,就不会有像样的输出。比如像《红楼梦》这样经典的小说,只有深入阅读才能挖掘到小说中的文化精华。仅仅想凭着课堂上对《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选的解读就读懂整部文本是不可能的。因而人教版语文必修三中引入《林黛玉进贾府》这一节选,也是想以此为兴趣基点,引导学生去走进《红楼梦》,深入《红楼梦》。这就要求教师提供恰当的微阅读材料将作品与学生生活联系起来,以激起学生深入阅读作品并探究作品现实意义的欲望。也许微阅读材料对于整个作品而言只是冰山一角,但其发挥的作用却不容小觑。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在语文学习活动中,要能“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逐步加深对个人与国家,个人与社会,个人与自然关系的思考与认识”;“学会多角度地观察生活,丰富生活经历和情感体验,对自然、社会和人生有感受和思考。”要实现这个目标,离不开语文教材,但仅仅寄希望于语文教材是远远不够的。教材既然相对稳定就免不了滞后性,篇幅所限容不得长篇的东西。很多贴近时代的素材,教材并不能时时包括。此时微阅读材料的引入就可以解决这个问题:国内国外最新的报道、特写、小说,都可以以微材料的形式进入课堂,有效地拓展学生阅读,提升学生人生境界,而不仅仅限于对课本知识的补充。比如,教师在教学《居里夫人》这一篇课文时,不但可以为学生补充一些居里夫人热爱科学、为科学献身的故事片段,同时可以将眼光拉回国内。可以呈现出以下微材料。
[微阅读材料一]“2011年9月,屠呦呦获得被誉为诺贝尔奖‘风向标’的拉斯克奖,因为没有博士学位、留洋背景和院士头衔,屠呦呦被当时的媒体报道称为‘三无’科学家。”
[微阅读材料二]“厦门火车站,这个瘦小老人,佝偻着背,永远在忙。做了一辈子清洁工,背已驼。刚结束的春运,火车站迎来送往553万人,来去都是客。人流中,他静悄悄地,把厕所、扶梯、栏杆、门窗地板反复擦洗。他把垃圾桶擦得锃亮,这是他最骄傲的事。他跟我说,你摸一下,真的,很干净。”
关于科学家,学生平时大多只看到他们表面上的风光,却从没有想过他们为真理、为人类的幸福在背后付出点点滴滴。通过补充的材料一,可以让学生关注最新的科学动态及科学家工作的幕后性。材料二则回归到了我们普通人的生活,它关注的不再是高不可攀的人物了,而是卑微如尘土的清洁工。学生看了这样与课文似乎不怎么协调的材料,心里一定充满着疑问。此时教师就可以以此为基生成新的课程资源,使学生明白这样一个观点:人人都可以为社会贡献出自己的力量,只是奉献自己的方式不一样,不论是科学家还是清洁工他们都是平等的,他们都值得被尊重。当学生认识到这一点并践行下去时,他们的人格会更加健全,人生境界也会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结语
语文教育呼唤哲学的思考,辩证的思维,还需要兼容并蓄,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理论是条分缕析的,分开阐述只是为了便于理解,但在课堂实践中,这三个方面往往是互相渗透、相辅相成、不可分割的。在教学过程中,既可以通过补充的微阅读材料,促进学生对课堂教学内容的理解把握,也能以此为兴趣点引导学生走向深度阅读,挖掘作品的现实意义,同时亦能让学生关注现实、感悟生活、思考人生并形成健全的人格。因而我们不仅不能忽视“微阅读”,还要科学认知“微阅读”,把握其表现出的时代性、技术性和文化性。可以说,只要教师指导恰当,“微阅读”大可以用来沟通语文学习和社会生活。
因此,问题的关键从来都不是语文教学要不要引入“微阅读”,而是在于如何引入,如何使用。当然,我们需要适时地整合这些“微材料”,积少成多,集腋成裘,以实现语文教育的大转变。
[1]洪合民.用“微写作”架设语文学习与生活的桥梁[J].语文知识,2016,(5).
[2]闫肖峰.微阅读时代[J].新青年,2009,(27).
[3]叶圣陶.大力研究语文教学尽快改进语文教学[J].中国语文,1978,(2).
[4]http://book.hebei.com.cn/system/2012/12/21/012353012. shtml.
[5]孙郁方.高中语文课外阅读新思考[J].宁夏大学学报,1997,(3).
[6]周庆元.语文教育必需依靠哲学研究[J].语文建设,2012,(4).
[7]杨沉.全民阅读视角中的微阅读推广建构研究[J].图书情报知识,2016,(5).
(吴萧萧 湖南师范大学文学院 41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