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

2016-03-03 12:42马玉梅
新课程 2016年10期
关键词:心灵德育家长

马玉梅

(长春市东盛小学)

用爱去塑造学生的心灵

马玉梅

(长春市东盛小学)

现代教育理论告诉我们,学校教育的核心是以人为本的教育。小学阶段的孩子正处于身心发展的最初时期,也是最重要的时期。而现在的就学儿童大多数都是独生子女,娇生惯养,尤其在家里,是家里的“小皇帝”“小公主”,说一不二。如果不及时加以教育引导,那么随着生活、心理的发育和发展,竞争压力的增大,社会阅历扩展及思维方式的变化,他们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和自我意识等方面可能会遇到或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些问题如不能及时解决,将会对学生的健康成长产生不良影响,严重的会使学生出现行为障碍或人格缺陷。他们的健康成长,不仅需要有一个和谐宽松的良好环境,而且需要教师帮助他们掌握调控自我,发展自我的方法和能力。作为学生的班主任,我感到责任重大。因为学生一天当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与老师在一起的,所以班集体的管理工作千头万绪,一个细节往往牵一发而动全身,有着重要的作用,甚至是决定性的作用。如果所有的细节都能够圆满而妥善地处理,则对于充分调动学生的内在因素和全面培养学生的身心素质,会起到“润物细无声”的作用。只有教师和学生思想认识一致,感情行动合拍,学生信任教师胜过亲人,教师爱护学生胜过自己,这样教师才能以自身的言传身教起到表率作用,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才能做到有利、有节、有方。教师说的话也就有说服力、有诚信。学生乐于接受,像一棵棵小苗一样,吮吸着爱的甘露,滋润着幼小的心田,就会收到满意的教育效果,总之,一句话,要想塑造学生美好的心灵,教师必须抓好德育,而“爱是教育的源泉”,爱为师德之本,无爱便无教育。爱可以开掘人的智慧,爱可以开阔人的胸怀。爱,利于德,利于智,利于体,也利于美。原子会产生巨大的动力,师爱同样也会产生神奇的力量。教师的爱,似春风,能驱散笼罩在学生心头的阴影;似良药,能康复那些畸形变态的心灵;似火种,能燃亮失望者对人生的向往之光;似甘露,能倾洒在儿童那嫩嫩的渴望绿色春意的心田。爱能产生奇迹!

对学生的教育,不但要悉心观察,注意掌握他们的思想变化,把问题处理在萌芽之中,而且在教育上要讲究方法,因人因时而异,把对学生的爱通过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这样才能达到对学生爱的目的。前几天,我们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星期天我在家里休息,突然陈×的家长打来电话,语气很不客气地向我叙述了一件事:孩子在星期五放学后由于受到老师的差遣去给同学送落在班级里的数学书,走到小胡同时,被一个十五六岁的少年给打了,而且还把身上的三十多元钱给抢走了……我听了以后万分惊讶,也领悟到家长话里话外的责备之意,记忆里我好像并没有叫陈×给同学送书,也许是我忙忘了?……我没有直接反驳,而是安慰了家长,向家长致歉。事后我细心地回忆了周五放学时的情景,并给几个和陈×一起走的同学打电话了解情况。在周一时我又找到陈×询问当时的情况。根据他说话时吞吞吐吐的样子我更证明了我的判断。开始他并没有承认自己的错误,后来我找出了“证人”,他才不得不承认了。原来并没有发生他爸爸说的那一幕,而是他偷偷地从家里拿出了三十元钱,被爸爸发现了,为了避免挨揍,他才撒了这样一个弥天大谎……我当时很气愤,但我十分冷静。造成这样的局面,不仅仅是孩子一个人的错误,而是家庭、社会造成的。对陈×我晓之以理,动之以情地进行教育,讲明父母挣钱的辛苦,讲述撒谎的危害。同时我也同他的家长进行了谈话,让他真正地从心灵上与孩子沟通,不能动则发火,更不能对孩子施加暴力,否则会适得其反。在同学们面前,我并没有直接批评他,而是以此为例,教育学生,引导学生知道什么是真、善、美,什么是假、恶、丑……

人生如同七色彩虹一样绚丽多彩。而孩子们对人生的追求也像天边的朝霞一样,展示了多层次、多色调的渴望。自从实施素质教育以来,孩子们的学习负担轻了,课余生活丰富了。为了使这些年幼无知模仿性强、可塑性大的学生更好地养成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我在班级里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活动。例如,针对当前学生过生日比排场,摆阔气,开展了主题为“怎样过一个有意义的生日”的班会。让学生感受父母的辛苦;提倡朴素的作风,反对铺张浪费,开展以“我和雷锋比童年”“和灾区小朋友牵牵手”为主题的队会,使学生受到忆苦思甜、助人为乐的教育;在升旗仪式中,教育学生爱国旗、爱祖国、爱人民……时时刻刻对学生进行德育,始终不忘教师的职责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教会学生怎样做人。

在教育教学中,我努力为学生营造了一种宽松和谐的教育环境,适时渗透德育,塑造他们美好的心灵,使他们拥有健康的身心,健全的人格,丰富的知识,以更刚劲的步履,以强者的雄姿步入社会,拥抱人生。“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在未来的日子里,我会继续用“爱”这条纽带去连接彼此,让我的学生拥有更美好的明天。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心灵德育家长
德育要在“善”处留白
《中国德育》
德育提效:必要的叙事转向
家长日常行为规范
心灵真正的荒凉来自太多的快感
我心中的好家长
微型演讲:一种德育的新形式
扩充心灵的“兼容性”
唤醒心灵
家长请吃药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