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巴次仁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中心小学)
浅谈西藏小学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
拉巴次仁
(西藏自治区昌都市左贡县中心小学)
新课标下,小学班集体班风建设是日常班级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无数事实证明,良好的班风建设不但有利于促进班级学生的全面发展,还有助于提升班级整体的凝聚力和集体活力。以西藏地区小学班集体班风建设为研究对象,结合当前西藏小学班风建设现状,就西藏小学良好班集体的班风建设途径进行有益思考。
西藏小学;班级文化;人际关系;主动参与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大到民族文化,小到班级文化。西藏是我国的少数民族自治区之一,义务教育在教育部的大力支持和各援藏省市的无私帮助下得到了长足的发展,改革成效突出。然而要培养西藏小学生较高的综合素养,离不开良好班级班风的建设。作为西藏小学的教育工作者,笔者结合自身的学习和实践经验,对这一问题进行积极探索,为促进西藏小学建设良好班风提供可行性参考。
从目前来看,西藏小学受应试教育体制影响,机械式培养学生的教育方式依然存在,教师对班级班风建设并不重视,成效不显,其存在以下主要问题:一是班级教师不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在班级建设中没能让学生感受到集体的关怀;二是西藏地区存在一定数量的留守儿童,学生缺乏家庭的温暖,在日常的班级生活中,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不足,情感交流过少,人际关系不和谐问题导致学生精神上与班集体产生冲突,导致他们内心多有不满;三是班级制度建设有待健全,部分小学班级的管理制度中没有完善的班干部竞选制度及班级管理制度的明细规定,不符合班级班风建设的实际需要;四是班级活动单调乏味,难以激起学生的兴趣,不能调动学生参与班集体活动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基于这种现状,作为教育者,我们务必努力让西藏小学班集体成为学生的“精神家园”。实践证明,在一个和谐、温馨的班集体学习和生活的学生大多都具有自信、阳光、博爱的性格特点。在以后的生活中也更加勇于接受挑战,敢于面对未来的风雨。
(一)合力构建班级文化,改善班级整体风貌
班风集中体现了一个班级的精神风貌和精神气质,它是在长期的师生共处环境下形成的一种相对稳定的精神氛围。要打造积极向上的班级文化,教师应主动转变自身意识,积极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念,真正注重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同时,还应注重班级管理与日常教学的密切联系,只有将两者有机结合,才能打造出具有特色班风的班集体,实现班级整体风貌的全面改善,展现班级良好的精神面貌。这种班级面貌不仅体现在学生的精神状态上,也表现为班级的整体风貌。西藏小学班级在班级管理中,使用统一的班级标语、班徽、口号,都能使班级面貌焕然一新。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班级自身特色设计班级的标语、班徽和口号等,集中班集体智慧,学生与教师共同参与、精心打造具有显著特色的班级文化。
(二)教师树立班级榜样,形成融洽人际关系
“亲其师,信其道。”教师在班级管理中要用言传身教来感染学生,以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教育目的。同样,班级可以以学生为榜样,开展多样的榜样学习活动。例如,根据每周的班级纪律及集体活动表现情况,量化考核,利用班会课让学生集体推举每周的“纪律之星”“学习之星”等,在班级墙壁上张贴照片,并给予榜样学生一定的物质奖励。需要注意的是,树立榜样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愿,坚持公平、公正的原则,否则将大打折扣。此外,教师要以积极的姿态与学生进行交流互动,尊重班级的每一位学生,避免个体偏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学生,多用语言鼓励班级后进生,这样教师才会获得来自学生内心的尊敬,融洽的班级人际关系才得以实现。
(三)联系班级建设实际,建立完善管理制度
“班集体是学生学校组织关系和心理情感的归属,这种归属需要以制度作为前提。”合理的班级制度应结合班级的实际要求而确立。班主任要以身作则,引导学生认真遵守规章制度,当学生的行为损害班级形象时,也要严格按照班级制度归咎责任,公正执行。构建合理的班级制度能够形成严明的组织纪律,调整学生的不良行为,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生活习惯,这是班级班风建设的重要前提保障。
(四)调动学生主动参与,开展活动创设班风
良好的班风建设离不开丰富多彩的班级活动,教师要明确班级活动的目标,活动内容要富有集体活跃性和健康积极性,让学生从中有所收获,活动可以采取辩论、唱歌、游戏等方式。教师可以放手让学生积极发挥想象力,自行组织活动,这样符合学生需求的集体活动既能吸引学生的兴趣,又能锻炼学生各方面的能力,增进同学间的感情。学生积极投入班级活动,感受集体乐趣,从而更加热爱自己的班级。
“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西藏小学班集体的班风建设关系到民族的未来,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应义不容辞地建设好西藏小学班级班风,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积极与学生进行交流沟通,立足班级实际健全制度保障,开展多彩班级活动,推进良好班风的形成。
[1]梁惠明.小学班风建设新探[J].学术研究(学周刊),2013(4):29.
[2]宋婧.论小学班级文化建设[J].教育教学论坛,2015(4):11.
·编辑 李建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