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初探

2016-03-03 09:01王江艳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现代文文言文背景

王江艳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新课程背景下高中文言文课堂教学艺术实践初探

王江艳

(江苏省沙溪高级中学)

不同于现代文的体裁形式,文言文本身所具有的特质使得文言文的教学不能与现代文的教学一概而论。怎样让学生更容易接受这种既不熟练又有些晦涩的语言,是教师在新课程背景下的新思考。

文言文;历史背景;情操

在高中语文中,文言文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重要组成部分。由于语言形式的不同,文言文教学的实际操作与教学有很大差别。

一、以小见大,见微知著

在文言文教学的实践中与现代文的学习一样,首先,教学初期让学生了解一些重要的文学常识,例如识记一些经典的章节片段,掌握作品背景知识,以及作者的生平。这部分虽然不是十分重要的内容,但无论如何,学生不能在这方面的知识有空缺。教师也不能忽略这些小的知识点,尤其在近几年,语文高考题也会有意识地考查这方面的内容。这部分内容看似简单,但对学生理解文章内容有很大的帮助。何况是在这些语言本就有些晦涩的文言文课程上,这些背景知识就显得尤为重要。

在这方面的教学指导中,教师应该更多地引导学生对作家、作品知识进行归类整理。比如,按照作家所处的政治背景分类,同期的作家处在同样的背景下,对于当下大环境的认知大致相同,或者按照作家本身的遭遇,同样是遭到贬黜,作家抒发的感情会略有相似。这样系统的比较下来,利于学生对文言文的归类,使学生更能清晰地找出其中的相同、不同之处。对语文作文的素材积累也是有很大帮助的。

二、立足于每节教学活动中

在文言文的教学课程中,教师应巧妙地引导学生运用立体记忆。文言文相较于现代文阅读,在语法语义上多了几分生涩。再加上作家所处年代较当下有一定距离。学生接受、记忆起来,就多了一定的难度。为了解决此类问题,教师可以借鉴以下几个办法。朗读,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地引导学生进入情境。诵读法是我国几千年来的传统教学方法,古语有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更能证明朗诵有助于学生对文章内涵的理解。对于一些感情浓烈的文章效果更明显。例如,《赤壁赋》《离骚》等类似的文章,灌注了作者强烈的情感。当然,教师也可以找些专业播音员朗诵的片段。在这种氛围下,学生能更好地专注于作者的感情,与作者的感情产生呼应,促进了对文章内容的理解。除了听朗诵,教师也要指导学生诵读。文言文中会有很多通假字,也会有古音。这些字在我们日常的生活中很少用到,所以在学生诵读的过程中应加深他们的印象。教师要指导学生读音准确,字正腔圆,注意重音、停顿,那抑扬顿挫。长久积累下来,可以锻炼学生古文的语感,帮助学生适应文言文的语义语境。了解了听、读的方法,再介绍一种方法,就是看。听和读,终究还是停留在书面上,利用“看”这种感官,可以使学生的记忆更加立体。我们的很多文言文,都有着极强的历史背景。一些经典的桥段已经被翻拍成了影视剧。例如,《出师表》是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亮两次北伐魏国前,上呈给后主刘禅的奏章。《三国演义》就是这篇文言文最好的演绎。教师可以截取其中一段在课堂上给学生放映,这样学生既了解了文章的历史背景,又明白了诸葛亮上书的原因。教师也可以少费周折,苍白解释文章的立意,学生观赏影片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就想明白了其中的因果关系。以上介绍的几种方法,教师可以在合适的时机灵活运用,但是过犹不及,只有根据文章难度,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才能产生最佳的课堂效果。

三、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最后,在文言文教学的整个过程中,教师要提高学生的参与度。文言文是中国古代独有的文化特色,在学习文言文的过程中,加强了对学生中国传统文化的熏陶。这就不仅仅只是停留在完成教学目标的层面上了,更多的是引导学生增加对古文的兴趣。教师在组织常规的教学课堂之余,也要组织学生小组学习。有别于传统教学的教师包办,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指导学生小组的学习方法,教师可以提出一些难度适宜、立意广泛的问题让学生参与整个教学过程。除了在课前的预习部分,课堂上教师可以和学生一起讨论在小组学习中发现的问题,引导学生对问题做出层层深入的思考,使学生、教师的经验见解在课堂上得到充分的交流,这也就是我们时常提到的教学相长,最大限度地增加学生在整个教学活动中的参与度,真正做到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体。

古诗文的学习可以理解为,我们站在当下穿越时空和古代的圣贤们进行的灵魂沟通。诵读、思考、感受圣贤们的思想感情。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的古文鉴赏能力、审美力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除了学习层面,在陶冶情操、涵养心灵方面也不无裨益。语文本就是一门需要积累的学科,不单只是文言文知识的积累,还有长时间对文言文语感的积淀。在高中文言文教学中,还有很多值得研究的教学方法技巧。除了改进原有的方法,还要不断地推陈出新。教师本着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刻贯彻实施新课程理念,相信会打开文言文教学的新天地。

姚炜,王洪法.多校区办学:苏州大学的经验、问题及思考.苏州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7(5).

·编辑 段丽君

猜你喜欢
现代文文言文背景
“新四化”背景下汽车NVH的发展趋势
小题精练(二) 文言文翻译
小题精练(一) 文言文翻译
专项训练 现代文阅读
《论持久战》的写作背景
黑洞背景知识
会背与会默写
让概括思维成为解答现代文阅读题的“利器”
高考现代文阅读应关注的几点
让文言文阅读在选择中渐进——以《师说》为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