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2016-03-03 09:01李昌钦
新课程(中学) 2016年10期
关键词:习题课思想品德习题

李昌钦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廷坪中学)

试论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李昌钦

(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廷坪中学)

初中是学生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获得确立并逐渐形成的关键时期,而初中思想品德课程在塑造学生正确观念和道德标准方面有着重要影响。所以,教师必须紧紧围绕初中思想品德课程的这一特性,同时结合新课标理念,提高教学效率和质量,实现对初中学生的德育要求。

思想品德;初中;解决对策

随着新课标的深入推行,传统观念下的初中思想品德教学已经越来越难以适应现代学生的学习需求,并且这对教师的教学效率也产生了不利影响。笔者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和工作分析,总结出关于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和解决对策。本文就此问题进行重点讨论。

一、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1.目标性质认识不清

思想品德作为一门具有特殊性质的学科,与其他的学科课程既有着共性,也有其自己的独特性质。思想品德课不仅是智育的课程,更是德育的课程,同时也是为初中生思想品德水平获得健康发展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科。

可是,受应试教育观念的负面影响,有的教师将初中思想品德教学目标设定为应付考试。他们往往在教学过程中过度重视知识的传授,从而忽视对学生的道德培养。这直接导致教学目标发生偏离,也最终导致教师无法对学生的思想品德正确建立进行引领和培养,学生也难以通过思想道德课程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长此以往,这不仅会使学生对思想品德课程失去兴趣,课程的性质也会随之发生不良的改变。

2.主要任务存在偏差

现在依旧有少数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存在这样的想法:只有让自己的学生在考试中,尤其是中考获得优异的思想品德成绩就是对学生负责,就是自己全部的教学任务。这使得他们忽视了学生通过思想品德课程获得科学的身心发展的过程。这些教师便以学科的本位观念作为起点,片面强调课程在考试中的地位,争取到大量的课时之后,进行的不是对学生道德和心理素质的教育,而是无尽的练习和训练。更有甚者,个别初三思想品德课的课时增加到每周七节,并且内容几乎全被复习资料的学习,模拟试卷的讲评所占据。这直接增加了学生的课业负担,学生的身心发展和妨碍学生健康人格的形成反而造成了不良影响。

3.观念方法需要改善

由于传统教育观念的根深蒂固,个别教师缺乏工作的责任心。一些教师缺乏职业激情和创新热情,延续着较为落后的教学方法。他们缺乏对教材的深入研究,大多通过生硬记忆让学生进行学习,懒于甚至不愿接受新鲜、科学的教学观念和方法。这样不仅使学生的思想政治学习缺乏积极主动性,甚至给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师队伍的形象都带来了不良影响。

4.课程标准把握不全

《义务教育思想品德课程标准》是思想品德课程的建构基础和纲领性文件,也是以国家名义站在国家的高度对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进行的规范。新课标不仅具有权威、富有时代气息和指导性的特点,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思想品德教师任务的前提条件。因此初中思想品德教师必须把自己的教学和新课标紧密结合,让新课标对教师的教学进行科学、有力指导。

可是,目前存在的问题是部分学校和教师对新课标学习仅仅是一次性的,应付差事,学过即忘。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依旧把教材内容作为唯一标准,缺乏对教材的整合,学生学习没有科学性,知识点无法实现系统化和整体化,而学生德育素质的提高这一目的更是无从谈起。

二、初中思想品德教学中问题的解决

1.对新课标和教材进行研读

正如上文所述,新课标内容是国家进行教科书编写、考试的命题,教师进行教学和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也是国家对课程进行评价的基础。教材作为教学的主要依据,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重要资料,更是学生实现课程学习的重要媒介。所以,教师必须对教材具有正确和充分的认识,并以此实现科学有效的教学。

首先,教师应当站在全局的层面对整个初中思想品德教材进行充分掌握和了解,其中包括课程的主题设置,各主题的详细教学内容,各教学内容在整个课程体系中的地位和应当达到的教育效果等;其次,教师必须把握不同板块间、单元间、课程甚至段落间的内在联系,通过提炼主线的方式确定课程的逻辑体系。最后,教师应当从“心理健康、道德品质、法律法规和国家国情”四个方面进行学习内容的分类,构建思想品德课程的结构。不仅如此,教师还要通过深入研读教材的方式把教材读“薄”和读“活”,进而有的放矢地顺利开展教学活动。另外,教师还需要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和本校情况,进行教学计划的科学制定,合理统筹课时安排。同时,教师要充分把握教学内容的深度和均衡性,通过各部分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制订出一份科学、合理、可行的教学计划。

值得注意的是,教师在教学的时间分配和结构安排上还要预设出一定的弹性空间,防止由于学校放假、临时考试、教师临时外出等原因造成教学安排的变化。

通过这样的研读和安排,可以使教师对新课标和教材的内容与主旨进行整体性掌握,有利于明确教学思路,4.有效分析习题

教师负责把学生引入到物理问题中,学生需要自己进行积极探究,而后最重要的是学生能够解决问题。在引导学生理解习题时,培养其抓关键字句的能力,分析隐藏的物理条件,如,匀速、静止、光滑、平衡等词语,以便于对解题的方向做出初步判断。接着就要分析习题的物理流程,其最主要过程是学生自己完成,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引导和激发其找到正确的解题方法。对于具有挑战性的习题,教师则需要设计好习题的解决方式,将原题分解为若干个简单的物理问题,带动学生逐一进行剖析。对于此类练习题,教师应将习题的设疑做得更加细致,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解决习题,而不让其变为废题。

5.拓展习题

(1)一题多解

所谓一题多解,就是启发和引导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和思路,运用不同的方法和运算过程去分析以及解答同一道习题的练习活动。这一方法能够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许多教师为了节省时间而将其直接忽视。一题多解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灵活掌握知识的各个方面,培养和发挥其创造性,因此,教学中教师应当多鼓励学生采用这种方法进行习题练习。学生越是积极探究各种习题的解题方法,就越利于其各项思维的全面发展。

(2)一题多变

物理习题都是原始物理问题的改编,习题模型都源自于生活,所以在教学中涉及同一概念或规律的物理问题题型变化多样,但无论怎么变化,这些习题都有着本质的共同点。因而,教师在展示这些习题的时候,应多考虑改变它们的条件或情境,以此进一步深化训练学生从多角度、多层次认识事物,提高其综合思维能力。

6.习题课后评价

习题课后,教师一般都要给学生布置相应的习题作业,然后进行批改,根据学生作业反馈的信息,教师就能了解到他们掌握知识的程度。课后作业就是习题课的延伸,教师不仅要上好习题课,还要认真批改每个学生的作业,及时发现和纠正他们的错误。对于学生而言,及时的信息反馈才更有效果。

总而言之,物理习题课的教学主要目的是为巩固和运用所学知识,因此,教师需要更加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此同时,培养他们的思考、实践和相关思维能力,达到习题课的预期教学目的。

[1]张铝明.物理习题教学的现状分析及教学建议[J].物理教学探讨,2008(5).

[2]徐微青.关于物理习题教学的几点反思[J].物理教师,2007(9).

[3]白万仓.物理习题教学的优化问题[J].考试周刊,2007(35).

[4]朱斌宏.中学物理习题教学研究[D].江西师范大学,2008.

·编辑 李琴芳

猜你喜欢
习题课思想品德习题
从一道课本习题说开去
选择
一道课本习题及其拓展的应用
抓住习题深探索
实现课堂高效的初中化学习题课教学策略
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品德复习课探析
精心设计习题 构建高效课堂
初中思想品德课程融入法制教育的实践探索
差错是习题课的有效资源
初中思想品德翻转课堂教学的困惑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