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琳
(江西省上饶县茗洋中学 江西上饶 334000)
微视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张琳
(江西省上饶县茗洋中学江西上饶334000)
新时代的发展速度不断加快,传统的教学方式已经适应不了如今的快节奏。而微视频这种新型的教学方式就打破了这种现况,它颠覆了传统的教学模式,为初中生提供丰富多彩的教学课堂,使他们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断加深,也提高了教师的教学水平以及学生的学习成绩,为教学目标的完成效率提供了有效的方法。本文就微视频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进行相关的讨论。
微视频 初中语文 运用
何为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微视频”顾名思义就是利用视频的教学模式去进行授课,让学生通过视频与图像对于课文的内容进行直观的了解与认识。由此,教师在进行授课时,就能让学生通过视频的方式去了解课文中的某些知识,学生也就不会因为教师抽象的语言而对内容有所陌生。微视频教学的关键是教学视频,但是不仅包括视频,而也与教师的课前准备有关系。教师的微视频教学模式的准备,对于学生在学习初中语文知识有着重要的影响。如若教师的选择材料存在问题,就会使学生在学习课文内容的时候就会有所阻碍,学习热情受到打击。因此,微视频的教学模式与传统的教学模式有所差异,但是在主体上还是一致的,使得传统与现代的教学模式达到一种求同存异的结果。[1]
初中语文的教学目标是让教师通过教学方式去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使得学生通过课堂去丰富自己的语文知识与素养,并养成一个良好的学习方式。而微视频是一种新媒体的教学模式,它将生动有趣的画面与具有感染力的声音等优点,让学生对于初中语文的知识在不受传统模式的影响,而开始对语文的兴趣不断加深。在如今信息技术不断发展的今天,采用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已经是现今教师的首选教学模式。[2]
1.运用微视频,更加明确教学内容
比如,在进行《中国石拱桥》的教学时,教师可以通过节选不同的视频片段让学生直观的去认识石拱桥。课文是将赵州桥和卢沟桥作为例子,体现了我国石拱桥在设计和施工上的独特创造以及不朽的艺术价值,由此去赞颂我国劳动人民的聪明与智慧。接着,作者在介绍完石拱桥的特点之后,又通过几个方面去解释为何我国的石拱桥会取得这样的辉煌成就。由此表现出对古代劳动人民的智慧与勤劳的敬佩之情。在介绍完中国石拱桥的特点之后,作者又分三点解释了我国石拱桥取得如此辉煌成就的原因。文中充满了对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与智慧的深深敬佩之情。也让学生从画面中去深刻的理解作者反复通过事例去赞颂古代劳动人民的钦佩之情。
2.利用微视频,将课文重点拎出来
比如,在进行《三峡》这篇课文时,作者为何能通过短短一百多个字就能将三峡的万千气象融入笔下。写春冬之景,着“素”“绿”“清”“影”数字;写秋季的景色,着“寒”“肃”“凄”“哀”数字,便将景物的神韵生动地表现了出来。教师可以通过选取某些三峡的视频,让学生能够真真切切的去感受作者笔下的美景,去感受三峡的壮观场景。
3.利用微视频,感受作者感情
微视频是将图片、文字、声音链接起来,使得课文的内容更为形象化,直接打破传统的枯燥教学,让学生对于课文内容能够更为具体的认识,打破常规的思维去认识课文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语文的兴趣,使得学生的学习欲望不断加深,并能较快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与难点。
比如,在进行《孔乙己》课文内容的讲授时,全文就是以一位酒馆的小伙计的口吻去论述这件事情的发展经过,虽然是从其他人的角度去看待,但是却让人深陷思考中,为何孔乙己会有这样的场景?教师可以通过播放某些相关的视频片段让学生去观察去思考,孔乙己的现状是他自己造成的还是由于社会环境所导致的。如果采用以往的传统教学,由于学生对于当时的时代了解的知识不够丰富,在理解上就有所欠缺,而如果通过直观的画面去认识的话,对于当时社会的理解也就更为深刻,对于知识的难点把握也就更为准确。
4.利用微视频,加深学习兴趣
语文的学习与学生的兴趣有着重要的关系。拥有一定的兴趣在学习的过程中也就会更为主动地想要去学习知识,而如果学生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不够深的话,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会容易放弃。而微视频就是一个能培养学生学习兴趣的一个较好的方式,它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视频资料去课文去进行相关的认识,从而达到加深语文学习兴趣的目的。[3]
总之,在初中语文的教学中,只有选择了正确的教学方式,才能让学生对于语文知识的渴求度加深,使得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提高,在不知不觉中对于语文的学习兴趣不断加深。而微视频的教学模式就是一个新的教学模式,它就能让学生通过直观的画面去认识课文所讲述的内容,又能让教师的教学效率得到有效的提高。微视频使初中语文学习更加多姿多彩,并一改往日沉闷的课堂氛围,使学生能够更为主动地去学习语文知识。希望本文的论述能够给广大的初中语文教师一点启发,进而更好地投身与初中语文的教学事业之中,进而推动中国教育事业的可持续发展进程。
[1]崔海萍,戴晓丽.微视频教学资源在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应用——初中阅读教学的详细讲解[J].校园英语(中旬).2014,(6),87-87.
[2]范丽霞,王美丽.当微时代来到我们身边——初中文言文阅读微课艺术探微[J].语文学刊.2014,(7),95-96.
[3] 吴玉祥. 论高中语文微课程的开发与实践[J]. 语文教学通讯·D刊(学术刊). 201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