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16-03-03 12:23:18刘松艳
关键词:心理健康交流小学生

刘松艳

(吉林省柳河县向阳镇明德小学 吉林通化 135300)

探讨如何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刘松艳

(吉林省柳河县向阳镇明德小学 吉林通化 135300)

心理健康影响着小学生的身心发展,所以,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成为教育部门主要研究的话题。小学生在成长与发展中,教师为了打下坚实的心理健康基础,就要在教育实践中,利用相关策略积极研究,以保证小学生的心理健康得到积极发展。

小学生 心理 健康教育 策略

学生在小学阶段,是身体、智力不断成长的时期,但由于受各个方面的影响,目前,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不断显现,从而成为各个教育工作者需要关注的话题。面对这种趋势,要关注小学生的心理健康,需要教师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不仅要重视学生自身技能与知识能力的培养,还要重视学生的心理健康,保证在德育教学与智育教学结合下,学生的心理更健全,并让学生健康、稳定成长,以使学生能够在学习中拥有乐观的学习精神,促进自身的全面进步。

一、关注教师的心理健康情况

随着现代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教育也出现了多元化方式,从而给教师提出更高要求。现代的教师在教学中已经改变了传统的传授方式,在课堂教学中将扮演多种角色[1]。如:小学生的心理辅导教师,只有教师拥有的健康的心理,才能对小学生的心理变化进行调节、指导,从而在潜移默化发展中影响学生。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关注自身的心理健康情况,不仅要形成清晰的认识,还要学会理性思考,并让自己具有更宽广的发展空间。当前时代发展中,是人们不断追求物质与利益的社会,人们无论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都存在更多欲望,教师在教学中,也会因为工资低等情况变得消极,从而导致在教学中无法有效完成教学任务。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要在学习与生活中细心观察,学会以包容、豁达的心理面对,还要时刻反省自己,自我调节,以使自己拥有健康的心理,这样才能扩展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稳定发展[2]。

二、与学生进行情感交流

在教育中,不仅仅单靠教师来完成,而是教师与学生共同交流完成的。但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一些学生在课堂无法自由表达,也没有进行深入交流。教师也没有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更未能根据学生的自身特点有针对性的开展工作,所以,在教育开展过程中,教师要与学生友好交流、增进沟通。

1.走入学生生活

教师需要关心学生,并走入学生的生活中,让学生敞开心扉。其中,可以建立良好的交流渠道,使教师能够真正走入到学生生活中去。教师还要关注学生,因为关注是尊重学生的主要途径,在关心中,不仅能给学生带来温暖,还能缓解教师与学生之间产生的隔阂,从而使学生与教师之间的距离更近[3]。但关心学生并不能简单的停留在口头上,而是应表现在行动上,这样才能做到真正关心学生。如果有些学生的成绩下降,教师要找出其中存在的原因,并帮助学生在生活、学习中遇到的困难,这样才能促进学生与教师之间的友好交流。例如:有些学生在某阶段上课不专心,学习成绩不断下降,为了了解学生的心理变化,教师在日常教学中,就要深入到学生生活中去,找寻学生出现问题的原因,还可以与学生家长进行沟通,了解学生在该时期的成长情况,然后教师针对问题的存在主动与学生交流,并以谈话、书信的方式增进与学生之间的距离,从而利用合适的方法给予解决,对学生的心理形态进行调整,以保证学生能够以学业为重,并以积极、乐观的态度去学习,提高自身的学习能力[4]。

2.促进沟通交流

教师与学生多交流,加强相互之间的沟通。首先,进行文字交流的方式,因为很多学生性格比较内向,在学习与生活中不愿与其他人直接交流、对话,所以,教师可以利用邮件、发信息等文字方式进行交流,这样不仅能形成一定的私密性,还能使这些不愿交流的学生逐渐敞开心扉,以使教师在以后教学中的针对性指导。但在相互沟通与交流期间,教师还要做好一定的保密工作,并获得学生的信任,这样学生才能完全敞开心扉。然后,进行一对一的谈话方式,该交流方式具有一定的针对性,在该方式下,教师不仅能全面掌握学生的心理变化,针对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及时解决,还能帮助学生解决学习、生活中遇到的问题,以使学生在学习与生活中获得更多自信,从而体会到学习的快乐。

三、开展第二教学课堂

由于小学生的认知水平低,在课堂教学中利用成人化教学方式让学生理解一些抽象性知识是完全不可能的,教师只有依据小学生的思想角度,针对小学生的身心变化规律、认知水平才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使学生积极参与到学习中来,以培养学生的主动学习能力[5]。第二课堂教学的补充和延伸还能促进课堂的灵活性教学,小学生在该课堂中,能够形成更高的学习兴趣。所以,应促进第二课堂教学的积极开展,并将一些抽象性知识灵活教学,这样小学生在学习中不仅能感受到快乐,还能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形成一个健全的心理形态。第二课堂的开展还是实践教学课程,也是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途径,因此,在具体开展期间,可以针对班级学生的共性问题开展专题讲座,使小学生能够更快的适应校园生活。还可以充分校园资源开展相关的宣传活动,例如:利用校园广播、黑板板报等方式等宣传心理健康的相关知识。可以创建情景表演大赛,锻炼学生的表演天赋,使学生的主动参与性能够更积极,这样,小学生在实际生活与学习中不仅能展现出自身的心理活动变化,还能帮助学生形成新的认知,并有效对自身的心理进行积极调节。

结语

心理健康教育是现代教学中最为主要的一个部分,也是长期发展下的系统过程。因此,教师应形成正确认识,在能够掌握学生思想形态以及情感动态基础上,结合学生的自身特点将心理健康教育积极渗透,以使学生形成健康、健全的身体和心理。

[1] 张昭梅,王瑞娥.关于加强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策略[J].中国校外教育(下旬刊),2015(2):7.

[2] 王君秋.浅谈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原则与策略[J].学周刊,2016(3):125.

[3] 蔡洁琼.浅探当前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策略[J].读写算(教育教学研究),2014(48):16-16.

[4] 叶俊.心理健康教育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有效渗透[J].中外交流,2016(6):289-289,290.

[5] 吴开宗.关于小学心理健康教育的一些探讨[J].学周刊,2015(11):74.

猜你喜欢
心理健康交流小学生
如此交流,太暖!
科教新报(2022年12期)2022-05-23 06:34:1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9期)2022-04-06 02:41:5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8期)2022-03-23 06:49:06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6期)2022-03-23 05:25:50
心理健康
品牌研究(2022年1期)2022-03-18 02:01:10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今日农业(2021年14期)2021-10-14 08:35:28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海峡姐妹(2020年8期)2020-08-25 09:30:18
怎样培养小学生的自学能力
甘肃教育(2020年22期)2020-04-13 08:10:56
我是小学生
非常小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