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海秋
(海珠区绿翠小学 广东广州 510315)
《启发互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研究》结题报告
罗海秋
(海珠区绿翠小学 广东广州 510315)
研究的目的是改变那种传统课堂教学,教师讲得口干舌燥﹑学生听得头昏脑胀,教师挖空心思编题﹑学生盲然无绪练习的旧的教学模式,让学生自觉参与教学的全过程,变被动的接受为主动的探索,变单一的教师讲﹑学生听﹑课后练的模式为生生互动﹑师生互动﹑小组竞赛等生动活泼的新模式,通过语文教学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1)提升语文教师的教育理论水平,提高教学艺术,增强教育效果。
(2)发挥教师的主导地位,改进学生的学习方式,形成良好的学习方法和习惯。
授人于鱼,只供一食之需;教人以渔,则终身受用。从教学生“学会”到生“会学”是教学上质的飞跃。而这“渔之技,学之法”不能单靠灌输获得,必须教师多方设法引导学生“自求而得之”。以往“应试教育”的讲述式教学,教师精力基本倾注于“讲深,讲透”,力求把学生“教会”,而互动式教学模式的“重头戏”是提出问题和引导探索讨论。问题要能体现揭示事物矛盾或引起学生认知冲突价值,要提得适时适宜,紧扣教学目的。在讨论中,要时时留意学生提出疑难问题和对讨论解答进行评价。所有这些教师必须在吃透教材基点上,根据学生知识现状及学习心理﹑情感,而后深思熟虑地设计问题和随机进行应变调控,充分发挥“导”的技巧和艺术,教学才有可能成功。
(1)培养学生的探索能力
传统的新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进行知识分析,教师讲解﹑提问﹑总结,教师完全主宰了整个课堂,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教师准备的一切;而“启发互动”教学把课堂的主动权交给学生,学生通过阅读,在老师的启发引导下,进行初步的阅读感悟,再通过师生﹑生生的互动,解决问题,在互动过程中,激发学生的情感因素,让学生﹑老师﹑文本达成共鸣。把新课教学延伸到了课外,使学生有更多的主动探索﹑自主学习的时间和空间。这样,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都很高,这种积极性和主动性无疑有助于学生问题意识和探索精神的培养。
(2)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①“相互交流—启发互动”教学立足于素质教育的主阵地——课堂,突出学生自学﹑小组讨论﹑组间交流的教学形式,充分发挥学生的自主性﹑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去发现问题﹑研究问题﹑探寻知识,在程序式的学习过程中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②“启发互动”教学变“教师讲解”为“学生主讲”,从根本上解决了“以学生为主体”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由学生自行阅读,自我感悟,互相交流﹑评价,达到共鸣。学生真正成了课堂教学的主人。
③互动式教学模式,把课堂教学看作是群体(班级)的知识探索活动。学生在课堂上不是被动接受,而是主动﹑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之中。在教学课堂中,既要独立思考,发表自己的思想,还要听取接受别人的正确意见,同学间达到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学习,促进每一位同学形成团结合作的精神。
1.如何激发学生学习主动性的研究
2.在启发互动教学中,学生心理发展的研究
3.在启发互动教学中,教师教学观念转变的研究
4.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创建促进学习的环境﹑提供多样的学习机会,让学生思维进入最佳的创新心理状态
5.如何构建互动﹑和谐的课堂
6.如何构建有效性课堂教学的评价体系
行动研究法是以评价研究为导向,以专家﹑教授﹑学生团体合作为前提,通过反思﹑自我教育的途径进行研究。语文科的“启发互动,提高学生语文能力的研究”是以行动研究为主要研究方式,以语文科组主要骨干老师为科研的主体力量,将课题研究融入到日常的课堂教学中,总结出具有推广价值的理论成果。
组织课题组成员及老师参加各类理论培训,广泛学习有效性教学的教育理论﹑教育学﹑心理学等有关方面的学术专著及论文,了解当前教育理论研究的最新成果。
在实践活动中观察学生的反映及收获。
制定有效的课堂教学评价标准,掌握实践效果。
分析﹑发掘隐含于教育事件﹑学校生活﹑教育行为背后的教育理念,进行总结提炼。
良好的常规是进行正常的学习和生活的保障,一个学生调皮捣蛋﹑不合常规的举动往往会使一堂好课留下遗憾,使整个集体活动宣告失败,甚至使全班努力争取的荣誉付诸东流,直接影响到班集体的利益。为了把班的常规工作搞好,我们低年部的老师每天大多都早上七点四十分﹑中午两点就准时到校,回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到班上了解学生的早读﹑午读等情况,对学生进行晨会教育。平时里,通过《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的要求,把课堂常规﹑集会和出操常规﹑卫生常规﹑劳动常规﹑参观常规以及列队常规等等诸多方面的教育,编成儿歌或者顺口溜,不断强化孩子的行为,保证整个班集体随时表现出“活而不乱,严而不死”的良好班风班貌。让学生在头脑中形成“凡事都有规矩”的意识,并使其成为学生养成良好学习习惯的内部动力,为形成良好的语文学习习惯打下基础,为进行语文学习做好了铺垫。
于永正老师在谈教学艺术时曾经反复强调教学艺术来自准确把握教学内容。他说:“一个老师首先要熟悉所教的教材,即教学内容,教学艺术来自于对教材的准确把握,因为没有一节充满艺术魅力的课不是首先来自执教者对所教内容的准确把握上的。”“一定要下功夫钻研教材,否则就不会有得心应手的方法,行之有效的方法,没有好的方法,也就谈不上艺术。教材把握不好,甚至于把握偏了,方法越高明,越会南辕北辙。还有什么艺术可言?”可见,认真钻研教材,把握教材的重点﹑难点,并且对不同的教材选用不同的方法,这样既节省了备课的时间,也让学生了解到不同类型文章的学习方法,提高语文课堂的效益。
《语文新课程标准》中有这样的教学理论:以学定教。这一基本理念将教学活动牢牢定位于学,学生学先于教师教,教师则在学生自学的基础上进行教学,变学生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变教师“注入式”教学为“启发式”教学。可见,预习是语文学习的一个重要环节,是激发学生求知欲,推动学生不断进取的“前奏曲”。很多语文老师能够根据年段的特点,提出预习的任务。例如,我们的低年级老师根据低年级以识字为主的教学要求,提出学生预习的要求:找出生字,给生字注音,观察生字的特点,运用加一加﹑减一减﹑换一换等方法识记生字。中年段的老师在低年段预习要求的基础上,根据中年级段的训练点,提出学生预习要求:找出生字读熟,并且把写得好的段落多读几遍,想一想,为什么你觉得这段写得比较好。高年段的老师又在低﹑中年级的基础上,提出更高的预习要求:找出生字自学,熟读课文,在新课文中做上自己自学的旁注,同时也可以注上自己有疑问的地方。学生的良好预习习惯就是在平时的教学活动中形成了,学习效果得到明显的提高。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一个教师不能无视学生的情感生活,因为那是学习中主动性和创造力的源泉。” 例如:简玉君老师在执教四年级下册的《蝙蝠和雷达》时,在引导学生自读课文时,提出了这样一个要求:仔细读读课文,找出文中哪几句话直接写出了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用直线画出句子。然后再读一读,从中体会一下人们从蝙蝠身上,是怎样一步一步地得到启示,从而发明雷达的?在学生充分阅读﹑思考的基础上,她始终围绕卫蝙蝠和雷达之间的关系这一问题,指导学生朗读﹑感悟具体的语言文字。课堂上,没有什么旁逸斜出的问题,连板书内容都是紧紧围绕“蝙蝠和雷达”这个提纲契领的问题,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这样的问题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创造性,这样的提问能对学生的能力提出挑战,激励学生必须对课文做进一步探究。让学生有开掘的天地,对课文情节或人物作深入的﹑探究性的讨论,那样会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在新课程的实施过程当中,我们要清楚地认识到教材只是教学的载体,我们教师要善于挖掘教材中的优质资源。如今人教版的小学语文教材,文质兼美,内涵丰富,如果教师能深入地钻研﹑理解教材,正确把握教材的脉络,并能敏锐地发现课文中能进行读写结合的训练点,巧妙地设计成小练笔的方式,那么就是为写作找到了好的素材,成为一次成功的练笔机会。扎扎实实开展有序﹑适量﹑高效的小练笔训练,为学生的语言表达打下扎实的基础。
模仿优秀作品进行写作不仅可以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大家之作的灵气熏陶,提高文学修养,更重要的是依样画葫芦中,能感受作者的表情达意﹑谋篇布局﹑谴词造句的精髓,在模仿中训练学生的表达能力,是一种很好的办法。课堂处处是作文,只要我们用心去把握好教材,充分利用好课堂这一主阵地,适时适度地进行小练笔,对学生语言发展更是起到潜移默化的陶冶作用。学生在写的过程中和文本发生着深层次的对话,将文本的言语表达不断内化,阅读理解能力也随之上升。
(1)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积极开展新课程改革实验。
我们教研组采用集体与个别相结合,实践与反思相结合,学习与测试相结合的方法,认真领悟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宗旨,把握课程标准传达的新的理念,新视角,新要求。牢固树立“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语文本质观,着眼重视“三维目标”为标志的语文综合素质观,关注双基的同时,密切关注学生语文学习的过程﹑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坚持语文实践观。加强语文与学生生活,与其它学科的联系,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优化教学内容的整合﹑教学方法的选择和教学评价方式的改革。
(2)重视建立民主﹑和谐的学习环境
通过开展课题研究,广大教师认识到,课堂教学不仅是传递知识的过程,也是师生情感交融﹑人际交往﹑思想共鸣的过程。因此,创设一种师生﹑生生心理相融﹑民主交往的和谐课堂气氛,是促进学生自主探究,提高课堂教学效率的重要方式。
(3)重视指导学生学会自主探究的方法
在课题研究中广大教师体会到,教学不仅要重视让学生获得知识,还要帮助学生了解知识的形成过程,更要让学生参与知识的探究过程。自行探索知识有多种具体的方式方法:可以直接按教材介绍的各种方法去探索,也可以根据客观条件加以改进,还可以直接查阅有关资料,更可使用与众不同的其他方法。根据西欧学生的年龄特征,认真指导他们做对比实验,再灵活应用这种最基本﹑最常用的方法区自行探索知识,能收到较好效果。
(4)重视学生的质疑问难
学生生性好强﹑求知欲强,在自主探究的过程中会不断遇到这样或那样的疑问,这类疑问能否解决直接影响到学生对问题本质的认识和新知识结构的建立,而且有新意的质疑是学生积极探索的内部动力,是学生认知水平的体现。所以,课堂要尽可能多给学生思考问题的时间,鼓励他们大胆质疑。
三年来,我校语文教研组全体老师十分重视向40分钟要质量。20位语文教师取长补短,互相切磋,共同探讨,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教书育人而努力奋斗。语文科组老师根据各学段的教学目标来进行教学,如一﹑二年级重视拼音教学和字词的学习;三﹑四年级重视段落的学习,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良好的阅读习惯;五﹑六年级注重篇章的学习及作文的指导等。我们语文教师根据自己的科研研究课题,在组织课堂教学时,从学生的实际出发,以学生为本,确定好适当的教学目标﹑教学方法再去开展课堂教学。
(1)学习积极性得到提高
我们在语文课程的实施过程中,积极开展各项活动。如在推普周中,我科组织二至五年级的学生开展“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口号创作大赛”作品征集﹑组织六年级的学生参与“我与我的祖国”征文大赛的活动及“歌颂祖国”班级演诵比赛。其中在选送学生参加区“语言文字规范化宣传口号创作大赛”中有两位学生获得二等奖。六年级两位同学参加区语文能力竞赛获得三等奖。我科组还组织了五﹑六年级的学生参加学区经典美文演诵的比赛,获得一等奖,并代表学区参加海珠区的演诵比赛,获得二等奖。
(2)创新思维得到发展
课堂上,每个人对学习内容都有不同的体验和独立思考后的不同见解,“我认为”“我可以这样”“我还可以这样”……学生的“ 傻问题”“怪想法”层出不穷,思维碰撞的火花不断闪现。透过学生的这些“幼稚”的想法,我们可以看到其背后的 无穷创新潜力。有不少学生的作文还在区获得奖励。
(3)合作精神得到发挥
教学实践中,学生通过主动参与学习,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建立起很好的合作关系,他们明确自己的学习任务,能主动的参与到学习中。
1.继续探究启发互动与有效课堂的有机结合,提高实效的策略。
2.着重研究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学习策略的优化,全面提高学习效益。
3.总结有效策略,推广研究成果,对研究成果进行理论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