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2016-03-03 16:37李跃飞
关键词:导师研究生学术

李跃飞 焦 阳 马 英 张 振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0)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及存在的问题

李跃飞 焦 阳 马 英 张 振

(锦州医科大学 辽宁锦州 121000)

中国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在几十年间经历了飞速的发展,招生规模以及毕业人数都达到了新高。但由于我国在此领域起步较晚,在研究生素质的培养,尤其是科研能力的提升方面仍存在一系列问题需要改善,本文从此入手,分析了当前存在的一些较为显著的问题,以期为研究生的教学改革提供参考。

研究生 科研能力 问题

大学教育是国家人才储备的核心,而研究生教育更是核心之重,一个国家的科研能力,乃至掌握的核心科技能力是衡量其文明发展程度的一个标杆。我国对研究生的教育经历了一系列改革变迁,多次提到了其重要性,在教育部《面向21世纪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等纲要当中不止一次提出要大力提升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水平。科研能力主要包括创新素质和创新能力,涉及到在科研中发现问题、运用知识储备解决问题的能力[1]。对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探索和研究可以给我们提供一种视角,有针对性的在教学当中给予适当的规划与引导,更加直接的提升其科研水平。

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构成要素

研究生阶段是大学本科教育的延续,在夯实理论体系的基础上,更加注重创新能力的培养。科研能力是由多种要素共同构成的,归结起来涉及到研究生内部自身以及培养高校外部影响两个因素。有究表明,研究生科研能力的自身因素主要包括智力因素、非智力因素、认知水平、科研实践和社会实践五个因素[2,3]。影响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外部培养因素主要包括科研条件、学术氛围、课程质量和导师培养四个因素[3]。

二、研究生科研能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研究生招生规模自1981年学位制度建立以来,30多年间共培养硕士研究生426万人,近20年我国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始终处在爆发式增长的阶段。不过,从2014年开始,报名人数出现一定程度的下滑,2015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为164.9万人,较2014年减少6.5万人。虽然如此,我国研究生的规模在世界上也已远超其他国家位于前列,但在这种繁荣现象的背后仍存在着一系列隐患制约着我国高水平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发展。

1.研究生招生阶段

我国目前的研究生入学方式均以考试成绩论英雄,导师几乎没有主动发言权。无论硕士和博士生招生,都有统一的课程考试,相关部门划定统一的录取分数线[4]。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导师确实招生权限较差。对于研究生所从事的科研活动,只会读书、背书是不够的。尽管学习优秀的、考试成绩好的,应该就是传统意义中的优秀大学毕业生,但绝对不是理想的研究生所必须具备的。悟性,直觉,热情,兴趣,思考能力,动手能力,实践经历等因素才是一个优秀的研究生应该具有的珍贵科研素质。

2.研究生培养阶段

当前研究生教育中缺失的重要一环是没有淘汰制,没有退出机制。这是与研究生培养的宗旨所违背的。研究生要宽进严出,给每个热爱科学的学子们一个创造的机会,但必须严格要求,不适合走学术道路的学生,要通过一定的程序淘汰或退出,遴选出真正优秀的喜欢科研的学子。淘汰制度和退出制度,应该常态化。另外研究生培养,要全方位注重能力和素质,不要以论文为唯一目的,不要以完成课题任务为目的。多数培养模式是以论文为导向,不注重或忽视了综合素质和各种能力的培养。不是培养后备人才,而是培养论文机器,或者是完成课题的劳动力,而这也是与研究生培养的初衷相矛盾的。

3.研究生的导师队伍

在本科教学阶段一个好学生可能主要在于自身的努力,而不需要教师过多的干预指导。但研究生培养则必须有导师的引导。导师的学术水平,学术视野,学术思想甚至其胸怀、责任感等性格因素,对于研究生质量的影响都是巨大的,一个优秀的导师甚至可以影响一个学生的一生[5]。当前我国导师队伍的整体素质直接影响了高质量研究生的培养[6]。有的导师有教育理念,但学术水平受限。有的导师有很高的学术水平,但缺乏教育理念,甚至缺乏责任感和胸怀,这都将导致研究生的文凭缩水,学位贬值,国内科研队伍声誉的丧失。

结语

经过30余年的改革和发展,我国已成为研究生教育大国,已实现立足国内自主培养高层次人才的战略目标,并已经初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研究生培养体系。虽然仍存在着一些难以避免的问题,但在此基础上,我们采取更为科学的培养手段,从生源的入学选拔、到培养体系的构建和学术氛围的营造全方面入手,就一定会在研究生教育的培养方面取得更大的进步。

[1]段丽. 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培养研究[D]. 湖南农业大学, 2003.

[2]李小昱, 王为. 对研究生科研创新能力培养的探究[J]. 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9(5): 100-103.

[3]季俊杰. 优秀研究生科研能力的影响因素与启示[J]. 研究生教育研究, 2013(2): 13-18.

[4]张健, 林伟连, 许为民, 张国昌. 高水平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探析[J]. 清华大学教育研究, 2005(5): 63-68.

[5]李雅琳, 周春阳. 加强研究生导师队伍建设是保证研究生培养质量的关键[J]. 药学教育, 2012(3): 19-23.

[6]姚利民, 王燕妮. 教师培养研究生科研能力的问题及原因分析[J]. 研究与探索, 2006(12): 58-63.

李跃飞(1983-),男,辽宁沈阳人,锦州医科大学食品科学与工程学院,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食品专业研究与教育。

*基金支持:2016年辽宁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课题,编号JG16DB140

猜你喜欢
导师研究生学术
执着创新 坚毅豁达——追忆我的导师郭景坤先生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如何理解“Curator”:一个由翻译引发的学术思考
对学术造假重拳出击
V eraW an g
导师榜
爱情导师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幸福院里出了个研究生
创新需要学术争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