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冬余
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以《语文教育学》课为例
◎韦冬余
研究性教学是在学科中开展研究的教学形式,具体是指教师和学生以课堂为主渠道,在学科中自由、民主地共同合作探究学科知识,从而理解、质疑、反思、批判、发展学科知识且创造新知,并在这一过程中获得学科知识且发展与培养创造个性、自由思想、独立人格、社会责任感的活动。这几年本人教授《语文教育学》这一门课程,并把本课题《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相关成果在本门课程中尝试运用,取得了良好效果。因此,本文在这里对研究性教学模式的基本内容及其实践情况作以阐释,希望对推动研究性教学改革有所帮助。研究性教学的基本模式至少包括四个部分: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交流与展示、总结。
(一)问题的类型
1.教师提出的问题
教师提出的问题即教师经过自己的备课,并根据学生的基本学情以及教学的需要而提出的一些问题。教师提出的问题对研究性教学的开展很重要。特别是在研究性教学课的起初,学生还没有真正进入到研究性教学中,还需要教师的引导,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教师提出问题供学生讨论与探究。因此,在研究性教学中提出的问题不应该过分的功利化,而更要立足于学科知识学习和学生的兴趣、能力,这种问题在于有趣,有利于学生对问题的理解,有助于对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
2.学生提出的问题
研究性教学中追求教育民主,倡导“多元主义”价值观。教学面向每一个学生,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独特性。在研究性教学中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这是研究性教学深入开展的重要标志之一。因为当学生能提出自己的问题时,说明学生对学习的学科知识有了深入的理解与思考,也同时说明学生学会了研究性学习的基本方法。但目前研究性教学课堂中,有很多学生提出的探究问题主要靠学生的发散性思维,随意性很大,缺乏体系的完整性、逻辑性和学科性。因此,学生提出的问题很重要,需要加强引导和培养。
(二)问题的特点
1.紧密联系学科
研究性教学中讨论的问题首先要紧密联系学科,因为学生正在进行的学习是学科知识的学习,那么为了学科知识的学习能够深入,就要对学科知识中的问题进行讨论与探究,问题离开了学科知识就像离开了根基一样,失去了根本。研究性教学中转变教师“教”和学生“学”的方式,崇尚创造,让学生在教学中获得个性解放,强调学生的“探究”、“发现”、“研究”创造空间,培养学生发现学科问题、分析学科问题与解决学科问题的能力。
2.紧密联系生活
讨论的问题要贴近学生生活的话题。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由于年龄的局限,对生活的直接经验和来自书本的间接经验都不多,在这样的前提下,话题应该选择贴近不同年龄段学生的生活的话题,这样才能让他们有话可说,达到口语交际训练的效果。第二,方便学生及时练习,学以致用且能提高学生参与的热情和兴趣。首先,对于学生而言,更贴近生活的话题让他们更容易入手,有话可说,在放松的心态之下呈现出尽可能多的内容;其次,学会表述生活,表达自己的思想与情感是语文教育的现实意义所在,寻找贴近生活的话题更能满足学生的这一现实需要,且能方便课下在具体生活中及时地练习与运用,达到很好的学以致用的效果。第三,有利于学生学以致用。大多数学习的目的都是运用于实践,进行实际运用,使之产生一系列成效,运用到实际生活中去。而且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交流互动,能够使他们畅谈收获,内化听说目标,提高他们的表达应变能力。
(三)问题提出的方法
研究性教学中,教师要创设让学生发现问题的情境,引导学生从问题情境中选择合适的探究问题,帮助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运用质疑反思、引申拓展、总结归纳、比较启发等策略,对书上的学科知识进行批判性思考,产生质疑,提出问题。例如,笔者在上《语文教育学》课的时候经常会提出一些问题让学生进行讨论,并让他们把讨论的结果、思考的结果先在课堂上口头表达出来,然后在课后用书面的形式(纸制文本或电子文本)发给我。
(一)讨论的形式
讨论形式的本身也要做到多元化。一方面,可以形成学生提问、学生回答、学生点评的模式。这样可以使学生更加畅所欲言,学生点评使得他们在相同水平上进行问题探讨,言语上可以使得他们更方便交流。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关系比教师与学生间的关系更亲近,这样一种近乎朋友间的对话交流,会使得学生回答更加放松畅谈,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另一方面,不仅仅是教师提问学生回答,也可以设置一些例如辩论之类的讨论形式,从而使得学生的积极性更高。因此,教师自身要有亲和力,要让学生做到敢说敢讲,敢于发表自己的言论。学生回答问题期间,教师不要打断学生的发言,这样可能会影响他们的思路。(常会遇见教师没有等学生回答完就打断学生回答的情况)
(二)激发更多学生参与到讨论中的方法
第一,形成课前预习机制。良好的讨论必须以充分的知识储备为基础,比如当我们下节课要讨论鲁迅先生的某本小说,就必须在课前了解这本书的相关内容,这样在课堂进行讨论时才能言之有物,言之有理;而不是随口空谈,不着边际。第二,把一个问题分出多个不同的小方向,让不同的小组讨论不同的问题,比较能调动更多人积极参与,因为有的人会因为存在侥幸心理(觉得不会被点到名字)而不参与讨论。第三,如果条件允许的话,可以让一个小组研究一个问题,并给予充足的时间让他们上台展示研究成果,并在他们展示的过程中,鼓励台下的同学进行提问或点评,让台上台下的同学有所互动,当然,教师也要参与其中,给予一定的提示和点评,这样也能加深同学们对问题的理解和记忆。第四,教师应该多关注那些腼腆不敢在课上表现自己的同学。通过倾听他们的想法,或者点名询问,多锻炼几次,让其习惯了在大家面前讲话时,就不会腼腆了,上课参与讨论也会积极起来。第五,运用多媒体设备提高学生的课堂注意力。激发讨论有一个必要前提是学生的注意力高度集中于待讨论课题,因此教师上课时除了基本的讲授外,应该充分综合使用多媒体设备提升学生的关注度和参与度。如加入声音,优化幻灯片,多使用图片而非单纯的文字等。
(一)交流与展示的功能
交流与展示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交流与展示就是让学生把讨论过程中的结果进行分享与引发新的全体性的探究。因为小组内讨论的结果毕竟只有小组内的几位成员知道,其他组的同学不知道,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进行组际或全班性的交流与展示。交流与展示环节至少要具体两个功能:一是分享;二是引发新的全体性问题与进一步探究。交流与展示过程之所以具有分享功能,是因为交流与展示的过程是学生把自己的讨论、探究所得与其他同学和教师共同汇报的过程,那么这一过程中,他们自己的成果就可以给其他组的同学和教师带来一些新的想法,这对于其他人来说,就是从汇报人那里学习新知识的过程,对汇报人自己来说,也是与其他人分享自己成果的过程。交流与展示过程之所以具有引发新的全体性问题与进行一步探究的功能,是因为在交流与展示过程中,一方面汇报学生可以直接把自己讨论、探究过程中产生的疑问、困惑等问题呈现出来,寻求其他同学和教师的帮助;另一方面,其他同学也可从汇报同学的研究结论中发现一些可能存在的问题,这样的问题可以引发同学们对此问题的进一步深入讨论与探究,从而引发新的全体性的讨论与探究。
(二)交流与展示的方法
在讨论环节结束后,让学生进行汇报,向其他同学和教师汇报讨论的过程与结果。学生交流与展示的方法可以是多元化的,可以是组员代表进行汇报,然后其他组员进行补充;可以是口头表达式的,也可以是文字呈现式的;可以用多媒体辅助,也可以不用。总之,只要能够把自己想要表达的说清楚即可。因此,交流与展示过程中教师要做好适当的有效指导。“在课堂上,教师要不断倾听学生解释自己的观点和发现。学生的解释、学生的交流与展示是课堂教学的高潮。解释即学生观点的表达、呈现、论证与交流过程。教师的倾听是学生解释发生、发展的条件。只要教师听到了学生的声音,学生就能自信、自由地表达自己的观点。教师的倾听是学生学会倾听的条件。只有教师首先听到了学生的声音,学生才能听到自己的声音,同伴也才会认真倾听其声音,学生才能学会相互倾听。”[1]
评价与总结也是研究性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评价与总结是对学生提出问题、讨论问题、交流与展示等过程的全面评价,以及对整节课的总结。评价与总结有助于学生明确探究过程中哪些地方做的好,哪些地方做的不好,有助于学生对研究性学习的理解,有助于教师对研究性教学的完整把握。
教师一方面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和补充,另一方面也要对问题和课堂进行全面的回答与总结。评价与总结中遵循“多表扬激励”机制原则。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尽量多表扬,给学生以肯定。当然,如果问题探究过程中确实有问题,教师也要及时指出。
同时,鼓励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学生进行评价与总结有助于学生培养自我评价的习惯,也有助于他们学习、了解、掌握从哪些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学生开始不知道从哪方面对自己进行评价,这还需要引导。
[1]张华.论学科探究教学[J].教育发展研究,2014,(12).
(韦冬余 江苏扬州大学文学院 225009)
(本文是2014年度扬州大学教学改革研究基金项目《研究性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实践》(项目编号:YZUJX2014—24B)阶段性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