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小林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龚家坪镇大坪铺完小 湖南永州 426186)
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及其对策思考
龙小林
(湖南省永州市祁阳县龚家坪镇大坪铺完小 湖南永州 426186)
课堂提问是启发式教学法的一种,在启发式教学过程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教师应从问题设计目标、提问表述、学生以有认知、心理水平和思维过程等方面进行分析,对比多种提问方式,从而进行有效提问。
小学语文 课堂提问 问题 对策
提问在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过程中处于举足轻重的地位。大教育家孔子认为:“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宋代著名学者陆九渊也认为:“为学患无疑,疑则有进,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课堂提问与教学的关系,其价值远远不在于形式上的热闹。探讨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中存在的问题,找出其中的对策,是每一个小学语文教师必须面对的一个课题。[1]
据调查发现,目前小学语文课堂提问主要存在以下问题。
一是提问过于频繁,问题数量过多。 调查发现,一堂40分钟的课,平均每分钟就问一个问题,学生被诸多问题牵着鼻子走,没有时间进行思考,往往是在一个接着一个个问题“轰炸”下,“不假思索”地忙着回答和应付。[2]
二是不会倾听学生正在回答的问题。教师不仅要会问,而且要会听,要成为一个好的倾听者。作为教师,要集中的注意力,对学生的问题感兴趣,同时还需要心与心的理解。教师在学生回答问题时,要将自己的全部注意力都放在学生身上,给予对方真诚的关注,明显表示出对学生的尊重和兴趣。学生可从教师的这些行为中得到积极的情感反馈:老师对我说的很在乎,我说的一切很重要。相反,如果你坐立不安,目光游离,表现出不耐烦,学生会从你的非言语行为中得到完全相反的反馈:我可能说错了,赶快打住。
三是总是选择相同的学生回答问题。经常听见学生的抱怨“我的老师从来不点我”或“老师总是喜欢点那几个学生”。从这些抱怨中我们可以看出学生的不满和挫折感,给大多数学生消极的强化:反正我的学习不好,老师不喜欢我,也不会关注我,尽管玩吧。久而久之,这些学生,在课堂上开小差,对学业越来越没兴趣。
四是控制问题的答案。有些课堂,教师提出一个问题,然后自己回答。结果整个课堂上只能听见教师的观点,没有学的观点,学生也不知道自己的回答是对还是错,分散了学生注意力。当学生知道教师不让他们完整地说出自己的观点时,他们怎样学会去思考、去形成逻辑思维?教师的这些行为往往使学生感到沮丧,学生难以形成自己回答回答问题的逻辑系统,从而使学生消极地对待教学。
五是给予学生消极的反馈。 当学生回答只是部分正确或不完整甚至完全错误时,很多教师仅仅只是简单地说:“你离题了”、“不对”、“不正确”;在有些时候,教师故意出些刁钻古怪的题目让不认真听讲的学生回答,当学生答不上来时加以冷嘲热讽,以示惩罚;有时候,教师忽视学生的提问。实际上,这些都是消极的反馈方式,会降低学生参与课堂交流的愿望。
有鉴于上述种种后果,为了达到“教学过程最优化”,充分体现课堂提问这一教学方法的科学性与有效性,通过课堂提问来组织教学活动应当特别注意以下几点:
第一要激发学生的质疑意识,让学生敢问、多问。教师既要给出学生“自己说话”的自由和“说自己话”的权利,让他们用自己的眼睛去观察,用自己的脑袋去思考,用自己的心灵去体验,用自己的嘴巴去表达,获得自我满足,还要充分尊重学生的意见,善于捕捉学生星星点点的智慧火花,并适时给予表扬和鼓励,使他们时时处处体验到成功的喜悦和创造的乐趣。[3]
第二要旁敲侧击,善于启发。在整体把握全篇的基础上,注重前后知识点的联系,巧设问题,吸引学生。有意识地把设问的过程当作开启学生思路的过程,激活他们思维的灵性。在学生思路梗塞时巧言启发,在对立或矛盾中诱其比较,站在新的角度,新的层面锻炼学生的思考力,使他们思维向纵深拓展,感受到思考的乐趣。
第三要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一个难的大问题,可以科学地分解为几个容易的小问题,步步诱导,让学生在快乐的学习中解决难题。既不因为问题过难而使学生望而却步,甚至挫伤学生思考和回答题的积极性,也不因为问题过简单而使学生骄傲自满,思维惰性滋生,这样对于他们素质的提高毫无价值,有序地结合问题,有助于理解和正确利用知识,培养思维的逻辑性,又避免了语文教学杂乱零散的弊病。
第四要适时设问,随机应变。设问的目的在于解决疑难,而不是把学生问倒,更不是作为花絮点缀课堂,创设“学生活动”的形式。是否适时发问直接影响着课堂教学的效果。过早发问,造成气氛紧张,学生内心茫然,容易造成课堂冷场;过晚发问,学生勿需思考就能对答如流,使问题成为“瞎子戴眼镜,多余的圈圈”,毫无所值。
第五要注重提问的实效。有效的课堂提问应关注学生的思维品质,在真实、巧妙、具有挑战性的开放的问题情境中,引导学生参与听、说、读、写的训练。可以说有效教学提问是教师提升学生语文素养、评价教学效果的基本控制手段。 有效提问指向的阅读空间要大——激发自主阅读,注重整体把握。以《小蝌蚪找妈妈》为例,这篇课文分别写了小蝌蚪“询问鲤鱼——错找乌龟——找对青蛙”的情节,三段内容写法大致相同,教师可以设计下面问题:仔细阅读三次对话,思考:小蝌蚪见到鲤鱼、乌龟、青蛙时它们的做法有什么不同呢?你觉得这是一群怎么样的小蝌蚪? 这种问题设计指向的阅读范围很大,需要学生仔细阅读全文,进行比较深入的思考与理解,才能得出结论。有效提问需要使问题保持一定的开放性,发散学生思维空间,摆脱单一的对话式问答。
建构主义教学观强调以人为本,无数成功者的历程表明,个人的发展和素质的提高远比知识的积累更为重要,语文课肩负着提高学生素质的重任。要实现学生素质的提高,必须在课堂上培养他们的创新精神和能力,而教师的提问在其中起到了重要的主导作用。一方面是课堂调控,另一方面是投石激浪,引发学生积极思考,让学生展开激烈讨论,在讨论中互问,与教师对问,使语文教学真正呈现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氛围。生活有多广阔,语文就有多广阔,语文课堂提问的技巧也应是无穷无尽的。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健康成长,全面提高语文教学的质量,探索向学生激疑设向的方法,是每一位语文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1]王金珍.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有效提问的探索[J].读与写杂志(8).
[2]刘彦华.师生互动理论下小学课堂提问有效性的策略研究[J].基础教育,2011,6.
[3]卢正芝,洪松舟.教师有效课堂提问:价值取向与标准建构[J],教育研究,2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