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继敏
(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五一社区 河南南阳 473132)
故事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研究
张继敏
(中石化河南石油勘探局五一社区 河南南阳 473132)
幼儿教育不同于小学、初中的教育形式,需要教师立足于适合幼儿的教育方式。在每一个幼儿的心中都有一个童话梦,每一个童话故事都深深的吸引着他们。其实,童话故事的魅力不只是有一定的故事趣味性,更多的是童话故事流传于民间儿童故事,将童话故事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今后成长具有帮助性作用,其魅力也是无限的。基于此,本文主要对故事教学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研究进行了分析,可以为相关的工作人员提供一定的参考。
故事教学 在幼儿教育 重要研究
幼儿园《纲要》中指出,3-6岁是发展儿童语言能力的至关重要时期,因为故事是幼儿最喜欢的形式之一。在故事的学习中,儿童可以通过故事本身来探索到他们的生活所需能力,学到游泳的知识。通过故事的学习,可以从小培养幼儿的良好品格,提高幼儿的口语表达能力,丰富并且扩大幼儿的知识面具有一定的积极作用。
1.激发想象力
弗洛伊德认为:成人将其担忧、内疚、愿望的实现在梦中以象征的方式安全的表达出来,童话故事犹如梦一样,帮助幼儿宣泄不安、恐惧、仇恨等情感。童话故事中充满着神奇色彩,深深的吸引着幼儿。[1]
2.故事内容单纯简洁
童话故事中故事情节内容跌宕起伏、人物角色性格鲜明,故事内容单纯简洁。
3.具有教育意义
童话故事中具有一定的教育意义。因此,将其应用在幼儿教育中对幼儿思想意识的形成、思维能力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童话故事富有生活经验、思想启发、智慧创造、优良美德等,对幼儿具有一定的教育影响。
1.故事促进幼儿记忆力的发展
在故事进行讲述的过程中,故事当中特点鲜明的人物,故事的起因以及发展均通过优美同事充满童趣的语言进行表达,孩子对故事兴趣非常的强烈,听故事或者是读故事时,孩子注意力非常的集中,在此过程当中,故事中的每一个细节,每一句话都牢牢记住在脑力,此过程当中对于孩子的记忆力的提升以及发展具有关键的作用。幼儿的记忆具呗非常大的随意性,他们只能记住那些自身感兴趣的东西,其中让他们容易产生强烈情绪的知识,同时,孩子的知识经验以及理解的程度对于孩童记忆的能力具有一定的影响,所以教师在故事教学的过程中必需要重视讲述情节的完整,讲述细致的故事,同时经常讲故事,提进一步提升其认知以及理解的能力。[2]
2.通过故事的学习,潜移默化的提升儿童的基本语言行为
对于三到六岁的幼儿来说,正是处于身心成长的重要时期,他们极其喜欢模仿并且不知对错,因此普通话对其今后的发展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教师选择幼儿的故事的时候,更多的其实是应该注意故事的内容,而不是形式,教师可以阅读故事是否贴近幼儿的基本实际生活,故事其本身是否易于幼儿理解和接受等。而在整个故事的学习过程中,教师也应该尽可能的规范自身的普通话讲述能力,优秀的故事作品中,语言比较优美、生动、形象,学习故事的同时让幼儿有意识模仿比较好的词语或语句。当然教师也可以根据故事的内容等逐步提升幼儿的语言行为,逐渐养成良好文明的行为习惯。
3.故事可以提高孩童的表现力
1.世纪的英国教育家洛克曾经说过:“儿童的举止大半是模仿来的。”教师以及家长在故事讲述的过程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运用具有表现力的词汇以及语调来渲染气氛,这对于提升孩子表现力具有关键的作用,孩子利用听故事,复述故事以及讲述自己的故事等方式提升表达能力以及表现力,而以上行为必需通过家长以及老师的示范,教师以及家长那丰富的语调,夸张的表情不但可以吸引孩子的注意力,同时为孩子模仿的最为良好的对象。
4.故事培养幼儿想象力的发展
著名科学家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的一切,推动着进步,而且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在幼儿单纯的内心世界当中是充满对美好事物的想象的,鲜明的色彩,动听的歌声,扣人心弦的故事情节以及精彩的故事可以满足幼儿对所有外部世界的想象。教师以及家长能够利用好机会让幼儿大胆的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此过程中利用问题或者是情景引导,帮助孩子思维能力的迅速转移,最后让幼儿自己说出正确的解决问题的方式。在讨论过程中,幼儿可以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能力,从而提高幼儿想象力的发展和提高。[3]
5.故事能使幼儿养成良好的道德品质
在幼儿阶段,学习和模仿能力很强,合理的故事情节可以帮助幼儿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幼儿通过故事的讲述,明白事理,辨别是非,分清善恶,由于现在中国的家庭大多都是三口之家,孩子在家中是小太阳,所以很多幼儿在幼儿园吃饭的过程中挑食、撒饭的现象很普遍,还有些孩子,生活习惯及其不健康,随手随地乱扔垃圾,于是我给他们讲了《瓜瓜吃瓜》的故事,让孩子知道乱扔垃圾会给别人带来麻烦,更能传播细菌,最后让自己也受害的道理。
1.故事教学不完全是语言课的特有形式
故事的学习和讲述其实都是儿童喜闻乐见的一种学习方式,在语言教学活动中,我们通过会运用讲述、分析、讲解等方法,让儿童在学习一定量词汇的同时接受文学作品的熏陶和教育。还记得雨果曾经说过这样一句话:“开启人类智慧的三把钥匙是数学、文学、音乐”由此可见,在故事领域中,音乐故事也是开启智慧方面必不可少的一种方式。
2.内容的选择适合儿童的年龄特征以及理解水平
由于幼儿年龄的差异,他们的理解失误的水平以及相应的接受的事物的程度是完全不一样的,年纪越小的儿童当然越喜欢简单的事物,因为这些或许对他们来说并不复杂。随着年龄的递增,孩子们所听到的、所看的、所摸到的、所想的东西多了,早已不能满足他们的知识面。因此,在我们日常教育教学中,不仅要培养孩子的能倾听并且乐于倾听的能力,更要培养幼儿倾听的兴趣,更要注重让孩子在模仿讲故事的过程中,赏花自己语言的表达能力,运用多种不同的形式来讲述或表达故事内容。
综上所述,幼儿教育中故事教学的魅力是无限大的,这还需要教师在教学中不断总结、完善,在故事中给了孩子们美好的憧憬,给了孩子力量,对幼儿的成长具有帮助性作用。
[1]刘娜.叙事教学在幼儿生命教育中的应用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
[2]宋立伟.浅议幼儿教育中故事教学培养幼儿素质与能力[J].教育教学论坛,2014,35:262-263.
[3]马磊,付瑜.幼儿语言教育中“故事教学”的实践策略探索[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5,04:116-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