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晓艳
(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圣水泉小学 吉林农安 130200)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
刘晓艳
(吉林省农安县靠山镇圣水泉小学 吉林农安 130200)
小学阶段的数学学习往往有许多实际的问题,单纯的教授各种概念、公式以及法则等抽象的知识又不容易解决这些实际问题,因此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积极渗透于数学知识相关的生活化的元素,帮助学生解决这类实际问题。根据相关经验和新课程背景的相关要求,本文首先阐述了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作用与效果,然后给出了相对应的策略,不断促进学生应用数学能力。
新课程背景 小学数学 教学生活化 研究
现阶段我国的教育事业发展迅速,而且新一轮的课程改革取得了丰硕的成果,让小学数学教育教学模式也在不断发生着变化和创新。其中有关小学的数学学习,学生对学习理论知识的枯燥而失去学习的积极性,陈旧枯燥的学习环境很容易使学生失去兴趣,通过新课改后所提倡的将抽象知识转化为具体生活化的知识来学习,使学生的学习变得活泼,能够更加积极主动的投入到知识的学习和应用中。[1]
数学来源于生活,与生活紧密联系,要使学生认识到数学不是抽象的理论知识,而是能够应用于生活的学科。因此教师应充分寻求数学与生活的契合点,来将抽象化的知识转化为学生接触得到且熟悉的生活中的具体实例,这样不仅能增加学生对数学学科学习的热情,同时还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他们真正融入到数学教学过程中来。通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让学生把所学的理论知识与生活之间进行了紧密联系,因为在日常生活中也会有很多有关数学的计算,比如最普遍的就是学生买东西,日常生活中处处都离不开数字。而且通过数学来解决学生实际生活中的问题也非常必要,在小学数学教学的生活化的引导教学中,真正让学生意识到数学学习与实际生活之间的重要性,并不断在生活中善于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生活中的问题。[2]
1.创建适宜的教学情境,让数学学习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生活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得到了广泛应用,要有效开展这种生活化的教学方式,首先要创设有效的教学情境。数学学科实质上其知识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着非常密切的联系,所以老师要重点将数学教材中较为抽象和不好理解的知识转化为生活中学生熟悉的案例,形成课本知识与实际生活的结合和融合,营造灵活而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从这种生活化教学中感受到数学知识的实用性和有趣性。比如在教授《认识公顷》一课时,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让学生亲自用量尺量出边长为100米的正方形,亲身感受现实生活中的1公顷到底有多大,通过创设实际生活化的教学情境让学生对知识点有更加深刻的体会与学习。
2.积极寻求简单、熟悉的生活元素,替代抽象的理论知识
小学数学中有部分知识内容是有一定的理解难度的,也即是数学理论知识的抽象性,那么此时为了让学生对这部分的内容能够予以理解和明白,那么就可以通过数学生活化的教学方式来进行。老师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将复杂的内容结合加入生活中具体的情境来引导学生进行理解,以此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中来,并将难度较大且抽象的知识点逐渐消化和理解,这在很大程度上降低了学生在学习数学中的难度。例如在教学面积单位间进率时,很多学生无很多学生感觉到1平方分米=100平方厘米太抽象,而且常与长度单位间的进率混淆,因此我用切豆腐这一简单而且学生熟知的生活元素来代替理论知识的传授,把边长为1分米的正方形切成边长为1厘米的小正方形。这样的生活化转化,更容易让学生对这种时钟变化法则有一个更加深刻的记忆和理解。[3]
3.改编例题,将教学内容直接生活化
为了不断调动和激发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方面的积极性和热情,老师要引导学生将数学教材中很多知识点与现实生活进行联系,并从内容上将其生活化,更有助于学生予以理解。因此这就需要老师备课时将抽象而理性的数学概念转化为与学生熟悉而相关联的实际生活的案例和问题,让学生学会利用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解决实际生活中遇到的数学难题。并在进行教学时积极践行寓教于乐,让学生感受到学习数学的有趣性和实用性。在学习小数的加减法时我将例题改编成了小明逛银座超市的生活场景,把例题改编成了学生生活中的经常遇到的真实案例,例如一个书包的售价是68.8元、一个文具盒的售价是10.9元,餐巾纸1.5元一包,妈妈给小明买了一个书包,一个文具盒,2包餐巾纸,付款给收银员100元,问最后可以找回多少钱。通过这样的例子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来进行数学运算,不仅展示了数学教学内容同时还体现了数学教学生活化。
在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教学的生活化要求教师组织学生掌握知识与生活之间的关系,并体会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所具备的生活价值,明白知识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对于现代数学教学而言,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是一个新的方向。教师应该充分认识到与生活紧密联系的数学元素,并将现实生活和数学元素相互联系起来。数学教学生活化有利于学生的生活和数学课堂相结合,同时有助于学生面对社会需要和提升理解数学的能力。当然,我们不能忽视数学教学中的生活元素,这就要求我们以学生生活元素为切入点,优化教学方法并加深和丰富教学内容,以提高学生的整体数学素养。
[1]熊觅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2013 《湖南师范大学》
[2]范育红 - 新课程背景下农村小学数学生活化教学的研究2013《新课程导学》
[3]金华 - 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2015《教育界:综合教育研究》
[4]丁爱华 -关于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的研究2016《中国校外教育旬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