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联理论与文学文本的解读欣赏

2016-03-03 12:23:18王明赫
关键词:文学理论特殊性关联

王明赫

(山东省北镇中学 山东滨州 266600)

关联理论与文学文本的解读欣赏

王明赫

(山东省北镇中学 山东滨州 266600)

文学文本解读主要是基于学生文艺学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在学习实践中难以顺利地将文学理论与文学实践联系起来形成自己的独立思考。面对具体的文学文本不知道怎样进行细致的解读。关联理论对文学这一特定话语形式也具有强大的解释力。文学语言的特征与文学的美学价值在于读者对文学文本进行阐释的推理过程,旨在寻求二者的联系,探究其使用方法至关重要。

关联理论 文学文本解读 学习

对文学文本解读的低效和无效威胁着文学理论的合法性,这是世界性的现象。沃伦在著名的《文学理论》中宣告:“多数学者在遇到要对文学作品作实际分析和评价时,便会陷入一种令人吃惊的、一筹莫展的境地。”此后李欧梵先生在“全球文艺理论二十一世纪论坛”的演讲中勇敢地提出:西方文论流派旗号纷飞,各路人马“在城堡前混战起来,各露其招,互相残杀,人仰马翻,”李先生的意思就是解读文本,理论流派纷纭,“理论破而城堡在”已经为解读实践所证伪。但是,文学理论家们依旧热衷于理论轮番更新。其结果是,文学文本被理论搞的越发离奇。越是赏心悦目的文字往往被理论弄得语言无味面目可憎。任何辉煌成就的文论中都深深地潜藏着走向反面的隐患。首先,是观念方面的超验与文学的经验性的矛盾,这种超验观念的消极性忽视经验的归纳,在其源头上就有柏拉图的超验的最高“理念”,虽然西方文化有源远流长的宗教超验,但是没有脱离自然哲学的束缚,超验的思辨形而上学的普遍追求对于文学理论带来致命的后果。[1]

一、文学文本与关联理论

关联理论追求涵盖面的最大化,而文学文本解读文本旨在普遍的共同中求不同,普遍中求特殊。文学理论以牺牲特殊性为必要代价,由于演绎法的局限不可能推演出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这种矛盾是由于当代西方前卫文论执著于意识形态,追求文学、文化和历史等的共同性。解读当然要关注情感的审美,把文本当作理论的例证看到的只能是抽象的意识形态。哲学家的职责在于给出明确的、完整的含义。而文学文本的有效解读要向形而下方面还原。文学理论与审美阅读的规范形式,不是被内容决定的而是可以征服、预期、衍生内容的。[2]

文学文本解读和文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从某种意义上说,文学作品的生命在于其唯一性、独一无二性。但是,关联理论对此视而不见。它们所关 注的是以追求文学艺术特殊性为务的符号学理论,沉迷于从概念到概念的演绎,越是广度升华,越是与文学文本距离越远,越被认为是有学术价值的文学理论。[3]

二、关联理论与文学文本解读的融合

1.关联理论要体现文本解读的特殊性

文学文本追求文本的特殊性、唯一性,它所需要的是具体、特殊,越是往形而下的感性方面还原越具有阐释的有效性。如《三国演义》中的“草船借箭”,其原生素材是周瑜之船中箭,二者都是孤立地表现孙权和周瑜化险为夷的机智。到了《三国演义》中变成“孔明借箭”,并增加了盟友周瑜对盟友诸葛亮的多智的多妒,三者心理的循环错位把斗智变成了情感争胜的斗气,于是多智的更多智,多疑的更多疑,最后多妒到情感三角的较量。这样的伟大经典历经一代又一代作者的不断提炼,一切奥秘全在于文本潜在的特殊性。

2.关联理论要诠释文本解读的意境

文学作品的价值是以个案为前提的,它关注的是个案的。在阅读中往往给读者一望而知的感觉,但是,这常常是深层密码,是须要解读的,解读就是要把潜在的密码化为有序的话语,这也是文学文本解读学的核心。如:说不尽的《红楼梦》,理论的基础和检验的准则来自于文学理论,应该是在创作实践的基础上,作逻辑的和历史的提升。如以“哀其不幸,怒其不争”阐释鲁迅的一切作品,殊不知这只是总体意义上的共性;用“哀其不幸,怒其不争”解读《阿长与山海经》也不贴切,因为文中对她有所赞美。因而从文学文本解读学来说,作家的自我并不是静态的,而是随着文体、流派、以变奏的形式处于动态之中。朱自清在《荷塘月色》中的我,并不是“超出了平常的我”,而是超越了伦理的、责任的压力,那是只有半个小时左右的“自由”的自我,回到家中看到熟睡的妻儿,则又恢复了平常的自我。有时文学作品中的自我既是回忆中当年的自我,又是正在现实中的自我。鲁迅在《阿长与山海经》中的我,是中年的鲁迅以宽容的心态看待长妈妈讲说太平军荒诞的故事,鲁迅以故作蠢言,说她有“伟大的神力”对她有“空前的敬意”,这种幽默的谐趣是以童年的感知表现。[4]

3.以文学理论的普遍观念去解读文学文本

文学文本不但要超越文学批评中的作家论,还要追求普遍性迫使文学理论是理论抽象化的必要的代价,从根本上说,文学文本是以独一无二、不可重复为生命,其主要价值在于其特殊性、唯一性。如:文学形象的“空白”是文本的意蕴,诗歌意境结构固然有其空白,但是也有可以意会的确定性,“暧暧远人村,依依墟里烟”“江流天地外,山色有无中”,其意难以用简明、有序的语言加以全面概括;在小说中也不乏言外之意,林黛玉临终听到贾宝玉与薛宝钗结婚的音乐,说:“宝玉你好” 其好处就在不确定的空白中丰富到不能以一般语词穷尽的确定性。对审美价值来说,空白是类似我国绘画中的留白。留白其内涵是不确定中的确定。海明威说,冰山水面上的只是八分之一,八分之七在水面以下。其没有直接表现出来的是“隐白”。正是因为特殊文本的内涵相对解定性,故在解读的过程中不但可以对理论的抽象性进行具体化,而且可能对理论的普遍性进行突围。

4.把被理论抽象掉的生命焕发出来

文本解读的还魂之术就是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具体分析就是把艺术形象的规定性表述出来。如:朱自清的《背影》动人之处是亲子之爱,是说其亲子之爱的特殊性是,儿子爱得很惭愧很内疚,很秘密,则比较具体;陶渊明的《饮酒》,表现了他的清高是抽象、肤浅的,分析出他的清高自赏是超脱了内心的一切欲望。

[1]王富仁,郑国民.中学语文名篇多元解读[C].广州:广东教育出版社,2006.

[2] 何自然 .翻译要译什么?――翻译中的语用学.《外语与翻译》,1996(4).

[3]易兰 .关联理论对文学的解释力. 《四川外语学院学报》,2006(1).

[4] 蒋登科 .作品解读与文学研究.《名作欣赏》,2006(10).

猜你喜欢
文学理论特殊性关联
中医治疗特殊性糖尿病的研究进展
女性冠心病诊断与防治的特殊性
保健医苑(2021年7期)2021-08-13 08:47:48
我国近代农业机械化的特殊性
“一带一路”递进,关联民生更紧
当代陕西(2019年15期)2019-09-02 01:52:00
萨义德文学理论中国化:“洋为中用”为人民
奇趣搭配
智趣
读者(2017年5期)2017-02-15 18:04:18
对博物馆工程建设特殊性的思考
新课标背景下师范院校文学理论教学反思
文学教育(2016年27期)2016-02-28 02:35:22
新世纪文学理论与批评:广义修辞学转向及其能量与屏障
中国修辞(2015年0期)2015-02-01 07:07: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