区福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
论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殊性
区福健
(中央民族大学管理学院 北京 100081)
通过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实施的行政环境、经济环境、主体的民族性、民族与宗教问题、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以及政府与民众的意识论述其新闻发言人的特殊性,要构建良好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影响力、促进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发展、保障公众知情权,增强沟通有效性、增强政府引导能力,不断完善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
民族地区 新闻发言人制度 特殊性
民族地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特殊性,是基于民族地区政府在特殊的环境中的各个因素来进行分析的。这种特殊的环境的各个因素决定了民族地区与其他地区的政府之间的特殊性,其特殊性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1)行政环境
所谓的行政环境,是指直接或间接地影响政府行政系统内部或者外部的包括如政府的行政行为的各种因素和条件的总和。民族地区政府的行政环境与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政府的行政行为会受其行政环境的影响,政府也会根据行政环境的变化而作相应的变化,同时,政府的行政行为也影响着行政环境。作为制度的一种创新,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受到该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民族和社会环境的制约和影响,这里既有政治经济等宏观因素的影响,也有民族和宗教等特殊因素的影响,有促进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有利因素,也有不利因素。因此,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行政环境具有其特殊性。[2]
(2)经济环境
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主要受地理、地域环境的影响。我国东西部经济社会水平呈梯形结构,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的深入开展,西部地区的经济和社会前景得到大大地改善,与东部地区对比,仍处于相对落后的地位。经济的发展取决于同时政府和民众的共同努力,而且也离不开国家的支持。这就需要民族地区的政府在建设经济的同时,也应该积极发展与外界交互信息渠道的制度。民族地区的经济环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政府在信息上与外界的交互,这使得制度的经济环境具有区域性经济的特性。[3]
政府方面,受“服务型”政府的影响。服务型政府要求民族地区政府重新定义民众和政府的关系,与此同时,他们之间的信息传播模式也随之改变。在这个过程中,单向信息的传播模式开始转向双向互动模式发展。这使得政府应该通过某种更合适的形式向民众公开政府信息。在目前的社会中,媒体不仅监督政府的各种行政行为,而且还起到政府和公众之间信息渠道的作用,通过媒体的各种报道获得一些公共信息。因此,随着媒体地位的提高,政府也应该重视媒体的地位,在政府和媒体之间利用新闻发言人制度来推动这个传播信息的制度渠道。因而,服务型政府要求的影响,是民族地区政府面临的另一个挑战。
(1)教育程度
民族地区自从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有力地促进了民族地区经济等各方面的发展和水平的提高,为民族地区教育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经济基础。同时,国家通过优惠政策,为学生增加教育的机会,以促进民族地区民众的知识水平。民众随着教育程度的提高,自身的权利意识得到加强。因此,公民权利意识的增强意味着民众要求政府通过制度规范形式确保其权利的实现。其中最重要的方面是公众对自己知情权的渴望。公众要求政府的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要求政府和公众建立信息传播的桥梁,以满足他们的知情权,保护他们参与政治的权利。
(2)民众的意识
政府的行政行为,除了自身的理性意识之外,也受到法律法规等外部因素的限制,而另一方面的限制来自社会,主要是公众和媒体的压力、受媒体的影响。民族地区在经济仍处于相对落后的状态,民众面临解决自己温饱、改善家庭经济水平的重担,这使人们更加投身于自己的经济活动,较少能注意自己的政治生活和公民权利方面,也缺乏对政府信息公开的意识。在民族地区,政府还没有完全实现服务型政府职能的转变,媒体一直以来是政府绩效宣传的工具,没有发挥好媒体自身的监督作用。此外,受经济发展水平的影响,民族地区的媒体关注更多的是经济的发展情况,从而忽略了媒体的一些力量的发挥。[4]
与一般的新闻发言人不同的是,民族地区的新闻发言人除了具有一般发言人必备的素质之外,还需要具有广博的民族知识,需要对其所在民族地区的民族文化、风俗习惯、宗教信仰以及禁忌等有深厚的了解,这也是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区别于一般发言人的特殊性,这就决定了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应该必备的民族素养。与此同时,他还要在新闻发布的时候更加照顾到各个民族、各个地区的团结问题,陈述和回答提问更加谨慎、深思熟虑,这也对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培训方面更加严格。[5]
(1)民族和宗教问题
近年以来,我国不断融入全球化的大环境中去,在为全球化作出自己的贡献的同时,也受到全球化带来的影响。在一个多民族的国家里,民族问题关系到整个国家的稳定,在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都有自己的文化和风俗习俗,有些甚至全民信仰伊斯兰教或佛教这样世界性的宗教,这一特征也使我国的民族和宗教问题面临许多国际社会的干扰。向西藏新疆等地区,或多或少受到国际敌对和“反华”势力的鼓舞和支持。在这样的国际环境中,新疆和西藏等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与我国的和谐稳定发展的大局,而且与中国的国际形象和我国人权事业的发展。
(2)公共突发事件的危害
我国经济得到快速发展,经济的发展对民族地区的社会的转型奠定了良好的基础。但是,在转型过程中,民族地区面临着特殊的分配矛盾,例如政府与民众之间的关系失常、福利的分配不均衡以及民族和宗教问题的矛盾。这些矛盾都可能成为了突发事件的诱因,例如翁安事件、3.15事件的发生,这些都是在民族地区发生的群体性事件,毫无例外的成为全国的关注的热点,这些突发事件严重关系到国家与民族的和谐稳定。
无论是从政府形象、民主政治、还是增强沟通等角度,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在这些方面具有重要的意义。目前,国家级、省级,市一级的新闻发言制度的实践经验,都为民族地区建立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提供了良好的参考。但是,民族地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应以实际情况为基础,要结合新闻发言人制度的本质,应选择适合民族地区的有效形式。
政府毕竟是新闻发言人制度的主要主体,与传统方式相比,新闻发言人制度是在传统信息发布和控制的基础上形成新的新闻发布形式。设立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目的,很大程度上是为了对外进行宣传政府的发声,发言人制度的“发声者”角色主要体现在这里。新闻发言人制度作为一种“职业”,必须树立起其特殊的“职业”价值理念,这个对于整个民族地区的制度也至关重要。因此,作为政府与民众之间的桥梁,新闻发言人的意识里应该树立牢固的的价值理念,以人为本、以民众为向导,切实将信息传递给民众,以满足民众的知情权。
新闻发言人是该制度运行的关键,因此,新闻发言人的角色定位和职责十分重要。新闻发言人在发布政府信息的同时,也发挥着舆论引导的作用。在明确了政府的角色和职能定位后,新闻发言人通过媒体向公众宣传政府的政策、立场以及观点,引导媒体和公众,从而使政府与民众的目标不断接近,从而也有助于政府目标的达成。重新审视新闻发言人在民族地区发展中的职能与角色定位不单是一个简单强化或弱化的问题,而是一个适时转变和不断优化的问题。鉴于此,对于新闻发言人,关键是是对信息进行结构化处理,新闻发言人可以通过信息发布的安排来影响公众舆论的注意力,从而影响相关事件的舆论导向。
那么,民族地区的新闻发言人除了上述的基本素质,还需要哪些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所特有和必须的素质呢?
首先政治素质必须具备的,也是基本的。民族地区的政府,承担着更多的政治宣传的责任。政府一方面要处理好其管辖范围内的民族问题、宗教问题,来保障该地区的稳定发展和各个民族之间的团结,另外还要发展好本地区的经济、教育和文化各个方面。因此民族地区政府管理应注意政治素养,应该从政治的角度考虑和理解问题,然后去处理各种复杂的事件。身为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向民众公开宣传政府的立场,以维护政府的形象身负重担。因而具有政治的敏感性、对政策意识的把握分寸以及用什么样的传播方式是非常必要的。还有,要维护民族地区民众的根本利益,以提高政府行政有效性和满足人民需求,这些都决定了新闻发言人具有过硬的政治素质,要求要有坚定的政治立场,团结各族人民,要讲纪律性,有担当,这也是发言人制度运作的有效的保障。
其次,另一个是要有良好的民族素养,这也是民族地区的新闻发言人应该特有的素质。这个新闻发言人根据民族地区的特点,一般来说应该由该地区的民族干部担任。这要求新闻发言人全面熟悉民族地区的政策,十分了解该民族地区的文化、习俗、习惯和禁忌等具有民族性的特色,根据民族的特色进行具体的沟通。
新闻发言人制度旨在引导舆论、联系传媒、和民众沟通、树立民族地区政府形象。这些作用不能仅仅依靠发言人的个人素质及其行为的自律,要有一定的机制来对其进行约束。这就需要对其整个过程运作来进行监督,并且要建立相应的问责机制。
首先是在法律制度上。代表政府发言需要政府给予一定发言的权利,但同时也应该依法管理新闻发言人的话语权,确保发言人代表政府发声适当。换句话说,政府应该授予发言权,并根据法律明确哪些内容应该公开、哪些不应公开,发言人在信息发布时,应该确保政府的新闻发布不会自己的不当陈述,而损害到政府的形象和权威。
其次是监督和问责。该制度的目的,是促进民族地区民主的发展、保护公民的知情权、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引导舆论的发展以及创造良好的行政环境,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立就是为了更好地实现这些目标。对新闻发言人的工作进行监督,是对发言人一定的权力限制,并且能保证发言人不偏离既定的目标。除此之外,本政府还要对信息的及时性、准确性和有效性进行监督,这也为外部监督提供了机会与环境,畅通了民众和媒体的反馈信息的渠道。
在一些新闻发言人制度相对完善的国家里面,是有相关的法律来保障该制度运作的。如美国的《信息自由法》规定了政府公开信息的义务和民众知情的权利。从各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情况来看,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公众参政意识的提高,网络舆论监督和互联网普及,成为推动新闻发言人制度的重要动力。但是,在政府还没有充分实现服务型政府转型的前提下,要确保民族地区政府发言人制度的长期发展和良好运作,不仅仅是依靠政府的意识,更重要的是依靠法律法规的手段。因此,需要通过完善民族地区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相关法律法规来保障制度的更好运行。
民族多样性、社会环境和地域等多种因素,造就了民族地区环境的特殊性。民族地区的新闻人发言制度必须得到政府的重视。政府加快服务型政府的转型,以更好地促进民族地区的政治、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服务型政府在一定程度上是一个以沟通为导向的政府,政府应该更好地为人民服务,首先政府信息要及时、客观、全面,向民众事实讲、讲实话,了解民众的需求。另一方面,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教育水平的提高,民族地区的民众的意识和参政意识也有了提高,他们对政府信息公开的诉求需要得到重视。通过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实施,构建良好政府形象、增强政府影响力、促进民族地区民主政治发展、保障公众知情权,增强沟通有效性、增强政府引导能力。提出完善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议与未来展望。
民族地区的特殊性使得民族地区的发生的事都可能成为影响国家稳定的大事。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手机等新兴的媒体也有广泛的受众,传统的压制和封锁手段是处理危机事件最不可靠的手段,民族地区政府应该主动面对和处理各种矛盾,最关键的是信息公开,以防止谣言,让事件进一步恶化。因此,民族地区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尝试对于民族地区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孙沛东. 民族地区县级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研究[D].中南民族大学, 2013.
[2]齐卉. 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健全与完善[J].新闻研究导刊,2015 (4): 115-116.
[3] 褚亚玲. 大局大公大度大家大胆大爱——政府新闻发言人职业素养浅析[J].新闻知识,2013 (1): 28-29.
[4] 张砥. 新媒体背景下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能力建设[J]. 中国行政管理, 2015, 7: 042.
[5] 罗以澄, 赵平喜. 从新闻执政到公共服务: 重构我国政府新闻发言人的角色[J]. 江淮论坛, 2013 (6): 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