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 黄 萍
浅谈信息技术课堂如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福建省三明市第八中学黄萍
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这对教师和学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师在课堂上要通过多种方法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自主学习信息技术
信息技术发展已经逐步渗透到各个领域,其更新速度非常的快,学生仅学会现有的知识是远远不够的,关键是让学生学会怎样去学,“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因此信息技术教师应立足于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
兴趣是求知的内在动力,只有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才能使学生的学习具有主动性,变“要我学”为“我要学”。所以,教师关键是要激发学生对所学内容的兴趣,学生就不会感到学习是负担,就会主动去学。
比如在《word版报制作》教学中,我选择贴近学生的专题,编排《三明景区报》,首先让学生观看一些优秀的作品,引发学生制作的兴趣,然后将学生分成几个小组,分工合作收集素材完成作品,教师只有当学生遇到问题时才与学生共同探讨或指点。这样,学生的学习从原来的“老师要你做”,变成了“我要做”,在这种愉快、自由的学习环境下,学生的主动性得到了最大的发挥。在活动过程中,教师让学生掌握了学习的主动权,使学生产生了探索的兴趣,自然就会产生主动学习意识。
信息技术是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要使学生从“学会”到“会学”,提供给学生学的方法,把打开知识大门的钥匙交给学生,让学生真正把所学融入到自身,就应让学生在课堂上先“动”起来。
1.大胆探究,寻求新知。
学习任何知识的最佳方法即是由自己去探索,因为这种学习理解最深刻,也最容易使学生产生兴奋感,从而掌握所学。因此,教师在课堂上应鼓励学生积极探索,寻求新知,自主地参与到教学活动中,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鼓励学生在实践中大胆探究,寻求新知,让学生体会到知识本身的魅力,还体验到自主学习成功的愉悦。
2.大胆质疑,勤于思考。
心理学告诉我们:“有疑则有思,无疑则无思。”不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是学生勤于动脑、善于思考的表现。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认真观察,鼓励学生大胆质疑,与自己争论,经过思考发表自己独特的见解。教师在教学中要给学生留有思考、探究和自我开拓的余地,启发学生多问几个“为什么”。
3.大胆放手,独立自学。
教师在教学中要大胆放手,鼓励学生自己动手去实践操作,而不是靠教师的满堂灌。学生从操作中、实践中去领会学习的乐趣,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使学生的主体性得以充分发挥。
(1)利用帮助信息自学。
在各种应用软件中,基本上都有设置帮助信息,老师可以引导学生遇到困难利用帮助获取信息。如在教《画图》软件工具的使用时,放手让学生通过“帮助”查阅工具的使用,它就像一位无声的老师,教会学生自主学习。
(2)利用教学视频自学。
教师可以通过屏幕录像专家等软件,事先将教学的重、难点录制出来。在教学的过程中,学生遇到问题可以查阅教学视频自学,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
(3)小组协作自学。
课堂中小组协作学习是充分发挥学生主体性的一个重要方式。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协作学习,给学生提供了人人参与的机会,促进了学生之间的合作交流,充分发挥了学生的自学能力。
在教学中学生以小组为单位,以小组竞赛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鼓励学生互相协作学习。比一比哪个小组完成得最快。在任务完成过程中,小组成员之间互相帮助、互相促进,从而圆满完成学习任务。小组协作学习既活跃了课堂学习气氛,又满足了不同程度学生的需要,同时由于各组之间、组内成员存在一定的竞争性,有利于激发学生的自学热情。
信息技术本身为我们提供了一个界面友好、交互性强的实践环境,非常适合于学生的自主学习,只要教师精心营造自主学习的环境,注意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就能调动学生的主动性和积极性,让学生的潜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开发。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有些学生虽然有自主学习的愿望,但常常困惑于如何学习。因此我在授课时以任务驱动营造一个自主学习的环境,将授课章节分为若干个教学模块,以模块为单位,根据大纲,设计“问题 ”,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任务,这样学生的自学就有了目的性。在学习任务的驱使下,学生在一个宽松、自由、积极向上的良好氛围中通过自主学习掌握了学习任务,使教学成为开放的、活泼的、自主学习过程。
信息技术学科不同于其他学科,它的更新速度很快,要想学生能更好地掌握新知识,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就必须改变传统的“教师讲多少,学生学多少”的模式。教师要充分利用课堂教学,把课堂交给学生,努力为学生创设主动参与的机会,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在教师“教”的指导下,充分发挥学生“学”的主体作用,让学生养成自主学习的习惯。教师还要不断地探索,让学生学会学习,这才是教师传给学生的有用的法宝。